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病人 男 ,5 7岁。胸闷、气促 3个月。颜面发绀 ,颈静脉怒张 ,右心界扩大 ,心音低钝 ,肝右肋下 3cm ,腹水征阳性 ,双下肢轻度水肿 ,上肢静脉压 30cmH2 O(1cmH2 O =0 .0 98kPa)。X线胸片示肺血少 ,右上纵隔呈弧形增宽 ,右心缘增宽。CT检查明确肿瘤侵及纵隔并右心房转移。超声心动图见右心房内 7 0cm× 5 3cm高密度团块 ,肝静脉增宽 (图 1)。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低电压。术前诊断 :侵袭性胸腺瘤右心房转移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997年 6月经胸骨正中手术。术中见上纵隔被肿瘤浸润固定 ,向脊柱右后生长与右上肺粘连 ;…  相似文献   

2.
1995年4月至7月,我们对经彩色超声以及造影检查证实为布加综合征的2例病人实施了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球囊扩张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例1 男,35岁。查体:肝肋下扪及,脾大肋下4cm。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色素沉着呈紫蓝色,左胫前皮肤溃疡3cm×4cm。心脏彩色超声示下腔静脉入右心房水平管腔内径7mm,脾门静脉扩张。例2 男,26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彩色超声示下腔静脉终末段11mm,狭窄远心端下腔静脉内径29mm。2例均有胸腹壁静脉曲张。行静脉造影未见造影剂入右房,拟诊为下腔静脉膜状完全性闭塞…  相似文献   

3.
对于存在广泛的肝内静脉狭窄或闭塞的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对1例有广泛肝内静脉狭窄或闭塞的BCS患者施行供肝下腔静脉与受者心房吻合的原位肝移植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为女性,19岁,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上下腔静脉双向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见从右心房下0.5cm至肝静脉平面完全闭塞,肝静脉的3个属支及肝内静脉系统未显影,奇静脉、半奇静脉增粗,后腹膜大量侧支静脉开放。增强CT及磁共振检查可见肝内静脉系统广泛节段性闭塞或扩张。肝穿刺活检提示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硬化。病肝切除时,见门静脉直径约1.7cm,肝周尤其肝下粘连紧密,肝静脉入口至右心房段的腔静脉完全闭塞,并与周围粘连,形成较硬的纤维条索,使病肝与周围分离极其困难,出血较多。在未行转流情况下游离病肝,分离、切断胆总管,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游离足够长度的肝动脉及门静脉,切断。于第五肋间隙入胸,打开心包,见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处约0.3cm长的圆锥状充盈,远端完全闭塞,故分离切断右心房下端,向远端分离,并通过膈肌移去病肝。供肝获取采用快速灌洗法,切断包含部分右心房的肝上下腔静脉,其它各管道系统保留足够长度...  相似文献   

4.
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术 (PTA)已成为治疗 Budd- Chiari综合征 (BCS)的主要方法。PTA后诱发脊髓血管畸形出血致截瘫罕见 ,现报告 1例 ,藉以同道注意。患者 ,男 ,5 5岁。双下肢浮肿二年余。既往有腰背部痛疼史十余年 ,三年前曾行盆腔畸胎瘤切除术。体检 :胸腹壁静脉曲张 ,血流自下向上 ,肝增大肋下二指 ,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浮肿、活动自如 ,钡餐示中下段食管静脉曲张。下腔静脉 (IVC)造影(图 1) :IVC于胸 1 0 水平段完全闭塞 ,右肝静脉主干逆行充盈 ;对端双向造影示闭塞段长约 4mm。诊断 :完全膜阻塞型 BCS。遂用房间隔穿刺针破膜及 2 5 mm…  相似文献   

5.
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的布-加综合征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8年 9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们共收治 4 83例布 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 ,BCS)病人 ,其中合并上腔静脉阻塞者 3例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对象 :3例病人均为男性 ,分别为 38、4 4、4 8岁 ,均有头颈部浮肿及颈静脉怒张 ,劳累后心慌、腹胀 ,胸腹壁静脉曲张 ,双下肢静脉曲张及色素沉着。其中 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全组病人均经彩色Doppler和腔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腔静脉肝后段阻塞或狭窄合并上腔静脉阻塞或狭窄 ,其中 1例上腔静脉血栓延续至两侧颈内静脉。 (2 )造影方法 :以Seldinger法分别经颈内静脉和股静脉行上、下腔静…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Budd Chiari综合征 (BCS)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合并肝静脉阻塞及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方法 本组 1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长 2~ 5cm ,其中 8例肝静脉闭塞 ,5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开通术应用房间隔穿刺针。闭塞肝静脉开通术应用RUPS 10 0肝穿装置。用 0 5~ 1 0cm球囊扩张 ,下腔静脉开通后用 1 0~ 2 0cm球囊扩张后放入金属内支架。术后抗凝治疗 3个月。结果  13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术 (PTA)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后患者肝脾缩小 ,腹水吸收。随访 3~ 2 6个月未见复发及消化道出血。结论 下腔静脉闭塞有血栓形成 ,必须在下腔静脉开通前用药物溶栓治疗。下腔静脉开通后放内支架要避开副肝静脉开口。肝静脉开通成形术应放在BCS介入治疗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低温停循环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 9月至 2 0 0 1年 11月 ,我院为2 7例肝静脉阻塞性布加综合征患者 ,在深低温停循环状态施行根治术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表现 :本组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3~ 61岁 ,平均 3 2岁 ,病史 1个月~2 0年 ,平均 4年 ,均有上腹部不适或腹部膨胀感 ,食欲不振 2 3例 ,呕血 3例。其中介入放置下腔静脉支架症状加重者 2例 ,下腔静脉、肝静脉扩张后症状加重者2例。查体肝脏、脾脏肿大 ,肝肋下2 0~ 8 0cm ,平均 3 5cm ,脾肋下 1 0~8 0cm ,平均 4 0cm ,合并腹水者 10例 ,5例合并双下肢水肿和胸腹壁静脉曲张 ,1例精索…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临床技术操作指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镇  裘法祖 《腹部外科》2003,16(2):123-126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 ,发生淤滞 ,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等。本症分肝内和肝外两型 ,前者占95 %以上。肝内型又可分为窦前阻塞(血吸虫性肝硬化 )和窦后阻塞 (肝炎后肝硬化 )。肝外型主要为门静脉主干的血栓形成或其先天性畸型 (闭锁、狭窄、海绵窦样病变 )。正常门静脉压力在 13~ 2 4cmH2 O ,平均值为 18cmH2 O。门静脉高压症时 ,压力大都增至 3 0~ 5 0cmH2 O ;门静脉压力不超过 12mmHg时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一、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B-CS)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21例临床疑诊B-CS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X线血管造影对照。结果14例确诊为B-CS;肝静脉间可见多条交通支形成;肝静脉狭窄8例,闭塞1例;下腔静脉狭窄5例。肝静脉血流经交通支分流到未闭的肝静脉或经肝尾叶静脉及其他扩张的静脉分流入下腔静脉。结论肝静脉、下腔静脉狭窄及闭塞和肝静脉间交通支形成是B-CS超声特征性改变,结合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准确诊断B-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联合脾动脉结扎、食管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44例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结果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分流前平均门静脉压为36cmH2O(31~45cmH2O,1cmH2O=0.0098kPa),分流后门静脉压力26cmH2O(21~33cmH2O),平均下降10cmH2O。术后1例死于肝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有轻度肝性脑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发生乳糜漏,分别于术后7d至3.5个月自行消失。39例(88.6%),随访0.5—7年。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腹水消失31例,明显减少7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39例人造血管均通畅。结论此手术方式是治疗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型布一加综合征较简单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下腔静脉-右心房转流术(腔-房转流术)是治疗节段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常用方法,适用于肝后下腔静脉近右房处闭塞式狭窄、病变超过1 cm、至少有一支肝静脉(包括增粗的肝右后静脉)开口于阻塞段下方的下腔静脉并血流通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短段病变型布-加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布-加氏综合征的下腔静脉短段闭塞及肝静脉主干病变根治性切除的优缺点、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下腔静脉闭塞或狭窄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42例,肝静脉主干闭塞段切除、肝静脉流出道成形、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10例,肝静脉主干闭塞段切除、肝静脉-右心房吻合3例,经皮肝穿肝或副肝静脉破膜、扩张10例。结果 1例死于并发症,随访58例,平均30个月,介入复发3例,手术复发1例。结论 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病变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治疗布-加氏综合征,能根治病变、符合正常解剖生理、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下腔静脉损伤急症处理体会(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腔静脉外伤病情严重 ,多为复合性损伤 ,文献报告病死率达 5 7%。我院 1994~ 2 0 0 0年收治下腔静脉损伤 5例 ,抢救成功 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4例 ,女 1例 ,14~ 5 8岁 ,平均 36岁。病因 :车祸伤 1例 ,刀刺伤 2例 ,嗜铬细胞瘤及其他肿瘤医源损伤 2例。部位及伤口 :肾静脉平面以上损伤 2例 ,肾静脉平面以下 3例 ,血管壁破裂口 0 .3cm 1例 ,1~ 3cm 3例 ,完全撕裂 1例 ,其中1例呈不规则破裂口 2处 ,长度 2 .5~ 3cm。合并伤 :肝脏严重挫伤并肠破裂 1例 ,肠破裂并骨折 3例 ,腹膜后肿瘤 1例。失血量估计 :12 0 0~ 110 0 0ml…  相似文献   

14.
应用现代外科和麻醉技术,可安全地施行75%以上肝的切除。但肝脏恶性肿瘤一旦侵犯肝段下腔静脉,通常放弃手术切除。作者报道一例肝右叶、尾状叶和肝段下腔静脉整块切除,并首次以自体股浅静脉移植替代下腔静脉。患者女性,34岁,右肾上腺癌行肾上腺切除术后 3年复发,CT显示肿瘤侵及肝右叶和尾状叶左、右段,包绕并压迫下腔静脉。腔静脉造影提示肿瘤水平肝段下腔静脉局部狭窄。术中解剖出肾上部和肝上部下腔静脉,切断右侧肝动脉、门静脉、肝管和肝静脉、  相似文献   

15.
病人 男 ,72岁。腹胀 1 5年。 1997年 11月出现持续低热 ,伴盗汗、咳嗽 ,疑为肺结核 ,抗痨治疗 2个月 ,因肝功能受损而中断。 1998年 4月出现全身水肿、腹胀 ,进行性加重。1999年 10月行CT、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包前、胸骨后囊性肿块 ,压迫右心室 ;心包普遍增厚。查体 :消瘦 ,腹水征阳性 ,双下肢轻度水肿。   1999年 11月行剖胸探查。正中劈开胸骨后 ,中心静脉 压由 35cmH2 O(1cmH2 O =0 0 98kPa)降为 2 0cmH2 O。切开心包前下方囊肿 ,见一 10cm× 6cm× 3cm脓肿由心尖跨过心前区下部和膈面 ,延至右房外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联合脾动脉结扎、食管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44例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结果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分流前平均门静脉压为36cmH2O(31~45cmH2O,1cmH2O=0.0098kPa),分流后门静脉压力26cmH2O(21~33cmH2O),平均下降10cmH2O。术后1例死于肝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有轻度肝性脑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发生乳糜漏,分别于术后7d至3.5个月自行消失。39例(88.6%),随访0.5~7年。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腹水消失31例,明显减少7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39例人造血管均通畅。结论此手术方式是治疗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较简单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 ,2 5岁。因腰部酸痛、间歇性血尿 1 0天 ,于 2 0 0 1年 1 2月 1 7日收住院。体检 :心、肺正常 ,腹部未触及包块 ,双肾区无叩痛。静脉肾盂造影示左肾多发性结石 ,左肾不显影 ;右肾正常。膀胱镜检查见左输尿管开口正常 ,间断喷尿。左侧输尿管插管逆行造影示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左肾重度积水。术中见左肾畸形 ,呈长柱形 ,大小约 5cm× 4cm× 2 1cm ,肾下极达髂嵴下方 ;肾盂前位 ,肾动、静脉位于肾盂后方 ;肾盂重度积水 ,肾盂完全暴露在肾实质外 ,有 4个肾大盏 ,4个肾盏开口均外露于肾脏的内侧缘。肾上盏和肾下盏重度积水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31例下腔静脉膜型及狭窄型布加综合征经皮穿刺球囊导管扩张成形金属支架植入术。方法 其中肝段下腔静脉模型阻塞17例(有孔者7例,完全闭塞10例;3支主肝静脉通畅者5例,2支通畅者8例,1支通畅者4例);下腔静脉狭窄者14例,狭窄长度3~10cm,无1例显示肝静脉。结果 治疗前下腔静脉压29.38±3.37cmH2O,治疗后平均下降14.69±3.10cmH2O;1例导管刺破下腔静脉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虽经手术但死于感染;另2例手术后21d和35d死于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其余28例均获成功,随访3~48个月,平均295个月,全部体征消失22例,6例仍有轻度肝脾肿大。结论 讨论了该法的适应证,技术操作对效果的影响及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19.
报告57例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经验.重点介绍对术式选择见解;肝静脉出口平面或其上方的下腔静脉膜状梗阻、或≤2cm的节段性梗阻、狭窄病变,应选择下腔静脉隔膜切除或成形术.本病70%以上患者适用此术式;肝静脉阻塞应首选门-腔分流术;肝静脉闭塞及其邻近下腔静脉梗阻,病变>2cm时,可选择肠─房转流术。总之要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及范围不同确定适当的手术方式,才能提高疗效.全组57例,术后3mon内死亡2例,失访1例。54例随访5mon至8a,平均 2a+8mo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11岁 ,胸、腹壁静脉曲张 2年 ,加重伴腹胀 2月于2 0 0 0年 8月入院。体查 :皮肤、巩膜无黄染。胸壁及腹壁静脉曲张 ,血流方向由下向上。心前区无杂音。腹隆 ,肝脾增大 ,肋下三指 ,有移动性浊音。下肢水肿 ,皮肤色素沉着。B超 :肝段下腔静脉 (IVC)狭窄、淤血性肝硬化 (早期 )、中量腹水。经股静脉造影 :IVC完全梗阻 ,肾静脉开口处膨大 ,肝静脉未显影 ,奇静脉侧支开放 (造影过程中试行介入手术 ,疏通失败 )。诊断 :布-加氏综合征 (HirookaV型 )。手术经过 :全麻 ,胸骨正中切口进胸 ,经右房手指破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