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呼气末正压呼吸小潮气量通气模式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应用多功能呼吸机压力控制呼气末正压呼吸小潮气量通气模式治疗28例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结果 28例患者抢救成功23例,成功率82.1%,无相关治疗性肺损伤。结论 压力控制急性呼吸窘怕综合征小潮气量通气模式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安全有效并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开胸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综合治疗为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有效率85.71%。治疗前后的生理指标改善明显。结论:早期和综合治疗对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均采取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正压通气建立有效呼吸。结果23例完全恢复,3例死亡。结论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只要及早明确诊断、治疗措施得当,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正确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63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分析方法为查阅本次就诊相关病历资料、询问当事接诊医护人员、咨询患者本人及家属等,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63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有效率90.48%(57例),与死亡率(9.52%,6例)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CO2、PaO2 、pH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特征,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胸科手术后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症候群,同时也是胸科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发生率,即使在临床急救设施和技术日趋完善的今天,病死率仍高达50%左右,在胸外科领域,尤其是在治疗肺癌的胸外科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现将我院、自1991年1月~2006年1月的15年间胸科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08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43例,根据病情不同进行分期,所有患者均给予呼吸支持及药物治疗[1],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以判断患者通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存活者者34例,生存率79.07%。治疗无效死亡者9例,死亡率20.93%。给予治疗及护理措施前后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相比较可以发现,患者PaO2、PaCO2、PaO2/FiO2均有明显升高,患者通气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鲁春贤 《医学信息》2007,20(10):896-897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方法。方法对19例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PaO2、PaCO2、PaO2/FiO2,并给予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测患者生命征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除3例死于颅内再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积极进行早期有效治疗,同时改善低氧血症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胰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 3 月至 2022年 6 月我院收治的88 例急性胰腺炎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取机械通气治疗,42 例)与实验组(采取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46 例),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9.54%)(P<0.05).实验组治疗后 1 d动脉血氧分压(Pressure of Oxygen,PaO2)与氧和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胰腺炎并ARD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不同程度ARDS的实验研究潘正甫,谢协驹,胡松海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海口 570005)莫燕娜,陈世民,朱洪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急性肺损伤引起的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死亡率高,是临床治疗上的一大难题。高频喷射通气(H...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治疗2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呼吸机参数、胸部X线变化等进行观察。结果:用药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胸部X线透亮度明显改善、颗粒网状阴影消失,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参数如FiO2、PIP、PEEP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类患者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机械通气来维持其呼吸功能。然而,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为了有效防止VILI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联盟推荐使用小潮气量和限制气道平台压的保护性通气策略,但是从呼吸机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VILI实际上是潮气量、气道压力和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机械功率能很好地体现了上述参数的共同作用,正日益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机械能与机械功率的定义,并对不同呼吸模式下机械功率的计算方法进行系统地综述,同时总结回顾了机械功率与VILI有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究机械功率的安全阈值可望为未来临床制定个性化机械通气策略,有效预防VILI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无创通气(nonin ventilation,NIV)具有使用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NIV不仅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源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呼吸衰竭,还可为外科手术和拒绝插管有创通气的患者提供通气支持以及协助有创通气患者早期拔管脱机等.  相似文献   

13.
Rough集系统在机械通气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在呼吸危重症的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减轻或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稳定患者的呼吸功能,为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提供机会,同时也是对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积极治疗.一线医生虽然经过了一段理论培训及初步的模拟操作训练,但还不能完全独立熟练地使用机械通气;而综合性医院中拥有呼吸机的科室众多,各科室医生使用呼吸机的水平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4.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所致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SAP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外型 ARDS 的典型代表,已有研究证实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 SAP所致 ARDS是一种行之有效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就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危重症患者常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乃至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通过机械通气提供呼吸支持。但临床观察发现,机械通气后患者死亡率非常高( 50%)。鉴于机械通气的力学本质,机械通气后的高死亡率很可能与通气条件下机械拉伸刺激引起的肺损伤相关,因而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理解机械通气条件下呼吸系统的病理变化及其机理和潜在对抗措施,对完善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Covid-19危重症患者治疗中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涉及诸多生物力学因素及作用机制,包括机械通气力学参数的变化、炎症因子风暴、纤毛-黏液系统、气道平滑肌的作用、肺纤维化、细胞对于拉伸的感应机制等。这些生物力学问题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以为完善新冠肺炎等呼吸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军 《医学信息》2010,23(4):973-974
目的 总结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5例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例患者中13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 结论早期诊断、合理应用呼吸机及药物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对18例具有RDS临床表现的早产儿气管内给予PS并加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并选择同期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20例早产儿RDS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良现、胸片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同时进行其他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胸片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25例NRDS的早产儿早期应用PS联合NCPAP治疗,并对其临床特点、血气分析、X线胸片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儿中20例呼吸困难明显减轻或消失,X线胸片示透亮度明显改善,5例因病情加重改用机械通气,其中2例放弃治疗死亡。结论早期Ps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机械通气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主要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够提高患儿治愈率,改善肺功能和弥散功能,促进氧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体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1]。急性腹膜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我科2010年6月收治了一名急性腹膜炎患者,短期内出现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经积极治疗护理,成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