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中HBV-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HBV-M)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535例病人的血清HBV-DNA含量和HBV-M,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sAg( )、HBeAg(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88.8%(207/233),平均拷贝数1.0×108/ml。HBsAg( )、HBeAb(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31.6%(50/158),平均拷贝数6.2×106/ml。 HBsAg(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21.7%(15/69),平均拷贝数1.8×106/ml。HBeAb(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6.2%(1/16),平均拷贝数3.2×103/ml。全阴性组血清HBV-DNA检出率5%,平均拷贝数2.0×103/ml。结论 同时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和HBV-DNA ,对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并对212份HBV标志物阳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Ⅰ组(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Ⅱ组(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Ⅲ组(HBsAg、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17%、47.13%、47.37%;Ⅰ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与Ⅲ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P<0.01)。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检测乙肝病毒,采用FQ-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Q-PCR)法对351例乙肝患者血清样本进行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含量检测。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组(1组)和"HBsAg(+)、HBeAg(+)"组(2组)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和含量最高。"HBsAg(+)、乙肝e抗体(HBeAb)(+)、HBcAb(+)"组(3组)、"HBsAg(+)、HBeAb(+)"组(4组)、"HBsAg(+)、HBcAb(+)"组(5组)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cAb(+)、HBeAb(+)"组(6组)血清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31.4%,8.3%,23.7%和4.5%。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定量检测HBV-DNA能真实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FQ-PCR法检测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方法对587例临床血清标本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免疫学对比检测。结果血清HBV-DNA水平与HBV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相关。以含有HBe Ag(+)的(HBs Ag(+)/HBe Ag(+)/HBc Ag(+))模式和(HBs Ag(+)/HBe Ag(+))模式的HBV-DNA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1.35%(169/183)和100%(17/17),均显著高于其他HBVM模式(P<0.01)。结论 HBe Ag和HBV-DNA有明显的相关性,定量检测HBV-DNA能真实反映HBV复制情况,为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阴性IgA肾病患者肾组织进行HBV-DNA的检测,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56例血清HBV抗原阴性和8例血清HBV抗原阳性的肾炎患者肾活检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的HBV-D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4例血清HBV抗原阴性和8例血清HBV抗原阳性的肾炎患者肾新鲜活检组织中的HBV-DNA。结果ISH在血清HBV抗原阳性的8例标本中HBV-DNA的检出率为88%(7/8),血清HBV抗原阴性56例中检测出HBV-DNA11例(20%)。原位杂交显示两组检出的HBV-DNA均以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分布为主,与组织中HBV抗原阳性颗粒的分布基本一致。荧光PCR在血清HBV抗原阳性的8例标本中HBV-DNA的检出率为100%(8/8),血清HBV抗原阴性14例中检测出HBV-DNA0例(0%)。结论HBV-DNA在IgA肾病肾组织中的检出,表明HBV在IgA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县肝癌高发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DNA载量.方法: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血清54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540例感染者HBV-DNA阳性率为35.7%(193/540).在298例HBsAg阳性的感染者中,HBV-DNA阳性率为614%(183/298).其中单纯HBsAg阳性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51.6%;HBsAg阳性和抗-HBc阳性模式感染者中HBV-DNA阳性率为53.8%;在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模式感染者中HBV-DNA阳性率为92.7%,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45.3%.329例ALT正常组HBV-DNA阳性率为10.3%.急性乙型肝炎组HBV-DNA阳性率为72.7%,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阳性率为70.6%,肝硬化组HBV-DNA阳性率为80.3%,肝癌组HBV-DNA阳性率为83.8%.ALT正常组与发病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我县肝癌高发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s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与HBV-DNA载量高度一致,HBV-DNA载量分析对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口服拉米夫定治疗48周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DNA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肝组织学的关系,评估拉米夫定对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CHB患者均来自本院2009 - 03 ~ 2012 - 03住院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RT-PCR检测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治疗48周后进行肝组织穿刺,标本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12和24周血清HBV-DNA的水平和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36、48周后血清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48周后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r=-0.452,P=0.017)及纤维化程度(S)(r=-0.571,P=0.001)呈负相关.结论 拉米夫定可以降低CHB患者血清HBV-DNA的水平;治疗48周后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分级和纤维化程度(S)分期呈负相关,该结果为拉米夫定治疗CHB患者疗效的评估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既往研究显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呈正相关,PreS1Ag(前S1抗原)和HBeAg与HBV-DNA亦呈高度正相关.本研究通过对12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和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均阴性的健康体检者血清进行PreS1Ag与HBeAg及部分HBV-DNA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以探讨PreS1Ag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和HBV-DNA的关系,及对乙肝的诊疗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283例乙肝血清HBV-M和PreS1-Ag,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HBV-DNA.结果:对乙肝血清标志物5种模式进行分析,模式①中PreS1-Ag的阳性率(72.9%)和HBV-DNA的阳性率(95.8%)高于模式②中PreS1-Ag的阳性率(37.7%)和HBV-DNA的阳性率(40.6%),两种模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8例PreS1-Ag阳性患者中HBV-DNA阳性率78.1%(100/128),HBeAg阳性率为54.7%(70/1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1-Ag与HBV-DNA在反映不同血清型乙肝病毒的复制方面一致性较好;尤其是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检测血清PreS1-Ag和HBV-DNA在乙肝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性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 通过观察HBV-DNA阳性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定HBV-DNA及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判断肝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HBV-DNA定量拷贝数大部分阴转或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ALB)明显增加,血清总胆红素(TB)水平明显下降,胸(或/和)腹水明显减少或消失.应用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性患者低蛋白血症1年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能够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出情况。方法对3243例孕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5项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HBV-DNA。结果 3243例孕妇中,血清HBsAg阳性241例,HBsAg阳性的孕妇血清中LHBs阳性率高于HBeAg。135例HBV-DNA阳性孕妇血清中,LHBs(OD值)与HBV-DNA拷贝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71例HBeAg阳性标本中,LHBs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1.5%、93.0%,170例阴性标本LHBs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0.0%、40.6%。24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中LHBs与HBV-DNA诊断结果符合率为74.7%。结论 LHBs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LHBs较HBV-DNA更能敏感反映HBV的感染复制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清及乳汁HBV DNA含量对母乳喂养的指导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携带孕妇208例,通过检测这些产妇血清和母乳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来研究母乳喂养的指导意义.结果 小三阳者92例,占44.23%;大三阳者116例,占55.77%.208例HBV携带产妇中血清HBV-DNA阳性者113例(54.33%),乳汁HBV-DNA阳性者75例(36.06%).小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36例,检测率为31.86%;大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77例,检测率为68.14%;大三阳组产妇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小三阳产妇母乳中HBV-DNA阳性26例,检测率为34.67%;大三阳产妇乳汁HBV-DNA阳性49例,检测率为65.33%;大三阳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和乳汁中HBV载量分布有明显差异.血清中HBV-DNA≥1×106 copies/ml的产妇,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与血清的HBV-DNA含量成正比(rs=0.382,P=0.015).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的HBV与产妇血清中的HBV有密切的关系,产妇要依据母乳中传染的危险性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指导性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4例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阶段分为慢性肝衰竭(CLF)组35例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组29例,两组均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法(Q-PCR)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V-DNA水平,并比较两组的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ACLF组中的HBsAg与HBV-DNA水平以及CD4+、CD8+均高于C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通过分析患者血清中的HBsAg与HBV-DNA水平的表达情况,掌握不同病程阶段HBV感染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为病症的预防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前S1蛋白(Pre-S1蛋白)、HBV-DNA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意义.方法共检测256例乙型肝炎患者(HBsAg均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和血清Pre-S1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HBV-DNA采用荧光定量PCR(PQ-PCR)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者,Pre-S1蛋白和HBV-DNA检出率分别为89%和92.1%,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该组患者Pre-S1蛋白,HBV-DNA检出率较高,HBeAg阴性患者,HBV-DNA与血清Pre-S1蛋白仍有不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HBeAg阳性患者(P<0.01)显示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结论Pre-S1蛋白与HBV-DNA联合检测能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血清HBV-DNA载量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4 017例HBV感染者血清标本中HBV-DNA含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其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结果表明,HBsAg、HBeAg、HBcAb阳性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96.82%;HBsAg、HBeAg阳性组检出率为100.00%;HBsAg、HBeAb、HBcAb阳性组检出率为26.79%;HBsAg、HBcAb阳性组检出率为45.89%;HBcAb阳性组检出率为0.29%。结论:患者血清中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的阳性率存在相关性。采用FQ-PCR法检HBV-DNA能更客观地反映HBV复制的程度和传染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产妇血清表面抗原(HBsAg)含量与乳汁中HBV-DNA含量的相关性,并指导母乳喂养.方法 对140例产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乳汁中HBV-DNA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表面抗原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乳汁HBV-DNA阳性组表面抗原含量为(58 183.2±39 147.8) IU/ml,B组HBV-DNA阴性组表面抗原含量为(1848.8±2458.3) IU/ml.A组血清中表面抗原含量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汁中HBV-DNA含量与血清中表面抗原含量呈正相关(r=0.799,P<0.01).结论 慢性HBV感染孕产妇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的测定及检测其乳汁中HBV-DNA含量,对阻断母婴传播和预防家庭内水平传播及对HBV感染孕产妇的诊治和疗效评估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为HBV感染产妇选择是否母乳喂养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与唾液中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在3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DNA>103 copies/mL者268例,阳性率为89.33%。唾液HBV-DNA>103copies/mL者219例,阳性率为73.00%。血清、唾液HBV-DNA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86,P<0.01)。结论:血清中HBV-DAN与唾液中HBV-DNA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唾液中HBV-DNA>105 copies/mL时同样导致HBV的水平传播,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3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Abbott微粒子酶免疫荧光法(MElA)进行检测,统计血清中HBV-DNA含量与e抗原含量,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376例患者血清分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HBeAg(+)/抗-HBe(+)、HBeAg(-)/抗-HBe(+)三组,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轻、重度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阳性组含有的HBV-DNA比e系统双阳性、e抗原阴性含量都要高(P<0.05),HBV-DNA和HBeAg的含量间存有一定的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病情越重,HBV-DNA平均含量就会越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HBV-DNA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提供有治疗价值的判断标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初步诊断为乙型肝炎的患者69例,所有患者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RIA)和聚合酶链反应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及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定量检测.结果 HBV-DNA定量:HBV复制标准采用HBV-DNA大于500 copy/ml.其中HBV-DNA检出率在V组患者中检查率为87.5%,与其他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有一定关联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性模式HBV-DNA低于HBeAg与HBsAg均为阳性模式.需进一步探索其规律,以便在临床上更好的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期间,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的动态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42例慢性乙肝患者肌肉注射干扰素α-2b每次3 m IU,疗程6个月。定期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结果:完全应答组治疗1个月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显著降低,明显低于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P<0.05)。且完全应答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清中HBV-DNA定量下降均>2log,通过分析表明用干扰素-α2b治疗1个月后若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下降>2 log,则提示干扰素α-2b的疗效好;另外治疗前ALT高水平与其疗效好亦相关。结论: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清中HBV-DNA定量是预测干扰素-α2b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