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胃黄色瘤在胃镜下见胃粘膜有3-5mm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整稍高出粘膜面的黄色或黄白色的斑块,单发或多发,以胃窦部多见,其它部位亦可发生。光镜下胃粘膜固有层内聚集呈巢团分布的泡沫细胞,过碘酸雪夫、爱辛蓝、苏丹Ⅲ染色均呈阳性,病变与慢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血清脂质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孤立性颅内黄色肉芽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法 总结我院曾经收治的4例孤立性颅内黄色肉芽肿者,男3例,女1例,并结合检索文献报道的20例(共24例)对本病进行讨论.结果 本研究共24例,男16例,女8例;20例在20岁前发病;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病变部位有关;其影像学表现也无特殊;病理诊断为其金标准;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本组4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达到了肿瘤的部分切除或全切除.3例随访8~22个月,1例失访.文献中的随访结果也大都令人满意.结论 黄色肉芽肿在颅内属于罕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全切除是最确实可靠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我院在8823例胃镜检查中,共检出胃黄色瘤110例,胃镜检出率为1.24%,胃黄色瘤属于良性疾病。Endo1910年首先报告。胃粘膜出现黄色斑点,像是脂肪沉积,发生部位多发生在胃窦部。多数胃黄色瘤病灶小于0.5cm。黄白色,平或力突出粘膜表面,个别呈息肉状,本身无何特异症状。发病机制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结节性黄色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结节性黄色瘤是与人体脂类代谢异常有关的疾病之一。该病不仅有皮肤的损害,还可侵犯内脏器官。在临床上,这类病人比较少见。现报告1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未婚,农民。自诉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双肘伸侧有数个绿豆大小、形状不一的浅黄色结节样隆起,不久,黄色  相似文献   

5.
苑坤  于燕  齐玲芝 《吉林医学》2012,(32):7067-7068
目的:探讨胃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73例胃黄色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中单发60例,多发13例,窦部47例,胃体13例,胃底部5例,贲门4例,胃角2例,残胃2例。伴随其他疾病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3例,胃溃疡1例,胃癌1例,残胃炎2例。结论:胃黄色瘤属于良性的瘤样变,与胃慢性炎性反应及肠上皮化生有关,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4岁。1991年4月中旬无诱因的右膝酸痛,当地医院以“风湿”、“关节炎”治疗,无明显好转,近4个月来疼痛加剧,行走困难,拍片检查疑为“骨肿瘤”转入我院。体检:体温、血压、心肺无异常。跛行。右膝至胫骨结节处有红色肿胀区13.5 cm×9cm,皮温高,静脉怒张,表面光滑,中等硬度,触之有弹性,压痛明显。右膝关节呈30°屈曲体位,活动受限,右膝周径34.5cm,左膝30cm。检测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2次,分别为192mg/L和185mg/L,ESR  相似文献   

7.
8.
发生在输卵管的黄色瘤十分罕见,现将本科最近诊断1例报告如下。患者,45岁,因反复下腹疼痛1年余,经量增多4个月入院。手术中见子宫增大约10cm×8cm×6cm,左侧宫底突出一肌瘤,大小为3cm×2cm×2cm;双侧输卵管增粗,遂行手术切除肌瘤及双输卵管送病检。病理检查:肉眼见双侧输卵管壁增粗约4cm×1.5cm×1.5cm大小,切面可见数个黄豆大小淡黄色结节,界清。镜下见结节主要由多量聚集成群的泡沫细胞构成。诊断:(双侧)输卵管黄色瘤。讨 论黄色瘤是一种由于血清脂质过多而引起的瘤样增生性疾病,常…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眼睑黄色瘤特点与治疗情况。方法:选取眼睑黄色瘤患者24例(48眼),观察病情,根据眼睑及周围皮肤松弛度实施黄色瘤、眼睑皮肤切除与移植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3眼黄色瘤分布于上眼睑皮肤内侧部分,15眼黄色瘤在上、下眼睑处对称分布,生成黄色瘤部分皮肤与周围正常皮肤分界明显,本组患者黄色瘤均未见自行吸收。经过规范手术治疗与优质护理,24例患者均顺利切除眼睑黄色瘤、眼睑张力恢复,术后随访2年,均眼睑外观形态良好,未见明显瘢痕组织,无病情复发。问卷测试结果显示,24例患者均对治疗满意。结论:眼睑黄色瘤在发病群体、分布位置、形态方面有明显特点,及时、规范的切除与移植手术治疗是消除黄色瘤、保持皮肤美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易误诊为不典型脑梗死的疾病的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来在我院误诊为脑梗死的25例病例的影像资料,其中脑出血吸收期改变9例,病毒性脑炎11例,Ⅰ~Ⅱ星型细胞瘤5例。结果脑出血吸收期在T1WI及T2WI上均呈高信号。病毒性脑炎在T2WI像上出现脑回肿胀。星型细胞瘤CT像上显示局部占位效应明显,在T2WI像上显示脑回结构消失。结论CT与MRI两种影像相结合,能够对脑梗死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骶骨肿瘤的影像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部位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病理证实的骶骨肿瘤的影像表现。58例行X线检查,32例行CT检查,47例行MRI检查。结果 69例骶骨肿瘤中,转移瘤23例,脊索瘤22例,神经源性肿瘤9例(神经鞘瘤7例、神经纤维瘤、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骨髓瘤6例,淋巴瘤及骨巨细胞瘤各3例,甲状腺滤泡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韧带状纤维瘤各1例。骶骨恶性肿瘤表现为骶骨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骶髂关节受侵犯易见。脊索瘤表现为中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巨细胞瘤多为偏心膨胀性骨质破坏,转移瘤、骨髓瘤及淋巴瘤为多骨多发病变;神经源性肿瘤多伴有骶孔扩大、破坏。结论骶骨肿瘤的种类繁多、影像表现多样,结合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提高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浆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方法:回顾18例浆细胞瘤的临床及CT和MRI检查资料。结果:18例中15例位于髓内,表现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改变,穿凿样、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3例位于髓外,表现为病变部位之软组织肿块、病变区周围淋巴结肿大及病变邻近部位骨质破坏。结论:CT和MRI影像学表现能对临床诊断髓内、外浆细胞瘤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MSCTA)动态图像后处理对颅脑非典型血管出血性病变的 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8 年1 月—2016 年3 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出血性脑血管病行头部CT 血 管造影(CTA)常规图像后处理未见明显血管性病变患者。通过变换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的阈值及角度 等进行动态图像后处理,采用Kappa 一致性检验评价各医师对动态图像后处理分析结果的可重复性,将结果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56 例患者,动态图像后处理发现血 管出血性病变患者51 例,其中动脉瘤20 例、动静脉畸形25 例、静脉畸形4 例、动脉畸形伴动脉瘤2 例。2 名医师诊断的结果基本一致(P <0.05),CTA 动态图像诊断的敏感性为100%(95% CI :92.59,100.00),特异 性为62.5%(95% CI :30.57,86.32)。结论 MSCTA 动态图像后处理对颅脑非典型血管出血性病变分析过程 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DSA 及手术探查相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 推广。  相似文献   

16.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年来我院31例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进行临床分析。发病年龄96.8%都在婴幼儿期,男多于女。临床特点以发热、皮疹、骨损害、突眼、尿崩等表现为主。皮疹及皮疹印片对诊断起重要作用。治疗应采用联合化疗为主,总疗程2~3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3例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LCH患者分别为39岁女性、36岁男性、56岁女性,临床受累脏器包括耻骨(1/3)、髂骨(1/3)、额骨(1/3)、股骨(1/3)、肋骨(1/3)、皮肤(1/3)、淋巴结(1/3),免疫组化为Cdla(+)、S-100(+),经联合化疗后,2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另1例多系统LCH患者反应较差,仍在进一步治疗观察中.结论 成人LCH少见,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治疗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脑膜瘤典型的CT表现为:病灶位于有脑膜的部位,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肿块外形整齐,边界清楚,伴有或不伴有邻近的骨质增生或(和)破坏。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6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本组6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常规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时选择层厚3-10mm,增强后采用3-5mm层厚扫描。结果:本组6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发现腺瘤56例(均为单侧),皮质增生6例,皮质增生合并腺瘤3例,腺癌1例。CT能清楚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作用。结论: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CT检查可有效地判断有无肾上腺病灶,了解病灶的位置及性质,起到定位、定性的作用,增强后薄层扫描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评价MRI对脊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6例脊椎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分析MRI图像.结果 46例脊椎骨转移瘤患者共有275个椎体受累,144个附件受累.结论 MRI是查找及诊断脊椎骨转移瘤有效的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