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挥发油提取含量为考察指标,探讨莪术和三棱药对中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莪术、三棱粗粉,8倍加水量,提取6h;而且药对中挥发油的含量较莪术中的高。  相似文献   

2.
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化莪术挥发油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3)正交设计,以莪术挥发油得率和吉马酮含量为指标,优选莪术挥发油的提取方法.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80 W,药材粉碎目数100,超声时间40 min.结论确定的最佳工艺所得的莪术挥发油得率和吉马酮含量都较高,可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真空蒸汽润药原理,对浙产莪术进行气相置换软化,优化莪术润制工艺。方法:采用真空蒸汽润药机软化莪术并与传统润制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考察试验和正交实验对润药工艺进行多因素考察,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挥发油的含量,以莪术醇浸出物和挥发油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找出最佳优化方案。结果:采用真空蒸汽润药软化后的莪术含水率低,软化效果好,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高。结论:真空蒸汽润药法可使药材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快速、均匀得以软化,且可提高莪术中挥发油的含量,该研究为优选莪术最佳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LG  Wang FX  Ni LJ  Wang YL  Yang YJ  Wang CM 《中药材》2012,35(3):471-475
目的:考察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WER)与水蒸气蒸馏工艺(SD)及提取条件对莪术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和条件。方法:WER与SD两种工艺分别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并采用配对T检验法评价莪术挥发油得率差异的显著性,对莪术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和比较。结果:WER与SD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0h,提取12 h,8倍量水(SD:12倍量水),两种工艺下莪术挥发油得率有显著性差异,其挥发油中有12个共有组分,分别占鉴定出组分的97.19%(SD)与92.25%(WER),且共有组分的含量差异不大。结论:超声不利于莪术挥发油提取,相同条件下WER提取的莪术挥发油可延续SD工艺下挥发油的品质且能显著提高莪术挥发油得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仙鹿消癖胶囊中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粉碎度、提取时间、加水量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莪术挥发油影响;以挥发油包合率、收率含油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挥发油与β-CD用量的比例、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对饱和水溶液法包合莪术挥发油工艺影响。结果:优选莪术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度为40目的莪术粉末加8倍量水,提取7h;莪术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为60℃,搅拌60min,挥发油与β-CD比例为1∶4。结论:此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简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并确定复方白花蛇舌草胶囊中莪术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水蒸气蒸馏法中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浸泡时间3个主要因素对莪术挥发油收得率的影响。结果莪术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莪术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2h,提取6h。结论该提取工艺收油率高,稳定性可行,可用于复方白花蛇舌草胶囊中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胃舒颗粒中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莪术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率及挥发油包封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的含量.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莪术药材粉碎成粗颗粒,加12倍量水,蒸馏提取6h;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为:β-CD与莪术油投料比为8:1,加2倍量水,研磨时间60min.莪术挥发油的醋酸乙酯溶液的紫外光谱在25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结论采用该工艺莪术油提取率高,β-CD包合后挥发油粉末化并使其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莪术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挥发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筛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了饱和水溶液法β-CD包合莪术挥发油时挥发油与β-CD用量的比例、包合温度和包舍时间对包合的影响.结果 挥发油提取务件为:莪术粗粉加8倍量水浸泡30 min,提油5 h.综合比较了挥发油的利用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A1B2C3为最佳因素水平组合,即最佳包合条件为50℃,搅拌60 min,挥发油:β-CD比例为1:4.结论 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9.
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探索缩短蒸馏时间的方法。方法:以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考察药材粉碎度、加水量、蒸馏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药材粉碎度、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出率均有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0目以下莪术粉,药∶水为1∶20,提取时间为4 h。结论:莪术适当粉碎并增加水量,可提高挥发油提取率,并缩短蒸馏时间。  相似文献   

10.
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挥发油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莪术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莪术粗粉,8倍加水量,提取7h。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四川、甘肃和云南产川芎与其近缘植物藁本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方法.结果:从四川、甘肃、云南产川芎及藁本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9个成分,其挥发油总含量分别为0.51%,0.44%,0.47%和0.70%.结论:3个产地的川芎的挥发油主成分相同,含量上有差异;藁本与上述3个产地川芎的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姜、干姜及其炮制同一药物(厚朴)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GC-MS对生姜、干姜、厚朴生品、生姜制厚朴和干姜制厚朴的挥发油类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干姜中含有的挥发油总量高于生姜,干姜制厚朴挥发油总量也略高于生姜制厚朴;生姜中检测出9种化合物,干姜中检测出38种化合物,有4种化合物为两者共有;厚朴生品中发现16种成分,生姜制厚朴16种成分,干姜制厚朴17种成分,三者共同成分5种,生姜制厚朴和干姜制厚朴中两者共有成分14种,其中4种化合物生姜制姜厚朴相对质量分数高于干姜制姜厚朴,其余成分均为干姜制姜厚朴相对质量分数高于生姜制姜厚朴。结论:干姜和生姜制厚朴的挥发油在成分种类和含量上有一定区别,研究结果将为生姜、干姜的辅料作用差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莪术挥发油的影响。方法 :对三种不同来源的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挥发油含量高低依次为 :生品 >炒制品 >醋制品 >酒制品。结论 :为筛选莪术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运脾糖浆中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的提取量指标,以粉碎度,加水倍,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苍术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为10目,加8倍水量,提取时间为3h。结论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兔林  杨光明  宋坤  李林  蔡宝昌 《中成药》2003,25(10):810-811
目的:比较研究醋制对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组分。结果:莪术经炮制后各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组分亦有较大变化。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成分为首次从本品中鉴定,炮制后产生两个新组分4-异丙基苯甲酸、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结论:莪术醋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部分组分消失,同时产生新的组分。  相似文献   

16.
川芎贮藏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包装材料和不同贮藏时间对川芎有效成分的影响,对采于两个GAP基地的川芎,在3年贮藏期内每半年照中国药典方法分别测定水分、挥发油、阿魏酸的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不同包装材料中以真空包装、麻袋、编织袋对川芎有效成分含量的损失影响最小.随贮藏时间延长,水分和挥发油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贮藏3年后,挥发油含量已经降至贮藏前的1/4~1/3.阿魏酸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总生物碱含量变化无规律,增减均有.结论:建议川芎的包装材料可选用麻袋或编织袋,如装量小时,有条件可选用真空包装.结合贮藏期内有效成分的变化和川芎在贮藏中极易出现霉变、虫蛀现象,认为川芎不宜久贮.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藁本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考察藁本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结果 两者的成分基本一致 ,而超临界 CO2 萃取所得藁本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 2倍。结论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法是藁本挥发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研究中药免煎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种类和含量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麸炒白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挥发油的种类和含量差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中丹皮酚的含量差别。结果:麸炒白术免煎颗粒与白术饮片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中药饮片中含有43种挥发油成分,占总含量的92.33%,含量最多的成分为苍术酮;免煎颗粒分离出33种挥发油成分,占总含量的87.77%,含量最多的成分同样为苍术酮。共有31种挥发油为两种中药剂型共有,相比较中药饮片,β-绿叶烯和8-十七碳烯为中药免煎颗粒特有,12种独特成分为中药饮片特有;牡丹皮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丹皮酚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免煎颗粒中丹皮酚含量为4.67 mg/g,牡丹皮中药饮片中丹皮酚的含量为24.25 mg/g。结论:麸炒白术和牡丹皮的免煎颗粒与其相应的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的种类存在明显的差别,同时相同成分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