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的,为了孩子,什么样的苦都能吃,什么样的罪都能受.可是,就在对孩子死去活来的爱里,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担心过多,干涉过多,包办过多,要求过多,唠叨过多,攀比过多……此时才突然明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给孩子的 "爱"出了问题,是家长没有把控好"爱"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过度的关爱、事事大包大揽、控制他的交往圈子,就容易弱化孩子的各项能力,造成孩子依赖、懒惰、不自信、不懂得与人相处等。  相似文献   

3.
杨柯 《健康人生》2007,(6):20-20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十分爱孩子,可孩子却难以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是为什么呢?双方对爱的理解存在明显差异。家长认为,所有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对孩子的爱,因此不太注重方式方法;而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还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一句话:家长示爱的方法不对头!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能力差异有三点:(1)能力好坏的差别;(2)能力发展快慢的差别;(3)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差别。因此,要使孩子的能力超乎常人,父母必须做到如下几点:全面了解你的孩子你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你了解孩子。能力发展的快慢就是指有人少年天才,而有人却是大器晚成。特殊能力就是指有的人在特殊学科领域显示出超人的才能,如在音乐、艺术、数学等方面。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多加观察,在对孩子的询问中或在与孩子的交谈中了解孩子。如,你孩子是否对声音极为敏感?是否对物体的形状、颜色特别感兴趣?是否富于想象?如此等等。只有发现了孩子的  相似文献   

5.
小娟 《家庭育儿》2005,(1):18-19
Step1有目的、有计划 许多家庭在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培养和训练时,往往缺乏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一些父母在孩子咿呀学语时,往往出于自己的兴趣或逗孩子玩的目的教孩子说话,而到孩子二三岁时,错误地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说话而撒手不管了,以致错过了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不少父母抱怨自己孩子的性格不好,常因此打骂体罚小孩。其实,孩子的性格形成的决定条件主要在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法,不应该责怪孩子。大量科学研究结果和生活实践证明:家庭内经常发生争吵,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的性格多冷淡、抑郁、孤僻、粗野、缺乏辩别是非能力;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过分照顾,小孩多任性、娇气、脆弱、依赖性强,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对子女的教育爱而不纵,严而不过,以理服人,这样会使孩子的性格活泼、大方、亲切、直率、独立大胆,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纯粹的"红脸"和"白脸"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红脸"会宠坏孩子,"白脸"会打击孩子的自主,并且让他觉得自己不为父母所爱。心理学家按照对孩子的爱和要求,把父母分成4种类型:低爱高要求的,就是大部分情况下都扮演"白脸",对孩子的要求不会及时反应,对孩子的敏感心理不会满足,比如不向孩子流露爱意,却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强迫孩子达到自己定下的标准,这叫专制型家长。  相似文献   

8.
爱是一种情感.结婚生子,我们获得了爱的身份,也有满腔爱的热情,却没有学会爱的方式,缺乏爱的能力,不能用合适的方式作用于对方,结果不仅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所以说,夫妻产生矛盾,亲子关系不和谐,本质上是爱的能力的缺失.本文从爱的能力的内涵,爱的能力的获取,爱孩子就要培养其独立性以及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具体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徐琼 《健康生活》2007,(15):50-50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不管孩子则是父母失职,这是常理。但也确有对孩子管得太多、管得不当而适得其反的。  相似文献   

10.
宝宝的学习习惯一定要等到上学后才培养吗?并不是这样哦,父母们可以从宝宝出生就开始通过点滴训练,培养孩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这对孩子一生都有积极影响。0~2岁宝宝学习能力3步走第一步:0~4个月,身体接触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身体的接触,需要爱和温暖。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认为,成人期的情感变态,即情感偏离,大都是从小形成的。重视儿童的情感教育,让孩子具有人道主义情感,是当代父母的一个重要任务。 现在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过分宠爱,过多满足,过度保护,逐渐使孩子形成自私、不关心他人,甚至不孝敬父母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爱的语言,爰的环境,爰的自由 在单独回答“什么是爱”的时候,父母们会想到包容和理解,会想到坦诚相待、接受一切;在回答“什么是爱孩子”的时候,只想到了给孩子提供吃、喝、玩,却没有想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没想到去帮助和包容孩子.为什么父母们对孩子的“爱”如此肤浅,没有深度?这真的是在爱他们吗?  相似文献   

13.
父母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抚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和心理品质的培养,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是孩子最需要的,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远胜过一两件玩具礼物或衣服。有时候生活却不那么尽如人意,有的孩子因为缺少了父爱或母爱,以至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久前,在我们的"青春热线"咨询室里就来了这样一对母女。  相似文献   

14.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不管孩子则是父母失职,这是常理。但也确有对孩子管得太多、管得不当而适得其反的。有个孩子非常聪明,学习相当好,从小学到中学都  相似文献   

15.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真挚的自然流露。从儿童生理学及病理学的角度来看,平时对孩子给予适当的关心、体贴、照料和爱护是完全必要的。然而遗憾的是,有些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孩子的爱没有掌握好适当的量和度,使“爱”变成了束缚孩子聪明才智的绳索和阻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桎梏。溺爱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中  相似文献   

16.
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爱也要讲究科学,如果家长了解了自己滥爱孩子造成的后果,就会理解科学关爱孩子的重要性了。 有位母亲对孩子从小过于仔细,尤其在卫生方面,孩子每次大小便之后都要清洗一番,从不让孩子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父母,很多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把所有的爱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包大揽,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们勤快地忙碌着,却不知道自己的“勤快”给予了孩子不恰当的爱,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生活的能力。其实,有时候做一个“懒”家长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做一个聪明的“懒”家长吧。  相似文献   

18.
“关爱孩子”是每个妈妈的本能。不少妈妈对孩子百般呵护,她们都是“慈母”。“慈母”当然爱孩子,而且是“一切都为了爱”。为了孩子,自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金钱、面子、时间和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9.
单亲家庭对家庭每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残缺感,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因此,单亲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给孩子恰当的爱和科学的教育.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告诉孩子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二、用心陪伴,给孩子安全感.三、对孩子的爱要理智,要与规则并行.四、强化孩子的家庭意识,和孩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五、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六、重视性别角色教育,给孩子树立一个角色替代性榜样.不能给孩子完整的家,可以给孩子完整的爱.不能改变现实,可以让内心强大.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养上有其特殊性,必须十分慎重。 首先,注意不要过度保护。在丧偶或者离异后,为父母者常常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爱倾注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关怀备至。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脆弱、依赖、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