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容量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高潮气量组(HCL+HV组)和盐酸+低潮气量组(HCL+LV组),每组10只。两个模型组麻醉后均从气管注入0.1mol盐酸。HCL+LV组通气容量为6ml/kg体重,通气末正压为3cmH20;HCL+Hv组通气容量为15ml/kg体重,通气末正压为0cm H2O。各组大鼠连续通气6h后处死,行肺泡灌洗并取肺及脑海马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并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的相关指标。对照组麻醉后无需特殊处理即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可见肺组织中ARDS病理改变。海马组织中间质血管轻度扩张充血。与对照组比较,HCL+HV组和HCL+Lv组的脑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S-l008及IL.6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与HCL+HV组相比,HCL+LV组脑组织中MIP-2、IL.6及S-100β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HCL诱导的ARDS大鼠在机械通气情况下有远隔部位脑损伤的表现,低容量机械通气对ARDS大鼠的脑损伤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惠晓霞  李德亮  朱萍 《医学信息》2010,23(4):908-90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常频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 对2006 年~2008 年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且资料完整的76 例NRDS 患儿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的和总结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76 例患儿中有 58 例患者发生严重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为 76.3%,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45例,肺出血5 例,颅内出血 2 例,动脉导管开放(PDA)2 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2 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1 例,气胸 1 例,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VAP, VAP 的发生与机械通气的时间呈正相关.其中治愈 50 例,死亡 5 例,3 例放弃治疗自动签字出院,随访资料显示 2 例死亡,1 例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治愈率为 86.2%.结论 NRDS 常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其与机械通气的时间密切相关.积极预防,早期诊治机械通气并发症,加强对症支持,加强气道管理,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降低吸气峰压,尽快撤机是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早产儿RDS患儿,根据是否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随机分成保护通气组(PV组)40例和传统通气组(CV组)40例,对二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发生率及上机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1)PV组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和氧浓度显著低于CV组(P均〈0.05);呼气末正压高于CV组(P〈0.01);两组通气频率(RR)差异无显著性(P〉0.05)。(2)PV组PaCO2高于CV组(P〈0.01);pH低于CV组(P〈0.01);两组Pa02差异无显著性(P〉0.05)。(3)PV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率低于CV组(P〈0.05)。(4)两组脑室内出血(IVH)、动脉导管开放(PDA)、慢性肺疾病(CLD)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V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均明显低于CV组(P均〈0.05)。结论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改善肺部气体氧合,维持适当血氧分压,显著降低VALI的发生率,缩短上机时间,并不增加IVH、PDA和CLD的发生率,PaCO2维持在可耐受的范围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不同阶段与机械通气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不同阶段与机械通气的策略刘大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AbstractMechanicalventilationisplayinganimportantroleinthetreatmentofacu...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本文分析我院SARS ICU2003年5月15日到6月18日收治的4例应用有创通气治疗的重症SARS患者的资料。4例患者中有1例痊愈,3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SARS所致缺氧,另外1例死于缺氧及继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和肾功能衰竭。结果显示有创机械通气对于改善重症SARS患者的氧合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患者存活率不高,并可能增加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故应用时需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6.
随着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呼吸衰竭的婴幼儿进行机械通气与气道护理,使他们得到了有效的救治,然而机械通气会使患者医源性呼吸道感染有所增加,感染使气道通畅受到机械通气效率降低,继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我科自2002年-2004年共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婴幼儿78例,其中9例出现肺部感染,以下对其做简要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覃纲  韦柳青  姜福富 《医学信息》2009,22(10):2138-2140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在ARDS病人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我院ICU近2年来收治的ARDS病人6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采用气管内滴入稀释的糜蛋白酶,观察组32采取气管内滴入稀释的盐酸氨溴索.两组的稀释液均为生理盐水。结果治疗前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5%)(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1.05±2.33)d明显短于对照组(13.21±2.38)d(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在ARDS机械通气中可减少气管粘液滞留,促进排痰,改善通气,并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治疗2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呼吸机参数、胸部X线变化等进行观察。结果:用药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胸部X线透亮度明显改善、颗粒网状阴影消失,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参数如FiO2、PIP、PEEP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张晓风 《医学信息》2009,22(3):386-386
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发生或可能发生呼吸衰竭时,应采用呼吸支持技术一机械通气,为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危重症患者常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乃至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通过机械通气提供呼吸支持。但临床观察发现,机械通气后患者死亡率非常高( 50%)。鉴于机械通气的力学本质,机械通气后的高死亡率很可能与通气条件下机械拉伸刺激引起的肺损伤相关,因而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理解机械通气条件下呼吸系统的病理变化及其机理和潜在对抗措施,对完善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Covid-19危重症患者治疗中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涉及诸多生物力学因素及作用机制,包括机械通气力学参数的变化、炎症因子风暴、纤毛-黏液系统、气道平滑肌的作用、肺纤维化、细胞对于拉伸的感应机制等。这些生物力学问题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以为完善新冠肺炎等呼吸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分析我院NICU应用机械通气并行气道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42例(男30例,女12例), 不包括感染性肺炎患儿。结果显示插管时间愈长,分泌物培养阳性愈高。共增减42次,阳性34例,阴性8例,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克雷伯氏菌属居首位占10例,假单胞菌属9例,沙雷氏属2例,大肠埃希氏菌2例,不动杆菌属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肺炎链球菌1例,其他蓖属7例。文中进行了各细菌敏感和耐药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对18例具有RDS临床表现的早产儿气管内给予PS并加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并选择同期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20例早产儿RDS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良现、胸片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同时进行其他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胸片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5例,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57例,有创机械通气48例,观察治疗后2h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RR),血气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的变化.结果 患者在应用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后肺部啰音明显减少,心率,血压,呼吸,血气分析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3.75和94.73%,,两组间机械通气后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副作用少,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7):823-823
以色列海法Bnai Zion医疗中心的Amir Kugelman博士及其同事在5月的《儿科学杂志》(J Pediatr,2007;150:521—526.)上报道,有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经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比经鼻腔间歇性强制通气似乎较差,并且后组有较低的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徐雪峰 《医学信息》2019,(3):118-120
目的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取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研究组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BiPAP),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8 h的PaO2、PaCO2、SpO2指标、氧疗时间以及治疗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治疗48 h的PaO2、PaCO2、Sp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氧疗时间少于对照组[(70.35±14.33)h vs (88.79±12.63)h],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00% vs 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RDS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气血分压指标,缩短氧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呼气末正压呼吸小潮气量通气模式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应用多功能呼吸机压力控制呼气末正压呼吸小潮气量通气模式治疗28例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结果 28例患者抢救成功23例,成功率82.1%,无相关治疗性肺损伤。结论 压力控制急性呼吸窘怕综合征小潮气量通气模式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安全有效并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胎粪吸入综合症(MAS)致呼吸呼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具有机械通气指征的26例MAS新生儿时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械通气后PH值改善,动脉氧分压(P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下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p<0.01);根据血气和胸片结果选择不同通气参数,可避免发生气压伤.结论合理的通气参数下的机械通气,可以改善MAS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9.
多发伤后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并不少见,而肺脏是最先受到影响的器官,常致急性呼吸衰竭。其死亡率非常高,Gerd报道为65.5%。机械通气是救治此类病人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病人机械通气的时间常在10~25d左右,有的甚至长达2月余。因此,为使多发伤后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除了加强呼吸功能监测、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外,实施正确,有效的气道管理尤为重要,对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科98年1月至2002年11月共收治多  相似文献   

20.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distre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原发疾病所引起的,其发病机理复杂,迄今尚未阐明,多种炎性细胞与炎性介质参与了肺损伤,前者包括多形核白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单核——肺巨噬细胞系统、血小板等;后者包括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蛋白溶解酶、凝血纤溶系统、补体系统、血小板活化因子、白细胞介素等.此外,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异常,也与ARDS的发病密切相关.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错综复杂,在诊断与治疗上仍有较多困难,近年来,在这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