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30例慢性HBV感染者系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0例,女10例,其中无症状HBsAg携带者9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12例 CHB组);慢性重型肝炎9例(CHF组),平均年龄36.4岁(13~5岁)。21例行肝活检。肝炎分级分期按1995年北京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标准。所选病例全部为HBsAg(+)抗-HBe(+)、及抗-HBc(+)。 2.血清HBV标志物:采用微粒酶联免疫法系统及试剂盒(Abbott,USA)。 3. RFLP分析参照文献[1]进行。将前…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及e抗原相关多重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期间HBVYMDD基序、影响HBeAg分泌的多重变异情况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拉米夫定治疗9~30个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YMDD基序、G1896A、A1814C、A1762T和G1764A(BCP双突变)单碱基变异检测。结果 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平均治疗18个月时,22例发生YMDD变异,其中8例发生多重变异,包括G1896A3例、A1814C2例、G1896A A1814C、BCP双突变、BCP双突变 G1896A多重变异各1例,单纯YMDD变异和前5例联合变异均为HBeAg阳性,而后3例多重变异则为HBeAg阴性,其中1例多重变异继续治疗3个月后转变为单纯YMDD野生株阳性,同时伴有HBeAg的复阳。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存在YMDD及HBeAg相关多重变异的优势病毒株可能是HBVDNA复阳、同时伴有HBeAg阴转的原因之一,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eAg阴性时应监测其可能的相关变异。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突变与临床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前C区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应用快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突变方法,对53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5例HBVDNA阳性患者中13例有突变株感染,最常见的突变形式为1898位或伴有1901位突变(10/13例)。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对临床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出现YMDD变异后对临床病情及病毒量的影响 ,以及YMDD变异与前C区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对 13 5例曾用过拉米夫定治疗后复发的住院病例 ,按检查结果分为两组 ,YMDD变异组 61例 ,未变异组 74例 ,对两组病情诊断、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 ,YMDD变异与HBeAg、前C区变异的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YMDD变异与未变异在慢性肝炎 (轻度 )分别为 9.8% ( 6/ 61)与 8.1% ( 6/ 74)、慢性肝炎 (中度 )分别为 44 .3 % ( 2 7/ 61)与 48.6% ( 3 6/ 74)、慢性肝炎 (重度 )分别为 2 6.2 % ( 16/ 61)与 2 9.7% ( 2 2 / 74)、慢性重型肝炎分别为 9.8% ( 6/ 61)与 14 .9%( 11/ 74)、肝硬化分别为 4.9% ( 3 / 61)与 10 .8% ( 8/ 74) ,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病毒载量 <1×10 4copies/ml者分别为 1.6% ( 1/ 16)与 2 0 .3 % ( 15 / 74,P <0 .0 1)、1× 10 4~ 10 6copies/ml者分别为 9.8% ( 6/ 61)与 2 9.7% ( 2 2 /74,P <0 .0 1)、≥ 1× 10 7copies/ml者分别为 88.5 % ( 5 4/ 61)与 5 0 .0 % ( 3 7/ 74,P <0 .0 1)。肝功能 6项指标中ALT、ALB、A/G、TBIL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ST、PTA对比差异显著 (P <0 .0 5 )。YMDD变异组中HBeAg阳性率 68.9% ( 4 2 / 61) ,未变异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突变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前C基因区变异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C基因区的结构与功能 前C基因区位于C基因区的前部,含有87个核苷酸(HBV全基因组第1814~1900位核苷酸),每3个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该区有29个密码子。前C基因区分隔开了HBVC区含有的2个框内转录起始密码子。当前C基因区起始密码子ATG  相似文献   

7.
涂燕云  丘海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933-933,936
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HBV)治疗上的广泛应用,是近年来乙型肝炎治疗上的重大进展,已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用药,但每年约有20%的患者出现HBVP基因YMDD变异。而中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中药复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YMDD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前C和部分C区基因,快速检测HBV前C终止密码突变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与HBV前C突变关系作了初步研究。6例干扰素治疗后4例HBVDNA转阴,2例阳性者均检出突变株。11例非干扰素治疗者中,检出突变株3例。1例干扰素治疗1个月后HBVe抗累(HBeAg)转阴,优势病毒株已由突变株与野生株共存状态替代原有野生株,提示干扰素治疗后HBeAg转阴并不意味着HBV被清除,而有潜在HBV前C突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系统与HBV DNA前C区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HBV DNA前C区基因突变与HBe系统的关系.方法对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基因检测(PCR法)、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血清HBV DNA阴性22例,阳性66例.从阳性患者中检出野生株感染22例,占33.3%;突变株感染44例,占66.7%.44例突变株感染者中38例属1898位点及/或1901位点突变,占86.4%;其他形式突变6例,占13.6%;66例血清HBV DNA阳性中,CHB 49例,LC 17例,突变株感染检出率分别为69.3%、58.8%,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Be系统中,HBV DNA阳性患者属HBeAg(+)者44例,其中突变株检出率为75.0%(33/44),属抗HBe(+)者20例,其中突变株检出率为50.0%(10/20),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在HBe系统中,HBeAg(+)患者的突变株检出率高于抗HBe(+)患者(P<0.05),提示其位点突变株在HBeAg(+)中占优势,与以往文献报道中关于1896位点突变株主要存在于抗-HBe(+)患者中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应考虑HBeAg(+)患者也存在病毒突变的可能.②HBV慢性感染过程中,CHB患者与LC患者的突变株感染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1898及/或1901位点的突变株感染与肝脏损害程度无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C区变异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错配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作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检测54例经肝活检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前C区变异株,总检出率为66.7%;在慢性活动性肝炎中的检出率(80.0%),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46.7%);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和抗-HBe(+)中分别为41.2%和63.3%;在抗-HBe(+)且丙氨酸转氦酶正常血清中检出率82.4%。前C区变异株可在病程中出现亦可消失。结果提示,前C区变异株与原型株的混合感染广泛存在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YMDD变异类型及时间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P基因发生YMDD变异的类型和出现时间。方法 取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 DNA由阴性再次转为阳性33例患者及HBV DNA始终保持阳性达一年或一年以上2例患者的血清,经PCR扩增HBV的P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用3个限制性内切酶分析HBVP基因的YMDD变异。 结果 14例出现YMDD变异,其中6例YVDD变异,4例YIDD变异,3例YI/VDD混合变异,1例YI/MDD变异。变异出现时间平均为(11.07±3.65)个月,最短5个月,最长7个月。其中YIDD为(10.00±1.41)个月,YVDD为(11.67±4.41)个月,YI/VDD为(13.33±3.31)个月,三种变异类型的出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F=0.543,P>0.05)。3例YMDD变异后拉米夫定加量至200mg/d,未能消除变异病毒。 结论 拉米夫定抗HBV感染后变异有多种形式,包括YIDD、YVDD、YI/VDD、YI/MDD。变异发生时间一般在治疗后(11.07±3.65)个月。变异类型与用药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发生YMDD变异的检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徐蓓  程新建 《肝脏》1999,4(3):141-143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的检测方法,对用拉米夫定治疗52周出现耐药的病人进行检测。方法从88例治疗病人中选择10例服用该药后HBVDNA转阴(<1.6pg/ml),52周时又反跳≥20pg/ml的病人,用 PCR后直接测序的方法,分别对 0周和 52周标本进行 HBV DNA聚合酶活性区域的测序。结果 10例服药52周后HBV DNA反跳病人中7例测得HBV YMDD变异。其变异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YVDD有5例,有核苷酸A741→G,均伴有A669→C的变异。第二种类型为YIDD有2例,有核苷酸G743→T,其中1例还有T781→C。结论少数病人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可能和HBV YMDD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姚光弼  杨敏燕 《肝脏》1999,4(4):194-196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病毒发生YMDD变异对临床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66例病人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d)48周,20例病人服用安慰剂作对照共12周,12周结束后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g/d共36周。每隔4周检测一次血清HBV DNA、ALT和YMDD变异,到治疗48周为止。结果 治疗48周结束时,共有18例病人出现YMDD变异,变异率为20.9%。其中2例在服药36周时发生变异,其余16例在服药48周时发生。服药48周时,变异者和非变异者的ALT和HBV DNA的检测结果:变异者分别为(36.2±46.1)U/L和(14.3 ± 27.2)pg/ml,非变异者分别为(20.4 ± 12.5)U/L和(2.5 ± 6.1)pg/ml,经Wilcoxson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生变异的18例病人继续服药,其中2例病人出现病情的急性发作,分别于80周和92周停药。经临床对症治疗,ALT均恢复正常。其余16例病人继续服药至104周。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YMDD变异,一旦病人因YMDD变异出现病情急性发作,应停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YMDD野毒株和变异株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刘传苗  张欣欣  陆志檬 《肝脏》2004,9(2):73-76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YMDD野毒株及变异株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5例CHB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8周的10份血清标本,先用PCR法扩增包括YMDD基序的乙型肝炎病毒(HBV)部分核苷酸序列,然后进行DNA序列测定,同时分别进行克隆,每份标本随机挑选20~24株单克隆,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YMDD野毒株及其变异株。结果 5例CHB患者治疗前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未检出YMDD变异,治疗48周时有4例检出YMDD变异,但对每株克隆的分别检测显示:治疗前YMDD变异株(YIDD/YvDD)所占比率分别为0%、9.5%、0%、4.5%、5.6%;治疗48周时所占比率分别为100%、100%、65%、100%、0%。其中1例患者治疗前检出YIDD变异株,而治疗48周时YVDD变异株则变成优势株。治疗52周时,4例YMDD变异患者中2例HBVDNA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突破,1例患者ALT突破,但HBVDNA为阴性。结论 YMDD变异株在拉米夫定治疗前的血清中已存在,在服用拉米夫定后,由于选择性抑制了野毒株,使YMDD变异株由弱势株变成优势株,部分患者可导致拉米夫定临床耐药。YVDD变异株可能比YIDD变异株的复制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Hepatitis B virus (HBV)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world. More than 30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are estimated to have chronic HBV infection. Ten percent of these patients will die a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1]. Nucleoside analogue therapy allows safe, long-term suppression of HBV and is a major mile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Lamivudine, the f irst of these agents approved worldwide, effectively supp…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疗效   总被引:270,自引:7,他引:270  
通过多中心,承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拉米夫定(lamivudine)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322例慢性乙肝病拉米夫定治疗(100mg/d),107例病人服用安慰剂作对照,共治疗12周,在12周治疗结束后,拉米夫定组和安慰剂组病人均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g治疗至52周。疗效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治疗12周,拉米夫定组HBV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遵义地区HBV基因型以及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发生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及早进行拉米夫定疗效及耐药的预测. 方法 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在口服拉米夫定前及治疗后3、6、12、18、24个月进行血清HBV DNA定量、乙型肝炎标志物、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的检测.同时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株,治疗后HBV DNA定量下降又反弹升高,且血清HBV DNA>1×104拷贝/ml时,再次进行YMDD变异株检测.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及确切概率法,两组均数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有序变量之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遵义地区的HBV基因型由B、C及B+C基因型构成.拉米夫定治疗后18例检出YMDD变异株,用药1年和2年的变异率分别为15.1%和34.0%.HBV突变类型有rtL180M/M204V、rtL180M/M204I、rtM204I和rtL180M四种,其中C区rtM204V全部合并rtL180M突变(100%),C基因型中rtL180M/M204V联合突变及rtL180M/M204I联合突变明显高于B基因型(77.8%比25.0%及22.2%比12.5%);C基因型中未见点突变,而rtM204I、rtL180M的点突变仅见于B基因型.YMDD变异与未变异组性别、民族、乙型肝炎家族史及HBeAg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年组和年龄<35岁组变异率明显升高(X2值分别为4.707和5.853,P值均<0.05).不同HBV DNA滴度患者YMDD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1,P>0.05),但HBV DNA<105拷贝/ml者未发现YMDD变异.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可能与HBV基因型及P基因突变类型有关,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为了减少YMDD变异的发生,应选用病程短、HBV DNA水平较低、肝损害较重的患者进行拉米夫定治疗,有条件的应检测HBV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及监测乙肝病毒DNA的rtM204I/V(YMDD)及rtL180M变异的方法.方法:以克隆、测序鉴定及构建乙肝病毒DNA YMDD及变异(YIDD和YVDD)质粒作为标准,4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00 mg/d,疗程48 wk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为对象,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频率,并计算变异株的含量比例,通过检测不同变异株类型的标准质粒,确定测序峰图的背景信号.结果:通过检测标准质粒后,确定背景信号为5%,变异位点调整后的核苷酸频率转化为变异病毒株的比例后,4例患者治疗前均检测出变异的病毒株(4.5%-33%),并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呈增多的趋势.病毒载量及ALT分析提示基因型耐药发生后,将发生病毒学反跳及临床耐药.结论:焦磷酸测序可以定量检测及动态监测变异病毒株的含量.拉米夫定耐药突变株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已存在,并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出现病毒学反弹及临床耐药.  相似文献   

19.
泛昔洛书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HBV清除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比较单用拉米大定和泛昔洛韦加拉米在定联合治疗对HBV清除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1例HBc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分二组分别接爱核苷类似物治疗,9例单用拉米大定150mg,每日一次,共12周,12例洛昔韦加拉米与夫定联合治疗,其中拉米夫定150mg,每日一次,稼昔洛韦500mg,每日三次,共12周,每一病例均有治疗前中后系列血清标本检测HBV DNA。按照蒋氏数学模型分析二种治疗方案对HBV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