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后大粒型突变系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探索空间条件对植物种子的诱变作用,对粳稻“农垦58”纯系单株种子经“8885”卫星搭载处理后在地面种植,筛选出已稳定遗传的大粒型突变系,对其基因组的突变位点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分析,运用140个随机引物对“农垦58”原种及其大粒型突变系进行多态性研究,在扩增的2000多条DNA片段中,仅有5个片段显示了多态性,即所检测的2000个染色体位点上仅5个位点有差异,占0.25%,其中4个片段为重复序列,一个片段为2个拷贝序列。应用水稻窄叶青8号和京系17杂交F1代花药培养DH群体为作图群体,将该片段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位于分子标记CDO520和PTA818中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基因7号外显子593位点T/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中国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法,对110名上海地区汉族健康者PAF-AH 7号外显子593位点T/C位点的SNP进行检测,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文献对不同种族该位点的突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110名上海地区汉族健康者PAF-AH Ile198-Thr(exon7;position 593;T-C)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其PCR扩增产物为240bp。110人中,TT型97人(88.18%),TC型13人(11.82%),未发现CC型。该位点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以T(94.09%)最为多见,其次为C(5.91%)。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群该位点突变基因型(TC)频率(11.82%)高于德国地区人群(0.95%,P<0.05),但与英国地区人群(7.6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群PAF-AH第7外显子593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其T→C位点碱基突变比例较高,该位点突变基因型频率为11.82%,其SNP高于德国地区人群,但与英国地区人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凝血Ⅷ因子基因18内含子的一段142bP片段,并分析该片段内的BClI多态性酶切位点.以这一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为遗传标志,对新疆的6个甲型血友病家系进行了携带者分析,在有信息的3个家系的8个待测携带者中,4名诊断为携带者,3名诊断为非携带者.应用这一方法对甲型血友病进行携带者诊断在国内尚少先例.  相似文献   

4.
应用银染聚丙烯酰胺凝胶方法,对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基因5'CA,3'CA重复后列进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位点在中国人群中都具有长度多态性。应用这两位点对DMD/BMD家系进行了单体型连锁分析。实验表明此两位点可作为中国人的DMD/BMD基因的理想遗传标记,可对DMD/BMD家系进行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了绵羊1号和3号染色体上的十五个微卫星位点,对超细型细毛羊的六个父系半同胞的232个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计算了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P)、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结果表明:十五个微卫星位点中有七个未检测到多态,另外八个在超细型细毛羊中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在这八个多态性标记中,微卫星MAF64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最高(PIC=0.8399),微卫星BL-4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最低(PIC=0.4201)。多态性标记在群体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6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64,平均杂合度H=0.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3.7。经分析,超细型细毛羊群体中的遗传杂合度较高,表明其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同时这八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也可用于超细型细毛羊羊毛各性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点突变是野生型P53基因失去阻止细胞分裂和抑瘤功能的主要方式。目前在多种肿瘤中如结肠癌、肺癌、成骨肉瘤、食管癌、肝癌及乳腺癌等发现有P53基因的点突变,且175、249和273位密码子是突变热点(hot0PO小“‘。更令人感兴趣的是P53基因的突变与病人的临床分期和预后相关,具有指导临床应用的价值o-”。人脑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研究较少。本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人脑肿瘤P53基因第7外显子249位密码子点突变情况,旨在探讨P53基因突变和人脑肿瘤的发生及转归等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线粒体rRNA基因突变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个有明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史的耳聋家系27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标本,从白细胞中提取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片段,Alw26I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检测A1555G点突变,并对其中一个家系进行了线粒体DNA12S和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结果:家系A、C、D和E的21份样品均为A1555G点突变阳性,家系B的6份样品为A1555G点突变阴性。家系B线粒体DNA12S和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显示,该家系存在16S rRNA基因第2227位“AA”插入突变。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一个A1555G点突变阴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家系,说明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不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遗传易感性惟一的分子基础,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遗传易感性的预测仅检测A1555G点突变是不够的,应与mtDNA其他相关突变位点的检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青年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BCS)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青年肝静脉型BCS患者60例,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60名,免疫荧光法测空腹血浆Hcy浓度。全血提取DNA基因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MTHFR基因第677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BCS组血浆Hcy浓度为(20.38±8.40)μmol/L,MTHFR 677位点多态性纯合子(TT型)突变率为35.0%(21/60),明显高与对照组的(16.64±5.16)μmol/L和16.7%(10/60),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结论青年肝静脉型BCS血浆存在高Hcy浓度状态,MTHFR C677T基因的纯合子突变与高Hcy血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leptin基因在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设计两对引物,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在新疆细毛羊群体中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细毛羊leptin基因第二、三外显子都具有多态性。其中,第二外显子扩增片段上有AA和AB两种基因型,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而在第三外显子有CC、CD两种基因型,以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并且经过DNA测序发现,在leptin第一内含子上有两处突变.即1TrG三个连续碱基的插入和C→T的碱基替换;而在第三外显子上发生了M替换突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连锁分析方法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DFNA)家系进行耳聋基因的定位研究。方法通过进行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全面查体及听力学检查,绘制遗传图谱。应用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排除此家系的遗传位点与表型相似的已知DFNA位点连锁,然后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该家系致聋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2q13-q14.2上,最大LOD值在D2S363处,为3.22。通过单倍型分析将遗传位点定位于微卫星标记D2S1888和D2S2224之间约8.4cM的区域。对区域内的候选基因PAX8进行突变筛查,没有发现突变。结论本家系的耳聋基因定位在一个新的DFNA位点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6基因多态性与甘肃武威地区胃癌患者的易患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来自武威地区142例胃癌进行研究,200例本地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胃癌标本及静脉血的IL-6-174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142例胃癌患者中发现IL-6-174位点G/G基因型的频率为73.9%,对照组为99%;G/C基因型频率为26.1%,对照组为1%(P<0.05)。两组中均未发现C/C基因型。结论IL-6-174位点G/C基因型与甘肃武威地区人群的胃癌发病风险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P53基因是一种肿瘤的抑制基因,定位于人17号染色体短臂上,参与细胞增殖的负调控P53基因突变或丢失常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在脑胶质瘤中,P53突变多为点突变,位点在5~8外显子,错义突变占80%,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占17%,P53突变,染色体17p丢失与胶质瘤的分级,预后有一定关系,P53基因治疗对于改善胶质瘤病人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睑裂狭小综合征Ⅰ型患者大家系FOXL2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中国人睑裂狭小综合征(BPES)Ⅰ型患者的一个大家系共4代19例的FOXl2基因突变,以明确突变位点及突变类型,确定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采集一个中国人BPES Ⅰ型大家系19例样本外周静脉血EDTA抗凝血样5ml,提取基因组DNA,共设计7对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对FOXL2基因的外显子和启动子区进行突变筛查.结果 该家系中8例患者均检测到FOXL2基因突变,为1002C>G无义突变,11例家系健康人中均无此突变.结论 首次在中国人BPES Ⅰ型大家系患者中发现FOXL2基因1002C>G无义突变,提示该突变可能是BPES综合征I型的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飞行员脑型肌酸激酶(CKB)基因rs3759582和rs3759584位点多态性情况,探讨其与飞行员基础正加速度(+Gz)耐力的可能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122名飞行员和128名普通健康人CKB基因rs3759582和rs3759584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比较。结果rs375958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s375958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在飞行员组明显高于普通对照组。结论CKB基因rs3759582位点不是预测飞行员飞行时+Gz耐力的基因标记,rs3759584位点T等位基因对飞行员飞行时+Gz耐力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CCRK基因启动子、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及与其表达相关的转录因子。方法:采用5’-RACE技术鉴定人CCRK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对启动子区3’端3个截短片段255bp(-367/-128),210bp(-322/-128)和160bp(-272/-128)进行删除分析,双荧光素酶分析测出的最小活性片段作为核心启动子的上游位点。通过生物软件Matlnspector V2.2分析核心启动子区域,寻找并推测重要的转录因子,并对其核心序列进行定点突变分析,再通过电泳迁移率(EMSA)实验加以鉴定。结果:采用5‘-RACE技术,得到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定位-242“T”为转录起始点;通过启动子3’端小片段删除分析,255,210和160bp均无活性,由此判断3’端255个核苷酸不存在核心启动子序列,并定位一段74bp的区域为核心启动子(-441/-367)区域。通过Matlnspector软件分析,发现在这段核心启动子区域内有3个重要的结合位点:Delta EF-1,NF-κB和Spl。对这3个结合位点的核心序列进行定点突变后瞬时转染U373,经双荧光素酶分析发现Delta EF-1的活性明显升高,NF-κB没有变化,Spl的活性降低但不太明显。进一步通过电泳迁移率(EMSA)实验鉴定,Delta EF-1和NF-κKB能与U373核蛋白形成特异性的DNA-蛋白质复合体,表明Delta EF-1和NF-κB两个转录因子与人CCRK基因表达相关。结论:对人CCRK启动子的特性研究,为今后认识该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打下了基础,为揭示恶性神经胶质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深部脑白质缺血影像表现与MTHFR基因多态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THFR的纯合突变TT型基因是否为诱发皮层下深部脑白质缺血的危险因子,并证实皮层下深部脑白质缺血影像表现与MTHFR基因C/T多态性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择影像表现符合皮层下深部脑白质缺血诊断标准者30例,对照组30例为影像表现正常者,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两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采用χ^2检验,得出MTHFR基因纯合突变TT型在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794,P<0.05),病变组TT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说明MTHFR的纯合突变TT型可能是诱发深部脑白质缺血的危险因素。运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得出TT型和非TT型患者在影像表现的分级程度上有差别,携带TT型基因者影像表现分级重。结论:MTHFR纯合突变TT型基因是深部脑白质缺血发病的危险因子,且TT型基因与深部脑白质缺血的易感性和影像表现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耐力运动员线粒体DNA高变区I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对线粒体基因(mtDNA)高变区Ⅰ作了序列多态性分析.研究选取汉族耐力运动员94人,相应汉人对照92人,对其mtDNA高变区Ⅰ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改变,并对不同人群mtDNA高度区Ⅰ的基因多态性特点作了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汉族耐力运动员mtDNA高变区Ⅰ同质性SNPs频率大于10%的位点有13个,大于20%的位点有5个,属常见SNPs.C16223T和T16362C两个位点发生明显的同质性多态,其多态性频率明显高于其他SNP位点(80.30%,47.62%).中国汉族耐力运动员mtDNA高变区Ⅰ异质性SNPs频率大于10%的位点有4个,所有异质性多态频率均小于20%,属稀有SNPs.位点C16167A和C16085G为运动员特有,位点T16124A多态频率分布在汉族耐力运动员显著高于汉人对照(P<0.01).结果提示,mtDNA高变区Ⅰ SNPs位点C16167A、C16085G及T16124A可能成为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不同人群间mtDNA高变区Ⅰ SNP存在明显差异,相关的基因标记可能也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人类有氧耐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本研究对线粒体基因(mtDNA)高变区Ⅱ(HVR-Ⅱ)作了序列多态性分析。所有受试者均为汉人,分为3组:耐力组123人,选自国家皮划艇集训队;力量组70人,选自国家举重集训队,作为项目对照;对照组132人选自年龄、地域相当的大学生,作为常人对照。通过特异性扩增mtDNAHVR-Ⅱ片段、测序,分析多态性,寻找不同基因型在三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显示:在受试者的HVR-Ⅱ片段中,共检测到81个变异位点,平均每3.9个碱基就有一个变异位点。在一些重要功能区也不乏多态性位点分布,其中的部分位点多态性频率在10%以上。耐力组在np303-np309(携带C9)、np310(缺失T)、np320(携带T)和np332(携带A)位点多态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力量组(P<0.05)。结果提示:mtDNAHVR-Ⅱ功能区序列并非十分保守,部分位点多态性频率相当高。np303-np309(携带C9)、np310(缺失T)、np320(携带T)和np332(携带A)位点多态性有可能成为人类有氧耐力的相关基因标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中国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第2内含子VNTR多态性,探询VNTR序列是否具有潜在的蛋白结合位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这些VNTR的功能提供线索。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健康中国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hTERT基因第2内含子多态性VNTR片段,克隆并鉴定,以多态性重复单元做为探针进行凝胶延迟实验,以确定该片段是否存在蛋白结合位点。结果和结论:hTERT基因第2内含子内上游的一个VNTR序列(VNTR2-1st)存在一个潜在蛋白结合位点,该蛋白能够与多态性VNTR DNA序列形成复合物,蛋白结合的关键位点处于42bp重复单元c端的典型E-box基序(CACGTG),但是c-myc并不参与结合该VNTR2-1st重复单元。此外,利用第6内含子内上游的VNTR(VNTR6-1st)的重复单元做为探针,结果发现该38bp VNTR6-1st重复单元不能与HeLa细胞核蛋白因子结合,从而提示了不同VNTR序列功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5'侧翼非编码区G532T突变同编码区M235T多态性之间在X射线工作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137例X射线工作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14例对照AGT基因-532位及M235T两个不同位点基因多态性,通过家族史分析了家族遗传易感性同两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有家族史的高血压组AGT基因M235T多态性MM,MT,TT3种基因型频率为0.05,0.18,0.77,无家族史的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8,0.35,0.57(P=0.031),T等位基因频率病例和对照分别为0.86,0.74(P=0.009),G532T CC,CT,TT3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两位点联合分析表明:具有-532位T等位基因的个体,M235T多态性同高血压病密切相关,有无职业紧张,辐射剂量大小不同组,基因型分布在病例及对照组中不同。结论:5'端C532T突变及编码区M235T多态性可能共同参与了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的发病过程,职业因素可能加重了遗传基因型对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