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降压药物缬沙坦、贝那普利干预对收缩压和ET、CGRP、AngⅡ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0mg/kg/天,n=8)、贝那普利组(10mg/kg/天,n=8)、肾性高血压模型组(n=8);假造模大鼠作为假手术组(n=10),前两组以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溶液、后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灌胃。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每周末测定各组大鼠收缩压变化,并在灌药治疗8周后用放免法测定各组血浆ET、CGRP、AngⅡ含量变化。结果:两肾一夹术后4周可形成稳定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缬沙坦组、贝那普利组大鼠经灌胃治疗8周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肾性高血压模型组ET、CGRP、AngⅡ血浆浓度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缬沙坦组、贝那普利组CGRP浓度高于肾性高血压模型组(P<0.05),贝那普利组AngⅡ浓度低于肾性高血压模型组和缬沙坦组(P<0.05);肾性高血压模型组血浆ET与AngⅡ浓度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ET、CGRP、AngⅡ浓度增高,缬沙坦、贝那普利可能通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水平而降低收缩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分级患者血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I(AngI)、血管紧张素Ⅱ(AngII)、醛固酮(Ald)水平变化。方法:临床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0例,分别按高血压程度及患者年龄各分为3组,即按年龄分为≤50岁组(n=205)、51-65岁组(n=191)、65岁组(n=204),按高血压程度分为1级高血压组(n=204)、2级高血压组(n=197)、3级高血压组(n=199),另选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120);测定各组血清PRA、Ang I、Ang II和Ald水平,比较分析各年龄组间、不同程度高血压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并分析Ang和Ald水平与高血压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组与对照组及不同年龄组间PRA、Ang I、Ang II、Al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R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级、3级高血压组Ang I、Ang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级高血压组又显著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5);1级-3级高血压组Al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 I和Ald水平变化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184和0.139)。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ng和Ald水平变化与高血压严重程度有关,与患者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3.
据Yamamoto T等[Kidney Int,2001,60(1):364-369]报道,一种新型无创监测技术可显示肾脏对血管紧张素Ⅱ和球管反馈的微循环反应. 肾微循环的无创监测技术可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药物对肾脏的作用的了解.为此设计一种新的、无创的可对活体肾微循环显示的技术,即用灵活的、渐变细的(直径1mm)透镜可视探头(铅笔式透镜探头)可显示只需插入肾皮质浅部进行观察.为评价这一技术的有效性,检测了血管紧张素Ⅱ和肾内氯化钠负荷(球管反馈激活机理)的作用;进行了肾微循环的显像和监测.结果发现,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3、10和30ng/(kg@min)]对输出和输入肾小球动脉引起相似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的收缩作用;在30ng/(kg@min)时,血管紧张素Ⅱ平均减少肾出、入球小动脉直径分别为52%±3%(n=9)和53±3%(n=9).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肾小动脉收缩可完全被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拮抗剂Losartan阻断.肾内高渗盐水可引起短暂肾血流量增加(从98±8ml/min到122±7ml/min,n=6,P<0.05),随后肾血流量明显减少(RBF,78±7ml/min,P<0.05).这一反应伴有入球小动脉血管明显收缩(从15.0±1.1mm到8.5±1.1mm,n=6,P<0.05),而出球小动脉变化不明显(从14.3±1.2mm到13.8±1.0mm,n=3).此外,这一反应可完全被球管反馈抑制剂速尿所阻断. 灵活的铅笔式透镜探头对观察体内肾微循环非常有用,反映了血管紧张素Ⅱ和球管反馈对肾脏微循环的重要稳定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收缩功能的改变及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 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2K1C组、卡托普利组、NAME组和精氨酸组等5组,利用术后4周的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胸主动脉进行离体血管环实验,并测定主动脉环一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 结果: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ACh、KCl的收缩反应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主动脉cGMP含量明显少于假手术组。卡托普利可逆转2K1C大鼠的上述改变。L-精氨酸可使上述异常的主动脉收缩功能部分恢复,并增加主动脉cGMP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使主动脉cGMP含量进一步减少,主动脉对缩血管物质的收缩反应无进一步增强。各组大鼠的胸主动脉用L-NAME抑制一氧化氮生成后,对硝普钠的最大舒张反应无明显差别。 结论: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收缩功能的改变可能与NO合成、释放减少和缩血管物质产生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5.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血压调节和高血压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而RAS本身也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制及多种体液因素的影响。研究证明脑内存在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ⅡR)激活ANGⅡ可以引起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变化。在肾性高血压大鼠我们曾观察到中枢和外周的环核苷酸浓度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Goldblatt氏高血压动物模型方法,对六只犬的右肾动脉施行了不完全性狭窄并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实验动物手术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术后犬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并伴有动脉血压升高。因此,血管紧张素Ⅱ可被认为是肾性高血压发生的始动因素。由于左肾的代偿作用所有动物均无血浆钠、钾和血容量改变。  相似文献   

7.
孙春伟  崔冰  姚孟英 《医学信息》2006,19(3):523-524
慢性肾小球疾病常伴有高血压,而肾功能衰竭时高血压发病率更高,可达90%以上。持续存在的高血压常可加速肾功能损害,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肾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AngⅡ产生并干扰其作用是肾性高血压治疗的关键。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本文旨在观察缬沙坦在肾性高血压中降压、降低尿蛋白及保护肾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钙化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方法:用β-磷酸甘油制备钙化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再以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1-7)、选择性蛋白激酶A(PKA)或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等干预,通过Von Kossa染色及检测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浓度和Cbfa1 mRNA表达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结果:血管紧张素-(1-7)抑制钙化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骨钙素浓度和Cbfa1 mRNA表达(P<0.05),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浓度和Cbfa1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P<0.05);血管紧张素-(1-7)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浓度(P<0.05),PKA抑制剂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对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浓度和Cbfa1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1-7)可抑制β-磷酸甘油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并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促进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这些效应与cAMP-PKA-Cbfa1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3个关键基因即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 从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的生物学特征及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实验研究结果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Ⅱ)-1型受体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热点基因.结论 血管紧张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用药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H型高血压患者和普通高血压患者中不同基因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差异以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分别鉴定68例H型高血压患者和64例普通型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基因型,并且对不同基因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和对应的血脂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H型高血压和普通高血压患者的不同基因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表明,H型高血压组中缺失型纯合子(DD型)与插入型杂合子(ID型)和插入型纯合子(Ⅱ型)相比较,DD型血脂水平明显偏高,其中胆固醇(TC)(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D),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载脂B的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高血压组仅HDLC,LDLC和载脂B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型高血压和普通型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及血脂含量有关.H型高血压患者的DD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最高,并且血脂水平偏高,其中胆固醇含量增高最为明显,更加容易患高血脂症.  相似文献   

11.
肾 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Ⅱ一型受体基因染色体定位以及克隆成功 ,为其在心血管疾病病因学研究确立了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高血压病研究的三大前沿领域包括 :寻找新的导致高血压病基因 ;阐明导致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基因易感性 ;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基因学。高血压病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同时与环境因素关联。基因在高血压相关的靶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效应 ,可能由以下三个途径完成。 ( 1)基因不直接影响血压变化 ,但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与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9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异常组。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活性与OGTT 0min血糖、120min血糖及HOMA-IR呈明显正相关(0.495≤r≤0.67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伴有糖代谢紊乱时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明显增高,血管紧张素Ⅱ值与空腹及负荷后120 min血糖呈明显正相关,且独立于高血压的存在,表明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与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糖代谢紊乱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逆转压力负荷性左心室肥厚的有效性.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5)和肥厚组(n=60),后者行腹主动脉缩窄术造成左心室肥厚;肥厚组存活大鼠再随机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20),实验组大鼠再次手术解除腹主动脉的缩窄,术后每周取血液标本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肾性高血压大鼠及通过静脉或侧脑室注射血管紧张素Ⅱ(A Ⅱ)的大鼠,曾观察到血浆及某些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明显升高。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变化的机制,我们用示踪动力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示踪动力学是用数学方法动态、定量的研究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我们观察的指标是从静脉注射A Ⅱ后血浆cAMP的代谢清除率(MCR)和产生速率(PR)的变化。 实验用健康、成年、雄性大鼠,戊巴比妥钠(35毫克/公斤)腹腔麻醉,股静脉插管,全血肝素化。A Ⅱ分两次注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探讨红细胞源降压因子 (EDDF)对糖尿病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的保护作用。实验用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9)和糖尿病模型组 (n =9)。用尾动脉脉压法测定血压 ;用血管环生物灌流法检测EDDF对血管的舒张作用 ;用透射电镜观察EDDF对肾脏阻力血管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 ,糖尿病大鼠血糖、血压比对照大鼠均明显升高。口饲EDDF(10 0mg/kg)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给药前后的血压分别为 (135 7± 3 0 )对比 (119 7±2 0mmHg) (1mmHg=133 32 2Pa) (P <0 0 1) ,而EDDF对正常大鼠的血压无明显影响 [(118 8± 2 0 )对比 (116 5±2 7mmHg) ];EDDF (10 -4g/mL)对两组大鼠肠、肾和脑的阻力血管均有明显的舒张作用 (P <0 0 5 )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EDDF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高血压大鼠异常的肾脏阻力血管VSMCs的超微结构。EDDF对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舒张中枢、外周小血管 ,保护肾血管超微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钙化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方法: 用β-磷酸甘油制备钙化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再以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1-7)、选择性蛋白激酶A(PKA)或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等干预,通过Von Kossa染色及检测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浓度和Cbfa1 mRNA表达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结果: 血管紧张素-(1-7)抑制钙化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骨钙素浓度和Cbfa1 mRNA表达(P<0.05),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浓度和Cbfa1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P<0.05);血管紧张素-(1-7)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浓度(P<0.05),PKA抑制剂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对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浓度和Cbfa1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1-7)可抑制β-磷酸甘油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并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促进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这些效应与cAMP-PKA-Cbfa1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肾小动脉重建的影响。方法:18只4周龄雄性大鼠分为:正常血压大鼠(WKY)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口服losartan组,均饲养至16周。在肾组织切片上分别用光镜和电镜配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观测肾组织内小动脉的几何形态学指标和小动脉平滑肌及其间隙,离体肾脏灌流法测定最小肾血管阻力。结果:Losartan组的尾动脉收缩压、肾小动脉壁厚、壁面积、壁厚内径比和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宽度以及最小肾血管阻力,均显著低于高血压对照组。结论:AngII受体拮抗剂losartan能预防SHR肾小动脉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IR)及其底物-1(IRS-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n=6);糖尿病组(n=7)及糖尿病+苯那普利治疗组(n=7)。4周后观察各组体重、肾重及肾重/体重之比的变化,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肾脏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Western杂交检测肾脏组织细胞膜IR及IRS-1蛋白表达。结果:苯那普利治疗4周后对糖尿病肾脏肥大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血浆、肾脏组织ACE活性抑制分别达92.00%,88.77%。Western杂交显示糖尿病状态下肾脏组织细胞膜IR及IRS-1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分别高2.1与1.5倍,苯那普利治疗4周可使IR及IRS-1蛋白表达分别低45.74%和47.66%。结论:糖尿病状态下肾脏组织细胞膜IR及IRS-1蛋白表达增加可能与肾脏组织糖代谢异常活跃有关,苯那普利下调IR及IRS-1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对糖尿病肾脏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时血红素加氧酶(HO)/一氧化碳(CO)系统的变化,以明确血红素加氧酶在肾性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的意义及作用。方法①制作两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分别于2、4、6、8周记录血压,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的含量。②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主动脉微粒体中HO的活性。③用W estern b lot方法测定主动脉HO-1蛋白的表达。结果从术后2周起,2K1C组血压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同时血浆AngII含量显著增加(P<0.01)。2K1C组在4周和6周时主动脉HO活性升高明显(P<0.05),但8周时有所回降,但仍高于对照组;2K1C组4周时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比假手术组高25.38%(P<0.05)。结论在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AngII增高诱导了HO-1的表达增加来对抗压力负荷对血管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明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安全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可作为药物载体局部注射于心肌组织,以避免全身给药产生的不良反应。目的:观察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携带阿利吉仑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PBS组(n=15)、PBS+药组(n=15)、水凝胶组(n=15)、水凝胶+药组(n=15),后4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后分别在梗死心肌边界注射PBS、含阿利吉仑的PBS溶液、水凝胶、含阿利吉仑的水凝胶。术后28 d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4组心功能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水平下降(P0.05),心肌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及Ⅲ型胶原水平增高(P0.05);PBS组、PBS+药组、水凝胶组血管紧张素Ⅰ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P0.05),水凝胶+药组血管紧张素Ⅰ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P0.05)。水凝胶+药组心功能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水平优于PBS组、PBS+药组、水凝胶组(P0.05),心肌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及Ⅲ型胶原水平低于PBS组、PBS+药组、水凝胶组(P0.05)。表明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携带阿利吉仑可进一步加强心脏保护作用,减少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