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杭 《临床医学》2004,24(9):16-17
我院于2001年1月~2002年12月对45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作连续24小时动态心电图(ECG)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特点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至1997年12月200例老年患者临床情况和24h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几乎所有老年心脏病患者均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和传导阻滞发生率高达66%和37%。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达11%,其中以Ⅲ型ST段压低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67%患者可见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常互为因果。结论:动态心  相似文献   

3.
230例老年人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老年人心电图改变的特征,我们对230例老年人体检心电图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共记录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132阵,平均4.8跳/阵;平均提前指数(1.46±0.30);平均易损指数(0.54±0.09);偶联间期≤400 ms 26例.结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是老年器质性心脏病易出现的较高级别室性心律失常,但若提前指数>1、易损指数<1,一般不会引起心室颤动,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37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就心律失常及ST-T异常的检出和临床意义作一分析。其中男性91例,女性46例,年龄9~87岁,平均年龄51.2岁。其中冠心病36例,高血压18例,心肌炎4例,风心病3例,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27例,胸闷心悸,眩晕待查而常规心电图正常者35例,其他为非心脏病患者14例。  相似文献   

6.
7.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病人心律失常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病人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因恶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常规心电图难以捕获瞬间的心电变化,使各种短暂发作的复杂性或危险性心律失常漏检。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94例住院老年病人进行监测,以分析各组疾病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及类型,探讨与疾病的关系和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观察组:选择1993年9月~1995年12月住院的老年病人194例,其中男性145例,女49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为66.9±6.5岁。194例中按照WHO诊断标准诊断冠心病76例,高血压病45例;根据头颅CT诊断脑梗塞36例;根据病史、胸片及心脏…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律失常发生率随之增加,已引起人们关注。为了解老年人心律失常心电图(EGG)特点,我们对472例老年人心律失常ECG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电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98例离退休老年人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结果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58.0%(637/1098),在异常心电图中,最多的为缺血型ST-T改变261例(23.8%),其次为传导阻滞122例(11.1%);以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其次是左前分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心律失常中,以室性期前收缩和心房纤颤发生率最高,分别为40例(3.6%)和28例(2.6%)。结论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提示对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1.
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her)监测.可记录24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资料,特别是对于短暂性,阵发性、一过性心律失常和ST-T变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仪。能够发现潜在的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2003年5月-2004年6月,我科对81例有发作性心悸、胸闷等症状的患者进行24h 12导联Holter监测,并对提高心律失常以及ST-T异常改变的检出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按9省市心肌炎诊断标准,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22例为A组,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14岁,因心悸、胸闷就诊20例为B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14岁,B组经临床心脏彩超、X光胸片、心肌酶等检查确诊为无器质性心脏病。ECG诊断标准及参考值根据北京儿童医院编《实用儿童心电图学》。室性早搏按Lown分级。DCG仪采用FD-2型,受检者连续佩带24h。2结果A组ECG室早12例次,其中LownⅠ级、Ⅱ级分别为2,10例次,房早8例次,窦性心动过速20例次,Ⅱ度窦房传导阻滞8例次,…  相似文献   

13.
冯天元  周宏根 《临床荟萃》1994,9(23):1078-1079
为了探讨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和其临床意义,我们分析79例动态心电图(AECG)检出的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102例临床分析天津市黄河医院(300113)刘素芳,刁风祥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心肌缺血102例,探讨心肌缺血在24h内发作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以谋求对心肌缺血的合理治疗和预防措施。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Holter)在冠心病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病人36例,进行Holter监测,分析心律失常和ST-T变化。结果:29例检出严重心律失常(80.6%),26例(72%)检出有缺血性ST段,有症状心肌缺血10例(27.8%),无症状心肌缺血23例(63.9%),显多于有症状心肌缺血(P<0.01),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的缺血性ST段检出率,SMI发生频率两无差异,结论:Holter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和SMI检出有重要意义,可评估危险性,但无法提示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7.
左、右束支阻滞 (L、R -BBB)是老年人较常见的心脏传导障碍 ,但少有动态心电图 (DCG)的分析报道和长期预后研究报道[1] 。作者通过分析研究这类患者的DCG特征和长期临床随访资料 ,旨在探讨其临床重要性。1 资料与方法1 1  1991年 7月~ 1995年 12月在本科住院进行了DCG检查的 96 7例老年男性患者中符合DCG的L -BBB和R -BBB诊断标准者[2 ] 共 5 4例 ,年龄 6 0~ 87岁 (平均 6 7 4± 7 3岁 ) ,分为L -BBB组和R -BBB组 ,两组病人的心脏病因、BBB的发现时间、常规心电图 (ECG)诊断BBB的情况、DC…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分别应用常规的心电图监测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在所有患者完成监测的情况下,常规的心电图监测确诊有58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58%;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有96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96%;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明显比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准确,且患者的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早二联律、三联律、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短阵室速、窦性停搏、短阵房速、窦房的传导受阻、束支的传导受阻以及房室的传导受阻检出率皆比常规的心电图检出率高,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较高,监测敏感性较好,能有效提高心律失常的检测准确性,有利于尽早治疗以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