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精氨酸牙龈素催化结构域(RgpAcd)基因,并将其置于大肠杆菌中作融合表
达。方法 利用PCR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RgpAcd,然后插入中介载体pMD18-T中并测序鉴定。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5b来构建表达质粒pET-15b/RgpAcd。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 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克隆的1 476 bp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呈现100%同源性;IPTG诱导后的菌体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有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5×104的融合表达蛋白产生。结论 本实验成功克隆了牙龈卟啉单胞菌RgpAcd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RgpAcd蛋白,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膜蛋白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并将其置于大肠杆菌中作融合表达.方法 利用PCR技术,克隆GAPDH,插入克隆载体pMD18-T中得到克隆重组子pMD18-T-GAPDH.克隆重组子与表达载体pET-32a双酶切后连接构建表达质粒pET-32a-GAPDH.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中负责c-di-AMP代谢的相关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及高效纯化。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的pgn0523、pgn1187和pgn2003三个基因,经过酶切后将目的基因片段与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8a连接,分别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pgn0523 pETpgn0523、pET-pgn1187和pET-pgn2003。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和鉴定。用镍离子金属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BCA法检测目的蛋白的浓度。结果 目的基因pgn0523、pgn1187和pgn2003扩增产物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重组表达质粒pET-pgn0523、pET-pgn1187和pET-pgn2003及其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与预期大小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国际标准菌株的基因序列100%一致。IPTG诱导后的菌体经SDS-PAGE检测得到3个大小分别为19.5×103、39.9×103、66.0×103的蛋白质增强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镍离子金属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的蛋白与预期目的蛋白分子量一致,BCA法测定目的蛋白的浓度分别为0.708、0.523和0.861 mg·mL-1。结论 本研究成功克隆并表达纯化了牙龈卟啉单胞菌c-di-AMP代谢相关蛋白,得到了较高浓度和纯度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c-di-AMP的生理功能及体内代谢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并鉴定、纯化其表达产物。方法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15b-Fim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感受态细胞;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以抗6×His Tag单克隆抗体为一抗,Western blot鉴定、Co2+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结果克隆的FimA基因序列及插入表达载体中的FimA序列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呈现100%同源性;IPTG诱导后Western blot鉴定4.1×104处有目的蛋白表达;Co2+柱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的高浓度FimA蛋白。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15b-FimA,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成功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制备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研制开发预防牙周炎的亚单位蛋白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含编码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蛋白和IL-15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fimA和真核共表达载体pIRES-fimA:IL15,通过酶切、PCR及DNA序列测定鉴定获得的质粒,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CHO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质粒在哺乳动物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中的蛋白表达。结果 PCR扩增获得的fimA和IL-15目的基因与预计相同,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IRES中,插入位相正确,未改变阅读框架。转染的CHO细胞能够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在培养上清中也可以检测到蛋白质的表达。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蛋白和IL-15的真核共表达质粒pIRES-fimA:IL15,为研制增强免疫应答的抗牙龈卟啉单胞菌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克隆表达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牙龈素中黏附素区域的Hgp44基因,并纯化目的蛋白.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得到PgATCC33277的Hgp4基因,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8-T中并测序鉴定.经过酶切后将目的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pET22b相连,构建出表达质粒pET22b-Hgp44.将重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质印迹法进行分析.用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目的基因片段约为1100 bp,与预期大小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ATCC33277国际标准菌株的RgpA的等位基因序列U15282一致.IPTG诱导后的菌体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形成一个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44 000的融合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证实其具有免疫原性.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层析柱纯化出了目的蛋白,最后得到约3.5 mg/L的目的蛋白.结论 成功克隆表达了PgHgp44基因,并纯化出了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方法利用PCR方法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T-BAD/fimA,获得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重组蛋白。以不同质量浓度咪唑缓冲液(250、200、150、100、50 μmol·L-1)洗脱结合在His-tag纯化柱的目的蛋白,选择最佳洗脱质量浓度。结果克隆基因测序结果与Gene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呈现99.9%同源性;诱导表达后可观察到相对分子量3.8×104的融合蛋白,经MALDI-TOF-MS检测进一步证实为FimA蛋白。100 μmol·L-1咪唑缓冲液洗脱得到的蛋白质纯度最高,其纯度为95%。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fimA基因,并获得在大肠杆菌中的正确表达,同时得到纯度较高的FimA蛋白,为后续研制增强免疫应答的高效牙周炎真核表达质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PHU281-C-Spec-E,用于敲除菌毛蛋白次要组分基因fimCDE。构建fimCDE缺陷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为进一步研究FimCDE在感染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厌氧罐培养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 ATCC 33277,提取基因组DNA后,PCR扩增获得含有人工设计的酶切位点的fimC基因的上游片段及fimE的下游片段,将其克隆到自杀质粒pPHU281内,命名为pPHU281-C-E;再将抗大观霉素的抗性基因插入到C及E片段之间,最终获得重组质粒pPHU281-C-Spec-E。结果:酶切及DNA序列分析验证重组质粒pPHU281-C-Spec-E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次要组分基因fimC上游及fimE下游片段的重组质粒pPHU281-C-Spec-E,可用于构建菌毛蛋白次要组分FimCDE缺陷的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表达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rtH蛋白水解酶活性结构域(prtHN),制备多克隆抗体,检测其特异性。方法 采用Generunner软件分析prtH蛋白水解酶活性结构域prtHN片断,PCR扩增prtHN片段并进行DNA序列测定;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QE30-prtHN。E.coliJM109表达prtHN重组蛋白.镍亲和柱纯化,SDS—PAGE分析鉴定;以兔抗P.g菌体抗体和抗膜泡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免疫原性。制备兔抗prtHN多克隆抗体,不同菌种牙周致病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 克隆重组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P.gingivalis RgpA蛋白酶的基因序列U15282一致。SDS—PAGE显示,IPTG诱导的E.eoliJM109(pQF30-prtHN)以包涵体形式表达14KDa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证实其具有免疫原性。所制备的兔抗prtHN多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结论 成功克隆,原核表达的prtHN蛋白具有免疫原性。prtH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菌种反应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方法:利用PCR方法克隆fimA,并用基因重组融合表达技术获得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克隆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呈现99.9%同源性;经诱导表达后可观察到Mr38kDa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fim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FimA蛋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建立临床标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PCR检测方法,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不同牙位的龈下菌斑中P.g基因型的差异。方法:采用培养法分离鉴定慢性牙周炎患者不同牙位龈下菌斑中P.g,同时采用PCR检测 P.g16SrDNA、prtC和fimA基因。部分扩增产物测定了核苷酸序列。结果:在66例患者的127个龈下菌斑标本中, P.g16SrDNA、prtC和fimA多重引物扩增的阳性率为9814%;PCR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P.g的检出率(P< 0101)。3010%的患者(18/60)同时感染了不同基因型的P.g菌株。P.g16SrDNA、prtC和fimA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8162%~100%之间。结论:本文所建立的P.g的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P.g的快速临床诊断。同一患者可被不同感染来源的多株P.g同时感染。  相似文献   

12.
牙龈卟啉单胞菌prtH基因克隆及其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prtH全基因序列的克隆株,分析5株不同P.g菌株中prtH基因多态性。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prtH全基因序列,克隆至载体pGEM-T;设计3对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prtH基因的不同区域;以生物素标记prtH基因序列为特异性探针,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进一步分析prtH基因的多态性。结果:酶切分析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GEM-T-prtH的插入片段为prtH基因序列;核酸分子杂交显示菌株W 381和ATCC 33277杂交类型一致,菌株ATCC 49417和菌株14-3-2呈现各自不同的杂交条带,而菌株47A-1中未检测到prtH基因。结论:不同P.g菌株中prtH基因序列存在差别,这种基因多态性提示不同P.g菌株毒力大小可能存在差异。所建立的PCR扩增技术可以敏感地检测prtH基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牙龈卟啉单胞菌不同毒力株基因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高毒力株W83与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之间的差异基因。方法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HH)对比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力株W83与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的基因差异。以高毒力株W83为被检菌,低毒力株ATCC 33277为参考菌,将提取的基因组DNA用内切酶Rsa Ⅰ酶切,连接特殊设计的接头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和PCR扩增,得到消减混合物,与TA克隆载体连接,转化到JM109中,建立消减文库,经PCR筛选鉴定阳性克隆,进而对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分析。结果经SSH筛选鉴定得到36个片段大小为88~372bp的阳性克隆基因片段。结论从全基因角度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力株W83与标准株ATCC 33277之间的分子遗传差异,为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基因的筛选及今后牙周病预防、诊治的靶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露  王宏媛  张茹  侯本祥  李红 《口腔医学》2019,39(4):306-310
目的 构建并鉴定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W83的丝氨酸蛋白酶(caseinolytic protease,Clp)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为探索clpP基因在P.g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clpP基因的引物对,PCR扩增其上下游同源片段,克隆入质粒pUC18中,插入红霉素抗性基因ermB作为筛选标记,构建重组质粒,电转化入P.g W83构建缺失株;PCR扩增clpP基因片段与重组质粒pUC18-ΔclpP-ermB连接,电转化入P.g W83缺失株中构建回补株。采用PCR和酶切电泳鉴定序列的正确性,利用抗性培养基筛选高表达菌株。结果 clpP基因克隆成功并顺利导入质粒pUC18中,P.g W83的clpP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构建成功,并能在体外稳定传代。结论 本研究运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P.g W83的clpP基因缺失株,并建立了以pUC18质粒为载体的clpP基因回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clpP基因在P.g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牙龈卟啉菌的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为临床检验该菌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牙龈卟啉菌16S rRNA基因内一段DNA片段,回收后用T载体进行克隆并测序.结果: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一段198bp的DNA片段,测出的序列与Genbank中牙龈卟啉菌的16S rRNA基因片段吻合.结论:聚合酶链式反应能够扩增出牙龈卟啉菌部分16S rRNA基因片段,可用于临床牙龈卟啉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牙龈卟啉菌基因型和其重要毒力因子胶原酶基因(collagenase gene,PrtC)的遗传异质性,了解细菌遗传变异与其对牙周致病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的方法,对从24例牙周炎患者口腔中分离的79株牙龈卟啉菌和参考菌株ATCC33277进行DNA指纹分析。并随机选择24株临床菌株,进一步检测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胶原酶基因片段。对照菌株为伴放线放线标菌Y4和中间普氏菌ATCC25611,通过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了解PrtC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变化。结果:80株牙龈卟啉菌共获得7种基因型(I-Ⅶ),以Ⅶ所占比例最高(25.8%)。24株临床菌株和ATCC33277中均扩增出特异性的胶原酶基因片段(548bp)。将4株细菌的序列分析结果与国外的报道相比较,发现一些基因序列存在差异,其中有6个核苷酸碱基缺失。结论:临床分离的牙龈卟啉菌中可检测到多种基因型,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菌株具有合成胶原酶的能力,不同菌株胶原酶基因之间存在遗传异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