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的发展近况,选取四个临床较多的证型(胃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来论述本病的治疗进展,提出需要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调查后统一分型标准,并确立相应的疗效判断标准以避免临床疗效判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5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病因与辨证分型。方法:通过对入组患者收集详细的四诊资料,分析四诊结果,进行具体的辨证分型和病因归类。结果:饮食不当者有496例,在各种病因中占第一位(91.5%);辨证分型观察表明胃阴不足只占17.3%,中虚气滞占44.7%。结论:中虚气滞是CAG的主要病机和证型,在治疗中应予注意;饮食习惯、情绪调控、饮酒与慢性感染均是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3.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995— 2 0 0 1年 ,笔者以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慢性萎缩性胃炎 ,近代多以胃痞称之。祖国医学认为 ,“久病必虚” ,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亦提出了“病初在经 ,久病入络”之见解。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程迁延 ,多由饮食不节 ,情志所伤和劳逸失当所致 ,久则脾胃损伤 ,脾胃即损 ,中气亏虚 ,推动无力 ,气血运行不畅 ,则血行瘀滞。故脾胃气虚血瘀 ,乃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理表现。临床中 ,随病因、病机不同结合临床症状分为脾虚夹瘀型、阴虚木横型和阴虚夹湿型。1 脾虚夹瘀型形体消瘦 ,面晦少…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中医古籍中虽没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但却有一系列与CAG有关的病证记载。中医在CAG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疗效。对CAG从古至今的中医辨证分型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古今的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谢朝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7):24-2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CAG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等西药治疗。持续用药30d。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3年,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4例。[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CAG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90例。治疗组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用胃苏冲剂,胃蛋白酶合剂,甲硝唑,阿莫西林,吗丁啉等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64例,有效7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190例,痊愈5例,显效45例,有效65例,无效70例,总有效率63.1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8.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7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纤维胃镜检查和直视下活体组织检查的广泛应用 ,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明显提高。笔者于1 999年 4月~ 2 0 0 2年 4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 2 76例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 76例患者均符合卫生部 1 993年制定的《中药 (新药 )临床指导原则》胃脘痛诊断。全部患者均为专科门诊或住院患者 ,其中男 81 4例 ,女 462例 ;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32岁 ,平均 ( 4 6.36± 8.5 3)岁 ;病程最长 33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 8.34± 7.5 6)年。舌诊 :舌红少津 1 1 3例 ,舌暗红 2 33例 ,舌偏紫(含瘀点瘀斑者 ) 1 5 9例… 相似文献
9.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 6月以来 ,笔者对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 63例病人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疗效满意 ,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3例病人全部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其中男 45例 ,女 1 8例 ;年龄 3 3~ 66岁 ,平均 45 .6岁 ;病程 1~ 1 6年 ,平均 6.1年。病理诊断 :腺体萎缩轻度 2 2例 ,中度 3 1例 ,重度 1 0例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1 5例 ,不典型增生 8例 ;HP阳性 41例。2 治疗方法本组 63例 ,按中医辨证分型原则 ,共分为 5型进行施治。2 .1 脾胃虚寒型 (1 8例 ) :症见胃脘隐痛 ,喜温喜按 ,呕吐清水 ,神倦乏力 ,纳少便溏 ,苔… 相似文献
10.
毕志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1):144-145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兰索拉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所选择的病例中,经统计显示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安全性,使预后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检查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西医检查项目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10例门诊及住院CAG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黏膜活栓作出病理诊断,同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CAG患者性别与辨证分型元相关性(P>0.05);患者的年龄与辨证分型无相关(P>0.05)但总体上偏于中老年者多见;患者HP感染与辨证分型有相关性(P<0.05),脾胃湿热型的HP感染率达100%;CAG、CAG CSG肠上皮化生(IM),出现率总体上与辨证分型有差剐(P<0.05),异型增生(ATP)出现率总体上与辨证分型无差别(P>0.05),需进一步研究.结论:CAG的微观变化与中医辨证结合使其诊断更臻完善、辨证更全面、准确,疗效更理想,为中医辨证施治开创新思路、增填新内容.也符合现代循症医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增强胃动力、保护胃粘膜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萎缩性胃炎采用辨证论治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目前公认的难治性疾病,西医至今认为胃黏膜的萎缩性病变难以逆转,但中医对治疗本病持乐观态度。大量临床病例证实了中医药对CAG的确切疗效。故就近十年临床上频见的五个cAG证型(胃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胃府蕴热型、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的中药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与治法特点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根治颇难,结合我们多年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归纳为六种常见证型,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出治法特点,据此立方选药,临床单用、复用均可取效。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研究近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以下简称cAG)是以胃粘膜固有腺体破坏、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治疗不外辨病与辨证治疗两种。辨病治疗相对单一,而辨证治疗就复杂多了,由于各个医家对CAG的不同认识与经验,各地气候、患者体质等差异,以及临床收集的病例数、辨证分型依据之别,因而对CAG的分型种类繁多,有必要进行梳理。现将近5年来中医对CAG的辨证分型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辨证分型治疗难治性萎缩性胃炎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道的常见病症,自1983年以来,我们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该病2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例选择和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有胃脘部胀满痛、食欲减退、嗳气等病史;②经病理或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③3个月为1疗程,1疗程后经胃镜或病检复查资料完整者。 21例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在35岁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实验组1组,对照组2组,每组40例;采用中医辨证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采用疏肝健脾、祛瘀消痞、清热化湿的治疗方式;两对照组中,分别采用中成药胃复春以及西药叶酸进行治疗,每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o.05);对病理积分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3组患者证候积分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5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辩证分型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病因与辨证分型.方法:通过对入组患者收集详细的四诊资料,分析四诊结果,进行具体的辨证分型和病因归类.结果:饮食不当者有496例,在各种病因中占第一位(91.5%);辨证分型观察表明胃阴不足只占17.3%,中虚气滞占44.7%.结论:中虚气滞是CAG的主要病机和证型,在治疗中应予注意;饮食习惯、情绪调控、饮酒与慢性感染均是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以固有腺体萎缩、减少导致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的慢性疾病,常伴有炎症及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疾病。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胆汁反流、血管活性因子和细胞因子改变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等相关,其中Hp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逆转这种炎–癌转变,而中医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还能有效阻断或逆转黏膜病变,及时有效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具有独特优势,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辨证分型、中成药、中西医结合治法以及针灸治疗等体现了中医药安全有效、治疗手段多样的特点。鉴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错综复杂的病机特点,中医理论以辨证论治为主流,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及证候表现采取预防措施。中成药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便于携带。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单纯西医治疗明显有了更大的提升,其临床表现和生命质量也有所改善,且中西医治疗是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疗模式。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成药、中西医结合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