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钧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钧教授是著名的肾病专揭,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行医50余年,学术上融贯中西,医术上不断创新,对各种肾脏疾病有独特的诊疗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临证,现将老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下简称肾综)的经验举要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琪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琪教授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研究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终身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客座教授,广东省中医科学院顾问。张老从事医、教、研工作60余年,在中医肾脏病领域造诣颇深,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肾脏疾病,尤其对慢性肾衰竭有深入研究。笔者有幸跟随张老侍诊学习,兹就张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摄要于下。  相似文献   

3.
王永钧教授诊治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钧教授为国内著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熟谙中医防治2型糖尿病(DM)的传统理、法、方、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损害(DN)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率先应用雷公藤多苷治疗DN的微量蛋白尿,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4.
感染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引起其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CRF)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CKD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肾脏排泄和代谢功能障碍以及内环境紊乱,使机体对感染的应答反应异常,加之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受到种种限制等原因,导致这一特殊人群感染的防治依然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在师承于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曹式丽教授的过程中,体会老师在中医药防治CKD感染并发症方面具有以下独到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5.
叶任高教授是我国著名肾脏病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他把血瘀证只存在于肾病慢性过程的认识扩展到急性过程,又把血瘀证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推广至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更把血瘀证由肾小球疾病延伸至非肾小球疾病.叶教授以辨病辨证相结合,运用活血化瘀法贯穿肾病治疗,效果明显,兹将叶教授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钢教授现任南京博大肾科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主任十余年,为重点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及研究30余年,在创建中医肾病学科,带教博士后、博士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临证思辨颇多创新、遣方用药常具匠心。笔者随师学习数年,亲聆教诲,每有心得,现将其论治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独特见解与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叶传蕙教授审因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证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蛋白尿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不但在短期内不易消失,而且容易反复出现,即使一般症状消失后,尿蛋白也可能持续存在,甚至在发病之初,仅以蛋白尿为早期临床表现者。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尿蛋白本身具有肾毒性,是进行性肾衰竭的一种持久、独立的恶化因素,是慢性肾脏病预后不良的一种重要标志,所以减少和消除蛋白尿,是保护肾脏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杨霓芝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肾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主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在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诊治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9.
陈贤教授为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广东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临床、教学工作多年,历任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等职.  相似文献   

10.
致力于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30余载,精研中医各家之学说,勤于临床,医术精湛,学验俱丰,临证思辨颇多传承和创新,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特色。余有幸跟师学习,侍诊左右,获益良多,今不揣浅陋,浅述一二,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大宁教授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天津市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肾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是我国著名中医肾病学家,现代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从事中医肾病学研究凡四十年,在长期、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了古代先哲的理论与经验,系统提出了“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心一肾轴心系统学说”等新的理论,并首先将“中医肾病学”这门新兴的临床专业学科从中医内科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临床学科。在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等临床常见肾病中,取得很好的疗效,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证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肾脏病发展到晚期的一种综合征,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就临床用药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陶筱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其病程迁延,呈进行性发展。尽管透析和。肾移植术可使部分终末期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提高,然其并不适宜于早、中期的治疗。中医药对CRF的早、中期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老中医陶筱娟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立足于中西医结合辨治CRF,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随陶筱娟教授学习,受益匪浅,今总结陶筱娟教授治疗CRF方面的经验,供同道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霓芝教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一种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及非IgA肾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蛋白尿临证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尿是多种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的最常见临床表现。在人类肾脏病中,蛋白尿是演变为肾衰竭的最大危险因素,因此减少尿蛋白、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对保护肾功能是至关重要的。迄今西医控制蛋白尿缺少理想药物,中医药治疗蛋白尿尚在探索之中。笔者结合自己的临证心得,冀与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害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等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水肿”、“尿浊”、“虚劳”等范畴,病机上由脏腑虚损、风湿热瘀诸邪阻滞所致。由于本病具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各种病理类型的治疗措施、预后存在着很大差异,单一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免疫抑制剂仍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药物。尽管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多,但现阶段中医药还无法完全替代激素疗法。全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师邵朝弟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40余载,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运用中药分阶段及辨证论治,对于激素敏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医药在减轻激素副作用,提高机体对激素的敏感性,增强激素疗效以及防治撤减激素后的反跳,减少和延缓肾病综合征复发等方面,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曹式丽教授系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从事中医药治疗肾脏病临床及科研工作几十年,学验俱丰,临证精于辨证,用药思路清晰。笔者有幸师从于曹式丽教授、在学习曹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丰富经验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原明忠老中医,主任医师、教授,行医50载,是全国第一、二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学贯中西,遵从辨证施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等病证,病程长,一般选用激素治疗易出现副作用,原老在用激素治疗同时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于家菊教授治疗尿路感染临证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的细菌性炎症.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根据我国普查统计,该病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0.91%,女性一生中患尿感者为20%~30%,老年人患病率为10%.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占急性尿感的80%~90%.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时,起病急、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重者可见发热,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腰痛、腹痛等全身症状.慢性迁延者,则间断出现尿频,排尿不适、低热或腰腹部隐痛不适或多尿、夜尿增多.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失衡的一种骨骼性疾病。阎小萍教授认为,肾虚、脾弱、邪侵、瘀血是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临床应分型辨治,重视脏腑辨证,强调补肾壮骨为根本,牢记顾护中州、健运脾胃,用药注重动静结合、阴阳协调,辨治不忘祛邪御邪、早期干预,活血通络贯穿疾病始终,为中医临床辨治骨质疏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