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雄激素过剩可以通过诱导皮脂溢出激发或加重痤疮。在女性,当出现痤疮伴多毛症或经期不规则时,常会怀疑雄激素紊乱。然而,在男性,痤疮也许就是雄激素过剩的唯一体征。目的:调查男性痤疮患者是否会出现病理性雄激素血液水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在大学皮肤科就诊和未就诊的轻至重度男性痤疮患者(n=82,连续抽样),对照组为未患痤疮的男性(n=38),主要观察指标为雄激素参数,包括清晨睾酮、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胞生成激素、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17-羟黄体酮;并进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结果:痤疮患者的17-羟黄体酮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其他参数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全球发病率约9%,且处于增长趋势[1-2]。痤疮发病与雄激素介导的皮脂生成、角化过度、痤疮角质杆菌定植及与先天性和适应性机制相关的炎症反应有关。因此,抗雄激素分泌、抗感染及靶向特定因子的生物抗体治疗已成为研究焦点[3]。  相似文献   

3.
陶冶  沈慈慧 《浙江医学》2011,33(9):1313-1315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雄激素水平与痤疮的关系以及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PCOS患者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PCOS患者68例,分为痤疮组(36例)和非痤疮组(32例)两组,测定患者血清性激素,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3个疗程或腹腔镜下卵巢多点打孔术后3个月复查血清性激素水平,同时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痤疮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皮损定级评估。结果治疗前痤疮组血清睾酮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痤疮组与对照组(P〈0.01);非痤疮组睾酮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痤疮组与非痤疮组患者血清LH及LH/FS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间FS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痤疮组、非痤疮组患者雄激素均明显下降(P〈0.01);PCOS痤疮组皮损疗效评价:治愈10例;显效13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9%。结论PCOS患者表现痤疮与雄激素的升高有关,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此类痤疮皮损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笔者跟随导师陈立怀教授出诊过程中,见很多患者在月经来潮前下颏部出现痤疮或者痤疮加重的现象,影响了爱美女性的容貌和心情。本病当属于经前痤疮,多发于青春期女性,是一种以炎性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口唇周围较为多见。本病的发生与月经前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在黄体期内,雌二醇降低,雄激素的含量或雄激素与雌激素的比例相对较高,导致皮脂腺活性相应增强,因此容易造成痤疮的加重。根据女性月经期生理特  相似文献   

5.
痤疮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 ,好发于青春期。有报道[1] 痤疮与毛囊皮脂腺单位雄激素受体 (AR)水平升高或雌激素受体 (ER)和AR之间比例失调 ,或与AR对正常血清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有关。痤疮虽然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但影响人的外貌 ,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目前治疗痤疮药物很多 ,现就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 抗生素治疗痤疮患者致病因素中 ,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 ,而痤疮丙酸杆菌则是主要致病细菌[2 ] 。毛囊皮脂腺单位中有多种微生物存在 ,有痤疮丙酸杆菌、贪婪丙酸杆菌和颗粒丙酸杆菌以及球菌属…  相似文献   

6.
痤疮膏抗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增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多与青春期雄激素分泌过盛有关。金黄地鼠侧腹器官是公认的研究雄激素的理想模型。笔者以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作为观察痤疮膏抗皮脂腺增生的实验研究对象 ,并与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的安体舒通作对照观察。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动物 :金黄地  相似文献   

7.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小鼠痤疮模型对于研究痤疮的发病机制或评估抗痤药物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依据造模的原理将小鼠痤疮模型归纳为丙酸杆菌、化学物质刺激、雄激素三类。以小鼠痤疮模型分类为切入点,对其建模方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以利于在痤疮的研究中选择适合的小鼠痤疮模型。  相似文献   

8.
痤疮好发于青春期,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毛囊口角化过度、皮脂腺分泌过旺、雄激素水平升高或受体敏感性增高以及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等有关。痤疮多发生于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其发病率很高,85%的青少年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痤疮。病情轻者,  相似文献   

9.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近年来,人们对痤疮的药物治疗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甘草锌 甘草锌是甘草酸与锌结合的有机锌药物制剂。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很多酶的主要组成成分。缺锌可扰乱相关酶——雄激素系统的功能,使雄激素分泌过多,并可致组织内维生素A不足,影响皮肤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甘草锌可逆转上述病理过程,因此,对痤疮有效。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对聚合性痤疮患者皮损内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聚合性痤疮并符合中医痰热互结证型的患者126例,采用不平衡指数法结合患者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42例,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内服配合外用自拟痤疮洗剂(金银花等);对照1组42例,予内服美满霉素治疗配合外用自拟痤疮洗剂;对照2组42例,单纯外用自拟痤疮洗剂。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处的白细胞雄激素受体。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AR阳性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AR阳性率与对照组1组、对照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降低聚合型痤疮患者的AR明显优于西药组及单纯外治组,为清热解毒散结法治疗痤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Acne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skin conditions affecting teenagers. It is a disease of the pilosebaceous unit. Blockage of sebaceous glands and colonisation with Proionobacterium acnes leads to acne. Grading the severity of acne helps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Treatment of acne should be started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minimise the risk of scarring and adverse psychological effects. It should be tailored to the individual patient, the type of acne, its severity,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use the treatme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Topical agents are the mainstay for treatment of mild acne. Moderate acne is treated with oral antibiotics.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may be reduced by subsequent use of non-antibiotic topical medications. Severe acne is treated with isotretinoin, and this can lead to permanent remission. With better education and care given by medical profession, acne treatment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2.
痤疮的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欧阳文杰  陈小勇 《医学综述》2013,(23):4347-4349
研究发现,肺经风热证、湿热蕴结证和血瘀痰凝证是痤疮中医辨证分型的主要证型;心理因素是痤疮发病和加重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痤疮的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特异性及普遍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痤疮作为青春期男女高发的常见皮肤病,其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将有益于痤疮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海南大学生寻常痤疮患病调查及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口地区大学生寻常痤疮患病情况,并评估16~23岁青少年大学生寻常痤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对痤疮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3500名学生,对调查对象进行疾病诊断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6~23岁大学生寻常痤疮患病率为33.8%,男性(34.8%)和女性(32.4%)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阳性家族史、月经不调(女性)、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等为痤疮的危险因素。结论寻常痤疮是好发于青少年的常见疾病,其发生受到多因素影响,治疗时要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女性青年痤疮与血清睾酮水平的关系;方法对45例女性青年痤疮患者及51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睾酮(T)血清雌二醇(E2)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促卵泡素(FSH)进行放免测定。结论血清T增高可能是女性青年痤疮重要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物质(SP)在寻常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64例寻常痤疮患者血清、皮损及32例正常人血清及皮肤中的S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所有患者血清及皮损中的SP、IL-1、IL-6明显增高,与正常人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级患者血清及皮损中SP、IL-1、IL-6水平与、级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SP可能与寻常痤疮的发病密切相关,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寻常型痤疮是常见的以粉刺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对青春期的人群的生活、心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西医对寻常型痤疮主要通过激素类药物、维A酸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疗效不稳定,并且有各种副作用。中医学在治疗中充分重视皮肤自身的生理调节修复功能,穴位疗法是己通过临床及实验证明是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文章主要通过穴位埋线法、普通针刺法和耳穴法探讨寻常性痤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细菌在痤疮的粉刺形成和炎症发生的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对阐明该病的病因及指导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42名寻常性痤疮病人、共采集标本128份,其中粉刺72份,脓液56份,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及凝固酶试验进行需氧菌的分离和鉴定。通过多次厌氧分离接种培养,耐氧试验,触酶试验及进行有关的生化系列实验,进行厌氧菌分离和鉴定。结果发现从痤疮皮损中分离出的细菌,最多的是需氧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其它种类仅为少数。粉刺和脓液中培养的细菌种类差异不明显,而细菌的阳性率有一定差异,其结果对我们探讨病机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常家庭刺激物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采用非侵袭性方法评估皮肤对刺激物反应的种族差异性,掌跖蕈样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结果,采用ISA247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UV硬化治疗:针对光敏性皮肤红斑狼疮患者的一种新型干预疗法.  相似文献   

19.
痤疮发病机制中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妍 《医学综述》2008,14(8):1124-1126
痤疮属于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性疾病。近来的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病机制中免疫应答与毛囊皮脂腺单位高表达白细胞介素1α、Toll样受体、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有关。痤疮瘢痕愈合的炎症皮损在消退期呈现高比例的皮肤归巢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人类白细胞抗原高表达及毛细血管增生,提示迟发型超敏反应参与痤疮的炎症机制,免疫失衡在痤疮炎症发展中可能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克林霉素面膜的制备及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治疗痤疮的新药品。方法:根据痤疮发病的具体特点,制备克林霉素面膜,并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克林霉素面膜治疗痤疮的总有效率为94.34%,相对于空白面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只要根据病人发病部位的具体特点,设计制剂处方,就能制造出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