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白莉  张晓云 《中医杂志》2012,53(16):1424-1426
总结历代医家对"火郁发之"的经典论述及陈绍宏教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的经验,阐发"火郁发之"在肺心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指出肺心病的基本病机为痰浊蕴肺,肺气闭郁。急性发作期病理关键在"痰"、"气",治疗上应以开宣肺气,化痰止咳为基本治法,方药选三拗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枯梗汤合方。同时指出肺心病急性期治疗的"三宜"、"三忌"。  相似文献   

2.
孙喜才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经验拾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肿瘤病人经过长期的放、化疗之后 ,肿瘤得到一定控制 ,但常出现一系列毒副反应 ,白细胞减少为常见的一种 ,有些病人往往因此而终止治疗。孙喜才教授从医从教 40余载 ,为我省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 ,笔者有幸随师临证多年 ,现仅就其治疗该症的经验整理如下。1 审证求因 ,气血虚弱是根本孙老认为 ,肿瘤病人经过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 ,从中医理论分析 ,气血虚弱是根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而致气血两虚是其一 ;其二 ,肿瘤病人大多病久缠绵 ,久病及肾 ,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 ,精旺可以化血 ,一旦肾气虚弱、肾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火郁发之”在各类疾病中的运用,从而扩大它的运用范围;方法:使用具有辛凉解表的代表性药物青蒿、薄荷、蝉蜕、石膏,辛温解表代表性药物麻黄、紫苏、防风、荆芥与辨证施治相结合运用于外感高热,五脏实(湿)热,内伤虚热及内伤杂病之中;结果:很多种类的疾病配合“火郁发之”治疗均获得了很满意的效果,使疗效增高,病程缩短;结论:“火郁发之”具有很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值得总结、继承、推广。  相似文献   

4.
冯松杰教授认为,白细胞减少症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素体亏损,或外感病邪,或久病误治,或气滞血瘀,或由药物所伤而致,使用大剂量茜草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尹常健教授认为黄疸的发生与郁火密切相关。湿郁是黄疸的发病基础,湿郁日久化热,湿热郁蒸而为疸。治疗以火郁发之为原则,针对郁火之因,需先化湿开通郁闭;针对郁热之果,以清热退黄为主,同时注意固护脾胃,临证主要从清热化湿宣郁论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仅就有关"火郁发之"的意义及临证运用进行探讨。通过案例阐述了"热者寒之"与"火郁发之"的有机结合才是治疗火郁的不易法则。  相似文献   

7.
“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主要强调了邪气不得外越的病机及其治法。自古以来,热病是否能用灸法治疗一直是各大医家探讨的热点。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提到“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比灸其上百壮”,阐述了因热邪积聚所致的痈疽可用灸法治疗。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到“治心实热,不能食,胸中满,隔上逆气,闷热,灸心俞二七壮”,也说明了灸法可用来治热病,佐证了“灸之所宜”的观点。张仲景则有不同的见解,他提出“病在三阴宜泻,病在三阳宜针”,认为热病禁灸。《伤寒论》里有多种灸法治疗热病导致病情加重的病案,对后世影响颇深,使得部分医家反对灸治热病,认为其与内经所提到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相悖。针对这样的情况,试图围绕“火郁发之”在灸法治疗热病中的运用这一课题,在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热邪伏于体内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以因势利导、开合腠理和引热外出的治疗方法,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探讨了“火郁发之”理论在灸法治疗热证的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证明了灸法治疗热病的功效,可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通过研究,发现“火郁发之”在灸法治疗热病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闽光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多由火、热之邪所致,以肝胆郁滞,气机不利,气郁生涎,郁而化火,火热壅滞,煎灼津液,炼液成痰,痰火扰胆,胆胃气逆,相火上炎,酸水上犯为发病之本,临床治疗多从“火郁发之”理论入手,以疏肝利胆、降泄郁火、理气化痰为基本治法,临证常以柴芩温胆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在使痰气顺利,胆自安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临证经验值得学习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火烁肺金理论,总结杨毅教授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辨证论治思路,咎于病理之火,责之痰瘀互结,治疗上使痰瘀不与热相搏,逐个突破,兼以补益肺、脾、肾三脏,调整脏腑机体功能,常取良效.  相似文献   

10.
“火郁”及“火郁发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火郁”的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遏郁停结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运用这一机理,对金元医家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关于火热病的论述进行剖析。并在“火郁发之”的启发,针对火郁的原因,提出了发散、疏通、消导、疏肝、祛瘀、化湿、升阳等火郁证的治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李京枝教授注重辨证论治,擅用经方,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妇科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栗德林论治糖尿病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德林教授治疗糖尿病多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根据长期临床观察,他认为糖尿病当属中医"消渴"范畴,其有自身的发病规律,即"核心病因病机"。本病的核心病因病机是为五脏柔弱,内热薰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瘀阻痰凝则并发冠心病,蓄浊失精则并发。肾病。基于上述认识,栗教授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地。具体临证时,栗教授强调辨病论治宜益气养阴扶阳;辨证论治宜扶正祛邪,扶正应注意调理阴阳气血,祛邪应热毒痰湿瘀郁并治;注重健脾益肾并兼顾泻心疏肝、润肺补肺。  相似文献   

13.
胎漏、胎动不安是妊娠期间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流产的早期阶段,若在此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孕妇继续妊娠,避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导师本着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的原则,自拟经验方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李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平教授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治疗中强调整体观,重视天人相应和五脏相通,临证选方注意从整体观出发并进行加减变化。在治疗中应用最新的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认为气血阴阳辨证是核心,在临床调查中发现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随Morgensen分期的进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李光荣教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荣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治疗不孕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李教授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多素体肾脾虚弱,复因起居不慎,或不洁性行为,导致湿热之邪乘虚内侵,与血相结,阻滞冲任、胞宫。病机以湿、热、瘀血为标,以肾、脾虚弱为本,证属本虚标实。治疗则根据扶正祛邪的原则标本兼治,补肾健脾以促进气血精髓化生,清热祛湿活血以通利胞宫、胞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取0.6 m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行双侧血海穴位注射,对照组则取相同剂量行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并于注射后3、5、7日复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与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化疗3疗程以内,患者治疗后第3、5日白细胞升高程度无明显差异,而第7日治疗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疗程过半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5-7 d的细胞计数仍未升至正常.表明穴位注射与皮下注射相比,提升白细胞速度快,维持时间长久,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尤建良教授提出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以"脾虚"为本,治当以"健脾"为要;辨证与辨病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观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寒凝型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而生内寒,寒阻运化而致气血失和,进一步萌生痰湿或瘀血.针对寒凝型胸痹,李老提出"寒凝散之"的治疗原则,通过"外散""内温"二法使"寒凝"得以温化外散,使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恢复正常.文章总结了李老治疗寒凝型胸痹的常用中药药对:如温化散行之辛温药对:桂枝与麻黄、附子与细...  相似文献   

19.
杨志波教授在长期皮肤病临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调病机演变、注重内外兼治、提倡病证结合、分清标本缓急、平治权衡、擅治未病的皮肤病中医论治体系。在临证中,重方剂之理,灵活变通;辨病机之因,防治皆宜,集理、法、方、药于一体。  相似文献   

20.
李斯文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擅长治疗肿瘤合并糖尿病。现对李斯文教授治疗肺癌、胃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糖尿病的成功经验加以介绍。方药体现了李教授重视顾护脾胃、益气养阴兼活血化瘀的治疗特点。从李教授治疗肿瘤合并糖尿病的经验可见,对于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有效控制血糖以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