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中重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莫西沙星静脉治疗及头孢呋辛序贯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与莫西沙星静脉治疗组相比,总有效率(85%与90%)、治愈率(75%与75%)及细菌清除率(88.23%与87.5%)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优于头孢呋辛序贯治疗组(65%、50%和68.8%,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临床抗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老年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轻中度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5家大型教学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比较。头孢曲松组48例1g/d,包噻肟组46例3g/d和头孢呋辛组(48例2.25g/d,疗程为7天。均静脉注射,3组142例患者,年龄18-70岁。一般资料相似。结果3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81%、83%、79%、细菌阳性率为4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 ̄78%、7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予左氧氟沙星500mg/d静脉/口服序贯治疗或全程静脉治疗。结果 序贯治疗有效率84%,菌清除率69.2%。全程静脉治疗有效率86%,菌清除率72.7%。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头孢吡肟与头孢他啶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129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评价头孢吡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头孢他啶为对照药,在下呼吸道感染,腹腔,胆道感染,败血症中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给药方案为头孢吡肟每次2g,2次/d,头孢他啶每次2g,3闪/d;治疗尿路感染头孢吡肟每次1g,2次/d,头孢他啶每头1g,3闪/d;均为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4d。结果 头孢吡肟组65例,头孢他啶组64例。头孢吡肟组和头孢他啶组有效率分别为92.3%及90.6%,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头孢他美匹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用头孢他美匹酯(每12小时250~500mg)与头孢克肟(每12小时200mg,疗程均为7~10天)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与泌尿道感染99例。试验组进入临床试验病例61例,不良反应评价病例55例,疗效评价51例。对照组进入试验病例58例,不良反应评价病例54例,疗效评价48例。结果头孢他美匹酯与头孢克肟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1%(48/51例)与91.7%(44/48例),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3%与95.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与7.4%,上述结果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头孢他美匹酯为治疗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单药或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联合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单药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2006年4月至2007年1月入选的141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口服组和序贯组。口服组(80例)予头孢他美酯0.5g,每日2次;序贯组(61例)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待病情改善后改为口服头孢他美酯0.5g,每日2次。两组总疗程均为5~14d。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4天和疗程结束时的疗效、症状评分、细菌学检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为87.9%,其中口服组为85.0%,序贯组为91.8%。两组对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有效率均达100%,口服组与序贯组对肺炎的疗效分别为为88.0%和96.8%。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有效率为87.5%,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有效率58.3%。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第4天与治疗后全身症状及呼吸系统的临床试验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两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均可耐受。细菌培养的总阳性率37.6%,主要菌种为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口服和序贯两组细菌总的清除率为81.1%。药敏试验头孢他美酯对流感嗜血杆菌清除率达100%,副流感嗜血杆菌清除率为87.1%,对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细菌清除率合计为85.7%。结论盐酸头孢他美酯口服和序贯治疗均可作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尤其对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口匹)呋氨苄青霉素(Pivampicillin)是氨苄青霉素的酯化物,在体内迅速水解成氨苄青霉素,因此二者抗菌谱和活性相同。但前者口服吸收更好,同剂量的血浓度比氨苄青霉素高2~3倍,服后1小时达到高峰,从尿中排泄也较多,故对尿路感染有显著疗效。作者用上述二药对慢性支气管炎伴急性发作病例作10天疗程的疗效比较。共选出住院男病人66例,均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近来有急性化脓性发作。用单盲法随机给药,34例用氨苄青霉素,每日4次,共2克,32例用(口匹)呋氨苄青霉素,每日4次共1克。观察:①24小时痰量及分4级记录其脓性程度。②全身  相似文献   

8.
栾微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93-1594
目的探究并分析头孢吡肟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吡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第三代头孢类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患者体内病菌清除所需的平均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头孢曲松钠;观察组彻底清除体内病菌所需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吡肟对于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通过细菌培养获得肺炎链球菌,对获得的肺炎链球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呼吸道分离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PRSP)占39.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利福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3%,13.8%,36.6%,17.2%,35.9%,16.6%,40.0%,36.6%.51.7%,38.6%,60.0%,0和17.2%。结论吉林省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耐青霉素菌株对其他抗生素普遍耐药.已经发现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株,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0.
头孢布烯与头孢呋辛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进一步评价头孢布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头孢布烯组200mg,口服;头孢呋辛组750mg,静脉点滴;均为每12小时一次。疗程7~14天。结果头孢布烯组及头孢呋辛组分别有66例及67例可评价疗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9%及89.6%。本次观察共分离致病菌110株,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7%及893%。两组安全性评价分别为66例及7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与10.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头孢布烯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行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56例,其中全身麻醉组66例,腰-硬联合麻醉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麻醉方式和呼吸道感染的关联性,以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78%,与全身麻醉组发生率19.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0,P0.05)。腰-硬联合麻醉是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保护因素(OR=0.751,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检出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株(66.67%),革兰阳性菌4株(33.33%);全身麻醉组1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检出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株(65.00%),革兰阳性菌7株(35.00%)。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8.33%,与全身麻醉组耐药率4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全身麻醉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显著降低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有耐药性,对美罗培南较敏感,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羟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对幽门螺杆菌(Hp)的清除率.方法对12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显著差异,各组分别40例.第一组给羟氨苄青霉素0.25tidpo,第二组甲硝唑0.1tidpo,第三组用羟氨苄+甲硝唑联合,量同上.疗程均为2wk.可伴服西咪替丁或奥美拉唑,但不能同时服其他抗Hp药物.停药1mo后复查内镜,通过Warthin-Starry法检查Hp.结果第一组患者复查Hp阴性20例,清除率为50%;第二组Hp阴性4例,清除率为10%;第三组Hp阴性34例,清除率为85%.结论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羟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对清除Hp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院 1997年至 1998年收治的老年革兰氏阴性菌下呼吸道感染 59例患者 ,进行了氧氟沙星序贯疗法与舒普深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力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氧氟沙星序贯疗法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2 1%和 70 6 % ,与舒普深组无显著性差异。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单药治疗方法 ,一方面缩短了静脉注射时间 ,另一方面提高了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头孢地嗪的临床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评价头孢地嗪治疗免疫缺陷者感染的疗效、安全性及免疫调节作用,在107例呼吸道、尿路及其他细菌感染中,与头孢唑肟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有效率、痊愈率和细菌清除率头孢地嗪组分别为87.3%、61.8%和89.3%;头孢唑肟组分别为82.7%、59.6%和90.6%。不良反应发生率头孢地嗪组5.2%,头孢唑肟组7.4%。头孢地嗪组治疗后CD+4、CD+4/CD+8比值升高,NK细胞活性增强,活化的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增多,对照药头孢唑肟则无显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头孢地嗪治疗免疫缺陷者感染安全有效,并具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孢呋辛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头孢呋辛钠+清开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缓解率分别为85.71%、9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孢呋辛钠+清开灵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客观评价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感染致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30例.42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且无基础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24例(治疗组1)和头孢呋辛钠联合阿奇霉素组18例(对照组1).两组均续贯治疗给予阿米卡星联合阿奇霉素口服,平均疗程10 d.88例慢性肺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42例(治疗组2)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联合阿奇霉素组46例(对照组2);两组均续贯治疗给予阿米卡星联合阿奇霉素口服,平均疗程14 d.结果 治疗组1、2临床有效率(95.83%、92.86%)分别高于对照组1、2(83.33%、86.96%).临床症状改善及理化检查好转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莫西沙星对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口服头孢菌素类)产生耐药性的肺炎链球菌菌株、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院内致病菌菌株敏感率明显提高,有效率分别为:莫西沙星84.85%、头孢呋辛钠44.44%、阿奇霉素51.85%、头孢哌酮舒巴坦71.58%,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多以消化不良、静脉炎、肝功能异常为主,治疗组1、2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结论 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中重度感染致呼吸衰竭有创性机械通气患者感染中安全、有效,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生素序贯疗法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常规治疗+阿奇霉素注射液3 d;再给予常规治疗+阿奇霉素片5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转移因子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细胞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为(2.39±0.57)天、(4.73±1.56)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9±0.5)天、(6.35±1.89)天(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分别为(62.09±12.29)%、(46.38±10.12)%和(1.72±0.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38±9.46)%、(42.43±9.69)%和(1.45±0.67),(P0.05);观察组不良反为3.5%,低于对照组的4.6%(P0.05)。结论抗生素序贯疗法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提高儿童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彭评志  李璐 《内科》2009,4(4):539-540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在人院时即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400nag,1次/d,3~5d后给予莫西沙星片剂口服400mg,1次/d继续治疗。B组给予头孢呋辛静脉点滴1500mg,2次/d,治疗3~5d后改121服500mg,2次/d继续治疗;阿奇霉素静脉点滴500mg,1次/d。治疗3d后改口服500mg,1次/d继续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检测结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为93.3%和82.2%。A组的住院天数和治疗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1或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并可缩短住院和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比较头孢他啶+丁胺卡那与头孢吡肟+丁胺卡那作为经验性方案治疗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的疗效,并初步对预后因素进行评价。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接受头孢他啶+丁胺卡那及头孢吡肟+丁胺卡那的患者各80例入选研究,治疗方法为头孢他啶4g/d或头孢吡肟4g/d,丁胺卡那0.6g/d,静脉点滴。结果在入选的160例感染事件中,98例(61.3%)临床改善,62例(38.8%)临床无改善,其中15例死亡(9.4%)。头孢吡肟组53例(66.3%)获得临床改善。27例(33.8%)未获临床改善,其中8例(10.0%)死亡;头孢他啶组45例(56.3%)获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年龄、肿瘤状态及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发生明显与感染的预后有关,在粒缺患者中,粒缺持续天数(是否长于10天)也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疗法组67例,静滴头孢噻肟钠与乳酸左氧氟沙星3d后改用口服头孢克洛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7d,总疗程10d;对照组62例,采用头孢噻肟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连续静脉滴注10d。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贯序疗法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6%,对照组为90.32%,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贯序疗法组细菌清除率为92.71%,对照组为94.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住院总费用:序贯疗法组468.7元,对照组972.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具有更加合理的效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