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MS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MPR/CPR)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行CT平扫,16例加CT增强扫描。采用10mm层厚、层距,一次屏气下行全腹部CT扫描,将原始横断面CT图像用2.5mm层厚、1.25mm间隔重叠50%重建,获得轴面源像(ASI),然后将ASI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用Reformat软件行MPR,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MPR阑尾图像,在MPR基础上,再沿阑尾走行方向管腔中心划曲线,将沿曲线轨迹分布的体素重组,获得CPR阑尾图像。结果:MPR/CPR阑尾成像成功率为100%,图像直观,能清晰地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诊断正确率达96%(24/25)。结论:MPR/CPR技术可获得良好的阑尾图像,能直观地显示阑尾全貌,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多种成像技术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输尿管病变患者行螺旋CT泌尿系检查,图像传至ADW4.2工作站,获得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等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16例、肿瘤6例、肾及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先天性狭窄4例、迷走血管压迫1例和炎症1例.VR、MPR及CPR图像能清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双侧肾及输尿管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对输尿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MDCT肠道检查患者112例,其中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病变27例。口服大剂量甘露醇稀释液后,行16排螺旋CT三期扫描,得到原始图像薄层重组后行MPR成像显示回盲部,MPR对回盲部病变显示欠清晰者,再行CPR成像显示回盲部病变。由2名放射科医生回顾性读片比较横断位联合MPR、CPR前后的对病变定位的准确性。结果横断位联合MPR、CPR定位判断准确性(26/27,96.3%)高于单纯横断位(20/27,74.1%),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1)。MPR、CPR能清晰、完整地显示回盲部病变的内外结构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提高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 MDCT是对回盲部病变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查方法,MPR、CPR重组可以提高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管的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在同一幅图像上显示双侧面神经管全貌的方法。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 6 0个病人的颞骨行高分辨率CT轴面扫描。扫描参数 :12 0kV ,2 0 0~ 2 5 0mAs ,准直0 .5mm ,螺距 0 .875 ,扫描时间 0 .75s/周 ,矩阵 5 12× 5 12。重建间隔 0 .1~ 0 .2mm ,重建矩阵 10 2 4×10 2 4。用PhilipsMx80 0 0工作站 ,分别在轴面及多平面重建 (MPR)的冠状面、矢状面图像上行面神经管的曲面重建 (CPR)。轴面上的面神经管重建时 ,使用曲面重建功能绘制 1条沿一侧面神经管走行的CPR参考线 ;自内耳道起始部开始 ,沿着面神经管的走行 ,参照矢状面和冠状面面神经管的位置 ,在各层面上不断校正CPR参考线 ,使之位于面神经管的中央 ,直至茎乳孔 ,即可获得一侧面神经管全貌的曲面重建图 ;并将CPR参考线自内耳道起始端延伸至对侧 ,依上述步骤校正此线 ,即可在同一幅图像上获得双侧面神经管的全貌。在MPR的冠状面及矢状面上行单侧或双侧面神经管的CPR ,方法与轴面上的CPR相似。结果  6 0例中的 5 6例轴面及MPR冠状面上CPR图像能清晰显示单侧或双侧面神经管的全貌 ;MPR的矢状面上同时行双侧面神经管的曲面重建 ,结果不满意 ,往往一侧显示清晰 ,另一侧只能显示部分面神经管 ,因此 ,只能左右侧分别重建显示。 4例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方法 对23例疑诊输尿管结石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结果 23例重建图像均清楚显示输尿管病变,22例诊断输尿管结石,其中21例显示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及管壁增厚,1例输尿管癌示输尿管内软组织密度影.结论 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可获得良好的输尿管图像,对输尿管结石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输尿管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资料,分析其CT特点。结果:CT增强轴位扫描及MPR/CPR重建能够清楚地显示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地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MPR/CPR重建能较好显示病变,使病变定位、定性诊断更加准确,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眼眶、副鼻窦多层螺旋CT扫描MPR冠状面重建与直接冠状面扫描图像,探讨冠状面重建能否代替直接冠状面扫描。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p lus 4层面螺旋CT扫描仪对116例眼眶、副鼻窦病变患者进行扫描,在横断面图像基础上进行MPR重建。由资深专家对重建冠状面图像与直接冠状面扫描图像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116例中,62例同时行MPR重建对眼眶、副鼻窦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与直接冠状面扫描图像相似,图像质量均为Ⅰ级。54例不能进行直接冠状面扫描者,冠状面重建多数也能达到诊断效果(Ⅰ级32例,Ⅱ级3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眼眶、副鼻窦的MPR冠状面重建图像能够代替直接冠状面扫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后,行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层面重建(MPR)。结果轴位原始图像对骨、瘢痕增生、椎间盘病变等征象显示清晰;MPR对峡部裂的显示达100%;SSD重建技术在显示峡部裂方面不及MPR,但是图像直观,且在显示骨赘及椎体滑脱方面效果良好。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腰椎椎弓峡部裂及其所引起的相关改变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螺旋CT常规扫描、MPR及CPR技术重建图像对梗阻部位及性质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43例梗阻性黄疸中,胆总管结石25例,胆管癌12例,胰腺癌2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CT常规扫描结合MPR、CPR图像诊断准确率为90%,良、恶性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3%。结论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图像结合MPR和CPR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直观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其与临近结构的关系,对胆道系统梗阻的定位、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 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47例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并行胆道多平面重建(MPR)与曲面重建(CPR),将50例无胆系疾患又无胆道扩张的CT扫描数据作为对照,分别将两组间的MPR与CPR图像对胆道结构和胆管壁的显示效果以及对胆管系统的显示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再对47例胆道梗阻患者的CT胆道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估其对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判断的准确性.结果:胆道梗阻组中MPR和CPR图像对胆道结构及胆管壁的显示效果优于非梗阻组,CPR图像对胆管系统的显示能力优于非梗阻组.多层螺旋CT胆道重建图像对梗阻原因判断的准确性为89.4%(42/47),对梗阻部位判断的准确性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胆道重建图像能够清楚地显示梗阻扩张的胆道结构、胆管壁情况和梗阻的部位,并能对大多数胆道梗阻的原因做出判断,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输尿管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尿路成像技术在某些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疑诊输尿管疾病的91例患者均经MSCT扫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增强扫描后对原始图像进行1.5mm薄层重建,随后作输尿管曲面重建,逐例观察输尿管病变。结果 MSCTCPR尿路成像清晰显示病变侧输尿管的全程,并证实了91例可疑输尿管疾病患者中有单侧输尿管结石67例,双侧输尿管结石3例,单侧或双侧输尿管扭曲3例,单纯性单侧或双侧输尿管扩张12例,单侧输尿管狭窄2例,单侧输尿管囊肿2例,单侧输尿管癌1例,以及单侧输尿管误扎1例。结论 MSCTCPR技术可全面直观地显示输尿管全程,在输尿管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增强螺旋CT全尿路曲面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非增强螺旋CT全尿路曲面重建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11例患者行全尿路非增强螺旋CT扫描 ,并行冠状及矢状曲面重建。结果 :11例患者冠状及矢状曲面重建像均清楚地显示输尿管全程。其中 10例示结石位于输尿管腔内 ,同时显示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和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及范围 ,1例同时显示合并两肾结石。结论 :非增强螺旋CT全尿路曲面重建可获得良好的输尿管成像 ,结合轴位平扫CT图像 ,在输尿管结石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s,CPR)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薄层原始图像,分别用工作站软件进行肝外胆管和扩张胰管的曲面重组成像,分析CPR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和定性诊断的能力。结果 53例肝外胆管和全部27例扩张胰管CPR图像清晰,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2.5%(49/53)。结论 CPR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肝外胆管和胰管的全貌,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平扫多平面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多平面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对 3 9例疑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腹、盆部MSCT平扫及输尿管多平面重建 (MPR)。结果 :3 9例MPR成像均清楚显示输尿管 (其中结石 3 5例 ,未见结石 4例 ) ,同时显示结石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输尿管扩张的程度及范围。结论 :MSCT平扫MPR可获得良好的输尿管图像 ,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输尿管病变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的泌尿系统病变25例,所有病例在行螺旋CT增强扫描前均做了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扫描图像减薄,层厚1.25 mm,层间距1 mm。所有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并对重建后输尿管图像与CT轴位平扫图像及X线平片对比分析。结果:三维重建泌尿系图像清晰显示输尿管空间结构。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的图像能以最优形式清晰、立体地显示输尿管解剖结构及空间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在诊断泌尿系结核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3例泌尿系结核,分析其征像,比较三维后处理技术的结果,并评估其在诊断泌尿系结核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双肾、输尿管同时受累9例,其中4例同时累及膀胱;单侧肾及输尿管受累13例,同时累及膀胱1例;仅发生于单侧输尿管下段1例.MSCT表现为患肾实质内多个大小不一的囊样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增强扫描边缘轻度增强,排泄期见造影剂充填,输尿管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变窄,其间见扩张的输尿管,增强明显,呈串珠状改变,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膀胱受累表现为膀胱腔明显缩小,壁增厚,增强明显;大范围的曲面重建可全程清晰显示病变累及范围,直观显示输尿管腔内外改变,与术中及病理符合.结论:MSCT能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累及范围、腔内外改变以及肾功能情况,是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一种很好的影像方法,CPR对病变的显示及诊断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17.
MSCT胸腹联合造影对急性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胸腹部急性大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可疑急性大血管病变患者行MSCT胸腹联合增强扫描,造影剂使用浓度为300mg/100ml的碘海醇,速率3ml/s;图像后处理技术采用SVR、MIP、MPR及CPR。结果:46例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2例,肺动脉栓塞4例,动脉瘤3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主动脉缩窄1例,MSCTA均能准确、清晰显示。结论:MSCTA诊断急性大血管病变准确、简便、快捷,三维重组图像更加清晰、直观显示病变的部位及形态特征,立体感强,体现出MSCTA对急性大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非增强螺旋 CT 输尿管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目的:评价非增强螺旋CT输尿管重建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价值。方法:39例患者,行腹盆部非增强螺旋CT扫描。输尿管成像方法为选取冠状面进行曲面重建。结果:39例输尿管成像均清楚地显示输尿管全程,其中33例示结石位于输尿管腔内同时显示结石大小、形状、位置和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及范围。非结石6例,输尿管成像清楚地显示输尿管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论:非增强螺旋CT输尿管重建可获得良好的输尿管成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对胸部健康体检的价值。方法:采用低剂量螺旋CT对1 953例参加健康体检者行胸部扫描,观察肺部、心血管、胸壁(软组织、骨骼)及上腹部的病变。结果:1953例被检者,304例检出肺内非钙化结节,其中21例诊断为肺癌,早期肺癌20例(95%);全部被检者冠状动脉钙化阳性者275例,阳性率为14.1%;胸主动脉钙化阳性者371例,阳性率为19.0%;胸椎骨质增生56例,胸椎压缩骨折8例;乳腺癌1例;脂肪肝23例,肝囊肿10例。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胸部体检,不仅可以检出早期肺癌,还可以检出冠状动脉和主动脉钙化斑块、胸壁病变及上腹部病变。一次胸部CT筛查可以检出多脏器具有临床价值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