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曾霞 《现代护理》2008,14(4):488-489
目的探讨选择更适合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治疗的留置针型号。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治疗1周以上的60岁老年病人240例,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排除使用特殊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实验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号封闭式小儿留置针,对照组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8号封闭式留置针。比较2组病人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结果实验组病人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病人在长期静脉输液治疗中选用24号小儿封闭式留置针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发生静脉炎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更适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留置针型号。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治疗1周以上的60岁老年患者240例,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排除使用特殊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试验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号封闭式小儿留置针,对照组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8号封闭式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在长期静脉输液治疗中选用小儿封闭式留置针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发生静脉炎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降低了乳腺癌化疗病人的输液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实验组124例用BD24G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124例用一次性输液针输注化疗药物。对患者输液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组,输液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24G静脉留置针为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时可以减少输液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董杰  赖凤娟  向娟 《全科护理》2011,9(28):2562-2562
[目的]探讨头皮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在心内科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157例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心内科病人采用头皮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选用BD公司20号~24号头皮留置针,进针点选择左、右侧颈外充盈的静脉。[结果]一次穿刺成功124例,二次穿刺成功24例,三次穿刺成功9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8.98%;最短保留3 d,最长保留10 d,输液期间未发生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结论]头皮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术可解决心内科病人因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以及病人、家属拒绝深静脉置管而延误治疗,为心内科病人的及时救治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凝胶冷敷敷料预防和减轻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0月需要输注甘露醇的骨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均选用24号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实验组在静脉输液时使用水凝胶冷敷敷料沿向心性方向外敷静脉留置针穿刺上方皮肤,对照组不使用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级别、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采用水凝胶冷敷敷料预防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全型留置针与精密过滤器预防外周静脉泵注多巴胺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经外周静脉持续泵注多巴胺治疗的患者195例,按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应用24G普通留置针、普通延长管进行微量泵输液,实验组应用24G安全型留置针、含有精密过滤器延长管进行微量泵输液,多爱敷水胶体敷料敷贴在针翼穿刺部位及上方的皮肤。输液期间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静脉炎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外周静脉微量泵输注多巴胺应用24G安全型留置针与精密过滤器,输液期间配合采用多爱敷水胶体敷料敷贴在针翼穿刺部位及上方皮肤,可有效降低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在小儿化疗病人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将患有恶性肿瘤的小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对照组分别采用肘部静脉159例,腕部静脉10例,手背静脉5例,穿刺留置输液。结果2组穿刺所需时间,一次性穿刺率、液体通畅良好、导管脱出、静脉炎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小儿病人而言,安全系数大,成功率高,置管时间长,确保了化疗计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彭全英 《家庭护士》2009,7(17):1526-1526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病人的静脉留置针型号.[方法]将103例老年病人分为两组,53例病人使用24G静脉留置针,50例病人使用22G静脉留置针.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在静脉穿刺时疼痛感觉;能否满足医嘱的输液速度要求;穿刺点处皮肤有无发红、渗血,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穿刺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使用22G和24G型号静脉留置针均能满足临床输液速度要求,包括输血和输甘露醇,但使用24G留置针的优点多于22G留置针,即使用24G留置针病人疼痛程度轻;皮下渗血人数少,静脉炎程度轻;可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结论]建议老年病人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留置针.  相似文献   

9.
李春华 《全科护理》2011,9(25):2286-2286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骨缝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浅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堵管、静脉炎、外渗)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外渗、堵管、静脉炎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儿骨缝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减少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运用情况,以更好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为提高老年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研究信息。方法将104例慢性疾病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52例。A组患者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B组患者选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观察2组留置针使用的整个过程,记录相关内容。结果 A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6.15%vs 80.77%,P〈0.05),留置时间也明显长于B组[(4.17±2.16)d vs(3.28±2.12)d,P〈0.05]。结论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多周期化疗期间不同穿刺方法对血管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由患者根据参保类别、认识程度、地域差别等选择治疗期间所采用的输液器具,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采用头皮钢针,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C组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比较三组静脉炎发生率及药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三种输液途径所致静脉炎比较:A组23.33%与B组1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23.33%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15.00%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输液途径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无外渗率A组91.67%,B组98.33%,C组1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 IC 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输入20%甘露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2例需输注20%甘露醇的脑部疾病患者按照静脉留置针的不同型号随机分为观察组(24G,43例)和对照组(22G,39例),两组均按q.8h~q.12h滴人20%甘露醇125—250ml,每位患者输入4d,采用统一制定的观察记录表记录输注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并统计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针头堵塞率、重新置管率及留置时间。结果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重新置管率及针头堵塞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2.9823,0.0123,0.0154;P〉0.05);观察组在留置时间上长于对照组[(89.9902±20.3606)h比(80.2800±23.2790)h],在静脉炎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20.9%比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47,χ2=3.8970;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对输入20%甘露醇的患者应尽可能选择24G留置针,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并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应用于小儿静脉套管针留置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50例4~12岁需行留置针置管操作的小儿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 SA)分级为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程序下接受留置针置入;试验组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于留置针置入前5 min熟悉并使用VR设备,直至留置针置入结束。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对留置针留置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疼痛进行评估,分别为绑扎止血带时(T0)、留置套管针时(T1)、置入套管针后1 min(T2)。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一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小儿接受常规方法留置针置管时,T1和T2时间点对疼痛感知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留置针留置一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R设备能有效改善患儿留置针置管中的疼痛,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四肢浅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穿刺部位将200例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88例,对照组112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血管的保护,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压静脉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输液的艾滋病患者4000例次,根据患者是否同意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0例次。实验组采用正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一般输液针头输液,由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流畅情况、皮肤损害情况、静脉炎发生率、护士针刺伤及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实验组2000例次患者中输液流畅1870例次(93.5%),穿刺部位红肿180例次(9.0%),血管损坏189例次(9.5%),未发生静脉炎、护士针刺伤及职业暴露;对照组2000例次中输液流畅1729例次(86.5%),穿刺部位红肿250例次(12.5%),血管损坏235例次(11.8%),护士发生针刺伤及职业暴露各4例次(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103,12.768,5.582,4.004,4.004;P<0.01或P<0.05)。结论使用正压静脉留置针输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既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有效保护血管,又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护理人员造成针刺伤和职业暴露的危险,对治疗艾滋病患者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总结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的常见风险,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所选择的穿刺部位、输入液体的性质以及不同的封管方式致静脉炎、液体渗漏及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情况.结果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留置针留置>6 d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留置≤6 d的发生率(P<0.05).穿刺部位:腕部、肘部、踝部穿刺点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颈部、前臂等穿刺点(均P<0.05).静脉滴注等渗液体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滴注高渗液体静脉炎的发生率(P<0.05).腕部、肘部、踝部发生液体渗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手背、前臂、颈部的发生率(均P<0.05).采用正压封管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为30.56%,采用负压封管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为58.70%,正压封管方式的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负压封管方式(P<0.05).结论 通过穿刺部位的正确选择,穿刺技术的熟练运用、封管方式的合理应用以及适当的健康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常见风险的发生率,使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更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外套管留置长度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浅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后在皮肤外留0.2cm,对照组则全部送入皮肤。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6.33%,对照组为44.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6,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外套管穿刺时皮肤外留0.2cm,安全性高,舒适度好,有效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股静脉穿刺留置在ICU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留置在ICU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92例微循环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研究组(股静脉穿刺留置)和对照组(颈内外静脉或周围静脉穿刺)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人均穿刺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穿刺前后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针头脱落、皮下淤血、针头阻塞及深浅静脉炎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股静脉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8%)高于对照组(80.4%),两组人均穿刺所需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穿刺留置能达到及时抢救和迅速补液的效果,是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建立静脉通道的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汪蓉  吉雪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0):1592-1593
目的比较两种敷贴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09年7-8月某院儿科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288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46)和对照组(n=142)。观察组患儿用高通透性透明敷贴进行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透明敷贴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软管情况及患儿局部皮肤发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软管滑脱、打折的情况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局部皮肤发红的情况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透性透明敷料黏性好、易固定、透气性高,是固定留置针值得推广的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输入液体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用生理盐水,B组用肝素钠稀释液,C组直接使用输入的原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C组与A组,C组与B组静脉留置时间、平均封管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故此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