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采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探讨腕管综合征(CTS)与尺神经腕部卡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例(22腕)CTS患者(CTS组)和20名(20腕)健康成年志愿者(对照组),测量并比较两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感觉远端潜伏期和运动远端潜伏期,计算并比较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感觉远端潜伏期差值,对CTS组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S组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及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较慢(P<0.05或P<0.01),尺神经感觉远端潜伏期较长(P<0.05);两组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其运动远端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S组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感觉远端潜伏期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TS组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802,P=0.002)。结论 CTS与尺神经腕部卡压存在相关性,对CTS患者诊治时应充分考虑尺神经卡压并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临床尺管综合征和尺神经卡压、尺神经损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并观察了尺管的结构、尺神经的分支与走行。结果:依据尺神经在腕部和手掌的行程,将其分为豆钩管段、小鱼际段、掌中段、终末段。结论:尺神经深支在尺管内与豌豆骨、钩骨钩、豆钩韧带的关系密切。临床上骨折、韧带断裂、外伤都有可能引起神经损伤,产生尺神经卡压,出现尺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患者肘管松解后尺神经外膜松解前后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情况。方法以4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在尺神经得到充分解压后(未打开尺神经外膜)测定尺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和诱发电位波幅记录数据,再将肘段尺神经外膜打开后(不做束间松解)测定上述指标。结果外膜松解后尺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和潜伏期与松解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管综合征患者术中无需松解尺神经外膜。  相似文献   

4.
肘管综合征,又称肘部尺神经卡压、创伤性尺神经炎、迟发性尺神经炎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尺神经卡压病变,也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之一。其发生的机制为:尺神经受到牵拉、肘管内压力升高、尺神经受到摩擦。病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卡压是指南于各种解剖结构异常而导致的神经卡压,如Struthers弓、滑车上肘肌、上臂内侧肌间隔、前臂深屈肌腱膜、肘管支持带、肱三头肌内侧头、肘部畸形(先天性或创伤后)、局部占位性病变(囊肿、脂肪瘤等)、肘父节骨性关节炎、尺神经在尺神经沟内反复向前脱位等,均可成为卡压尺神经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尺神经及其血供的解剖特点和空间位置关系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为临床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和测量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以及血管相关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尺神经及其血供的三维重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尺神经与其供血血管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结论三维重建技术较好地显示了尺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立体位置关系,可为临床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肘管综合征又称为创伤性尺神经炎、迟发性尺神经炎、肘部尺神经卡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之一。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治疗,我们采用单纯尺管切开减压、尺神经前移和显微神经松解术等治疗19例,现做一总结复习。  相似文献   

7.
尺神经受压常见于肘部的尺神经沟或肱尺腱膜下。外科治疗通常将尺神经前移至上髁间的肘前窝内。术后症状仍可复发,为研究其病因,观察10例尺神经移位后症状复发的患者,进行常规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检测,通过次强刺激确认神经的位置。其中9例肘部尺神经位于上髁间附近,而不在肘前窝内。8例患者肘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例患者前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因此,在尺神经移位术后症状复发的患者中,尺神经的位置可能靠中,接近上髁中部。这一位置可能导致神经再次损伤或前臂部位的神经受到牵拉。术后无症状的患者中尺神经位于中部的发生率仍未知。对尺神经移…  相似文献   

8.
尺神经前移术的解剖及其临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必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4 8侧成人上肢标本对肘部尺神经的营养血管伴行长度及其分支 ,屈肘时尺神经拉长长度、移位和摩擦点等进行观测。2侧上肢标本摹拟手术。结果 :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分别与尺神经伴行长度为 14 .8± 1.1cm、4 .9± 1.0cm、6 .3± 1.1cm ;尺神经在肘部发出 1~ 2支关节支 ,2~ 3支肌支 ;肘关节自伸直位至屈曲 135°尺神经平均向近端拉长 5 .2mm ,向远端拉长 3.4mm ,并有向前移位和拉紧 ,以肱骨内上髁为固定摩擦点 ,以尺骨冠突内侧结节为活动摩擦点。结论 :保护尺神经血供及其肌支行尺神经前移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肘部尺神经炎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行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治疗,观察肘部尺神经血供特点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19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15例症状体征消失,4例感觉功能恢复,运动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是治疗肘部尺神经炎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人尺侧腕屈肌亚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拟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证实人尺侧腕屈肌的肌亚部分。方法 用改良Sihler’s染色法对10侧人尺侧腕屈肌进行肌内神经染色,以观察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 尺神经干发出2支神经分别进入尺侧腕屈肌尺侧半和桡侧半,尺侧半神经和桡侧半神经在各自半侧肌内发出数级神经分支,各级神经分支间有丰富的吻合。结论 尺侧腕屈肌可分为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两亚部各有一独立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显微镜下(放大10倍)解部观察了正中神经腕管段及返支的血供。其来源是掌浅弓、桡动脉、尺动脉、桡动脉掌浅支的分支。并讨论有关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将带血管、神经蒂的肋骨瓣游离移植到犬的尺、桡骨缺损处以观察自体带血管、神经蒂的肋骨瓣修复尺、桡骨缺损的可能性。②方法制作犬尺、桡骨缺损的模型,切取带血管、神经蒂的肋骨瓣移植到缺损处,先行4块4孔掌指骨钢板、螺钉内固定,再在显微镜下吻合血管(动、静脉)、神经,术后4、8、16周进行大体标本、X线、光镜及电镜观察。③结果带血管蒂的肋骨瓣游离移植修复尺、桡骨缺损能增加缺损处骨的血液供应,使骨缺损处的血运建立快而好,成骨面积大。前臂外形、功能恢复正常。④结论带血管蒂的肋骨瓣游离移植修复尺、桡骨缺损的效果好,为临床治疗尺、桡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术式设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测2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及32例患者尺神经移置前后的解剖变化。结果 尺侧上副动脉可与尺神经一同前置;皮下前置伸肘位时尺神经易受牵拉,肌下前置伸、屈肘时均不受牵拉;新肘管可充分容纳尺神经。结论 尺神经松解加肌下前置术符合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理学要求,为治疗肘管综合征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4.
尺神经血供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22例成人专供研究用的上肢,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察了尺神经营养动脉的数目、长度、口径、起始和分布区域,及其进入神经干的样式等,营养动脉的主要来源动脉是:肱动脉、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的背侧支、尺动脉和骨间前动脉。  相似文献   

15.
手背尺侧皮瓣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30例成人上肢标本,对手背尺侧皮瓣的动脉、静脉及神经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①手背尺侧皮瓣的动脉主要来源于尺动脉腕背支(93.33%),骨间前动脉腕背支(3.33%)及其他动脉等。这些动脉的分支互相吻合成网,分布于整个皮瓣。尺动脉腕背支、骨间前动脉腕背支起端外径分别为1.39mm和1.25mm。②手背尺侧皮瓣的静脉,主要是贵要静脉及其属支。贵要静脉在尺骨茎突高度的外径为2.14mm。③手背尺侧皮瓣的神经是尺神经的手背支,其起端外径为2.07mm。  相似文献   

16.
掌浅弓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手掌血管损伤时,修复掌浅弓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60例成人掌浅弓的类型、形状、对称性和分支进行解剖观察。结果 掌浅弓分4型即尺动脉型、桡尺动脉型、正中尺动脉型、桡正中尺动脉型;以尺动脉型和桡尺动脉型为多见。掌浅弓有5种形状,即弧线形、单弓形、不完全形、鞍形和双弓形。弧线形与单弓形多见,不完全型、鞍型与双弓形少见。掌浅弓左右两侧对称性多见,占55.6%。掌浅弓的分支有3-6条,48例发出小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占80.0%。11例小指尺掌侧固有动脉与第3指掌侧总动脉共干,占18.3%。28例发出3条指掌侧总动脉,占46.7%。27例发出4条指掌侧总动脉,占45.0%。结论 手掌损伤修复重建掌浅弓时应充分注意掌浅弓的分型、形状、对称性和分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腕部背侧带血管蒂骨 (膜 )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解剖观测了骨间前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腕背支以及第 2 ,3掌背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①骨间前动脉腕背支始于桡骨茎突上 (6 .6± 0 .7)cm处 ,外径 (1.4± 0 .2 )mm ;②桡动脉腕背支起点距桡骨茎突 (1.2± 0 .3)cm ,外径为 (1.3± 0 .3)mm ;③第 2 ,3掌背动脉分别始于桡动脉腕背支和掌深弓的穿支 ,外径均为 (0 .8± 0 .2 )mm ;④尺动脉腕背支于豌豆骨上 (4 .1± 0 .6 )cm始于尺动脉 ,外径 (1.2± 0 .3)mm。上述动脉间相互吻合丰富 ,在手背形成动脉网 ,并发骨膜支分布尺、桡远端和掌骨。结论 :以上述动脉腕背支及第 2 ,3掌背动脉为蒂 ,可以设计不同的带血管蒂的骨 (膜 )瓣 ,用于邻近移位修复舟、月骨骨不连或骨坏死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以50侧成人上肢,测量肱桡肌的长、宽、厚度。此肌位置表浅,由1~2支桡神经支配。血供来自桡侧返动脉、肱深动脉或桡动脉的分支。该肌适用于制作原位肌肉移植和异位游离肌肉移植的供体,可用来修复长、短肌缺损或面部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9.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骨间前血管.重点观察了骨间前动脉旋前方肌复盖段至尺骨的分支分布.骨间前动脉贴骨间膜前面下行,至旋前方肌深面.分为主支和穿支.骨间前动脉至旋前方肌复盖段尺骨的分支,可以发自骨间前动脉本干、骨间前动脉主支和穿支.根据解剖观测结果,设计了带骨间前血管蒂尺骨远段骨(膜)瓣,用以修复肱骨下段、尺桡骨缺损和骨不连,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和月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肘管段尺神经血供,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肘管段尺神经的血供来源和血管外径及血管长度的相关资料;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测量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及无张力前移距离。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未内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剖动脉和尺侧返动脉背侧支,3条营养血管起始外径分别是1.6±0.4mm、1.2±0.4mm和1.5±0.8mm;与足神经伴行长度分别是15.7±2.1cm、5.0±0.9em和5.9±1.1cm;至肱骨内上髁距离分别是15.0±1.3cm、4.5±1.1cm和5.0±1.2cm。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为12.6±1.9cm,无张力前移距离为1.8±0.6cm。结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症切实可行,带血供疋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平均为12.6cm·,无张力前移距离平均为1.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