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泽清  汪明全  向红 《华西医学》2003,18(2):213-214
目的:总结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经CT和DSA检查,发现前交通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瘤4个,均采用介入的方法行GDC栓塞治疗。结果:7例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6例,大部分栓塞1例。术后2周痊愈出院,临床症状消失。结论: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解弹簧圈高致密栓塞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 经CT和MRI检查确认的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合并颞叶出血的患者,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选择水解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 50例颅内动脉瘤高致密栓塞,2例近乎高致密栓塞,术中无1例并发症发生.水解弹簧圈为目前最好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方法.结论 水解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提高了动脉瘤的高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为目前颅内动脉瘤最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机械可脱性微弹簧圈(MDS)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及其缺陷,并探讨不同大小动脉瘤的栓塞技巧,方法 20例患者的21个动脉瘤中,7个动脉瘤采用MDS栓塞治疗,1采用GDC栓塞治疗。结果 20例患者除1例患者栓塞后因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外,其余19例患者的20个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后3个月DSA随访,13个动脉瘤完全闭塞,7个动脉瘤部分闭塞。结论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可靠,危险性小,是目前介入治疗动脉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操作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经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个动脉瘤100%栓塞17个,95%栓塞3个,90%栓塞2个,过度栓塞1个。术后随访3~14月,无再出血病饼发生,其中2例重残,3例轻残,15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结论: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安全、微创的优点,是颅内动脉瘤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水凝胶弹簧圈是一种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新一代弹簧圈;水凝胶弹簧圈表面涂覆一层遇水膨胀的丙烯酸共聚物,可提高栓塞密度;水凝胶弹簧圈作为新一代弹簧圈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提高栓塞的致密程度,长期确切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经验累及和随访。  相似文献   

6.
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AN)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MicroPlex水解弹簧圈的运用,使介入治疗又前进了一步,水解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提高了动脉瘤的高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为目前颅内动脉瘤最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7.
水解脱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燕  郑倩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1036-1037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原因,血管内治疗技术已经成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的重要手段,血管内治疗动脉瘤历经可脱性球囊、游离微弹簧圈、机械和电解可控性微弹簧圈等阶段的发展,使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效果和成功率均大幅度提高[1].  相似文献   

8.
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AN)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MicroPlex水解弹簧圈的运用,使介入治疗又前进了一步,水解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35例颅内动脉瘤。结果:栓塞达100%126例(93%);栓塞达90%以上8例(6%);栓塞达90%以下l例(0.7%)。全组手术死亡4例(3%);术中出血4例,载瘤动脉痉挛3例,脑梗塞1例,GDC外逸1例。本组有15例栓塞后6~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均无变化。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适应证广的优点,经验丰富的操作医师可将并发症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0.
总结25例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预防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与体位护理,重视腰池置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做好出院指导.24例栓塞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新型生物可吸收聚合物弹簧圈--Matrix可脱弹簧圈(Matrix detachable coils,Matrix)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Matrix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22个动脉瘤),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2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其中17个行单纯Matrix栓塞,5个采用支架瘤颈成形术结合Matrix栓塞).100%致密填塞15个(68%),95%填塞4个(18%),90%填塞3个(14%).1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2例弹簧圈尾端脱入毗邻的血管,1例载瘤动脉闭塞.10例患者术后4~12个月行脑血管造影随访,均无动脉瘤复发及明显载瘤动脉狭窄,8个动脉瘤体积缩小.18例均进行临床随访(1~12个月),2例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Matrix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可预防动脉瘤复发并可减轻占位效应,但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探求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最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Ⅲ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两组麻醉诱导相同,气管插管后,I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0.4μg/(kg·min),异丙酚4—6mg/(kg·h)维持;Ⅱ组吸入2.0%~2.5%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根据临床征象如血压、心率、ETCO2、体动等,随时调整输注速度及吸入麻醉药的浓度,必要时间断加入罗库溴胺10mg,记录术毕至清醒时间及术毕至拔管时间,观察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随访术后恶心、呕吐和术中知晓。结果清醒时间Ⅰ组为(6.9±2.1)min,Ⅱ组(9.8±3.0min)(P〈0.05),拔管时间Ⅰ组为(9.0±2.7)min,Ⅱ组为(12.6±3.8)min(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Ⅰ组为0,Ⅱ组为30%(6/20),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持续输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优于七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行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34枚动脉瘤,其中单发26例,2枚4例。结果 34枚动脉瘤中,100%栓塞24枚,95%栓塞6枚,90%栓塞2枚,80%栓塞2枚。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包括微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术后脑梗死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5例;出现偏瘫4例,后经综合治疗后逐渐恢复;死亡1例,死亡原因:因口服抗血小板药并发消化道出血。随访1~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发生。结论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早期手术和及时术后处理对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易萍  吕美云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73-1274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原因[1],动脉瘤可反复多次破裂,导致再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过去多施行外科开颅瘤颈夹闭术治疗动脉瘤,但因其手术创伤大,病程长,很多病人不能耐受。而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是一项创伤小、病人痛苦小、疗效好的新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并评价32例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4年以来对于32例宽颈动脉瘤采取多种技术联合治疗。其中用3维电解微弹簧圈“筐篮”(GDC)技术治疗18例,用球囊载瘤动脉再塑型联合GDC栓塞12例,用支架联合GDC栓塞2例。结果使用筐篮技术治疗的18例中完全闭塞者为15例,有3例不完全闭塞;12例球囊再塑型技术治疗的动脉瘤,11例完全栓塞;2例支架加微弹簧圈栓塞,1例完全栓塞,1例近全栓塞,其中1例术后出现了一过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全部32例无永久性神经症状并发症,31例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结论对于宽颈动脉瘤,采用多种技术联合栓塞,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颅内动脉瘤且行支架辅助栓塞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除需要内容外,观察组患者出院QDT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RHD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规范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新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初步评价该技术和新栓塞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我们治疗中心近9个月内收治的11例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颅内Neuroform 支架辅助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技术特点进行探讨,并通过对部分获得血管造影随访病人的疗效观察,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联合颅内Neuroform支架和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血管内治疗的11例宽颈动脉瘤病人中,除1例死于并发症外,其余病人均得到满意疗效,其中6例病人术后半年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但仍需长期观察.结论 联合颅内支架和生物活性弹簧圈是一有效的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技术,颅内支架理想的大小选择和恰当的植入位置是成功治疗的重要一环,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栓入瘤腔后可有效促进血栓和结体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规范化、系统、周密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62例患者中58例术中及术后未出现颅内动脉瘤破裂,均康复出院。结论采用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传统开颅夹壁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有效降低死亡率的特点,而充分的物品准备,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脑破裂动脉瘤早期电解可脱弹簧圈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用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经验。方法  4 7例破裂早期的颅内动脉瘤采用经股或颈动脉Seldinger s技术 ,全部用GDCl0系统和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动脉瘤位置 :前循环动脉瘤 4 5个、后循环动脉瘤 4个。其中 2例为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均属小型 (<10mm)。结果 动脉瘤腔闭塞 10 0 %的 18个、闭塞 95 %的 2 0个 ,90 % 11个。死亡 2例 ,占 4 3%。 1例栓塞术后 36h再出血 ,行再次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重残 1例、轻残 2例 ,其余均恢复正常。随访 0 5~ 2年无再出血。结论 GDC动脉瘤囊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中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方法,讨论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前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存在,35例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1例经手术探查证实右侧A2段动脉瘤.36例患者均在早、中期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早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 d内手术22例,中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10 d内手术14例.结果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Ⅰ级21例,Ⅱ级4例,Ⅲ级4例,Ⅳ级4例.术后均复查头颅CT,无术后颅内血肿,不同部位脑梗死5例.死亡3例,1例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后发生枕叶梗死,发生脑疝,家属放弃治疗;1例为Hunt-Hess Ⅴ级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术后脑疝症状未解除:1例为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2年再发出血,手术夹闭后1周突发枕骨大孔疝.术后26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1例患者提示前交通动脉瘤完全未被夹闭,1例后交通动脉瘤有残颈,1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示后交通动脉未显影.结论 早、中期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术后脑缺血是颅内动脉瘤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特别是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术中对后交通动脉的保护十分重要.对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体内血栓形成或粥样硬化患者的手术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