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复方降糖片(主药:大黄、黄连、肉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理.雄性KK-ay小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饲以高脂饲料.同时后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另取雄性C57BL小鼠作对照.饲以普通饲料。两周后测定各组动物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IR)、IR-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血糖、血清胰岛素明显增高.IR减少、IR-mRNA下降;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糖降低.IR、IR-mRNA升高.且这种作用与西药(吡格列酮)不完全相同。提示:复方黄连降糖片提高IR-mRNA的表达、增加肝细胞膜的IR数量.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采用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Z,剂量为30 mg/kg)腹腔注射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8周给药,中药组予以降糖三黄片(剂量为787.5 mg.kg-1.d-1),西药组予以开博通(剂量为4 mg.kg-1.d-1)。实验末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组血糖、血脂、胆固醇和胰岛素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摘取左侧肾脏称质量并计算肾质量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中药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上升,与模型组和开博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药组肾质量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24 h尿蛋白总量与TGF-β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降糖三黄片可通过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抑制TGF-β1表达,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中脂联素受体1 (AdipoR1)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苦瓜总皂苷治疗组,模型建立成功后,苦瓜总皂苷治疗组给予苦瓜总皂苷(20 mg/kg.d)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治疗4、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以及心功能,HE染色检测心脏病理学,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中Adipo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造模成功后,糖尿病组大鼠血糖、血脂(TG、TC和FFA)以及心功能指标(CK、CK-MB、LDH和HBDH)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P.05),治疗4周后,除胰岛素明显升高外(P<0.05),各生化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改善;HE染色可见,糖尿病大鼠心脏有轻微的损伤,苦瓜总皂苷对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心肌AdipoR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相较于正常组明显升高(P.05),苦瓜总皂苷治疗后其AdipoR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苦瓜总皂苷可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组织中AdipoR1的表达,调节血脂,改善心脏功能,最终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4.
高脂饮食加低剂量链脲霉素建立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高脂饮食加低剂量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5周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正常饲料加STZ组、高脂饲料组和高脂饲料加STZ组。相应饲料喂养5周后,按照10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STZ,然后继续喂养4周。在第5周和第9周末测定小鼠的体重、收缩压、血糖、血胰岛素、血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水平。结果STZ注射前各组小鼠的体重、血压、血糖、血胰岛素、血脂和血甘油三脂无明显差异(P0.05)。STZ注射后4周时,高脂饲料加STZ组小鼠的体重、血糖、血胰岛素、血压和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其他三组的这些指标无明显改变或仅部分升高。结论高脂饮食加低剂量链脲霉素可建立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该模型具有人2型糖尿病的主要表型特征和相似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高脂喂养加单侧肾切除制作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脂喂养加单侧肾切除制作糖尿病肾病(DN)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8 周龄的MKR 小鼠(骨骼肌特异性Insulin/IGF-1 双受体缺失的转基因小鼠)6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 组,每组20 只.空白组(基础饲料喂养),高脂组(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单侧肾切除组).造模后第1、2、4、6、8 周测体质量、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UmAlb).8 周后心脏采血处死各组小鼠留取血标本及肾组织分别进行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检测及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空白组比,8 周时,高脂组、模型组两组血糖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之间比较,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UmAlb、Cr、BUN 较空白组、高脂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肾质量(KW),肾/体质量(KW/BW)较空白组显著增大,病理变化明显.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加单侧肾切除的MKR 小鼠是一个良好的糖尿病肾病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十味降糖散对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降糖作用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应用配合法造模昆明小鼠随机分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十味降糖散高、中、低剂量组,比较组间小鼠血脂、血糖代谢差异。结果与二甲双胍组相比,十味降糖散高剂量组(P0.01)中、低剂量(P0.05)显著降低空腹血糖;而高、中剂量十味降糖散血糖峰值和血糖曲线下面积均较低的;高剂量十味降糖散给药第10周降低空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P0.05);高、中剂量十味降糖散抑制模型小鼠血清瘦素的升高(P0.01或P0.05)及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结论十味降糖散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小鼠血糖,并改善其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降糖合剂对正常小鼠血糖及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正常动物实验于给药后3 h取血测血糖。糖尿病动物模型制备:给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72 mg.kg-1,造成糖尿病模型。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血脂等血液指标。降糖合剂分为5 g.kg-1、10 g.kg-1、20 g.kg-1三个剂量组,灌胃给药。结果:四氧嘧啶模型组小鼠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降糖合剂能降低正常动物血糖及糖尿病动物血糖;治疗给药20 d还降低糖尿病诱发的血脂、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结论:降糖合剂具有明显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军彤  杨宇峰  徐鹏  曲超  石岩 《中医学报》2019,34(7):1478-1482
目的:观察益糖康对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大鼠心肌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STZ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制作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大鼠,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给予益糖康煎剂(剂量21 g·kg~(-1))灌胃6周。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情况,结合血糖水平,判断为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大鼠予以100 g·L~(-1)水合氯醛腹腔注射进行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存放于抗凝管中。解剖大鼠,取大鼠心肌组织并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增高(P 0. 01),心率减慢,舒张期、收缩期左室内径增加,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降低,A峰E峰流速比值(E/A),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都不同程度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1),心肌病变明显改善(P 0. 01)。结论:益糖康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并具有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大鼠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心肌病大鼠胞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表达及中药降糖三黄片对其影响,进一步探讨降糖三黄片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49只清洁级Wistar大鼠以高脂高热量饮食诱导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1)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心肌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给予降糖三黄片,剂量为787.5 mg·kg-1·d-1;西药组给予卡托普利,剂量为4 mg·kg-1·d-1;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均灌胃治疗8周。实验末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组空腹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胰岛素水平;超声心动仪评价各组大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摘取心脏测质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胞浆ERK1/2的含量。结果中药组血糖、血脂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同模型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降糖三黄片能够改善超声心动图监测的心功能各项指标,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其作用与西药卡托普利(西药组)相似,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心肌细胞胞浆ERK1/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心肌细胞胞浆ERK1/2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心肌细胞胞浆ERK1/2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三黄片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心室重构,其效果与西药卡托普利相似,其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降糖益肾方干预MKR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代谢、尿微量白蛋白(U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的变化.方法 取MKR小鼠(12周龄)40只经鉴定后,随机分为MKR鼠组、MKR鼠高脂组、降糖益肾方组、糖适平合用贝那普利对照组(简称西药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同周龄C57小鼠为空白对照组.MKR鼠组、空白组予以基础饲料喂饲,MKR鼠高脂组、降糖益肾方组、西药组予以高脂饲料喂饲.降糖益肾方组以62.4 g/kg浓度,西药组给以糖适平9.09 mg/kg、贝那普利3.04 mg/kg浓度灌胃,连续给药30 d,MKR鼠组、MKR鼠高脂组和空白组以等容量的蒸馏水灌胃.采用电化学法检测血糖,生化法检测血清BUN及Cr,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血胰岛素、尿UmAlb及β2-MG含量.结果 MKR高脂组小鼠具有高空腹血糖,显著增高的胰岛素、血清BUN、Cr及尿UmAlb、β2-MG水平,与MKR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30 d后,与MKR高脂组比较,降糖益肾方组小鼠的血糖水平、血清BUN、Cr及尿UmAlb、β2-MG的含量均显著下降,高胰岛素血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降糖益肾方优于或与西药组作用相当.结论 降糖益肾方能显著改善高脂喂饲的MKR鼠空腹血糖,改善高胰岛素血症,降低其血清BUN、Cr及尿UmAlb、β2-MG的含量,改善高脂喂饲的MKR鼠的早期肾损伤,从而延缓高脂喂饲的MKR鼠肾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ICR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玲  黄澜  徐艳峰  李加美  肖冲  刘颖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20(1):23-27,I0006,I0007
目的比较小檗碱及小檗碱与添加剂对2型糖尿病ICR小鼠模型的降糖、降脂效果。方法100只三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檗碱组、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组、小檗碱加高剂量添加剂组及二甲双胍组,以高糖高脂加尿链佐菌素诱导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并分别以小檗碱、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小檗碱加高剂量每天灌胃干预治疗6周。检测血糖、血清血脂、肾功指标的变化情况;给药前后做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实验。每周量小鼠体重,动态观察小鼠体重变化。代谢笼中测量小鼠饮食水量变化。结果模型组血糖较普食组显著上升(P0.01),且维持较好;血脂指标CHO、HDL-c、LDL-c均较普食组升高(P0.05);其他各检测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小檗碱组空腹血糖较模型组总体下降趋势明显且维持较好(P0.01);血脂较模型组有降低;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较模型组有改善。二甲双胍组血糖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血脂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别。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组较模型组血糖血脂无显著差别。小檗碱加高剂量添加剂组血糖较模型有下降趋势,血脂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其他各项生化指标均无差别。结论小檗碱降糖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小檗碱加高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传统方药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二陈汤和血府逐瘀汤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高脂补肾组、高脂健脾组、高脂化痰组、高脂祛瘀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模,然后分别予以不同方药灌胃治疗2w,观察模型大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血糖值的变化表现为高脂对照组、高脂祛瘀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表现为高脂对照组和高脂祛瘀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高脂化痰组和高脂祛瘀组的甘油三酯数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高脂化痰组的血浆胆固醇数值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传统方药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和二陈汤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血府逐瘀汤降糖效果则不甚明显。另外六味地黄汤、二陈汤和血府逐瘀汤均有较好的降低甘油三脂的功能,其中二陈汤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方面的疗效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交泰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另设健康大鼠10只为正常组。西药组予以罗格列酮4 mg/(kg·d)灌胃,中药组予以葛根交泰丸4.6 g/(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6周后,监测大鼠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PG)、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观察胰岛组织HE染色切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BG、2 hPPG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1,P0.05),胰岛组织形态破坏严重。与模型组相比,葛根交泰丸组大鼠FPG、2 hPPG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P0.01,P0.05),胰岛组织形态有明显改善。结论葛根交泰丸的降糖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修复受损胰岛组织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白合剂对初发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PGC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KKAy雄性小鼠短期给予高脂高热量饮食喂养诱导2型糖尿病。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芪白合剂组,另选9只C57BL/6J作为正常对照。芪白合剂组于模型成功的第2天开始灌胃给予830g/L的芪白合剂,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0.05%羧甲基纤维素钠,0.1mL/g每日1次。4周后,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肝组织中PI3-K、PEPCK和PGC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芪白合剂组小鼠FPG、FINS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SI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芪白合剂组小鼠FPG低于模型组,ISI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肝组织PI3-K、PEPCK和PGC1mRNA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芪白合剂组小鼠肝组织PI3-K和PGC1 mRNA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芪白合剂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2型糖尿病小鼠肝组织PI3-K和PGC1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麦芪降糖丸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浓度、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血清胰岛素浓度及其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联合高脂饲料饲养,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降糖宁胶囊组(0.84 g·kg-1),盐酸二甲双胍组(0.23 g·kg-1),麦芪降糖丸高(6.0 g·kg-1)、中(3.0 g·kg-1)、低(1.5 g·kg-1)剂量组,同时选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每组均以灌胃方式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每日1次,连续4周,4周后测定相关指标。给药期间,除空白对照组大鼠每日饲以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每日饲以高脂饲料。结果麦芪降糖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体重均增加,大鼠空腹血糖浓度显著降低,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含量升高,大鼠胰岛素水平及其抵抗指数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中药降糖宁胶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芪降糖丸能增加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降低血糖浓度、抑制血糖异生、降低胰岛素浓度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效果与中药降糖宁胶囊相当,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取大鼠58只,分为5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四周,按35mg·kg-1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 to zoe in,STZ)溶液1次,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连续灌胃药物4周,取血测定血糖血脂,VEGF及血小板参数。[结果]大鼠造模后VEGF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予丹蛭降糖灌胃后,VEGF的高表达明显降低(P〈0.01),疗效优于吡格列酮组。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小板计数(PLT)降低,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PW)增高,予丹蛭降糖方后PLT水平上调,MPV、PDW降低,丹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可控制VEGF的高表达,调节血小板参数,降低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糖益肾方对高脂饮食转基因2型糖尿病MKR鼠血糖、血胰岛素及肾皮质中胰岛素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MKR鼠40只经鉴定后,随机分为MKR鼠组、MKR鼠高脂组、降糖益肾方组和糖适贝那组。MKR鼠组用基础饲料喂养,MKR鼠高脂组、降糖益肾方组和糖适贝那组用高脂饲料喂养,连续喂养8周后,降糖益肾方组给予降糖益肾方,糖适贝那组给予糖适平加贝那普利,同时MKR鼠组和MKR鼠高脂组分别给予蒸馏水灌胃4周。4周后处死小鼠收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肾小球中胰岛素受体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蛋白表达。结果降糖益肾方明显降低高脂饮食MKR鼠肾小球中IRS-1和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与MKR鼠高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糖益肾方改善糖尿病肾病系膜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干预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growthfactor1receptor,IGF-1R)抑制剂抑制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肾脏纤维化。方法:选取90只8周龄C57/BL6雄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8只。依次为A组(糖尿病肾病组)、B组(IGF-1R组)、C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D组(胰岛素组)和对照组。A组、B组、C组和D组雄鼠腹腔注射100mg/kg链脲霉素,48h随机血糖≥16.7mmol/L,尿糖(+~4+)定性为糖尿病。造模8周后,A组使用生理盐水灌胃,B组48h/次使用30mg/kgIGF-1R抑制剂灌胃,C组48h/次使用30mg/kgIGF-1R抑制剂灌胃,D组皮下注射1~2U/kg胰岛素。常规检测各组尿肌酐、血糖、24h蛋白排泄量。16周龄时对各组小鼠进行麻醉处死,收集其肾组织样本,行常规石蜡包埋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对照组小鼠血糖正常,A组、B组和C组小鼠血糖均高于16.7mmol/L,D组小鼠血糖低于16.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尿蛋白排泄率高于对照组小鼠,B组和D组小鼠尿蛋白排泄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尿蛋白肌酐比高于对照组小鼠,B组小鼠尿蛋白肌酐比低于A组,D组小鼠尿蛋白肌酐比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原位杂交检测,糖尿病肾病时肾组织中Snail1和IGF-1表达上调,A组小鼠IGF-1mRNA表达变化无统计意义(P>0.05),Snail1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小鼠肾组织中Snail1和IGF-1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组小鼠肾组织中Snail1和IGF-1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鼠IGF-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Snail1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小鼠较A组小鼠Snail1和IGF-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抑制IGF-1R或沉默IGF-1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缓解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降糖三黄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BIP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干预内质网应激介导的β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4周龄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和2型糖尿病组。高脂+蛋氨酸饲料喂养30只低周龄Wistar大鼠1个月,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结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降糖三黄片组,降糖三黄片组予以灌胃中成药降糖三黄片治疗2个月,测定血清胰岛素、血脂、血糖,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胰岛β细胞BIP基因的表达。结果 :降糖三黄片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明显上调内质网应激特征性分子BIP基因的表达。结论:降糖三黄片通过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BIP基因的表达,维持胰岛β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保护胰岛β细胞,减少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和胰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清洁级大鼠8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70只与对照组10只,模型组大鼠予高脂饲料、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喂养4周后,模型组给予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测定各项基础指标,并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将60只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中药低、中、高浓度组,西药组,各12只。灌胃治疗12周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检测胰岛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治疗后,中药高、中浓度组、西药组大鼠FPG、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敏感性(ISI)、高密度脂蛋白(HDL-C)上升(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胰岛萎缩得到改善。结论:本研究表明祛胰抵方可有效控制空腹血糖,改善血脂紊乱,并有保护胰岛β细胞及恢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