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特异性IgG亚群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1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简称肝炎组)与10例无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简称无症状组),应用ELISA方法进行抗巨细胞病毒(CMV)IgG亚群检测,肝炎组中13例做了恢复期的复查。结果表明,肝炎组抗CMVIgG_2、IgG_4值均为较低水平,无症状组抗CMVIgG_1、IgG_3,值明显高于肝炎组;肝炎组恢复期抗CMVIgG_3明显增高,而抗CMVIgG_1增高不显著。提示体液免疫反应特别是抗CMVIgG_3在抗CMV感染中起到一定作用,对CMV感染高危婴幼儿可考虑应用含高滴度抗CMV抗体的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巨细胞病毒(CMV)UL44(P52)、UL32(P150)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P52-(gM、抗P150-IgM)与CMV肝炎的临床关系。运用免疫印迹技术(IB)对26例为患儿外周血特异性P52-IgM、抗P150-IgM进行检测。结果:26例患儿中抗P52-IgM阳经为100%,抗P150-IgM阳性率为61.5%;在感染抗P150-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围生感染(P〈0.01);围生期  相似文献   

3.
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亲和力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相似文献   

4.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细胞病毒(H CM V)肝炎是婴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婴儿的健康发育和生命。婴儿H CM V肝炎的病原诊断常用酶标法检测血清H CM V IgM、IgG,但其灵敏度不高,目前国外以检测外周血多型核白细胞(PM N Ls)中H CM V pp65抗原作为H CM V感染的标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荧光定量PCR检测H C M V感染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对常用于婴儿H C M V肝炎的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1年11月~200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收治1岁以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肝脾肿大和肝功能异常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巨细胞病毒(CMV)肝炎婴儿血浆生长抑素(SST)水平,探讨SST与肝细胞损害、肝细胞黄疸及胆道闭锁的相互关系。方法将62例CMV肝炎婴儿分为肝炎组13例(男8例,女5例)、瘀胆组15例(男8例,女7例)、肝胆组20例(男11例,女9例)、胆道闭锁组14例(男7例,女7例);另设对照组14例(男8例,女6例)、母乳性黄疸组15例(男7例,女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婴儿的血浆SST水平。结果肝炎组患儿血浆SST为(55.52±4.32)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40±4.23)ng/L(P0.01);瘀胆组患儿为(13.29±3.54)ng/L,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胆组患儿为(49.24±10.41)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胆道闭锁组患儿为(18.19±4.03)ng/L,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SST增高是CMV肝炎肝损害的结果,SST降低与CMV肝炎患儿血清直接胆红素(DB)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363例临床拟诊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染色,核酸杂交,PCR技术,病毒分离五种方法检出CMV感染率为46.1-69.2%,70例非IHS患儿CMV检出率5.0-13.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109例同时应用单接血凝,免疫荧光,核酸杂交,PCR技术四种方法检出弓形虫感染率6.7-22.1%,正常儿50例检出率为0,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表明CMV与TOX是IHS  相似文献   

7.
8.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检测19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中人巨细胞病毒前早期抗原、早期抗原、晚期抗原,并对其中5例作了恢复期复查。结果表明,急性期大都伴有白细胞受感染,三类细胞之间感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恢复期白细胞受感染极少;三种抗原在白细胞中的产生有差异,表达前早期抗原、早期抗原的居多,表达晚期抗原的较少。先天感染患儿抗原阳性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围生期感染者。提示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免疫细胞易受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巨细胞病毒(CMV)UL44(P52)、UL32(P150)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P52-IgM、抗P150-IgM)与CMV肝炎的临床关系。运用免疫印迹技术(IB)对26例CMV肝炎患儿外周血特异性抗P52-IgM、抗P150-IgM进行检测。结果:26例患儿中抗P52-IgM阳性率为100%,抗P150-IgM阳性率为61.5%;先天感染抗P150-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围生期感染(P<0.01);围生期抗P150-IgM阳性患儿其白细胞计数、直接胆红素值、γ-谷氨酰转肽酶值、锁骨中线肋下肝肿大值均高于抗P150-IgM阴性患儿(P分别<0.01、0.01、0.01、0.05)。提示抗P52-IgM和抗P150-IgM均阳性与疾病严重性有一定关系,抗P52-IgM阳性在确诊CMV肝炎中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FN-γ+87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关系。方法对87例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和同期入院的89例非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应用ABI Prism 7700高通量荧光PCR系统进行IFN-γ+874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定。结果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中64例为AA型,20例为AT型,3例为TT型;对照组中45例为AA型,26例为AT型,18例为TT型,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治疗恢复顺利者65例,43例为AA型,19例为AT型,3例为TT型;恢复不顺利者22例,21例为AA型,1例为AT型,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87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易感性及恢复有一定的相关性,IFN-γ+874AA型患者易感染巨细胞病毒,治疗后恢复慢。  相似文献   

11.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肝炎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 6 0例婴儿CMV肝炎更昔洛韦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 (AKP)、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的变化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更昔洛韦治疗后血清TBIL、ALT水平下降 ,肝脾回缩 ,所有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 ,未发现更昔洛韦有明显副作用。结论 正规应用更昔洛韦诱导、维持治疗CMV肝炎 ,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32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进行病原学及临床分析。方法血清采用酶标法检测血清抗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EB病毒IgM抗体,乙型肝炎HBsAg、HBeAg、抗-HBc抗体,弓形体IgM抗体,梅毒抗血清,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本地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原以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最高,其次是乙型肝炎病毒和EB病毒。结论由于孕母CMV感染是宫内传播的主要根源,建议把孕期CMV检查作为常规,一旦诊断CMV婴儿肝炎综合征,使用更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CMV)所致肝炎综合征婴儿治疗前后外周血microRNA(miRNA)水平变化,探讨宿主miRNA与更昔洛韦(GCV)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HCMV感染所致肝炎综合征婴儿44例为病例组,分为GCV不敏感组(20例)和GCV敏感组(24例);15例同期体检健康婴儿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GCV治疗前2d和停药后(或用药4周末),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l mL,提取miRNA,采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sa-miR-92a、hsa-miR-96、hsa-miR-433和hsa-miR-183表达水平,结果 用相对表达量表示.结果病例组has-miR-92a、has-miR-96、has-miR-433和has-miR-183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GCV不敏感组has-miR-96表达水平(1.24±0.62)低于GCV敏感组患儿(5.43 ±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2);治疗后GCV不敏感组has-miR-96(0.70±0.06)和has-miR-183 (2.97±0.14)均明显低于敏感组(6.47±1.01、9.84 ±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P<0.01;t=-2.52,P=0.019);GCV不敏感组has-miR-183治疗后(2.97±0.14)较治疗前(9.79±1.31)明显下降,has-miR-433治疗后(6.20±0.92)较治疗前(10.90±0.77)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02;t =2.45,P=0.027);GCV敏感组has-miR-183表达水平治疗后(9.84±0.95)较治疗前(9.27±0.96)升高,has-miR-433治疗后(6.57 ±0.71)较治疗前(9.88±1.3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18;t =3.70,P<0.001).结论 GCV敏感患儿用药前后has-miR-96表达均高于不敏感患儿,用药后敏感患儿has-miR-183表达也高于不敏感患儿,miRNA对临床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月至2002年9月于我院治疗CMV肝炎患儿(血清CMV—IgM均阳性)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6月,平均2.6月。60例患儿中以生后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为主诉者占93.3%(56/60例),其中有胆道梗阻者占8.33%(5/60例),3例经SPECT诊为胆道闭锁可能;以惊厥为主诉者占3.33%(2/60例);以腹胀、皮肤出血点为主诉者各占1.6%(1/60例)。均伴肝肿大,伴脾肿大48.3%(29/60例);18.3%(11/60)出现发热及呼吸道感染;3例因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和(或)皮肤出血点。60例均给予更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15.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临床分析及更昔洛韦疗效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肝炎的临床特征及观察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 ①回顾性分析 12 1例婴儿CMV肝炎的临床特征。②观察更昔洛韦正规治疗的 5 3例婴儿CMV肝炎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肝脾大小、肝酶 (ALT、AKP、γ GT)变化 ,定量检测 (FQ PCR法 )尿CMV DNA ,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婴儿CMV肝炎绝大部分以黄疸为首发表现就诊 (90 9% ) ,但亦有以其他不典型症状就诊者。多伴有肝脾肿大 (96 7%和 49 6 % ) ,先天性感染者易合并先天畸形 (39 7% )。病程中可并发机会致病菌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血液系统受累、维生素K缺乏等。应用更昔洛韦 5mg/kg每 12h静滴 1次 ,用 (14± 2 )d后 ,血清胆红素下降、肝脾回缩、血清ALT降低、尿CMV DNA定量减少 ,所有指标均差异显著 (P <0 0 1)。未见更昔洛韦的明显副作用。结论 对以黄疸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儿应警惕CMV肝炎的发生 ,治疗中除应用特异抗病毒药物外应同时进行抗细菌、预防出血治疗。并加强母孕期监测及保健。更昔洛韦 5mg/kg每 12h用 1次静滴治疗 ,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图1CMV结构示意图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infantile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简称婴儿CMV肝炎)是指在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发生、由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CMV)引起的肝脏疾病,是目前我国儿科、婴儿期中最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要充分认识此病,必须熟悉:①CMV的生物学特性;②婴儿肝脏的解剖、生理和婴儿CMV肝炎的发病机理;③其他相关的医学知识。CMV的生物学特性一、CMV的病毒结构CMV为8种人疱疹病毒中的一种,人与动物均可感染,有很多种属,但各有其物种特异性,只有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人类;鼠巨细胞病毒(MCMV)…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用PCR检测肝炎综合征尿中巨细胞病毒DNA特异片段,以了解本地区巨细胞病毒感染现状。对象及方法一、一般资料住院肝炎综合征患者64人。新生儿7例,<3mo45例,>3mo12例。出生体重<2500g23例。母乳喂养31例、人工喂养23例.混合喂养10例。二、诊断标准按全国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学术会议拟定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试行标准[1]。实验室检查检出巨细胞病毒DNA特异片段。三、方法入院后用清洁试管取患儿及母亲尿。经两次离心标本,弃上清液.加入引物(430bp),再加人TapDNA多聚酶。经处理后开始循环。循环参数:90Clmin.65C0.5mi…  相似文献   

18.
超微量间接荧光法检测特异性病毒IgM抗体青岛市儿童医院(266011)苏乃伦,江崇才,魏强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特异性病毒IgM抗体是目前实验室常用手段之一。但以往的试验多需采取静脉血完成,这对抽血困难的儿童极为不便。我们经过多次试验配对研究推出一种经济...  相似文献   

19.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血清结合甘胆酸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ICMVH)时血清结合甘腿酸(SCG)的变化及意义。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ICMVH20例,分为4期(急性期、临床好转期、临床痊愈期和痊愈后1个月)、2组(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组)和2型(重型和普通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CG,血清总胆红素(STB)和谷丙转氨酶(SGPT)用常规方法检测。对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ICMVH患儿4期SC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其两组间和两型间各自相比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SCG变化早于SGPT。当SGPT正常时仍有77.8%的患儿SCG高于正常。结论ICMVH时SCG的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对肝细胞生理功能是否恢复正常的评估优于SGPT。  相似文献   

20.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MV肝炎婴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31)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5 mg/kg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续14 d。对照组(n=29)予常规护肝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为48.4%和38.7%,对照组分别为24.1%和34.5%(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黄疸消退平均提前10.2 d,ALT恢复正常平均提前7.1 d(P<0.05)。治疗组治疗后CMV-DNA阴转率为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未见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结论 更昔洛韦是治疗婴儿CMV肝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