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长虹 《医学信息》2006,19(2):80-81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56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总结护理要点。结果颅咽管瘤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癫痫、发热、应激性溃疡等。术后经针对性地制定并发症护理计划表,及时掌握病情变化,给予精心护理,5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颅咽管瘤术后临床护理在预防其并发症、改善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玉琴  钟超 《医学信息》2006,19(2):78-79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观察方法。方法 对我科30例颅咽管瘤术后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水钠紊乱类型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发生尿崩症21例(70%)、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1例(3.3%)、脑性耗盐综合征(CSW)3例(10%)、营养性低钠4例(13.3%)、高钠血症5例(167%,3例伴有尿崩症)。27例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水钠代谢紊乱是颅咽管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采取监测措施,及时纠正,可提高原发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董建凤 《医学信息》2007,20(7):661-662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防治措施。方法24例颅咽管瘤患者,经术前积极准备,术后对其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并及时防治。结果24例颅咽管瘤全切除术病人中,术后16例发生尿崩症,12例发生水电解质紊乱,6例发生体温失调,经细心护理严密监测生命指标,及时处理,使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体温失调完全纠正,13例尿崩症痊愈,3例得到缓解。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法,耐心的心理护理,术后细心观察与监测,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总结经翼点入路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术中下丘脑的保护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并探讨其正确的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2例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术中保护下丘脑的注意事项和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尿崩症31倒,电解质紊乱29例,高热12例。临床痊愈出院15例,好转出院25倒,死亡2例。结论 选择翼点入路,术中仔细辨认和正确处理肿瘤与垂体柄和下丘脑的关系,可有效保护下丘脑-垂体系统;手术前后补充糖皮质激素,积极处理尿崩症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与手术本身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术前即有明显下丘脑功能损害者,手术风险较大,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开展,颅咽管瘤全切或次全切已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但手术会刺激或损伤垂体柄及丘脑下部,术后易并发尿崩症和脑性盐耗综合症,进而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本文对2002年7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术后发生电解质平衡紊乱的48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早期水、电解质的变化特点以及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咽管瘤是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的鱼类鳞状上皮细胞的一各颅内先天性肿瘤。儿童最常见,但也可于成年发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率越来越高,但因肿瘤的周围有下丘脑垂体柄、垂体、视祌经等重要结构、术后并发症多,所以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颅咽管瘤术后水钠紊乱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34例颅咽管瘤手术患者,观察其术后发生水钠紊乱情况,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密切的临床观察,发现术后发生水钠紊乱情况率较高,分为尿崩症、血钠紊乱,通过及时正确的处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结论颅咽管瘤术后发生水钠紊乱情况比较常见,需要有效的从补液、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纠正,以便于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经手术、病理及(或)CT、MRI确诊的38例颅咽管瘤的脑电图,结果显示脑电图无特别改变8例,异常脑电图30例(79%)。本病脑电图的初期特征性改变是生理波抑制,其它主要的改变是弥漫性或阵发性异常。其原因可能与肿瘤位于大脑中线深层,解剖上离脑波起步结构较近,肿瘤容易压迫这些结构,影响脑脊液循环,从而导致脑波的过度同步化有关。在脑电图出现IRDA的14例中,11例临床有颅内高压表现,提示IRDA是大脑中线深层结构受累时脑电图上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三脑室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的监护措施。方法30例三脑室型颅咽管瘤患者均于全麻下行右侧翼点入路开颅,运用显微外科技术经终板切除病变。在术前应用预防癫痫药物和激素替代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即刻肌肉注射安定10mg,若患者有早期尿崩发生时可同行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u;严密观察瘤痫及硬膜外引流管引流物的性质和量。术后早期即开始应用冰块或降温设备以控制中枢性发热;肌肉注射安定,静脉补给激素和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药物;严密监测并及时纠正血清电解质紊乱情况,详细记录每小时的尿量及其他失液量,鼓励病人尽早进流质饮食,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全身的抗病能力。结果术后全部患者均发生程度不同的多饮多尿现象,经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和口服双氢克尿塞后好转。仅有一例患者出院几个月后仍有较为严重的尿崩现象,而不得不应用长效尿崩停来维持效果,随访2年后好转,脱离药物;15例术后短期面部局部性抽搐发作,经用抗癫痫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因引流物性质异常经CT复查发现瘤痫出血,经及时处理后好转,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23例低钠血症,经静脉补充血清钠后得以纠正;2例因发生癫痫、昏迷,水电解质平稳紊乱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病人术后过程相对平稳,恢复顺利。结论三脑室型颅咽管瘤患者经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一种改良人颅咽管瘤细胞培养方法。 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和自己的经验,改良既往文献报道的颅咽管瘤细胞培养方法,对两种病理类型的人颅咽管瘤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同时对其进行纯化与传代。通过观察细胞镜下形态、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细胞增殖实验对原代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 改良后的培养方法培养出的颅咽管瘤细胞从组织块中爬出,排列紧密,透亮且折光性强。细胞免疫组化显示,两种病理类型的细胞均为颅咽管瘤细胞。增殖实验显示,细胞在体外仍具有较好的增殖和分裂的能力。 结论 本研究改良了人颅咽管瘤原代细胞的培养方法,具有简单、经济、成功率高等特点,为颅咽管瘤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颅咽管瘤46例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咽管瘤是发生于胚胎期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肿瘤,本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5岁以下多见约70%,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肿瘤多发生于鞍上、鞍内,少数发生于脑室内,我们对46例颅咽管瘤患者行手术切除,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光  曹锋  杨侠 《医学信息》2006,19(4):667-668
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我科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的8例颅咽管瘤的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入路治疗类似病变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该入路切口小、手术创伤小,手术暴露满意、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眶上锁孔入路治疗颅咽管瘤方便可行、损伤小,有利于美观。  相似文献   

13.
颅咽管瘤恶变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ue Y  Da JP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7):439-439
患者男,17岁。因突发头痛、进行性视力下降2周,曾按眼科疾病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于2004年5月17日来本院就诊。体检:视野双颞侧偏盲,四肢肌张力正常。放射学检查:侧位片见蝶鞍前后径及深径明显增大,蝶鞍背变直变薄。MRI显示鞍上及鞍内椭圆形软组织肿块,最大层面3.1 cm×2.3 cm×2.0 cm,上半部呈短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下半部以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边界清晰,增强后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以下半部为主,病灶与鞍底分离,可见一裂隙,视交叉及视神经受压上抬,显示欠清。MRI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颅咽管瘤合并出血(图1)。术中见,鞍底膨隆,骨质菲薄,肿瘤呈灰白色,质软合并胆固醇结晶,垂体位于肿瘤后上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2-40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2-40在126例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D2-40在颅咽管瘤中的总阳性率为87.30%(110/126),其中(+)、()、()阳性率分别为44.44%(56/126)、37.30%(47/126)和5.56%(7/126)。造釉细胞型主要表达在中间层细胞,乳头瘤样型主要表达在基底层细胞,两型表达模式不同。随着肿瘤伴发炎症程度的加重,D2-40表达程度上调。在肿瘤浸润灶及侵袭前沿, D2-40常常高表达,表现为基底层细胞及中间层细胞同时弥漫表达,侵袭性颅咽管瘤中D2-40的表达程度高于非侵袭性颅咽管瘤。复发性颅咽管瘤中D2-40的表达程度高于非复发性颅咽管瘤。D2-40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2-40表达上调与颅咽管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并可能与炎症相关机制有关。D2-40高表达可能是颅咽管瘤患者易复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眉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及优势。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眉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者20例为观察组,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本院接受经冠状额下入路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者1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肿瘤切除完整、症状改善以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野暴露程度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输血例数、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颅咽管瘤全切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头痛、内分泌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嗅觉障碍、视力减退、多尿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 结论 经眉弓入路锁孔显微技术治疗颅咽管瘤,可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脑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输血例数较少,头痛、内分泌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6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手术视野好,均在直视下显露及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87.5%(14例),次全切除12.5%(2例)。12例术前视力损伤患者中,术后视力好转83.3%(10例)、无变化16.7%(2例)。术后出现新垂体功能低下56.3%(9例)、新尿崩37.5%(6例)。并发嗅觉减退25%(4例),脑脊液漏(12.5%)及肥胖(12.5%)各2例,颅内感染(6.3%)、脑积水(6.3%)及记忆力下降(6.3%)各1例。随诊2~59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具有手术视野好,肿瘤全切除率、视力好转率高的优点;脑脊液漏及嗅觉下降的发生率较高,术中应重视颅底重建及对鼻腔黏膜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右中颅凹颅咽管瘤2例徐义昌例1患者男,38岁。头痛3年伴左侧肢体麻木、乏力3个月。患者3年前曾因“右中耳炎”行右乳突根治术。病程中无发热、失语、四肢抽搐等症状。无多饮、多尿、怕热、多汗。近期觉恶心、呕吐。体检: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光敏,视野无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方法。方法:从1997年1月至1999年9月对20例颅咽管瘤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病人年龄13~54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以视力障碍起病18例,尿崩症5例,隐性糖尿病3例,生长发育迟缓4例,头痛10例。术前均行CT和MRI扫描,肿瘤最大直径5cm,实质性9例,囊性变5例,混合性6例,肿瘤钙化14例。全部病人均在全麻后行翼点入路,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可以从视交叉前间隙,颈内动脉和视神经间隙及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1例术后10天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全部病例术后放疗效果尚待观察。结论:翼点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切除的首选入路,绝大多数病人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患儿血清IL-6、IL-8、MIP-1α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Luminex 200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仪检测39例颅咽管瘤患儿和54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IL-6、IL-8、MIP-1α浓度.结果:颅咽管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其中MIP-1α浓度变化最为显著.颅咽管瘤复发组血清MIP-1α浓度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而IL-6、IL-8浓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肿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IL-6、IL-8和MIP-1α浓度变化与颅咽管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可能相互关联,共同调节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20.
颅咽管瘤和Rathke裂囊肿是鞍区常见的占位性病变,临床症状有头痛、视野缺损、内分泌紊乱等,组织学上呈良性行为,仅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难以鉴别,尤其是较小的囊性颅咽管瘤和Rathke裂囊肿,由于手术治疗方案和预后有较大差异,因而二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回顾分析了81例经蝶骨或经颅切除的鞍区囊性肿瘤,其中颅咽管瘤51例,年龄8.9—77.4岁(平均33.9岁),Rathke裂囊肿30例,年龄13.2-76.1岁(平均43.3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