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软组织肉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占全部恶性肿瘤1%的软组织肉瘤,由于术后易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而致治疗失败,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对其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入及放疗技术的改进、新的化疗药物的问世等,综合治疗软组织肉瘤已趋定向,其预后大为改善。本文就软组织肉瘤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及综合治疗的现状予以综述。一、手术治疗由于软组织肉瘤可发生在机体任何部位,没有固定的解剖位置,故不可能有象乳腺癌、直肠癌等经典的根治术式。常用的术式有:(1)单纯肿瘤摘除术;(2)局部扩大切除术,(3)根治性局部切除术;(4)截肢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和临床经验的日益积累,乳腺癌放射治疗的作用和地位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空出体现在:放射治疗在乳腺原位癌中的作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的普及;早期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及适应证的改变;调强适形放疗等新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复发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随访3年,200例患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58例,无病生存142例,无病生存率为71.00%(142/200);病死19例,生存181例,总生存率为90.50%(181/200)。不同临床分期、术后化疗情况、病理类型、绝经情况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后化疗情况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未化疗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未化疗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疗效显著,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及术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更易发生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癌根治术后运用呼吸门控技术进行放疗,可以提高放疗精确性,减少对周围器官包括心、肺等的放疗副反应。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12月期间治疗的1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年龄36~55岁;左侧乳腺癌6例,右侧乳腺癌4例;均行全乳切除术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再行全乳调强放射治疗[1]。  相似文献   

5.
早期乳腺癌手术术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以及我国开展保乳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6月1日-2000年6月1日74例早期乳腺癌的病历资料,其中传统根治术25例,改良根治术34例,保乳手术15例.结果 随诊5年,7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无局部复发病例,2例于4年后出现远处转移,余72例均获得无瘤生存,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提高以及对乳腺癌生物学认识上的飞跃,治疗的策略发生了巨变,外科手术切除范围趋向于缩小,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保留乳房的保守性手术在中国是可行的,也将是早期乳腺癌患者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放射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逐步趋向统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保留乳房手术结合术后放射治疗已逐步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当然,肿瘤局部切除的范围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与模式仍在继续探讨中,哨位淋巴结活检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应用为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模式的改变提供了机会。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根治术后补充放射治疗、保留乳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放疗同手术一样都是局部治疗。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约有70%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的全过程中需要放疗。放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包括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的根治性放疗;根治(改良根治)术后高危患者的术后放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高姑息放疗;局部区域性复发病例的姑息放疗和远处转移的姑息放疗。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手术+局部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综合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及放射生物与放射物理研究的深入,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修正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乳腺癌保乳术、根治术及其相关方面的放射治疗现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72年底以前用各种根治手术治疗Ⅰ期乳腺癌153例,发现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的10年疗效基本相似。本文进一步分析辅助治疗的作用,发现噻替派和复方秋水仙碱药物皆不能降低血行转移率,也不能拉制局部复发,应该另外寻找更为有效的药物。对于腋淋巴结性的Ⅰ期乳腺癌患者,局部放疗并无必要,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预防性放疗也不能拉制其复发,故作者建议对此类患者可放弃术后放疗,迄一旦复发后再行放疗不迟。  相似文献   

10.
尽管手术及/或放射治疗用作原发性乳腺癌的局部治疗,但多数乳腺癌妇女仍会出现癌肿复发,最终导致死亡。由于对进展期乳腺癌全身治疗的改善,以及在初期治疗后对微小残余癌治疗的生物学知识的提高,引起对原发性乳腺癌选择性进行辅助治疗的兴趣。乳腺癌在初期治疗时,激素作为辅助治疗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放射性绝经和手术去势作为辅助性措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Meakin等对年龄超过45岁绝经前和绝经后的妇女,在手术和胸壁及区域淋巴结放疗后行卵巢照射和卵巢照射加泼尼松治疗(7.5mg/  相似文献   

11.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临床亚型,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的有效局部治疗手段,可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本文将从三阴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保乳术后、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放疗时机,放射增敏等方面的进展进行阐述,以期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改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术后放射治疗对于乳腺癌治疗的价值。作者指出,近来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存在广泛争论。其中争论最大的问题是对有腋窝淋巴结受累的乳腺癌患者行术后常规放疗是否有益?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与其它大多数癌一样,在只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无全身扩散时,可行局部根治,包括术后放疗,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以予防病灶扩散。术后放疗的临床试验结果不一。癌症研究运动工作会的实验表明,Ⅰ期或Ⅱ期患者行术后常规放疗对10年生存率没有意义,他们报告Ⅱ期患者局部复发率高达45%。Host 等在五年中使用~((?)9)Co 治疗有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手术+局部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综合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放射生物与放射物理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修正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乳腺癌保乳术、根治术及其相关方面的放射治疗现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术后放、化疗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但术后的放疗、化疗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治疗方法。本组病例收集我院 1996年 10月— 1998年 12月收治的 4 2例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术后均行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 4 2例 ,均为女性。年龄 2 1岁~ 72岁。 TNM分期 : 期 3例 , A 期11例 , B期 15例 , A 期 13例。病理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 2 4例 ,腺癌 8例 ,乳头状癌、浸润性小叶癌、硬癌、黏液腺癌各2例 ,髓样癌、炎症性腺癌各 1例。1.2 治疗方法1.2 .1 手术方式 :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34例 ,单纯乳腺…  相似文献   

15.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乳腺癌的预后虽然与其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但有无局部残留病灶、淋巴结转移又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手术方式、范围直接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及患者的生存率有关。我们从1989年至1998年对42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收集到74例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本文据此分析乳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原因及探讨与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临床资料本组424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2.5岁(25~对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拟定的TNM分类进行临床分期。全部均分别施行扩大乳癌根治术、乳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根治术后仍有一部分病人因复发或转移而死亡,因此作为辅助手术之一的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术后治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对我科1988年6月~1992年2月乳腺癌术后放疗的130例的五年生存率与病期、区域淋巴结转移数(T、N)的关系以及放疗并发症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一 ...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在早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乳房保留治疗已成熟的基础上,近年的临床研究着眼于对乳房保留治疗的标准模式的挑战,包括全乳照射后瘤床加量的意义,是否有低危复发患者可以接受单纯手术以及部分乳腺照射的可行性等。对于局部复发高危患者进行乳房切除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放射治疗可以降低2/3的局部和区域的复发率,但是目前仍然只有少数研究证实术后放疗提高了生存率,尤其关于中等复发危险的患者术后放疗是否有价值尚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将对上述进展和争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密度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肿瘤外科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1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密度检测,对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复发与年龄、肿瘤直径、有腋窝淋巴结、术后放疗、乳腺百分比密度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放疗、乳腺密度是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与术后放疗、乳腺密度密切相关,但其复发的生物学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我院共收治乳腺癌435例.回顾分析术后局部复发的肿瘤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结果 3年复发率6.4%(26/435),总复发率7.0%(29/435).肿瘤自身因素中,患者年龄、是否绝经、病理类型、激素受体情况、原发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是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年龄≤35岁、36~59岁和≥60岁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1%、6.4%和5.8%(P<0.05);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8%和3.5%(P<0.05);各病理类型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原位癌0,早期浸润癌2.0%,浸润性特异型癌4.0%,浸润性非特异型癌8.0%(P<0.05).原发肿瘤T1 T2局部复发率为4.4%,T3 T4为14.5%(P<0.01);腋下淋巴结N0局部复发率为3.0%,N1 8.3%,N2 13.0%(P<0.05);而患者性别和是否有肿瘤家族史对术后局部复发无显著影响.治疗因素中,术后辅助放疗对减少局部复发有一定作用(术后辅助放疗者局部复发率3.0%,未行术后放疗者13.0%,P<0.01);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14.0%)高于根治术(3.0%)和改良根治术(7.0%,P<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有效途径,加强辅助治疗可以减少和延缓术后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20.
彭佳萍  陈益定  吴金民  郑备义  陈丽荣  郑树 《肿瘤》2001,21(3):216-216,218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乳腺癌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而术后辅助治疗的正确选择极为重要。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和病例选择  1986年 1月~ 1990年 12月本院肿瘤科行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 )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石蜡标本 81例。其中单纯癌 13例 ,髓样癌 2 4例 ,浸润性导管癌 2 6例 ,腺癌 11例 ,硬癌 3例 ,浸润性小叶癌 4例。年龄 2 6~ 73岁 ,平均为 5 2 4岁 ,腋窝淋巴结阳性 44例 ,阴性 37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经 5年以上随访 ,存活 48例 ,死亡 33例。二、实验方法  81例乳腺癌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