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95年6月起,笔者采用窥视下接触式激光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22例,随访3~26个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为男性,年龄19~68岁,平均57.1岁。病程6个月~3年,其中6个月~1年16例。尿道狭窄原因为骨盆骨折后引起2例,前列腺摘除术后20例。术前尿道造影示狭窄位于前尿道2例,球腹部17例,膀胱颈部3例。狭窄段长度<1.0cm者16例,1.0~2.0cm者6例。术前最大尿流率2~11ml/s,平均3.8ml/s。18例曾行尿道扩张,因尿潴留而行耻骨上膀胱造瘘8例。1.2手术方法持续硬股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9~1997年共进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TULP)300例,其中因前列腺梗阻症状解除不理想而再次行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19例,现报告如下,并就再次行开放手术的原因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年龄58~76岁,平均67岁。距TULP时间4个月~3年2个月,平均1年7个月。B超测量残余尿40~150ml,平均85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12~17分,平均15.2分。最大尿流率6~13ml/s,平均10ml/s。重度前列腺增生(>60g)6例,轻中度前列腺增生(<60g)4例,前列腺中叶增生7例,膀胱颈挛缩2例。术中经尿道置入尿道扩张器引导寻找尿道内口并作扩张,双…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前列腺囊肿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囊肿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伴前列腺增生(BPH)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排尿通畅,Qmax〉19 mL/s,RUV〈30 mL。膀胱镜检查发现的5例透明囊肿行经尿道囊肿电切,术后1年膀胱镜检查未复发。3例囊肿直径大于3 cm者在B超引导下经会阴囊肿穿刺治疗,抽出25~50 mL淡黄色液体,穿刺后5~7 d,会阴不适等症状消失,B超检查囊肿直径由3.0~5.0 cm缩小到0.5~1.0 cm。8例囊肿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者经过前列腺注药等综合疗法治疗1~2个月,尿频、腰痛等症状消失,囊肿大小无变化。8例囊肿直径小于1.0 cm者随访1~2年,囊肿大小无变化。结论前列腺囊肿合并BPH引起排尿困难者行TURP,透明囊肿行经尿道囊肿电切术,大于3 cm囊肿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囊肿合并CP按前列腺炎治疗,小于1 cm囊肿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4.
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后膀胱及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后膀胱及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方法 1999年至2005年收治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后患儿32例,年龄1.2~9.0岁,平均3.5岁.瓣膜切除术后6个月~6年,平均3.2年行尿动力学检查,其中5例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手术前后行IVU、B超及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等,11例行肾核素检查.比较手术前后膀胱及上尿路功能变化,分析引起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有肾及输尿管扩张、积水加重19例31侧,肾输尿管积水减轻13例19侧,包括积水消失2例4侧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消失2例3侧.上尿路损害加重占59%.19例上尿路损害加重者膀胱顺应性(6.53±4.34)ml/cm H2O,最大膀胱测压容积(75.60±15.30)ml,13例上尿路损害减轻者膀胱顺应性(45.23±8.17)ml/cm H2O,最大膀胱测压容积(120.80±19.60)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膀胱顺应性和膀胱容积是决定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后上尿路损害是否加重的关键因素,可以作为后尿道瓣膜患者术后主要的随访监测指标.良好的膀胱顺应性和大的膀胱容量预示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断裂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9月至2011年6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断裂患者11例.球部尿道断裂4例患者先行尿道吻合术,其中2例术后2周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另外2例3个月后分别行前列腺电切术和开放前列腺摘除术.后尿道断裂患者共7例,1例行尿道会师术加开放前列腺摘除术;1例先行尿道会师术后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例膀胱造瘘术患者延期行后尿道吻合术者,2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另1例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2例单纯行膀胱造瘘术.结果本组患者随访4~60个月.球部尿道断裂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球部尿道吻合术后及早行前列腺切除的2例(8周)治疗周期明显短于另外2例(25周).后尿道断裂行尿道修复手术的患者治疗结束后排尿通畅者4例;1例病人自述排尿尚满意,但需间歇尿道扩张术;另外2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尿道断裂患者治疗周期平均为19.6周(4~50周),排除2例造瘘者,平均治疗周期25.4周(7~50周);行尿道会师术患者平均治疗周期为10.5周,明显短于先膀胱造瘘再行后尿道吻合术3例患者(35.3周).结论前、后尿道断裂,在行尿道修复术后及早解除前列腺梗阻是恢复尿路通畅的关键,可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避免其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3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患者,年龄57~78岁,平均67.8岁;狭窄段尿道长度为1.6~3.5cm(平均2.3cm);最大尿流率为4~14ml/s,平均75ml/s;术后出现狭窄的时间为1个月~17年,平均25个月.其中前尿道狭窄6例,后尿道狭窄15例,膀胱颈口处狭窄2例.对于明确的尿道狭窄患者,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尿道扩张、尿道内冷刀切开、残留前列腺组织切除或瘢痕切除处理.结果 随访3个月~6个月,23例患者中6例前尿道狭窄经定期尿道扩张后症状消失,疗效满意.后尿道狭窄的15例患者,2例采用定期尿道扩张的方法治愈,3例行残留腺体切除后症状逐渐缓解,另外1例因后尿道瘢痕较多,于尿道内行冷刀切开后复发,其余后尿道狭窄患者疗效满意.膀胱颈口处狭窄的2例患者,行膀胱颈口冷刀切开及瘢痕切除后治愈.术后23例患者最大尿流率19~29 ml/s,平均24.4 ml/s.结论 尿道狭窄是TULI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尿路感染、操作损伤、术后留置尿管过粗、置管时间过长、腺体残留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发膀胱颈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发膀胱颈梗阻 11例。 11例慢性前列腺炎病史平均1.67± 0 .34年 ,尿流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为 11.2 0± 1.33ml/ s,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后唇抬高。结果 :术后 1个月复查 ,最大尿流率上升至 19.30± 0 .61ml/ s,前列腺按摩液和精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对膀胱颈梗阻的男性青壮年患者 ,经药物治疗无效后可慎重选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来解除膀胱颈梗阻。  相似文献   

8.
老年男性膀胱肿瘤常并发前列腺增生症 ,我们对近 3年的 1 8例该病患者 ,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气化电切及前列腺气化电切 ,对其术中及术后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 ,年龄 5 2~ 81岁 ,平均 69.5岁。其中膀胱肿瘤初发者 1 5例 ,复发者 3例 ;单发者 1 4例 ,多发者 4例。肿瘤直径 0 .5~ 3.0 cm。临床分期 :Ta5例 ,T11 0例 ,T2 3例。病理分级 :膀胱移行细胞癌G11 5例 ,G2 3例。有 1 2例出现全程性肉眼血尿 ,1 8例全部有排尿困难症状。经直肠指检、B超、尿道镜、膀胱镜检查及部分前列腺…  相似文献   

9.
膀胱颈挛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前列腺纤维化所致膀胱颈挛缩7例,指出前列腺纤维化在组织病理学上属慢性纤维化;炎症所致前列腺纤维性变延及膀胱颈部,则形成膀胱颈挛缩,其与前列腺增生症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本病发病年龄较轻,有慢性炎症或长期服用雌激素史,前列腺不增大等,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行膀胱尿道镜检查或尿路造影可资鉴别;治疗主要为切断或切除其缩窄环,如有合并症,应同时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5年 6月~ 1999年 2月采用Nd :YAG接触式激光纵形放射状汽化切割膀胱颈部及尿道内括约肌 ,同时加用非接触式激光点状照射前列腺部后尿道治疗膀胱颈挛缩 2 8例 ,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 ,均为男性。年龄 5 1~ 72岁 ,平均 6 1岁。均有排尿困难、尿频、尿细、排尿不尽感 ,耻骨上区或会阴部不适感 10例。病程 9个月~13年。其中尿潴留 9例 ,余 19例剩余尿量均大于 5 0ml。直肠指检前列腺均不大 ,B超及MRI检查 19例前列腺边界不清 ,实质回声不均匀。膀胱尿道镜检见膀胱颈呈环状狭窄 ,膀胱颈后唇抬高 ,苍…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0年以来采用耐压气囊扩张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16例,效果良好。临床资料本组16例,年龄40~63岁。病程3~6年。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反复尿路感染,排尿费力,残余尿80~830ml。尿潴留并肾功能受损3例,尿失禁2例,膀胱镜检查:膀胱颈肥厚呈堤坎样隆起,粘膜有滤泡增生、假性息肉,三角区充血可见小梁。方法及结果: 先经尿道膀胱选影,然后在尿道粘膜表面麻醉下,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8月~2002年4月,我们收治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2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年龄55~78岁,平均67岁。21例均属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排尿困难的原因是:①术后膀胱颈缩窄8例;②遗留一叶增生腺体2例;③前列腺部尿道闭锁3例;④前列腺部尿道形成狭窄环3例;⑤因前列腺癌漏诊与误诊2例;⑥尿道外口并发尿道狭窄3例。除2例遗留一叶增生腺体未切除者外,均为术后尿潴留入院,其中11例已行膀胱造瘘术。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对6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膀胱瓣后尿道成形前列腺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63例。年龄65~87岁,平均70岁。其中反复尿潴留者25例(39.7%)。已行膀胱造瘘者3例,曾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微波治疗者各2例,前列腺注射药物治疗者1例,伴膀胱结石和膀胱憩室者各3例。切开膀胱后先探查膀胱内有无其他病变和前列腺突入膀胱的程度,如有膀胱内病变应先处理。将预先置入的气囊导尿管提出切口外并向足侧牵引。距尿道内口0.6 cm处电刀U形切开膀胱颈直达前列腺组织,先在前列腺背侧用食指将增生腺体与前列腺包膜钝性分离,  相似文献   

14.
游离黏膜组织重建尿道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利用游离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 2000年8月至2004年7月采用2种游离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73例复杂性尿道狭窄。术前42例已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余31例最大尿流率1.2~6.5ml/s。用游离结肠黏膜(n=22)重建尿道长10~18cm,平均13cm;用口腔黏膜(n=51)重建尿道长3~11cm,平均5cm。术后随访分别行逆行尿道造影及尿流率,部分患者行尿道镜检查。结果随访2~4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排尿通畅67例(91.8%)。发生再次狭窄4例,其中结肠黏膜重建者1例,口腔黏膜重建者3例;排尿欠畅2例,定期行尿道扩张;尿道皮肤瘘2例;结肠腹壁瘘1例。1例结肠黏膜重建尿道者术后47个月移植物活检示结肠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基本无变化。结论口腔与结肠黏膜均可作为较理想的尿道替代物,口腔黏膜较适合狭窄段不长的尿道修复,结肠黏膜较适合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2003-2009年我科采用耻骨上尿道扩张器辅助下双极等离子腔内切开治疗复杂后尿道狭窄患者46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6例.年龄19~72岁,平均43岁.病程3~60个月,平均20个月.狭窄原因包括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经耻骨上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后尿道吻合术或尿道套人术后等.术前经尿道镜检查、排尿期和逆行尿道造影确诊,狭窄段长度3~32 mm,其中<5 mm者26例,>20 mm者3例,5~20 mm者17例.术前已行耻骨上膀胱造瘘39例.  相似文献   

16.
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2~1997年共收治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49例,现将其诊治方法予以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年龄39~83岁,平均61.7岁。病程2周~20年,其中<6个月22例,6个月~1年9例,>1~5年8例,>5年10例。以排尿不畅就诊34例,反复尿路感染就诊15例。排除尿道狭窄、尿道外口异常及特异性感染(结核)等。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脓细胞26例,尿细菌培养阳性11例。尿潴留10例,剩余尿量达45~350 ml 39例,平均104ml。尿流率测定29例,最大尿流率(Qmax)3.4~18.0 ml/s,平均为10.3 ml/s。膀胱镜检查21例,膀胱颈口明显抬高19例,呈环状缩窄2例;并发大量小梁形成18例。IVP检查9例,双侧上尿路积水5例,单侧积水1例。逆行膀胱造影3例,示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膀胱测压4例,均在正常范围。所有病例B超均提示膀胱颈后唇有不同程度抬高并突向膀胱腔。肾功能不全6例。 1.2 治疗方法 对29例剩余尿量<100 ml、症状较轻、无上尿路积水者以哈乐、桑塔等α1-受体阻滞剂为主,辅以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20例症状较重、有上尿路积水者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BNR)(药物治疗无效改手术者1例)。对尿潴留患者先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口,同时辅以抗生素治疗,择期手术;对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行下尿路引流,待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后手术。手术在骶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取膀胱截石位,采用F24电切镜,作5~7点位膀胱颈口切除,切除深度以6点位与膀胱三角区基本在同一平面为度,必要时用一食指经阴道伸于膀胱尿道后壁作引导,以确定切至适当深度。切除长度为近端尿道1cm,最长者达1.5 cm。对环状梗阻者则需做360°电切,其中6点位仍以与三角区持平为标准,在窥镜退至尿道时以颈口呈敞开状为宜。电凝止血后留置导尿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再发尿道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89例,术后发生尿道癌5例(5.6%),再发尿道癌平均时间18(9~32)个月.5例患者病理分期为T1~T2.因复发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4例,因膀胱多发癌行全膀胱切除术1例.采用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2例.5例患者术后因排尿不畅(3例)、肉眼血尿(1例)、血性分泌物(1例)再次就诊.尿道镜检查发现尿道肿物位于前列腺部尿道2例、阴茎部尿道3例.肿物呈菜花状向尿道腔内生长,可见基底部,肿物直径1~3 cm.尿道镜活检报告均为尿道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为T1~T2.5例均行TUR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尿道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Ⅰ~Ⅱ级.术后辅以羟基喜树碱尿道灌注,每周1次,共6周.结果 5例TUR术后平均随访37(24~52)个月,控尿满意,血尿和血性分泌物均消失,尿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尿道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肿瘤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再发尿道尿路上皮癌可以选择保全尿道的TUR术和尿道灌注治疗,疗效较满意且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8.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再入院的原因及治疗探讨(附106例报告)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切除术后患者再入院的原因 ,探讨治疗方法。 方法 BPH术后再入院患者 10 6例。腺体残留或复发者 4 7例 ,其中TURP术后 4 1例 ,开放术后 6例 ,4 2例再次行TURP ,5例因腺体较大行开放手术 ;尿道狭窄者 32例 ,其中TURP术后 12例 ,开放手术后 2 0例 ,2 7例行经尿道瘢痕组织冷刀内切开术加电切术 ,3例行尿道外口成形术 ,2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TURP术后继发出血 11例 ,行经尿道膀胱冲洗加电凝止血 ;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7例 ,2例行膀胱颈环状肌切断术 ,3例自行间断导尿 ,2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前列腺癌 6例 ,1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3例行姑息性TURP加睾丸切除术 ,2例行睾丸切除术 ;TURP术后尿失禁 2例 ,1例使用阴茎集尿器 ,1例转外院行尿道生物胶原注射缩窄尿道 ;腹壁切口疝 1例 ,行疝修补术。 结果  10 6例患者 ,97例行手术治疗 ,术后随诊 6个月~ 15年 ,平均 5年 8个月。效果满意 84例 (86 .6 % ) ;9例尿道狭窄术后需要定期尿道扩张 ;2例尿道狭窄和 2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手术失败 ,行耻骨上膀胱造瘘。9例未行手术治疗。 结论 术前准确诊断 ,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正确处理是预防患者再次入院的关键。再次手术应首选经尿道方式。  相似文献   

19.
经尿道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6年 4月至今我们采用经尿道接触式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 2 7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7例。年龄 19~4 7岁。病程 3个月~ 4年。狭窄原因 :骨盆骨折 14例 ,会阴外伤 5例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颈挛缩 4例 ,经尿道手术1例 ,炎性狭窄 3例。狭窄部位 :膀胱颈  相似文献   

20.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少见 ,1988年2月至 2 0 0 1年 10月我院收治 2 2例。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2 2例。男 18例 ,女 4例。年龄 19~ 73岁 ,平均 47岁。病程 3d~ 8年。以血尿为主要症状者10例 ,排尿困难者 8例 ,尿路刺激症者 3例 ,体检B超发现 1例。肿瘤单发 18例 ,多发 4例 (18% )。肿瘤直径 0 .3~ 5 .0cm。肿瘤位于三角区者 7例 ,膀胱颈者 9例 ,侧壁者 5例 ,顶部者 1例。肿瘤无蒂 1例 ,宽蒂 3例 ,细长蒂 18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膀胱镜检查 ,19例行IVU。B超表现为稍强回声团 ,IVU示膀胱有充盈缺损 ,当肿瘤 <1cm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