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兔出血性休克所致的低血压能被侧脑室内注射(i.c.v.)蛙皮素(BBS)逆转,预先i.e.v.酚妥拉明或普萘洛尔均可减弱BBS的抗出血性休克效应,而预先用saralasin或血管升压素拮抗剂对BBS的该作用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提示,脑内注射BBS有明显的抗出血性休克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脑内肾上腺素能受体(α和β受体)介导的,而似与脑内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升压素的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   

2.
和肽素是精氨酸血管升压素的C末端片段,与升压素来源于相同前体,被认为是升压素的替代标志物。与升压素相比,和肽素体外稳定性高且测量方便。研究表明,在尿崩症患者中,高渗盐水和精氨酸刺激后的和肽素试验比禁水–升压素试验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就和肽素作为尿崩症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逆转心室重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已被世人公认,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也得到了认同。本文就卡托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阻断或削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策略之一。结果经过10多年的临床试验和实践,这两类药物的适应证和应用要点都已基本明确。结论 ACEI是治疗CHF的基本和首选药物,ARB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四锐  成涌  冯琳 《医学综述》2006,12(16):1013-1015
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当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就是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阻断心室重塑。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公布了不少有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和诊治指南,本文重点综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及正性肌力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6.
血管升压素是一种可以收缩血管的小分子肽类激素,并且可能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但最近的一项大样本临床试验表明,使用低剂量血管升压素对死亡率无影响。研究人员比较了低剂量血管升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联合应用及单独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其他开放标签的升压药物。  相似文献   

7.
大量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与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于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并已被各类治疗指南推荐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及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作者就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实验在于分析穹窿下器-室旁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血管紧张素Ⅱ升压系统,外侧下丘脑/穹窿周围区的血管紧张素Ⅱ能神经纤维与中央杏仁核的情绪升压环路中之间的关系。方法:脑内微量注射不同的药物,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1)L-谷氨酸钠微量注射到中央杏仁核或外侧下丘脑/穹窿周围区可引起升压反应。(2)中央杏仁核或外侧正丘脑/穹窿周围区的升压反应均被血管素Ⅱ拮抗剂分别注入穹窿下器,室旁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所衰减。结论:以下结果表明穹窿下器-室旁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血管紧张素Ⅱ升压系统,通过外侧正丘脑/穹窿周围区投射到穹窿下器的血管紧张素Ⅱ能神经纤维,参与中央杏仁核的情绪升压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内髓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减少的原因,以及血管升压素的刺激反应.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肾髓质组织中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cAMPPDE)活性.结果在经过血管升压素处理后,正常对照组、血管升压素组、血管升压素拮抗组、阿霉素组、阿霉素+血管升压素组和阿霉素+血管升压素拮抗剂组的肾髓质AC活性(pmol·mg-1·min-1)分别为237±109、329±36、231±10、251±64、249±26、252±38(F=0.659,P=0.463),cAMP-PDE活性的转换率(%)分别为0.19±0.09、0.18±0.07、0.20±0.11、0.34±0.08、0.35±0.05、0.32±0.03(F=11.209,P=0.0290).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肾髓质AC的活性不再因血管升压素的刺激而增加,但却由于cAMP-PDC活性的增加而使得cAMP降解加速,导致本模型鼠肾组织cAMP含量的下降及水潴留.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模式已从改善血流动力学模式向神经内分泌调控模变,治疗CHF的主要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其中ACEI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均将它称为治疗CHF的基石。Garg等人汇总分析了应用ACEI进行的32项临床试验,其中3870例CHF患者应用ACEI,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局,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了更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逆转心脏重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几年在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已有多种新药问世,如重组B型利钠肽、钙增敏剂、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这些新药中,重组B型利钠肽对治疗高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左西孟旦适用于传统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洋地黄)疗效不佳,并且需要增加心肌收缩力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短期治疗;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滞AVP对肾集合管V2受体的作用,增强游离水排泄,而没有明显的钠钾丢失,从而使血钠浓度升高,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CF)水肿和低钠血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些新药为医生及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关于新问世的药物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还需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2.
冯利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296-297
目的 探讨血管加压素在心脏猝死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近5年来56例心脏猝死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统计其自主心率恢复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 ①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者自主心率恢复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有...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Septic shock commonly leads to death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evere hypotension resistant to conventional catecholamine leads to multiorgan failure. We stud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low dose vasopressin in resistant septic shock.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管加压素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早期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2周龄SD大鼠36只,体量(300±2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假手术组):仅气管切开插管和右颈总动脉置管;E组(肾上腺素组):窒息致心脏骤停(CA)后用肾上腺素0.02 mg/(kg.次)进行CPR;V组(血管加压素组):用血管加压素0.8 U/(kg.次)进行CPR。记录每只大鼠窒息前(T0)、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即刻(T1)、2 h(T2)、4 h(T3)HR、SBP、DBP、LVEDP、-LVdp/dt、动脉血气、CA时间、ROSC时间、ROSC率;检测T3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及脑钠素(BNP)水平。结果①与V组相比,E组ROSC时间长而ROSC率低(P<0.05)。②E、V组ROSC后各时刻HR、SBP、-LVdp/dt及E组DBP较T0均降低(P<0.05);与V组相比,E组T3时HR,T2、T3时SBP,T1、T2、T3时DBP、-LVdp/dt均降低,而T1、T2、T3时LVDEP升高(P<0.05)。③E组ROSC后各时刻pH、PO2、PCO2、较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ROSC后各时刻PO2、PCO2较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组比较,E组T1时PCO2高,T2、T3时PO2低,T1、T2、T3时pH低(P<0.05)。④3组间CTnT差异以及A组与E、V组间BN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加压素可以减轻大鼠CPR后早期心脏舒张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催产素和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7例,分为4组:催产素组(A组),垂体后叶素组(B组),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催产素组(C组),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垂体后叶素组(D组),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1)和应用催产素组相比,应用垂体后叶素能明显提高手术效果(P<0.05);(2)进行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后,能进一步增强手术效果(P<0.05),但预处理后应用催产素或垂体后叶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可以增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效果;且用其进行预处理,效果更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心肺脑复苏时联合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的疗效。方法133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对照组)66例,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组(治疗组)67例,各组分别观察其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7%、36.4%,存活率分别为29.9%、9.1%。治疗组有效率及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肺脑复苏期间,联合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有效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收集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死亡与否将符合纳入条件和排除条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为7.25%,死亡原因以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容量负荷和左心室肥厚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尿素清除指数(Kt/V)≥1.2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为主,死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浆血管加压素(AVP)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结扎冠脉前降支,建立CHF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C组),芪苈强心高、中、低剂量治疗组(Q1、Q2、Q3组)和呋塞米治疗组(F组),另设假手术组(S组)。药物灌胃6周后检测大鼠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VP浓度。结果与S组比较,C组大鼠心脏功能显著减退,血浆AVP浓度显著升高(P<0.01)。经过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后,Q1、Q2、Q3组大鼠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血浆AVP浓度显著降低(P<0.05);F组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改善,而血浆AVP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以改善CHF大鼠的心脏功能,降低血浆AVP浓度。  相似文献   

19.
刘庆虹  袁云华 《西部医学》2011,23(3):451-452,454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43例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区分真性和稀释性低钠血症,轻度低钠血症以口服钠盐为主,中重度低钠血症静脉补钠为主,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稀释性低钠血症治愈26例,好转8例,死亡2例,有效率97.1%;缺钠性低钠血症治愈6例,好转2例,死亡1例,有效率88.9%。结论血钠水平是反应心衰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低钠血症增加顽固性心衰患病率和病死率,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可经过口服钠盐和静脉补钠维持血钠正常水平,改善患者预后,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20.
垂体后叶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垂体后叶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方法68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对照组)31例,肾上腺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组)37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及恢复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25.8%、37.8%,治疗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心肺复苏期间,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较单独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