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了观察连续颅内压监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连续颅内压监护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例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治疗前进行GCS评分,治疗时均采用codman颅内压监测仪器进行监测,记录监测时间,治疗过程中甘露醇用量,治疗后并发症情况以及GCS评分情况,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进行持续性颅内压监测的平均时间为(160.5±20.5)h,GCS评分平均值为(13.4±2.1)分,有1例患者颅内压持续35 mm Hg,经诊断在大脑对侧有血肿现象,手术摘除后康复。结论连续颅内压监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高渗氯化钠溶液联合贺斯在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的危重急症之一,控制出血和早期恢复血容量为首要的治疗措施。本研究旨在观察在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过程中,应用7.5%的氯化钠溶液联合贺斯静脉输注对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效果,为临床补液的优化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的效果。方法 11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应用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应用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以及药物持续作用时间;用药前后颅内压水平;治疗前后脑灌注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持续作用时间(14.02±2.78)h长于对照组的(6.26±1.1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1 h、3 h后颅内压水平分别为(17.32±1.77)、(14.52±1.06)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21.32±2.27)、(18.73±2.14)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灌注压(70.04±18.25)mm Hg、平均动脉压(104.2±10.24)mm Hg均高于对照组的(62.11±13.67)、(90.22±8.2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选择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可获得最短的药物起效时间和最长的作用时间,帮助患者改善颅内压,促进脑灌注恢复,是预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秦淑琴 《首都医药》2014,(22):86-87
目的:总结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对3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情况,调整引流量和脱水剂应用;对照组对2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根据医师临床经验进行调整引流量及应用脱水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监测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和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监测有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提高疗效,估计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郭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1):1563-1564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颅内压临床监护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监测组43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持续血压监测,根据血压值调整引流量和脱水剂用量,不行颅内压监测.监测组同时给予持续颅内压和血压监测,每隔30 min巡查1次,并详细记录颅内压值及血压值,保持持续颅内压在6~20 mm Hg(1 mm Hg=0.133 kPa)范围内,控制血压,并根据持续颅内压值调整引流量和脱水剂用量.比较对照组和监测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监测组有效率为83.7%,对照组有效率为55.8%,监测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死亡率为4.7%,对照组死亡率为14.0%,监测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颅内压临护有助于帮助判断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并能改善患者预后,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术后接受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后接受颅内压监测护理干预,比较实验结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更高,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颅内压监测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促进其身体恢复同时还能够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ICP)增高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高渗钠溶液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接受治疗的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3%高渗钠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平均动脉压(MAP)以及颅内灌注压(CP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预后、伤后6个月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CP和MAP及C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min和60 min两组IC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和CP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6个月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钠溶液治疗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可以缓解患者脑水肿程度,降低颅内压水平,对改善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治疗患者接受颅内压监护的相关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7例观察组与46例参照组,参照组接受常规监测和护理,观察组颅内压监测护理。将两组的临床监测护理的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优于参照组,且两组间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施以颅内压监护可使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护理效果更加。  相似文献   

10.
李想  陈新生 《安徽医药》2013,17(5):825-827
目的通过有创颅内压监测,动态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5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ICP监护组和常规治疗组,ICP监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根据ICP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ICP监护组在脱水剂用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中行持续ICP监护能够指导脱水剂的使用,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对脑出血术后早期颅内压的监测作用,并评价纳络酮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6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纳络酮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于术后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并评价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分析纳络酮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颅内压的改变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颅内压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治疗组颅内压水平及脑水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救治中起着重要作用,纳络酮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颅内压监护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血压监测,观察组采用颅内压联合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3.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颅内压监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进行颅内压监护的护理对策。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进行颅内压监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颅内压监护和引流管的护理。结果本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进行颅内压监护患者67例经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颅内压监护和引流管的护理,有效6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04%。结论加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进行颅内压监护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病死率和致残率。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不仅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痛苦,而且恢复了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5例重度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GCS评分5~8,(5.5±1.4)]行侧脑室穿刺并监测颅内压.当ICP>20 mm Hg,每天快速滴注3%高渗氯化钠溶液(300 ml/20 min).用药后60 min连续监测ICP、BP、心率;测定滴注前和滴注后30 min、60 min的血浆渗透压、电解质、血红蛋白、乳酸、pH.结果 用药后30 min、60 min,ICP显著下降,分别为(32.93±4.27)mm Hg、(23.33±2.96)mm Hg、(21.33±2.52)mm Hg.结论 每天单剂量给予3%高渗氯化钠溶液可有效安全的治疗颅内高压,可考虑作为一线降颅内压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急诊处理脑出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2月~2010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69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先进行急诊有创测定颅内压(腰椎穿刺压力表测压),再行经颅多普勒(TCD)监测无创颅内压检测技术,对两者颅内压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无创颅内压监测是否具有较准确测定颅内压及其趋势变化的作用。结果:无创颅内压测定与有创颅内压测定两者在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患者的利益考虑,颅内压监测仪由于其无创的优势,显然更实用于临床诊疗。结论:无创颅内压克服了有创颅内压测定的部分缺点,操作简单,无创,安全可靠,且能较准确判断病情,对指导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7%)高渗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卒中后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将卒中后脑水肿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高渗氯化钠注射液抗脑水肿,对照组予20%甘露醇抗脑水肿,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积分、头颅CT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高渗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卒中后脑水肿优于甘露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甘露醇组少。  相似文献   

18.
麦晓 《北方药学》2021,18(6):94-95
目的:研究高渗盐水灌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的临床价值及对预后影响.方法:将9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式差异设置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研究组给予3%高渗盐水,治疗期间持续检测患者颅压并对比治疗后30、60、180、360min颅压水平,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后180、360min、24h血液POP、Na+、BUN水平.结果:治疗后30、60、180min研究组I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VP、MAP、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OP、Na+、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高渗盐水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与脑水肿,对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均行持续颅内压监测,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的变化,统计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指标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和FIM评分显著提高,干预前后的组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有37例满意(97.37%),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0例(78.95%),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持续颅内压监测中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改善生活状态,同时还能缓解护患矛盾,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