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解决患术后伤口疼痛。方法 本组60例手术后患,其中静脉组和膜外组各30例,镇痛剂预冲量l00ml,注入速度2.0ml/h,连续注入50h。手术结束后,将泵接于静脉通路或硬膜外导管内48h,观察镇痛效果及有无副反应。当患感觉到疼痛或疼痛加剧时,按压自控镇痛键,达到止痛目的。结果 60例手术后患,静脉组镇痛优良率为96.7%,硬膜外组镇痛优良率为93.3%。结论 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患,镇痛效果满意,有利于生命体征及伤口的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总结泌尿外科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技术(PCA)的护理体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应用自控镇痛的并发症、副作用,提出不仅要做好自控镇痛的宣教指导,还应重点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PCA是较理想的术后镇痛措施,观察和处理好各种并发症是保证PCA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0例剖宫产术后应用PCA即患者自控镇痛术的观察及护理,结果产妇疼痛评分1~2分,镇痛评分0~1分。重点介绍PCA的使用目的、方法、优点及手术前后的护理。术前教会产妇及家属正确使用PCA泵,术后通过心理护理,护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镇痛效果,出现故障及时处理并进行母乳喂养宣教,不仅使产妇感觉舒适,而且有助于手术后的恢复及成功的母乳喂养,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节省了护理时间和强度,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围手术期镇痛的护理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疼痛的处理在当今的外科学领域中正进行着一场观念的更新。过去,医护人员及病人普遍认为术后疼痛不可避免,对疼痛的处理极为消极。现研究表明,术后疼痛不仅可造成病人身心痛苦,还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延长恢复时间。因此,目前疼痛已成为继脉搏、体温、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5.
612例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应用和术后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方法术后进行自控静脉镇痛的患儿612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Ramsay改良分级法、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进行镇痛镇静效果评定.观察并记录自控静脉镇痛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48 h内按压自控镇痛的次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根据视觉模拟评分,镇痛效果优良率达98.33%;无镇静过度情况发生;生命体征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6%,幼儿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年龄组患儿(P<0.01),联合麻醉的患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的患儿(P<0.01);单纯局麻的患儿椎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高达11.48%,与单纯全麻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静脉镇痛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联合麻醉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术后疼痛几乎是所有手术后患者都要面临的严重问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常常影响到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有研究表明,人的痛觉中枢、神经末梢和传导系统在胎儿期即已具备。对患儿来说,由于其自制力、忍耐性、各重要脏器的代偿功能均不及成人,术后疼痛对其代谢、循环、呼吸及身心都将造成不良影响。这不仅不利于患儿的康复,而且还可因此导致治疗不配合、造成新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等。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患儿术后镇痛方法一直是小儿外科医务工作者长期探索的问题。患者自控镇痛(PC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术后镇痛方法,该方法在成人术后镇痛中应用较为普遍,其效果和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但在小儿术后的镇痛中的应用相对滞后,其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对该项治疗的护理尚缺乏经验。我科将2003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83例的手术后患儿分别采用PCA和常规肌肉注射平痛新2种方法镇痛,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探讨了相应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择期硬膜外加腰麻椎管内联合麻醉下行妇科子宫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由病房护士做全面的术后镇痛管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情况、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首次下床时间、镇痛满意度评分等。结果:干预组术后24 h VAS评分和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加强术后镇痛管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被日益受到重视。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常导致病人的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其结果必然加剧病人对止痛的依赖,延长住院时间。为此,我们对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应用硬膜外镇痛泵,有效地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小儿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B组于麻醉拔管后缓慢静注凯酚1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C组以生理盐水5ml缓慢静注,注药时间均为2min。观察术后1、2、4、8、12、24h疼痛评分;凝血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A组也明显低于B组(P<0. 05)。三组各时点均无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发生,三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较术后应用能有效减轻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急性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胸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并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术后镇痛是提高患者术后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却仍有许多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认为手术后引起疼痛是必然的,忍一忍就能过去,没有认识到或者忽视了疼痛对机体造成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以及术后疼痛的要求都越来越高。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将疼痛作为继体温、呼吸、心率、血压之后的又一生命体征,并认为所有医院都必须具有疼痛管理这项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术后镇痛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术后镇痛已成了医学界和社会上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疼痛学业务内容之一。近年来术后镇痛研究上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加以详尽地阐述,着重介绍术后镇痛方法的进展,包括上腹部术后疼痛治疗、胸部手术后疼痛治疗、乳房癌手术后疼痛治疗、骨科手术后疼痛治疗,详述新世纪术后治疗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陈丽君  关浩佟凯 《疼痛》2004,12(2):22-23
术后疼痛是临床常见问题,约有45%~75%为中度、重度疼痛。它不仅给患身心造成很大伤害,也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患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泵的使用,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观察一次性镇痛泵用于患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王峥峥 《护理学报》2013,(24):42-43
目的探讨丁卡因胶浆缓解小儿包皮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1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小儿包皮手术治疗的患儿356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76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丁卡因胶浆涂抹包皮手术部位。评估记录两组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内躁动反应,苏醒后1h内的创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局部涂抹丁卡因胶浆后,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苏醒后疼痛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包皮术后局部涂抹丁卡因胶浆能有效缓解局部疼痛,是安全、有效、方便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个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骨科护士镇痛管理水平,有效缓解术后病人的痛苦。我科从2005年5月开始,参照PDCA循环法,制定出骨科护士术后镇痛管理方案。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可分为计划(plan)、实施(d0)、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是一个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是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法的运用,使术后疼痛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泵镇痛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泵镇痛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L1-3麻醉药为2%利多卡因15~20mL。在手术结束时,实验组带持续自控止痛泵,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观察两组产妇术后3d内生命体征的变化、镇痛情况和产后出血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泵镇痛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影响.而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分娩及刮宫产术后的创伤、疼痛及焦虑、休息不佳、镇静或镇痛等药物均抑制产妇乳汁分泌,造成乳汁分泌不足。近年来本院开展无痛分娩及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于2005年4至8月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产妇催乳素分泌及泌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布比卡因对术后硬膜外腔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液中所含布比卡因浓度分别为0.1%、0.15%、0.20%、0.25%、,其它药物成份、浓度保持不变。手术结束前15分钟硬膜外腔给予负荷剂量复合镇痛液5ml后接用镇痛泵,以2ml/小时速度持续硬膜外腔注药。镇痛开始后2、4、12、24、36、48小时定期观察记录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下肢运动程度,及尿潴留等参数。结果:四组病人中A组镇痛后HR、MAP较镇痛前有显著性差异,且镇痛效果欠佳;B组C组生命体征稳定,镇痛效果好,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轻,尿潴留发生率低;D组虽镇痛效果理想,但下肢肌无力及尿潴留发生率高。结论:硬膜外腔术后镇痛药物配方中。在其它药物成份、浓度保持不变前提下0.15~0.2%布比卡因既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又可减少并发症产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后硬膜外腔镇痛浓度。  相似文献   

18.
疼痛作为生命的五大体征之一。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尤其是手术后切口的疼痛。因此如何选择一种理想的方法解决患者的术后疼痛,对基层医院广大贫困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笔者从2005年11月~2006年10月期间曾对220例腰-硬联合(CSEA)麻醉手术病人。采用小剂量吗啡复合液单次硬膜外腔注射用于术后镇痛,取得满意地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妇科护士术后镇痛管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疼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引起医护人员足够重视只是近10年的事。国内,医护人员对术后镇痛的知识与态度存在许多障碍与误区。有关文献指出,现有的镇痛技术已足以满足临床术后镇痛的需要,然而术后疼痛普遍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关键是医护人员镇痛观念的陈旧。护士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可以起到最关键的作用,因此,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是术后镇痛的关键。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紧缺,工作繁忙、疲劳,护理职业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因此,本院护理部决定在妇科试点,把术后镇痛护理作为一项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项目来抓。2004年4月以来,在妇科成立了疼痛质控小组(由2名护士长及2名责任护士组成),把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妇科护士术后镇痛护理的管理中,取得了护理职业培训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妇产科手术后经常伴有刀口疼痛,尤以术后48h内较剧烈,严重影响了患和产妇的情绪和休息。本探讨了硬膜外镇痛泵辅助给药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