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介绍改进后的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在92例颅内出血的CT图像上,同时运用体视法、CT定量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以CT定量法的结果为标准验证体视法的准确性。结果按血肿体积大小分为5组,各组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得体积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析P值皆大于0.05,即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血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准确可靠,在CT工作站对颅内血肿病例行胶片打印排版时,在图像上加上合适的网格,可方便临床医生快速运用体视法准确测量颅内血肿体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测量颅内血肿体积的体视学法,并与潘氏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使用体现学法更加简便、快迅。  相似文献   

3.
在CT图像上测量人体侧脑室体积的体视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体视学法用于人体侧脑室体积测量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所涉及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颅内血肿体积的体视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头颅CT片上对颅内血肿体积的体视学研究,我们认为体视学法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钉螺体内酚氧化酶的活性及观察丙烯基硫脲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①酶组织化学法检测钉螺体内酚氧化酶:采自芜湖江滩的钉螺成螺(包括雄螺和雌螺),解剖后,软体组织置含50 mmol/L邻苯二酚的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37℃孵育,于第0、5、30 min,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酚氧化酶在螺体内的分布并记录。②丙烯基硫脲对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解剖后的钉螺成螺软体组织,在置入邻苯二酚缓冲液的第0、5、10 min后与丙烯基硫脲作用5 min,最后置入邻苯二酚缓冲液中,观察酚氧化酶催化活性。结果:酶组织化学法显示,钉螺的肝脏部位出现酚氧化酶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生成的最终产物黑色素。经丙烯基硫脲作用后,酚氧化酶活性被抑制,停止生成黑色素。结论:雌雄钉螺体内均存在酚氧化酶,而且在肝脏部位可能具有较高的酶活性。丙烯基硫脲对酚氧化酶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鼠胚胎胃发育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胃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方法:E11d~E15d胎鼠连续切片,体视学法测量胃上皮凋亡小体密度(DAB);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①胃DAB峰值为E14d~E15d.②Bcl-2表达峰值为E11~13d;Bax表达峰值在E14d,P53表达峰值在E11~13d.结论:Bel-2可能具有抑制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Bax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P53可能与胃上皮细胞凋亡调控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新设计的立体视检测工具——红绿照片体视尺。该装置的特点主要为:①可连续无级测量,②可作动态检测与融合力训练,③便于临床医师携带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胎鼠胃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时空规律及其与胃形态发生的关系.方法 每间隔0.5 d取E11~15.5 d小鼠整胎,横断连续切片,观察胃形态发生,体视学法测量胃贲门、幽门、大弯、小弯上皮分裂细胞密度(DMC)、凋亡小体密度(DAB).结果 ①E11.5 d胃开始发育,E12 d胃底膨出,胃大、小弯出现.②上皮细胞DMC峰值均在DAB峰值之前.③贲门处DMC无明显峰值,DAB峰值在E11.5、12.5、13.5 d;幽门处DMC峰值在E12.5 d,DAB峰值在E14 d;大弯DMC峰值在E11.5、12 d时,DAB值持续较低;小弯DMC峰值在E11.5 d,DAB峰值在E12.5 d.结论 胎鼠胃上皮细胞的增殖及凋亡与胃发生有密切的时空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丹青 《安徽医学》2004,25(1):22-23
目的 了解不同测试方法对新生儿胆红素 (NBIL)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干片未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 (BuBc)、干片总胆红素 (TB)以及传统的湿化学法同时测定 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结果 干片BuBc测定的结果明显高于干片TB测定的值 ,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干片BuBc与湿化学法测定的结果亦具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干片TB和湿化学法测定的结果之间没有差别 (P >0 .0 5 )。结论 不同的测定方法可以导致新生儿胆红素结果的偏差。建议临床医生自始至终选用同一种测试方法 ,以免方法学差异带来误导  相似文献   

10.
顾新华  郦芳  黄建萍 《浙江医学》2006,28(2):98-99,102
目的探讨不同粘固剂对全冠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制作32个离体人类上颌第3磨牙铸造全冠修复标本。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8个标本。分别用树脂粘接系统、玻璃离子粘固剂、聚羧酸粘固剂及磷酸锌粘固剂粘固。粘固前后,应用体视显微镜测量铸造全冠的边缘适合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粘固前后各组间边缘适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粘接系统具有与玻璃离子粘固剂、聚羧酸粘固剂及磷酸锌粘固剂相同的良好的全冠粘固后边缘适合性。  相似文献   

11.
颅内血肿体积个人计算机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个人计算机测量法对颅内血肿体积测量的价值.方法:40例不同类型的颅内血肿分别使用CT定量软件及个人计算机Photoshop CS3 Extented软件测量其体积,分析不同方法的测量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个人计算机测量法与CT定量法所测颅内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人计算机测量...  相似文献   

12.
梁旭光  朱迪  王华 《河北医学》2006,12(11):1149-1150
目的:了解108例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特点:硬膜下血肿多、血肿量大、但临床症状轻、术后恢复缓慢。方法:82例手术治疗,26例保守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多,康复缓慢,虽然症状有所改善但生活质量差。结论:根据老年人颅内血肿临床特点选择性手术,加强预防,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共对70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6例发生迟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颅内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改善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脑血流(CBF),对31例急性脑外伤患者实施了经颅多普勒(TCD)超声监测。其中18例用脑脊液(CSF)外引流治疗,13例行颅内血肿血肿清除术。观察指标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V),脉动指数(PI)和舒张期末流速(Vd)。结果发现,每引流出1mlCSF时,其中平均流速(TAM),Vd升高,PI下降。当CSF引流5~6ml时,上述改变更为明显(P<0.01)。但当CSF超过6ml,则血流速度没有进一步变化(P>0.05)。开始清除颅内血肿时,TAM,Vd和PI无变化(P>0.05)。当血肿清除体积达50%时,TAM和Vd上升,PI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脑室引流管排放CSF可迅速地改善MCAV。颅内血肿清除的早期对血流改善影响不大。清除血肿宜彻底,至少应清除50%体积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室2004年5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52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36例,其中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内血肿17例,多发性血肿3例。结果手术清除血肿36例,随访半年GOS良好20例,中残4例,重残5例,死亡7例。结论迟发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临床表现较首次CT图像显示脑损伤严重的多,对有明显占位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尽早手术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6.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5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成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中,术中直接探查6例发现4例颅内血肿其中同侧脑内血肿2例、术区周边硬膜外血肿1例、对侧硬膜外血肿1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cT复查显示弥漫性急性脑肿胀1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其中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7例、对侧硬膜下血肿2例、对侧脑内血肿2例、同侧脑内血肿1例。因麻醉不良气道压力高致脑膨出1例。术前已诊断急性脑肿胀者3例。急性脑肿胀15例中5例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3例术前诊断急性脑肿胀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术中CT复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患者中7例接受二次手术,5例存活。术中直接探查行血肿清除4例术后2例死亡。35例患者中共死亡21例,其中急性脑肿胀中14例、颅内血肿者7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多为急性脑肿胀和术区周边及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或血肿增大,不同的成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6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引流颅脑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颅脑手术后颅内残余血肿或再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血肿中均置引流管。观察组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注入治疗,对照组仅用尿激酶注入治疗。利用CT测量原血肿量,引流后第3、7天残余血肿量以及评测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对照组于引流术后第3、7天的平均血肿清除率分别为63.4%和74.5%,观察组分别为80.6%和95.3%,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GCS评分改善情况亦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引流效果更好。结论在术中置有引流管且在血肿中央的情况下,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引流颅脑手术后残余血肿或再出血,比仅用尿激酶注入治疗引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