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中医是一种病变部位在腰背四肢及关节,病及肾肝脾,病性属本虚标实,以肾肝脾亏、气血不足为本,以风寒湿痹阻、瘀血阻络为标所致骨髓失养的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临床常见的以全身骨骼疼痛、易于并发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医疗费用高及治疗依从性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后期通常并发腰椎、腕关节及髋部骨折等,特别是其并发的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随着近年来社会人口老龄化速率加快,其发病率亦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消耗着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关于其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中医将其归属于“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肾精不足,肝阴血虚,脾胃虚弱,瘀血阻络或少阳经气阻塞导致脏腑气血不充,少阳经气不利紧密相关。当前其治疗以西药治疗为主,在取得临床疗效的同时亦显示出明显的不良反应。随着近年来中医药防治PMOP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日渐得到重视,大量研究及临床用药经验得出,中医药治疗能够在取得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地规避西药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及独特的优势。文章从中医对PMOP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传统中药或复方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面做一综...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及治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涉及多个脏腑,与肾肝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血瘀进一步促进本病的发生。从肾肝脾论治为主,并强调活血化瘀,是中医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总体精神。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及中药防治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中医学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是肾虚 ,并与肝肾阴虚、脾胃虚弱、外邪侵袭、瘀血痰浊等因素关系密切。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性激素作用 ;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等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医学无“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 ,其典型症状和体征与“骨痿”极其相似[1]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肾脉微滑为骨痿 ,坐不能起 ,起则目无所见。”《素问·痹论》指出 :“肾痹者 ,善胀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以上描述如骨痛、畸形、筋骨拘挛、视物昏花等 ,几乎囊括了骨质疏松症的所有症状 ,这说明祖国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证候和病因病机均有较详尽的记载。笔者以下 ,就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作一归纳探析。1 肾虚为本历代医家多从肾与骨的关系出发 ,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内经》云 :“肾者主骨生髓” ;《医经精义…  相似文献   

6.
马伟  牟慧琴  马占洋 《中医杂志》2012,53(13):1152-115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中医在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归纳为: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郁血虚、瘀血阻滞、体质说、感受外邪、骨络失养,为中医药有效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要理论前提,在这个理论中,中医学的"肾虚多瘀"的西医"激素的缺乏"是相辅相成的,了解中西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产生的机理的认识,对其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艳 《河北中医》2012,34(1):51-51,55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临床以骨痛、肌无力、身材缩短及骨折为常见症状,严重者常伴有驼背,胸廓畸形,活动受限,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内分泌、营养、废用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使用最多的是雌激素、钙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和氟化物等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且价格昂贵.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通过临证辨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对其中医病机有着较深的认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病机的微观分子生物学论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等分子生物学角度证实"血瘀"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方法: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ET、NO)、血小板活化功能(CD62p、CD63)等指标的检测,并与30例健康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等分子生物学指标与健康妇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存在着"血瘀"分子生物学等客观性病理变化,"血瘀"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10.
病机原义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枢机,具有微小性、主导性、方向性等特点。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义病机当为“年高肾衰”。从病机“原义”层面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及演化规律,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  相似文献   

11.
杨路昕  蔡辉 《河北中医》2009,31(3):467-46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中医学古籍中,虽无骨质疏松症病名记载,但在《黄帝内经》等典籍中已有类似的描述。《素问·痿论》云:“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 ,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 ,临床以疼痛、身高缩短、驼背、骨折等为主要表现 ,属祖国医学“骨痿”范畴。骨质疏松症是现代医学病名 ,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本文仅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从中医内伤致病角度出发 ,对其病机进行探讨 ,以供同道商榷。祖国医学对人的生长壮老及筋、骨、脉的盛衰进程早有阐述。《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 ;……四七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 ,…  相似文献   

13.
张卫红  殷玉莲  周悦  陈红风 《河北中医》2016,(11):1752-1756
从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2个方面论述绝经后乳腺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中医学认为,绝经后乳腺癌骨质疏松症病位在骨,涉及多个脏腑,主要与肝、肾、脾相关。其病因复杂,病机主要以肝肾亏虚、脾虚血瘀为主,根据其病机治疗以补益肝肾、健脾活血为主。本文探讨绝经后乳腺癌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及中医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的"消渴"和"骨痿"、"骨枯"、"腰退痛"等范畴,笔者认为此病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郁和血瘀四个方面,为临床防治此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是指糖尿病并发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等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并没有“骨质疏松症”一词,但其描述的中心证候特征如腰背酸痛、身长缩短、驼背、易骨折等,符合现代医学的骨质疏松症,遂将其归于“骨痿”“骨痹”。本文就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危害中老年人得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试就骨质疏松症得病因病机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春娣 《河北中医》2005,27(11):838-839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一些与绝经有关的证候,常见的有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等。现代医学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患者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笔者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绝经前后诸证之心悸症状的病机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9.
刘锐  伍娟娟 《中医研究》2010,23(1):11-12
作者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骨络的实质进行探讨,并从骨络角度探析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之一;女性绝经后由于缺乏雌激素对身体的保护,一般在5~6 a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1]。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机制是,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体内一系列细胞因子发生明显改变,刺激成骨细胞因子及破骨细胞因子的比例将发生动态变化,破骨细胞数量及活性将加强而使破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