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促进脂蛋白中各种中性脂质转运和交换,在胆固醇逆转运中起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和基因缺陷导致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含量或活性降低,引起脂蛋白代谢发生显著变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常伴有高α-脂蛋白血症.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变异和脂蛋白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脂代谢和冠心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及其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促进脂蛋白中各种中性脂质转运和交换,在胆固醇逆转运中起关键作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和基因缺陷导致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含量或活性降低,引起脂蛋白代谢发生显著变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常伴有高α-脂蛋白血症。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变异和脂蛋白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脂代谢和冠心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及其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多个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调控.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介导血浆脂蛋白之间胆固醇酯的转运,在胆固醇酯逆转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OLR-1)和CD36参与脂质代谢、巨噬细胞泡沫化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CETP、OLR-1和CD36基因多态性影响编码蛋白的生物活性和脂质代谢,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限制片长多态性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促进脂蛋白中各种中性脂质的转运和交换,调节高密度脂蛋白代谢,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关键作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在第1内含子上具有限制片长多态性,其等位基因为B1和B2,等位基因B1与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升高,活性增强,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密切相关,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HDL-C参与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将外周细胞堆积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转化清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HDL-C水平降低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是一类能与血浆脂质结合的蛋白质,对血浆脂蛋白代谢起决定性作用,载脂蛋白(apo)A5是新近发现的新型载脂蛋白,与TG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树鼩HDL_3和HDL_2共占血浆总脂蛋白的90%以上,是转运血浆胆固醇的主要脂蛋白,其HDL_2中载脂蛋白构成独特,琼脂糖电泳显示为β脂蛋白,可能在转运脂质中起特殊作用。喂高胆固醇饲料后,血浆HDL_3及HDL_2浓度明显增加,HDL_2中的apo E比例也显著增加,高酪蛋白饲料则能抑制高胆固醇对HDL的作用,并使HDL_3中出现一新的MW22.4kD蛋白成分。这些改变有利于HDL加快转运胆固醇至肝脏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高脂血症人群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及其对血浆各脂蛋白间脂质转运的调节作用。方法脂蛋白电泳结合酶显色法分别检测血清各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析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脂质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高甘油三酯组、高胆固醇组、混合组和对照组中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分别为1.89±1.32、2.37±1.30、2.33±1.73和1.58±1.00 mg/L,与对照组比较,高甘油三酯组变化无显著性(P>0.05),高胆固醇组(P<0.01)和混合组均升高(P<0.05)。高脂血症人群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比值降低;高甘油三酯组和混合组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比值升高,高胆固醇组无差别,其中高甘油三酯组变化程度最大,混合组次之,高胆固醇组最小;且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与上述比值相关。高脂血症人群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与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比值高度呈正相关。结论高脂血症人群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升高,促进了脂蛋白间脂质转运,使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脂质组成发生变化,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脂质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的关系,长期以来虽受广泛重视,但多集中注意低密度脂蛋白(LDL,β脂蛋白)和最低密度脂蛋白(VLDL,前β脂蛋白)浓度升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α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HDL一般可再分为HDL_2和HDL_3,HDL_2密度为1.063~1.125,含蛋白质40%,脂质60%;HDL_3密度为1.125~1.210,含蛋白质55%,脂质45%。蛋白质中主要为载脂蛋白(又称阿朴蛋白或酶蛋白Apoprotein)A_1和A_2,占90%以上。HDL_2和HDL_3的关系未明。肝脏是合成HDL的主要部位。 HDL是胆固醇正常代谢所必需,它与细胞的游离胆固醇有高度亲和力。在卵磷酯-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参与下,HDL能将肝外组织,包括动脉壁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  相似文献   

9.
血脂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磷脂转运蛋白(PLTP)在血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可影响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代谢。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PLTP缺乏可抑制公认的三个As模型鼠的主动脉斑块形成,其作用机制与减少富有载脂蛋白B的脂蛋白颗粒的合成与分泌,并增强脂蛋白的抗氧化能力等有关。新近的实验发现PLTP缺陷鼠HDL的抗炎作用增强,但因为使用的小鼠模型天生缺乏参与人脂蛋白代谢的重要成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  相似文献   

10.
很早就有报告,梗阻性黄疸病人血浆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而肝细胞实质性病变时血浆胆固醇含量则可下降。近10年来,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大量资料表明,肝脏在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中见到的许多血浆脂质和脂蛋白异常情况,事实上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肝脏代谢相联系;另一方面,许多肝脏疾患也可引起脂蛋白量和质的改变。了解这些变化,可能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和防治措施的制订关于血浆脂蛋白的一些新认识血浆中主要的脂蛋白脂蛋白是由特异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以下称Apo)和脂质(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磷脂等)组成的生  相似文献   

11.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 (microsomaltriglyceridetrans ferprotein ,MTP)是肝脏、小肠细胞合成和分泌含载脂蛋白B(apoB)的脂蛋白所必需的脂质转移蛋白 ,具有促进转运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和磷脂酰胆碱的作用〔1〕。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内MTP 493位点上的单碱基突变能够影响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水平〔2〕,因此认为MTP启动子区域内的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了解 2型糖尿病及正常人群中MTP基因多态性及此基因与 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对…  相似文献   

12.
胆固醇逆向转运是机体周围组织细胞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转化排泄的重要生理过程,它在维持机体胆固醇平衡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蛋白是胆固醇的载体,血浆脂蛋白可以透过血管壁进入间质组织,通过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接受细胞释出的胆固醇,再经淋巴液或直接返回血浆,并运至肝脏代谢。因此,脂蛋白血管外循环是胆固醇逆向转运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脂蛋白血管外循环的过程、特征以及代谢变化的规律,对心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独立和重要的危险因素。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仅决定于它的生成速率,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代谢水平。一系列的基因及其相关产物参与了高密度脂蛋白参与的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包括与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及其产物如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A1、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磷脂转运蛋白和脂蛋白脂酶等,以及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和产物如清道夫受体B1、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肝脂肪酶和内皮细胞脂肪酶等。而高密度脂蛋白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也是多方面的,不能仅由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来明确推断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中枢神经系统中富含脂类,其中占体重2%的脑组织包含了机体20%以上的脂类,接近脑干重的一半,脂质种类主要为磷脂和胆固醇。磷脂转运蛋白(PLTP)是染色体20q1213.1编码广泛表达的脂质转运蛋白,对于血浆脂质代谢具有重要意义,可参与磷脂、未酯化胆固醇、酰基甘油酯、特定载脂蛋白(apo)、维生素E的转运等[1-2]。那么PLTP是否在脑组织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呢?近年研究发现,PLTP广泛分布于脑组织中,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能够分泌PLTP,脑脊液中PLTP也具有转脂活性;而一些  相似文献   

15.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是胆固醇逆向运输的关键蛋白质,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关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目前尚有争论,现有研究资料表明它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双重作用。多数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的突变导致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而使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降低;但在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正常或较低的个体,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的下降去使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表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与脂蛋白代谢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首要慢性炎症性疾病。而脂蛋白代谢异常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磷脂转运蛋白可以通过影响脂蛋白代谢进而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从而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磷脂转运蛋白热点研究。 从动物实验到人群调查使得人们对磷脂转运蛋白在脂蛋白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7.
自Fredickson等介绍脂蛋白表型后,清楚认识到血浆脂质的变化,主要由于载送它们的脂蛋白异常(遗传性或获得性),而非脂质本身。脂蛋白代谢异常可认为是其蛋白部份——载蛋白或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s)结构或功能方面的不正常。载蛋白可简写为载A-I(apo A-I)和载B_(48)(apo B_(48))等  相似文献   

18.
生长激素对肝脏脂质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激素在肝脏脂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其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生长激素发挥作用后血清脂蛋白水平、肝脏脂质和脂蛋白产生、肝脂蛋白受体表达等均改变,且生长激素水平可能与脂肪性肝病发生相关。现就生长激素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研究表明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脂蛋白的代谢又取决于脂蛋白代谢的酶类,因此,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肝素后血浆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简称LPL)的作用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是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而溶解、转运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含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最多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含甘油三酯最多 ,高密度脂蛋白 (HDL)含蛋白最多。血浆中增高的脂质以LDL、VLDL和经动脉内膜表面脂蛋白酯酶的作用而分解成残片的形式侵入动脉壁。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载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关注。其中载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与血脂、冠心病及阿尔茨海默病 (AD)的联系已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而作为含ApoE的脂蛋白受体 ,VLDL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