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海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63-163
目的:探讨B超对子宫肌腺症及其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子宫腺肌病患者82例,使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经腹部检查。结果:经B超检查以子宫腺肌病诊断入院手术治疗10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者8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1.2%。结论:B超在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除了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B超已成为最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它为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了形态学依据。有报道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率为1/3。本文对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B超声像图及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诊断符合率为80%,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统计1990年1月至1997年6月,妇科住院开腹手术1004例,其中6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手术年龄在32~52岁,平均44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62例临床疑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B型超声检查并诊断。并与术后经病理证实,以评估B超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子宫腺肌病的超声符合率57例92%,误诊率5例8%,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性较差,B超对该病诊断,即能定性,又能定位。结论 B超为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了一种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为及时研究治疗该病带来了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梁晋社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25-1426
目的:探讨MRI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弥散型子宫腺肌症24例,表现为子宫体增大,结合带弥散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增厚的结合带内有点状长T2信号,部分于T1WI上呈高信号。②局限型子宫腺肌症11例,表现为子宫底或体部局限性增大,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共发现16个病灶,在T1WI上呈等信号,6例内见点状高信号,T2WI上表现为与结合带信号相近的肿块影,8例内见点状高信号。③有12例合并有其他妇科病,其中子宫肌瘤8例,卵巢囊肿4例。结论 MRI对子宫腺肌症能作出正确诊断,在定性、定位及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晓纯 《安徽医学》1998,19(4):70-70
<正>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在临床和声像图上皆有很多相似之处,子宫腺肌病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超声误诊子宫腺肌病30例做一分析,探讨该病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 子宫腺肌病早期明确诊断对妇科选择治疗方法有较大帮助,同时本疾病刊物上报道较少。为了提高术前B超检查对本病的正确率,现将我院1994年6月至1998年7月经B超检查,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表现与病变组织的关系以及有关鉴别诊断的问题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18例陶银贵1)黄冬梅1)姚丽2)1)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4500032)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安阳455000关键词子宫腺肌病;B型超声;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病是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术前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诊断并经动态观察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症声像图有其特征性,子宫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小暗区,内膜线移位,星点状血流及高搏动指数高阻力指数的血流频谱.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是指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伴随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增大。作者应用二维超声对4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腺症与正常子宫的B超声像图对照分析天津254医院张素炎,刘佳,刘丹本文总结了1992年以来我院妇科门诊和病房的正常子宫、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和子宫肌腺症(以下简称肌腺症)三组共150例病例(其中每组各50例),对其B超...  相似文献   

12.
鲁红 《浙江医学》1995,17(3):184-185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基底层直接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25%患者可以完全无症状,20%患者可合并子宫肌瘤。临床上易漏诊误诊。为总结其声像图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率,特对1992年12月至1993年7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4例子宫腺肌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琳 《当代医学》2012,(35):50-5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都有不同程度增大,病灶无明显边界,内部回声增强、不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病灶周围无血流环绕,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11例(40.74%)单纯性子宫腺肌症,子宫均匀性增大,形态规则,光点增粗,回声不均,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子宫内膜前移,CDFI示未见明显异常.3例(11.11%)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弥漫性增大,回声不均匀,但宫腔线基本居中,肌层内可见散在分布的低回声区.5例(18.52%)子宫腺肌症合并肌瘤,子宫增大、形态失常,子宫内出现椭圆形低回声区,向后壁隆起,可见假包膜,CDFI示可见环状血流信号.8例(29.63%)合并腺肌瘤,子宫肌层内见形态不规则,局限性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晰,周围无假包膜.结论超声对子宫腺肌症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子宫腺肌症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的良性病变。本文对我室从1985年5月至1988年8月期间经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24例子宫腺肌症的声象图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本组均系我院住院病人,年龄28~54岁,平均46岁,其中40~50岁20例,占83.3%。有刮宫史14例,剖腹产史2例,不孕症者3例,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子宫肌瘤及腺肌病的病理结果及图像分析,提高B超诊断率。方法 经腹部超声探查,患者充盈膀胱后仰卧位,在下腹部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结果 B超诊断肌瘤86例,符合率为95.5%;腺肌病22例,符合率68.2%;肌瘤合并腺肌病19例,符合率36.6%。结论 再会得图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各有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子宫肌腺症的非侵入性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有半数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子宫腺肌病率发病明显上升,但其临床漏诊率高。其发生系基底层子宫内膜向肌层浸润生长,可经连续切片证实,显示宫腔内膜与肌层内侵入内膜之间的连续。也有人认为破坏了基底层内膜的抵制作用,使内膜向肌层生长。1诊断(1)病史:凡30岁以上的经产妇,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检查时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而有压痛,经期压痛更为…  相似文献   

19.
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妇科内分泌研究的不断深入 ,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症逐渐受到关注 ,我院于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4月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 ,取得了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在我院门诊就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 2 1例 ,年龄 2 8~ 4 5岁 ,平均 (36± 2 .5 )岁。平均初潮年龄(14 .3± 0 .6 )岁。全部有妊娠史 ,平均孕次 2 .4次 ;经产妇 15例 ,平均产次 1.2次 ;14例有流产、刮宫史 ;16例有宫内节育器史。已排除全身疾患 ,无米非司酮禁忌证 ,近期无药物应用史。诊断标准 :①生育年龄妇女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逐年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