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iu LJ  Zhang R  Li JQ  DU SC  Jin D  Wei 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407-1410
目的初步探讨东北部延边地区HCV基因型分布和1a型的感染状况。方法对44例来自延边地区的HCVRNA阳性样本进行HCV5’非编码区(5’NCR)复合酶切分型分析。将分型结果为1a型的4例样品(分别为Y2、Y4、Y6、Y8)进行5’NCR和NS5B区的扩增,测序,然后与27个HCV全基因参考序列(均来自GenBank)比对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44例样品中1a/1b混合型19例(43.1%),1b型12例(27.3%),2a/1b混合型8例(18.2%),1a型4例(9.1%),2a型1例(2.3%),2b型以及3~6型未检出。其中,1a型的4例样品Y2、Y4、Y6、Y8分别与各基因型的全基因参考序列相比较,在5’NCR与1a型参考序列HC—J1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0.990、0.990、0.990、0.990,进化树分析也证实为1a型;在NS5B区与1b型参考序列HC—J4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0.936、0.957、0.936、0.936,进化树分析表明为1b型。结论延边地区以1a/1b型混合感染为主,1b型和1b/2a型感染次之,与中国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对4例1a型HCV病毒株的分析发现,存在HCV5’NCR与NS5B分型结果不一致现象。分析推测可能是HCV基因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重组的表现,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 )基因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感染途径、性别、年龄因素的关系。方法在198份抗HCV抗体和HCV RNA均阳性的血清标本中,分别提取HCV RNA ,通过逆转录巢式PCR(RT nested-PCR)扩增C基因的羧基端至E1基因的氨基端长度为474 bp的片段,测定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的 HCV序列进行系谱分析,确定HCV基因亚型。结果198例患者中,HCV 1a型4例(2.0%);1b型例71例(35.9%);2a型9例(4.6%);3a型29例(14.7%),3b型47例(23.7%),6a型37例(18.7%),6d型1例(0.5%)。各基因型在男女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518, P=0.885);不同年龄人群 HCV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56,P=0.005);不同感染途径人群 HCV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45,P=0.005)。结论贵州地区 HCV 基因型主要为1b型,其次为3b、6a、3a型,同时还存在1a、2a和6d等基因型。HCV基因型与其感染途径有关,基因亚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了解天津地区丙型肝炎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52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基因测序法进行HCV基因型的检测,并对基因型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52例丙型肝炎患者分别感染1b、1a、1c、2a、2i、3a、3b、4a和6a共9种基因亚型,其中1b型占59.9%,其次是3a型,占12.7%。对1型、2型、3型和4型4种基因型进行肝功能、HCVRNA病毒载量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HCV感染的不同肝病程度患者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1b型为主,其次为3a型。HCV基因型与HCVRNA病毒载量、肝脏损伤指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基因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对78例HCV感染患进行HCV NS5区基因分型。结果:HCV1b型感染71例(91%),HCV2a型7例(9%),未发现其它基因型;丙型肝炎患有无输血史,是否重叠HBV感染,其基因分型构成比均无显性差异(P>0.05);1b型HCV血清ALT异常(63.4%)明显多于2a型(14.3%)(P<0.05)。结论:本组HCV感染的基因型多数为1b型,少数为2a型,1b型更易致肝细胞损伤,并可能与活动性肝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PCR技术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TaqMan技术,对HCV基因型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巢式RT-PCR扩增HCV的NS5B基因区域,测序后进行HCV基因亚型分析并与实时荧光PCR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时荧光PCR共分型119例,其中110例成功进行测序分型,实时荧光PCR分型的119例中1型71例,占59.7%,非1型48例,占40.3%;测序分型的110例中,1型73例(均为1b型),占66.4%,非1型37例(其中2a型7例、3a型6例、3b型3例、4a型1例、4k型1例、5a型1例、6a型17例、6n型1例),占33.6%。与110例测序分型的结果比较,实时荧光PCR分型总的符合率为71.8%(79/110),其中1型的符合率为80.8%(55/68),非1型的符合率为57.1%(24/42)。 结论 实时荧光PCR进行HCV基因型检测操作简便、快速,但分型结果特异性不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2007~2014年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征以及基因型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诊断结果的关系。方法:采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试剂盒DNA测序法对丙型肝炎1262例抗-HCV阳性血清进行HCV RNA检测和HCV病毒基因分型。结果:1262份抗HCV阳性血清中HCV RNA阳性1208例(95.7%),单一基因型占91.4%,其中1b型占70.4%,2a型占9.3%,3b型占6.3%。混合基因型占4.4%,其中1b&2a混合型占2.5%,1b&3b混合型占1.6%,单一基因型和混合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地区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同时有6b和6h新基因型出现,提示今后南京地区会出现多种基因型并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丙型肝炎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的特征,为新疆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80份汉族和维族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样本先进行荧光定量 PCR 检测病毒载量,载量大于1×103 copies/mL 的再采用 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 HCV 基因分型。结果基因分型确定355份样本,成功分型率为93.4%,汉族和维族基因型检出率1b 型分别为59.91%、69.92%,2a 型分别为30.17%、12.20%,3a 型分别为5.60%、8.13%,3b 型分别为3.88%、8.94%。新疆乌鲁木齐和其他地区丙型肝炎感染者中,维族、汉族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乌鲁木齐和其他地区男性、女性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鲁木齐地区病例中,维族、汉族男性感染者2a 型和女性感染者1b 、3b 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其他地区,仅2a 型男性维族、汉族感染者发病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汉族和维族丙型肝炎感染者 HCV 基因型分布与国内大多数地区不同,汉族以1b 、2a 型为主,而维族以1b 型为主,其次是2a 、3a 、3b 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昆明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方法对204例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病毒栽量,核酸为阳性的样品,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HCV基因分型检测,其中60例经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的HIV感染者,对共感染和非共感染组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4例HCV患者中3b型85例(HCV感染率最高,为41.6%);1b型HCV感染在HIV/HCV共感染组中的感染率(30.0%)明显高于单纯HCV感染组感染率(20.0%)(P〈0.05)。而3b型HCV感染在HIV/HCV共感染组中的感染率(35.0%)明显低于单纯HCV感染组感染率(44.2%)(P〈0.05)。1b型,3a型和3b型HCV合并HIV感染的发生率较高;2a型和6a型HCV合并HIV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不同丙肝基因型HIV/HCV共感染者间感染途径以静脉药隐为主,其次是性接触。结论昆明地区共感染纽中的HCV流行的基因亚型有1b,3a,3b,6a共4种,1h为流行的主要基因亚型3a,3b和6a型均占相当比例,初步说明昆明地区HCV流行的基因亚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分布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7例HCV RAN阳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对其HCV Core区(C区)和NS5B区基因序列进行RT-nPCR扩增,两区扩增成功的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测序结果分别与相应的参照株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两区基因分型结果一致者确定HCV基因亚型。结果 185例HCV C区和NS5B区都扩增成功,其中179例两区基因分型结果一致。共检出1、2、3、6型4种基因型和8种基因亚型,其中1b型占40.78%(73/179),6a型占27.37%(49/179),3b型占11.73%(21/179),3a型占8.94%(16/179),2a型占6.15%(11/179),1a型占3.91%(7/179),2b型占0.56%(1/179),6n型占0.56%(1/179)。1b株可分为A、B、C三大簇,A簇与中国广泛流行1b株接近、B簇与中国中部及南部地区流行1b株接近,6a株分为Ⅰ、Ⅱ两大簇,与献血人群及静脉吸毒人群中6a型株接近。结论广州地区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以1b、6a、3型为主,存在多种亚型;1b型株包含中国大部分地区的1b型株,6a、3型已取代2a型分别成为第二、三主要流行基因型;未发现6型变异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扩增HCV种属信息区NS5B和高度保守区5-UTR基因序列,用系统进化树法深入分析HCV基因型和亚型,阐明广东地区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特点。方法采集99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例血清,应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HCVNS5B区和5-UTR特定片段,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HCV基因型及亚型。结果99例患者标本均准确分型,其中NS5B区段分型74例,5-UTR区段分型99例。HCV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1a亚型1例、1b亚型59例、1型7例、2a亚型11例、3a亚型3例、3b亚型2例、3型3例、6a亚型13例;另有2例标本在两区段分型不同,5-UTR/NS5B区段分型分别为6a/1b和3a/1b。两区段共同分型74例,72例标本在两区段基因型一致,2例标本在两区段基因型不同,为HCV重组体。结论联合分析HCV不同区段基因序列,可提高HCV基因分型的准确度及灵敏性。广东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亚型分布以1b为主;其次为6a和2a;3型中的a、b亚型也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河源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河源市中心血站抗-HCV ELISA双试剂均阳性的无偿献血者样本,经HCV RNA定量检测,HCV RNA定量结果>1×103 IU/mL的样本,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 141例抗-HCV 双试剂阳性样本中,123例病毒载量大于1×103 IU/mL,108例获得基因分型结果。HCV基因分型为:6a(45例,41.67%)、3型(27例,25.00%)、1b (12例,11.11%)、1a (12例,11.11%)、1a+1b (6例,5.56%)和3型+6a(6例,5.56%)。HCV各基因型无偿献血者病毒载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业无偿献血者HCV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无偿献血者间HCV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河源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的基因型(亚型)包括1a、1b、3型和6a,其中6a亚型成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第一流行株。  相似文献   

12.
广东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胡斌  张孝文  程钢  何蕴韶  劳绍贤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0):1071-1072,1127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情况,为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根据丙型肝炎病毒RNA全序列,在5′-NCR区设计引物,通过套式PCR扩增,特异性产物测序分析并分型。结果检测HCV感染样本58例,扩增出阳性样本47例,共检出3种基因型,分别为1b,2a和4型,其中1b占85.1%,2a占12.8%,4型占2.1%,4型为中国人群中极少报道被检出的罕见型。结论广东地区HCV基因型主要为1b型,其次为2a型,与中国其它地区HCV基因型分布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3.
刘斌  王宇明  谭朝霞 《重庆医学》2002,31(3):174-175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HCV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方法:提取69份血清标本的HCV RNA,通过逆转录套式PCR(RTnested-PCR)扩增5'端非编码区(5'NCR),以4种限制性内切酶BstUⅠ,NciⅠ,HaeⅢ,RsaⅠ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依据不同的酶切电泳图谱确定HCV基因型。结果:69份HCV感染者血清标本有60份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其中主要基因型是1b,2a分别占36.24%和31.88%。结论:HCV-1b,2a仍然是重庆地区主要的基因型,但其所占比例不如中国其它地区高,说明HCV的分布呈地域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6a型感染的状态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丙型肝炎病毒6a型感染的状态.方法:对经HCV 5'非编码区(5'NCR)复合酶切分型结果为6a的3例样本(95,126,150)进行5'NCR和NS5B区的扩增、测序,然后将5'NCR和NS5B区序列与24个HCV全基因参考序列(均来自GenBank)比对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对3例分型结果为6a型的样品进行5'NCR序列分析发现,这3例样品都具有6a型特征性的第-145位的CA碱基插入,且与6a型参考序列Y12083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0.993,0.987,0.993;进化树分析表明,3例样本都属于6a型.然而NS5B区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95,126,150在NS5B区与1b型参考序列HC-J4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0.934,0.930,0.926;进化树分析结果也显示它们都属于1b型,两个区的分型结果完全不同.为排除引物扩增效率的问题,使用6a型特异的引物对3例样品进行NS5B区扩增,3例样本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我们发现的HCV 6a型的感染中,存在3例样品5'NCR和NS5B区的分型结果不一致,尚无直接证据证明其是否发生了基因重组.但是,我们的结果提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进行HCV分型是非常重要的,且HCV基因型之间的重组必须纳入到HCV分型的考虑中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HCV基因型分布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1996年间住院的HCVRNA阳性,临床上确诊的HCC患者血清标本13份,非肝癌癌症患者血清标本15份,1996年-1997年HCVRNA阳性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标本15份,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基因分型。结果:13例HCVRNA阳性的HCC患者,除1例未能分型外,其余12例均为HCV 1b型(100%)。15例非肝癌癌症患者,除13酌(86.67%)为1b型感染者外,其余均为2a型(13.33%)。15例从业人员中,不仅检出了12b型感染(86.67%),还检出2a型,1/2混合型各1例。所有标本中1b,2a型,1b/2a混合型的构成分别为38/42(90.48%),3/42(7.14%),1/42(2.38%),以1b型的比例最高,未检出1a,2b和3a型。结论:HCVRNA1b型与HCC的关系较为密切,同时也是山西地区HCV的感染优势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国南方184例无抗病毒治疗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NS3/4A蛋白酶抑制剂相关耐药位点检测。方法NS3/4A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耐药位点分析采用自行设计型别特异性引物行巢式PCR.PCR产物经纯化后采用直接测序法鉴定。结果184例样本中有162例扩增成功,其中125例(77.16%)患者共检出266个变异位点。HCVlb型A156S变异率为18.33%,V170I为16.67%;HCV2a型V36L、Q80G、V170I变异率为100%,A156S为64.29%;HCV6a型Q80K变异率为95.45%,V170I为98.86%。结论未使用抗病毒药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NS3/4A蛋白酶抑制剂也存在预存耐药,变异率因HCV基因型而不同。1b型发生变异较少,HCV2a型及6a型普遍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7.
西安和郑州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西安和郑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基因型,比较了两地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法对采自西安地区的46份和郑州地区的40份HCVRNA阳性标本进行HCV基因型分型研究。结果 西安地区46份标本中,25份(54.3%)为1b型病毒,17份(37.0%)为2a型病毒,4份(8.7%)为1b/2a混合型病毒;郑州地区40份标本中,19份(47.5%)为1b型,13份(32.5%)为2a型,3份(7.5%)为1a型,4份(10.0%)为1b/2a混合型病毒,1份(2.5%)为1a/1b混合型病毒。结论 两地的优势株均为HCV1b型,其次为2a型,郑州地区有1a型菌株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5,(11):1551-1553
目的:评价PCR-RDB技术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检测中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CV RNA含量大于1×103 IU/ml血清样本总计158份,其中无临床症状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90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48例,肝硬化(HS)患者16例,肝癌(LC)患者4例。全部血清样本应用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进行HC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标本HCV基因分型成功,其中1b型78例,2a型65份,3a型3例,3b型2例,6a型2例,1b和2a混合感染型8例。不同疾病组HCV不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V基因型与疾病类型无相关性;PCR-RDB杂交技术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开展HCV基因型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参考Ohno的分型方法,采用巢式RT-PCR法扩增抗HCV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样品HCV核心(core)基因部分区段(-12nt~+343nt),克隆并测序[1];以Clustalw软件对所克隆片段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并分型。结果在60份HCV抗体阳性血清中,HCV检出率为55%(33例);系统进化树分析提示共有1b、2a、3a、3b、6a 5个不同的基因型,以1b、3b和2a基因型为主,其中1b阳性率为52%(17例)。结论浙江省慢性HCV感染者中HCV基因型呈现出以1b、3b和2a为主、多基因型存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宁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s)中HIV/HCV共感染者HCV基因亚型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12—2014年间南宁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HIV/HCV共感染者血浆样本总共108份,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对HCV NS5B区域长339 bp的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对HC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08份血浆样本中巢式PCR成功扩增基因片段102份,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检出4种HCV基因型含6种基因亚型,各基因亚型所占样本比例为6a 34.31%(35/102)、3b 33.33%(34/102)、1a 20.59%(21/102)、1b 6.87%(7/102)、3a 3.92%(4/102)和2a 0.98%(1/102)。在不同人口学特征时102份样本HCV基因型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IDUs人群HIV/HCV共感染者中至少存在6种HCV基因亚型流行,6a、3b和1a为主要流行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