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了-6.67kPa下体负压(LBNP)持续作用期间人心率变异性(HRV)、血压变异性(SBPV)谱的变化,并探讨了谱特征与心血管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耐力良好者HRV谱的高频峰功率(HFHRV)显著降低,归一化高频参数(HFHRV,n)与低频参数(LFHRV,n)分别呈明确的降低或升高变化;SBPV谱的低频峰功率(LFSBPV)LBNP作用时降低,后又回升,至实验终止时已超出对照水平。LBNP作用初期,耐力不良被试者HRV、SBPV谱特征的变化趋势与耐力良好者相同,但在出现晕厥前症状时,LFSBPV及LFSBPV,n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上述结果提示:耐力不良被试者心血管反应失代偿主要与外周血管交感神经活动水平的迅速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预测下体负压耐力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预测下体负压耐力的方法,对11名被试者进行了-4.00kPa,-5.33kPa,-6.67kPa各5min的阶梯式坐位下体负压耐力检查,以晕厥前症状或持续15min为终止指征。检查结果将被试者分为耐力良好组(A组,n=5)和耐力不良组(B组,n=6);组间比较时发现负压作用第11min时的MAP、△SrO2和△CO(%)判别显著(P〈0.05);用这一时刻的MAP和△SrO2建立的回归方程对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心肺压力感受器卸荷对人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采用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谱分析方法考察了在-2kPa下体负压条件下,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LBNP作用1-7min时基础胸阻抗明显升高,心脏每搏量明显减少,臻使前壁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血流下降,而心率及HRV谱参数未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证实了心肺压力感受 地外周血管交感神经和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存在机能分伦现象。  相似文献   

4.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向多重盲法 (作者与审者间双盲、审者间互盲 )审稿方式初选后 ,再集中会审 ,充分保证了公平、优质地录选稿件。最终录用 1 2 9篇 ,其中英语专题会交流 9篇 ,大会交流 1 7篇 ,专题会交流 1 0 3篇。现将这次会议入选论文以摘要形式在本刊预先发表。为了方便检索与学术交流 ,我们在每篇摘要前加了顺序编号 ,并标注了关键词 ;英语专题会交流论文摘要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刊发 ;中文摘要加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相似文献   

5.
下体负压作用下心率变异性的线性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估下体负压作用下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本文应用了时域,频域分析和复杂度分析了HRV。受试者为15名健康男性。下体负压作用的强度和时间分别为-2.7kPa,2min;-4.0kPa,3min;-5.3kPa,5min;-6.7kPa,10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用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锻炼后心血管功能及下体负压耐力的变化,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2名健康男性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进气阀门完全关闭(A组)、进气阀门打开至峰值负压为-30mmHg(B组)两种状态下进行锻炼。A组锻炼持续时间为5d,3min/d,分别于锻炼前、锻炼3、5d后进行心脏泵血功能及头高位倾斜检查,进行短程心率变异性分析,锻炼前后行下体负压耐力检查。B组锻炼持续时间为10d,5min/d,分别于锻炼前、锻炼5、8、10d后进行各项检查,检查项目与A组相同。结果 A组锻炼后,心脏泵血功能显著降低,下体负压耐力显著升高。B组心脏泵血功能则在锻炼8d后显著增强,下体负压耐力也显著提高。结论 利用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进行锻炼。可以显著提高下体负压耐力,但训练方案不同心血管功能的改变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8.
下体负压下的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下体负压下的心率变异变化及其与血液动力这指标的关系,40名健康男性参加了下体负压实验,用Holter记录了受试者V5导联心电图,并进行了心率变异(HRV)分析;用超声多谱勒技术测定SV,CO。结果表明:在LBNP过程中两组受试者均出现了HRV的降低,尤以高频谱质量(HF)降低显著,LF/HF在LBNP过程中呈升高趋势,耐力低者的LF/HF升高比耐力良好者明显,提示:晕厥前症状的发生可能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人体心血管系统在下体负压和立位耐力试验中的变化,本实验观察了11名男性青年被试者,在阶梯式卧位下体负压(一2.7kPa、2min;一4.0kPa、3min,一5.3kPa、5min和一6.7kPa、10min)试验和20min的立位耐力试验时的心率、血压、外周阻力、终末舒张容积、心搏量、心输出量和脑血流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应激试验均使回心血量减少,终末舒张容积降低,心脏处于低泵血状态,心率随负荷量增加而增加。在立位试验中,心率只在由卧位变为立位时发生一次性的明显增加,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明显高于下体负压试验中的变化。脑血流图在两种试验中呈现相反趋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下体负压反复暴露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反复下体负压暴露对人体下体负压(LBNP) 耐力的影响及其与心血管功能的关系。方法10 名男性健康被试者进行负压值为- 50 m m Hg 、持续8 min 的下体负压锻炼,每天1 次、连续8 d ,记录心率及血压。锻炼前后进行LBNP 耐力检查,并测量心脏泵血功能。结果锻炼前、后负压最大耐受时间(DNP) 及累积应激指数(CSI) 分别为:1058 ±216 s,1354 ±233 s;45833 ±12546 s·m m Hg 、63433±13458 s·m m Hg ,锻炼前后差异显著( P< 0 .05) ,心脏泵血功能呈增强趋势。结论下体负压反复暴露可提高人的下体负压耐力,其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增强了心肌的收缩能力,降低外周血管的顺应性,心血管系统对低血压应激的代偿机制更加有效,从而提高了心水平动脉血压。  相似文献   

11.
下体负压对男女飞行学员心血管调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男女飞行学员在下体负压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男女两组受试者分别下体负压裤,在-50mmHg负压下持续暴露8min。在下体负压(LBNP)作用时,同步记录心电图、心率、血压、脑血流量、负压暴露时间。结果显示,在LBNP作用下,随着负压暴露时间的增加,所有受试者均出现心率增快,收缩压降低、脑血流量下降。研究表明,下体负压所产生的生理学效应在男女飞行学员间相似。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用负压时早期的心血管功能指标预测下体负压耐力,对30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了-6.67kPa恒定负压的坐位下体负压试验。以晕厥前状态或持续至15min为终止指征,检查被试者耐受时间。经统计分析得到被试者的平均耐受时间为8.9±4.5min。负压作用早期,平均动脉压相对较高和颈动脉搏动波半彼时间相对较短者,其耐受时间就长;反之则短。此两种指标是预测下体负压耐力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立位-下体负压时心血管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立位 -下体负压 (HUT +LBNP)期间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确定心律变异和脉图两种方法在评价心血管调节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观察 1 6名被试者在 75°头高位倾斜加 - 4kPa下体负压 2 0min期间血压、脉图、心律变异和脑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 1 )HUT +LBNP可引起被试者出现明显的心率、血压、规 -化低频峰功率 (LFn)、LFn/HFn增加 ,脑血氧饱和度、心电T波和规 -化高频峰功率(HFn)下降 ;( 2 )晕厥前出现明显的血压、心率和脑血氧饱和度下降 ;( 3)低耐力组在HUT +LBNP初期的心率明显高于高耐力组 ;( 4 )HUT +LBNP时脉搏波波形发生很大变化 ,无法进行分析。结论HUT +LBNP是一种负荷量较高的立位耐力检查方法 ,可充分暴露被检者在立位中的心血管调节功能 ;脉图检测方法不能作为评价被试者HUT +LBNP耐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心肺压力感受器卸荷对人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采用心率变异性(HRV)和血压变异性(SBPV和DBPV)谱分析方法考察了在-2kPa下体负压(LBNP)条件下,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LBNP作用1~7min时基础胸阻抗(Zo)明显升高,心脏每搏量(SV)明显减少,致使前臂血管阻力(FVR)明显增加、血流下降(FBF),而心率(HR)及HRV谱参数未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证实了心肺压力感受器对外周血管交感神经和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存在机能分化现象;LBNP作用时尽管有外周血管交感神经兴奋现象,但血压变异性谱参数均未发生显著改变,表明这两者在心肺压力感受器卸荷时的变化趋向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下体负压作用下脑氧饱和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and analyse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SrO2) under 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 (LBNP). 12 healthy young subjects were tested in an LBNP chamber in sitting position. Incremental negative pressure was used and end points of test were onset of presyncopal symptoms or completion of the 15min test. The results were: (1) SrO2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under LBNP; (2) The magnitude of decrease of SaO2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reactions at the termination of LBNP; (3) Under LBNP the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rO2) kept constant. The changes of SrO2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the percentage changes of superaorbitalis arterial blood flow (r = 0.59-0.86, P < 0.05 or 0.01).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hanges of SrO2 were related to the decrease of cerebral blood flow under LBNP. It was possible to use SrO2 to detect presyncopal and syncopal symptoms. So the monitoring of SrO2 could be used in studies of G-LOC.  相似文献   

16.
下体负压晕厥前症状时脑功能指标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体负压晕厥前症状 ( PSS)时头部血压 ( HBP)、颞动脉血流 ( TBF)、脑电 β2功率指数 ( PIβ2 )的变化特征 ,为飞行员加速度性晕厥的医学鉴定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用下体负压方法 ( L BNP)诱发 PSS,观察 HBP、TBF及 PIβ2 的变化特征。 结果 出现 PSS时 ,HBP由 ( 10 .0±0 .6 ) k Pa突降至 ( 3.6± 0 .5 ) k Pa,PIβ2 ( Oz电极 )由 ( 39.3± 8.4) %突降至 ( 2 3.2± 5 .2 ) % ,并与 HBP同步下降 (相关系数 t检验 P<0 .0 5 ) ,TBF近似中断。 结论  HBP是反映 PSS的稳定指标 ;PIβ2 在一定范围内直观反映 PSS期间的脑功能状态变化 ,但须参考 HBP;TBF对判断 PSS的发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下体负压在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体负压(LBNP)作为心血管系统强有效的应激因素,类似于重力的刺激,一直为航空航天医学领域所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LBNP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其产生的生理学效应,重点阐述了LBNP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应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下体负压致免意识丧失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反复暴露于下体负压对人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及其与心血管功能的关系。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进行每天1次、每次8min、连续8天、负压值为-50mmHg的下体负压锻炼,锻炼前后进行耐力检查,并测量心脏功能。结果锻炼后负压最大耐受时间(DNP)及累积应激指数(CSI)较锻炼前显著提高(P<0.05),心脏功能呈增强趋势(P>0.05)。结论反复暴露于下体负压可提高人的下体负压耐力,其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增强了心肌的收缩能力,降低外周血管的顺应性,提高了心水平动脉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低位后直立位下体负压暴露的耐力和心血管反应。方法8名被试者在下体负压倾斜床上进行“直立位-倒立位30s-直立位联合下体负压(-60mmHg)致晕厥前症状”的模拟推拉效应试验及单纯直立位 下体负压(-60mmHg)致晕厥前症状的对照试验,用阻抗法测量了试验过程中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模拟推拉效应试验中,8名被试者出现晕厥前症状的平均耐受时间为4.5±2.4min,显著低于对照试验时的8.4±2.1min(P<0.01)。在倒立位,被试者HR较直立位基础值降低,SV和CO较直立位基础值升高,均有显著性意义。和基础值相比,直立位下体负压时HR增加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试验(P<0.05),而直立位下体负压时SV和CO降低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试验时SV和CO降低的百分比(P<0.05)。在直立位下体负压暴露时,对照试验的PP和基础值比较显著降低(P<0.05),TPR比基础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倒立位后,再进行直立位下体负压作用,出现晕厥前症状的平均耐受时间缩短,心血管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