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血液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SPOT.TB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82例结核感染待排的血液病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T.SPOT.TB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59.09%(13/22),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检测的13.64%(3/22),P〈0.05。T-SPOT.TB检测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9.09%(13/22)、68.33%(41/60),灵敏度优于结核抗体检测(P〈0.05)。结论T-SPOT.TB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对于确诊结核感染阳性患者的诊断价值大于确诊结核感染阴性患者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作为血液病患者合并菌阴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检测26例CD、22例ITB患者静脉血标本,统计分析T—SPOT.TB在CD和ITB中的阳性率及诊断I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T—SPOT,TB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诊断ITB的准确度。结果T—SPOT.TB诊断CD、ITB的阳性率分别为7.7%、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诊断I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3%、92.3%、89.5%和82.8%,准确度(85.4%)高于PPD(63.3%)(P〈0.05);与PPD联合诊断I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65.4%、67.9%和85.0%,其准确度为75.0%。结论T—SPOT.TB有助于鉴别CD和ITB,与PPD检测联合诊断ITB的敏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感染结核后IFN-γ释放斑点试验f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方法对疑诊或待排结核患者外周血液中释放IFN-γ的结核杆菌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测定。结果T—SPOT.TB方法的阳性率是83.1%(89/107),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skintest,TSTl的阳性率40.2%(43/1071,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是25.6%f21/82),TB—DNA的阳性率是9.4%(5/531.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是21.4%(9/42)。结论T—SPOT.TB方法检测诊断结核性疾病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95.2%:其阳性率明显高于TST、涂片找抗酸杆菌、TB—DNA、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采用该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感染结核IFN-γ释放快速敏感.特异性高,在结核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TB-Ab、结核PCR、QFT和T—SPOT.TB几种临床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常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四种方法对于检测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2例结核确诊患者和144例非结核者分别进行TB-Ab、结核PCR、QFT和T—SPOT.TB检测。结果四种方法的敏感度依次为67.9%、73.6%、75.4%和86.8%,特异度分别为72.2%、83.3%、91.7%和88.9Yoo。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对于结核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为临床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T-SPOT.TB)在儿童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12月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结核病患儿112例、非结核病(有其他肺部疾病)患儿58例、结核病易罹患高危者60例、健康儿童60例,分别进行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PPD皮试)、结核抗体检测(TB-DOT)、痰涂片抗酸染色、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对儿童结核病组按痰菌结果、病变部位、免疫状态不同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在儿童结核病组,T-SPOT.TB的阳性率为92.9%,高于其他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1;χ^2=81.71,P〈0.01;χ^2=142.00,P〈0.01;χ^2=101.71,P〈0.01);在非结核病组,T-SPOT.TB的假阳性率为3.4%,较痰涂片、痰培养稍高,与TB-DOT对比无异,但明显低于PPD的27.6%(χ^2=12.89,P〈0.01);在结核病易罹患高危组,T-SPOT.TB的检出率为25.0%,高于TB-DOT、痰涂片及痰培养(P〈0.05);在健康对照组,T-SPOT.TB的特异度为95.0%,高于PPD皮试的71.7%(χ^2=11.76,P〈0.01)。T-SPOT.TB在菌阴和菌阳、肺内和肺外结核、正常免疫和免疫缺陷组均具有良好的灵敏度(P〉0.05)。T-SPOT.TB与PPD皮试结果总符合率为78.6%。结论 T-SPOT.TB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其结果客观、准确,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骨与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骨科病区收治的疑似骨与关节结核患者317例,分别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抗体(LAM—IgG)进行诊断,比较两者对骨与关节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指标的差别)。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结核抗体试验(P〈0.05);同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明显低于结核抗体试验试验(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骨与关节结核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重要t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老年非结核患者(≥60岁)7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60岁)7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21~59岁)70例分别纳入老年非结核组、老年肺结核组、中青年肺结核组,比较3组患者T-SPOT. TB、结核菌素(PPD)试验、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老年肺结核组、中青年肺结核组的T-SPOT. TB阳性率均高于老年非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结核组的T-SPOT. TB阳性率与中青年肺结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结核组的PPD阳性率低于中青年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结核组、中青年肺结核组的TB-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结核组中,T-SPOT. TB的阳性率高于PPD试验、TB-Ab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 TB在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中作用显著,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us infection of T cells spot test,T-SPOT.TB)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菌阴肺结核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菌阴肺结核患者66例,入院后行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采集外周静脉血行T-SPOT.TB、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检测;并于电子支气管镜下行保护性毛刷刷检涂片查找结核分枝杆菌,行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42例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记录不同方法检测阳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T-SPOT.TB检出菌阴肺结核阳性率(86.36%)高于PPD(51.52%)、TB-Ab(34.85%)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62.12%)(P<0.01);T-SPOT.TB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检出菌阴肺结核阳性率为95.45%,高于单一T-SPOT.TB、电子支气管镜检查(P<0.05)。结论 T-SPOT.TB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用于菌阴肺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和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结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科门诊确诊的239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采用TB—PPD试剂和BCG—PPD试剂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90例)进行参照分析。结果实验A组PPD皮试强阳性79例(65.8%),高于实验B组的60例(5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83,P〈0.05);实验A组PPD皮试阳性率为98.3%,实验B组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健康对照组中,A组PPD皮试阳性率为77.8%(35/45),B组阳性率为95.6%(4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15,P〈0.05)。结论TB—PPD和BCG—PPD既有区别,又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考量,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in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在临床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明确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及可疑结核性腹膜炎患者(n=37)同时实施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核抗体、血清腺苷脱胺酶(ADA)等检测,同时设非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为对照组(n=25).结果 利用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阳性率为97.3% (36/37),明显高于PPD的45.5%(15/33)、结核抗体检查的15.2%(5/33)、血清ADA的33.3% (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3%和92.0%,显著高于PPD的45.5%和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POT.TB酶联免疫斑点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对快速而准确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肺外MTB感染者37例(肺外MTB感染组)及非结核病对照者30例(非结核病对照组),应用T-SPOT.TB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s)经结核特异蛋白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T淋巴细胞数,并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B-PPD)法比较.结果 (1)T-SPOT.TB法在肺外MTB感染组的阳性率91.89% (34/37),显著高于非结核病对照组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03,P<0.001).(2) T-SPOT.TB诊断肺外MTB感染的敏感性为91.89%,特异性为93.33%,阳性预则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为90.32%,优于TB-PPD法(67.57%、56.67%、65.79%、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73、10.756、9.392、8.031,P=0.009、0.001、0.002、0.005);两方法间一致性较弱(Kappa=0.311,x^2=6.801,P=0.009).结论 T-SPOT.TB技术快速辅助诊断肺外MTB感染作用明显,其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在排除感染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HIV/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患者MTB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表型.方法 应用T-SPOT.TB试剂盒和rRNA扩增直接检测(MTD)试剂盒对HIV/AIDS合并MTB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同时做抗酸杆菌涂片、TB-DNA和结核菌培养,比较以上几种实验方法 阳性检出率.对MTB培养阳性的患者做五种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敏感性试验.结果 T-SPOT.TB对HIV/AIDS合并MTB感染阳性检出率为68.1%(64/94),明显高于其他四种实验方法,MTD的阳性检出率为40.0%(30/75),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18.1%(17/94),TB-DNA阳性率35.5%(27/76),结核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26.6%(25/94);T-SPOT.TB与其他四种实验方法 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MTD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三种方法,但与TB-DNA、结核菌培养比较无差异,与涂片查抗酸杆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SPOT.TB、PPD检测结核的敏感度随CD4 T淋巴细胞水平的升高而增强.25例确诊HIV/AIDS合并结核患者中,五种药全敏感76.0%(19/25),耐多药耐药率为16.0%(4/25),单耐异烟肼耐药率8.0%(2/25).结论 T-SPOT.TB和MTD在HIV/AIDS合并MTB感染中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可作为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大部分HIV/AIDS合并结核患者对目前一线抗结核药仍敏感,但耐药患者多为耐多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中AB两种抗原检测结果在临床结核感染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11月住院治疗并最终确诊活动性结核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进行T-SPOT.TB检测,将检测结果与结核菌素试验(PPD)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对AB两种抗原检出结果的一致性及其阳性斑点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T-SPOT.TB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87.8%,准确度为94.5%,阳性预测值(PPV)为94.0%,阴性预测值(NPV)为95.6%,均显著高于PPD检测结果(P0.01)。T-SPOT.TB两种抗原A和B对检测结果阳性率无统计差异,阳性斑点分布特征分析显示抗原A阳性斑点数与结核活动性呈正相关趋势,有较高的特异度;而抗原B则分别在高、低阳性斑点区呈现活动性结核检出的高峰,具有更好的敏感度。结论 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诊断有高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AB两种抗原表现出不同的阳性检出规律和意义。T-SPOT.TB试验可为临床结核病的筛查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技术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T-SPOT. TB)和结核菌素试验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医院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的骨关节结核患者94例,以及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骨外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骨关节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与T-SPOT. TB,对比2种方法的诊断效用。结果结核菌素试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46.81%、98.00%、97.78%、49.49%、64.58%,TSPOT. TB则为93.62%、100.00%、100.00%、89.29%、95.83%,结核菌素试验敏感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低于T-SPOT. TB及2种方法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出现6例漏诊,均为早期脊柱结核病,表现为空洞形成,未见脊柱神经缺损。结核菌素试验出现1例误诊,50例漏诊,漏诊者主要病情相对较轻,伴风湿关节病等免疫疾病的患者。结论 TSPOT. TB是诊断骨关节结核病的理想方法,但存在干扰因素,需合理应用,结核菌素试验操作简单,尽管敏感性不足,但在结核病筛查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获得关于T-SPOT.TB诊断结核的诊断性试验的文献,提取四格表等信息,采用MetaDisc1.4和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纳入,各研究间存在明显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拟合SROC曲线,计算AUC=0.95,Q指数为0.89。试剂盒来源是引起阈值效应的可能原因,以Oxford(UK)提供的试剂盒为亚组进行分析,汇总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95%CI(0.87-0.94)],0.91[95%CI(0.87-0.94)],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1.09[95%CI(7.12-17.28)]和0.10[95%CI(0.07-0.15)],诊断比值比(OR)为110.97[95%CI(57.67-213.52)];合并均无显著异质性(I2均〈50%,P均〉0.05)。Begg’s检验发现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T-SPOT.TB对诊断结核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以帮助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