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年,男尸。在制做标本时,发现在主动脉弓凸缘有三个分支,但居右侧的不是头臂干,而是右颈总动脉。在主动脉弓凸缘未见右锁骨下动脉,具体报告如下: 右颈总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凸缘右侧,起点外径0.85cm。左颈总动脉紧贴右颈总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凸缘,起点外径0.70cm。左锁骨下动脉在距左颈总动脉左缘1.45cm处,起于主动脉弓凸缘,起点外径0.65cm。右锁骨下动脉在距左锁骨下动脉左缘1.10cm处,起于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转折处后壁,起点外径0.70cm。自左向右走行,跨过第3胸椎和第4胸椎间的椎间盘,经食管和脊椎之间斜向右上方,进入右斜角肌间隙。 另外,在本例尸体还伴有右椎动脉的变异。右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中,未见右椎动脉。右椎动脉在距右颈总动脉起点3.50cm处,起于右颈总动脉的后外侧壁,起点外径  相似文献   

2.
从1960年至1966年及1975年至1980年底,我们在146例尸体解剖观察中发现两倒右锁骨下动脉的起始变异,现报导如后。例1:女,12岁,死因不明,1980年局解中发现。主动脉位置正常,右颈总动脉在气管前由主动脉弓发出。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均超于主动脉弓,未见异常。右锁骨下动脉直接起于主动脉弓后壁,平第三胸椎下缘,  相似文献   

3.
在解剖一男性尸体时发现其主动脉弓的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个分支,而左颈总动脉则发自于主动脉弓的右后壁,与左锁骨下动脉呈前后重叠的位置,其口径明显大于右颈总动脉,四条动脉被压扁后直径测量结果为:右锁骨下动脉0.86mm,右颈总动脉9.23mm,左锁骨下动脉9.75mm,左颈总动脉13.21mm.左颈总动脉位于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与气管颈段之间的部分,与左喉返神经的关系密切.左喉返神经先行于左颈总动脉的内侧,继至其后方,再于气管、食管沟中走行.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弓分支类型常见有 A、B、C三型 ,其他型罕见 ,但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将所观察到的 1例右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型 )报告如下。1 标本介绍女尸 ,8岁 ,身长约 10 0 cm,发育正常 ,死因不明。解剖颈根部和纵隔时见 :心脏的位置和外形正常 ;主动脉弓上缘发出三分支 (从右至左 )分别为 :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其中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共干 ;右颈总动脉起始部外径为 8.30 mm ,与共干动脉起始部相距 2 .30 m m;右锁骨下动脉平第 4胸椎体上缘发自共干动脉起始部右后下方 ,外径为 5 .0 mm ,距正中…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解剖一具15岁男尸过程中发现在主动脉弓处发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四个分支和双上腔静脉的变异.主动脉弓上方发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而右锁骨下动脉则由主动脉弓下方右壁发出,正对主动脉发出左锁骨下动脉稍下处.右锁骨下动脉向右上斜行横过食管的后壁越胸膜顶前面,经胸廓上口到颈根呈弓形弯向外侧,经前斜角肌的后方入腋腔移行为腋动脉.关于右锁骨下动脉的上述变异,陈子华、菊地正嘉曾报道过.从发生学上来看,异常右锁骨下动脉是由右背主动脉的远端部分和第七节间动脉形成的.右第四动  相似文献   

6.
从国内所报道的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的报告中,均未有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伴左、右椎动脉起始异常的。我们在进行胎儿的尸体解剖中,发现1例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伴左、右椎动脉起始异常。为累积资料,现报告如下。足月女婴(雷佛奴尔引产儿),体重2460克,坐高32.5厘米,身长45.5厘米。胎儿母亲妊娠期间有否患病不详。主动脉弓从右到左第1分支为右颈总动脉,第2分支为左颈总动脉,第3分支为左椎动脉,第4分支为左锁骨下动脉,第5分支为右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位于主动脉弓移行于降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后下方。它直接从  相似文献   

7.
正常情况下,由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三大分支,即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这种情况占85-5%;少数由主动脉弓发出两支,即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的共同干和左锁骨下动脉,这种情况占8-2%;另有由主动脉弓发出四支,自右向左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这种情况占3-3%[1]。此外,还有从主动脉弓凸侧发出四支,即自右向左依次为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右锁骨下动脉由主动脉弓右侧部后壁发出,经气管前方行走者较为罕见,未曾有报道,现报告1例。成…  相似文献   

8.
头臂干是主动脉弓凸面自右向左发出的第一条分支,其上行至右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我们在解剖一男尸时,发现头臂干缺如,主动脉弓自右向左发出四条分支: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该例主动脉弓凸面自右向左发出:右颈总动脉、左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弓的分支类型国内外已有报其中右锁骨下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者极为少见,出现率为0.60%±0.42%.作者发现1例,报道如下.成年女尸,身长155cm.右锁骨下动脉于左锁骨下动脉起点远侧2.2cm处,平第三胸椎体下缘起自主动脉弓后壁.经食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起始段为升主动脉,在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由主动脉弓凸侧从右向左发出3大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通常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第1段,穿第6~1颈椎横突孔上行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  相似文献   

11.
食管后右锁骨下动脉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后右锁骨下动脉1例边艳珠,廖瑞,袁桂琴人体解剖学教研室(050017)关键词右锁骨下动脉,变异本报告系做胎儿脑血管灌注时,发现右锁骨下动脉起点和行程的变异。该动脉起始于左锁骨下动脉与左颈总动脉发出部位之间的主动脉弓后壁上,而后向右上方经气管和食管...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一例82岁女尸,有双主脉弓,属Gross等的ⅡA型、Edwar(?)s的IA型,Harlley的IA1型。心脏无异常发现,右主动脉弓起始部周径8.3厘米、左弓6.5厘米,于第三胸椎椎体右侧形成降主动脉,二弓间围绕气管和食管。升主动脉分叉处发出甲状腺最下动脉,两弓各依次发出颈总动脉、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两侧椎动脉均自第四颈椎横突孔进入。动脉导管索连结左弓与左肺动脉,胸主动脉在第6~9胸椎的一段于脊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P解时遇到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行程异位1例,现报道如下。成年女尸,年龄约65岁,身高154crn,颈部无手术疤痕。尸解发现右侧锁骨一一F动脉未发自头臂干,而是起自主动脉弓后面,左锁骨不动脉的左侧15cm处,于第3胸椎中部左缘上升达4.scm后弓形穿过食管\气管、甲状腺下极。右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后方,在右侧臂丛前面与臂丛一起出右侧斜角肌间隙。右锁骨下动脉始部压扁外径l.7cm;中部1.4cm;末部1.Zcm;全长15cm。类似本例的右锁骨下动脉异位不多见,在临床上行颈根部、气管、食管、甲状腺手术或动脉造影时,应注意其…  相似文献   

14.
<正> 食管后位右锁骨下动脉是主动脉弓分支类型中较少见的变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将所见两例,简要报导如下。 解剖所见 例1[图1],为成人,男性。主动脉弓位置偏左,由近向远依次发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外径依次为12毫米、11毫米、13毫米、12毫米;间距依次为2毫米、4毫米、3毫米。 右颈总动脉发起后,斜过气管右前方,至气管、食管右侧上行。左颈总动脉发起后,经气管左前方至气管、食管左侧上行。  相似文献   

15.
右锁骨下动脉异常1例报告宁夏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高天顺,胡庆和,赵承军1本例报告:一成人女尸,其右锁骨下动脉紧邻左锁骨下动脉的左后下方起自主动脉弓。此时主动脉弓上的动脉分支自左向右为右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四大分支。然后右锁骨下...  相似文献   

16.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臂干是主动脉弓凸面自右向左发出的第一条分支,其上行至右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颈包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我们在解剖一男尸时,发现头臂干缺如,主动脉弓自右向左发出四条分支: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迷走锁骨下动脉的显示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对经320排CTA确诊的迷走锁骨下动脉患者12例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迷走锁骨下动脉中有11例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为迷走左锁骨下动脉,CTA表现为主动脉弓上分支血管数目和走行次序异常,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表现为主动脉弓上依次分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其中2例伴有Kommerell憩室;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表现为主动脉弓上依次分出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同时还伴有右位主动脉弓和Kommerell憩室。结论:320排CTA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迷走锁骨下动脉的走行和伴发的其他解剖变异,有助于避免在血管介入、胸外科手术以及肿瘤放疗中损伤迷走血管,同时可鉴别于食管或纵膈疾病。  相似文献   

18.
统计了200例主动脉弓的分支类型。结果分为七型:第一型(A型)即正常型,177例,占88.5%;第二型(B型),头臂动脉与左颈总动脉合干起始,而左锁骨下动脉单独起始,11例,占5.5%;第三型(C型),由主动脉弓上自右至左发出:头臂动脉、左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四支,有4例,占2%;第四型(D型),似第三型,但右侧二支合干,有 1例,占0.5%;第五型(F型),由主动脉弓上自右至左发出:头臂动脉、甲状腺最下动脉、左頸总动脉及左鎖骨下动脉,計5例,占2.5%;第六型(H型)和第七型(CG型),皆系右鎖骨下动脉做为主动脉最末分支,起自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移行部,各有1例,皆占0.5%。本文对这些变异的胚发生以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伴随的周圍結构的改变做了討论。  相似文献   

19.
右锁骨下动脉变异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右锁骨下动脉是头臂干的重要分支 ,我们在解剖一正常中年男尸时 ,发现其起点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后方 ,绕食管后方斜向上行。上述变异报道较少[1] ,现报告如下。  该变异右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后壁 ,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起点左后方 1 5cm处 ,平对第三胸椎 ,经食管与椎前筋膜间斜向右上穿行 ,斜跨食管后方长达 3 3cm。穿出点平对第二胸椎 ,位于右胸锁关节下 ,后方毗邻胸膜顶及肺尖。动脉穿出后 ,走行于右锁骨内端后方 ,紧贴臂丛上方横穿右斜角肌间隙后续为腋动脉。其主要分支走行均正常。纵观该变异动脉 ,管径呈现由粗到细的变化趋势 :起…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解剖尸体过程中 ,发现了 1例右锁骨下动脉变异 ,此类情况罕见[1,2 ] ,特报道如下。女尸 ,5 0岁左右 ,身长 1.62m ,石炭酸福尔马林固定。变异动脉发于左锁骨下动脉远侧 0 .91cm处 ,发出后与正中矢状面成 30°夹角向右上方走行于食管后方。起始处距食管左缘 3.8cm ,距右锁骨下缘 10 .5cm ,其分支椎动脉距右锁骨下 4 .2cm ,胸廓内动脉距右锁骨下 3.4cm。起始部主动脉压扁径3.80cm ,右锁骨下动脉 1.5 5cm ,左锁骨下动脉 1.0 5cm ,左颈总动脉 0 .95cm ,右颈总动脉 1.15cm。此动脉变异在食管钡餐照影及通过右锁骨下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