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这是说风寒湿三气乘人体正气之虚,错综杂合,侵于经络关节,使气血凝滞而成痹症。风气胜者走注疼痛为行痹。湿气胜者肌肉顽麻不仁为著痹。寒气胜者疼痛剧烈为痛痹。三者虽有分别,但邪从外来,仍可从外而解。故以外用的熏洗法直接作用于局部以散风寒湿邪。  相似文献   

2.
三十二、痛痹累年久不已 变通经方以应机痹证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为主要表现 ,包括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等诸多病变。其病机 ,《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并据三气之多寡分为三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此说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 ,至今仍被遵为诊治痹证之准则 ,从而提出依据三痹之不同 ,分别采用祛风、散寒、除湿以疗之 ,尽管后世医家有提出久病体虚之论 ,但其治法仍未脱离《内经》指规。如其对痛痹日久者 ,仍…  相似文献   

3.
郑玉云  郭宝云 《河北中医》2008,30(4):432-433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壅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肌肉、筋骨、肢体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相似文献   

4.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壅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肌肉、筋骨、肢体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正如《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诸肢节疼痛”。它的组成共有九味药。用桂枝、麻黄、附子、生姜、防风之辛温,有较强的温通经络,驱散风寒的作用;知母之苦寒清热,具有镇痛作用;配白术、白芍、甘草化湿缓急止痛。是治疗痹症的绝妙良方。其之妙,就是妙在寒温并用。《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因此,临床上常以风、寒、湿邪之偏胜,痛处游走不定、痛有定处、疼痛重着之不同特征,而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并对关节红肿疼痛者,称为热痹。《内经》提示痹症的病机是正确的,奠定了本病的理论基础。但是痹症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我们不  相似文献   

6.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李中梓治痹证重视扶正祛邪,治五脏痹随证加入引经药。  相似文献   

7.
论痹     
“痹”有闭塞不通的意思。凡身体某部或某些部分,由于营卫不利、气血凝涩而致肢体、关节、经络、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以及屈伸不利等病证均称为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痹者闭也”。《素问·痹论》这篇简要的论述,揭示了痹症的病因分型和病理。痹症现代医学称为风湿病、风湿热。“风湿”之名、祖国医学早就有之,如《伤寒论》、《金匮要略》有“此名风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对风湿病之认识:素问痹论篇载:“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夙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张景岳曰:“风胜者行痹,风者善行,故走注历节无定所、为阳邪。寒胜者为痛痹,以血气受寒则凝而留聚,是为痛痹,此为阴邪。湿胜者为著痹,以血气受湿,濡滞肢体,沉重而疼痛,顽木留著不移,是为著痹,亦是阴邪”。辨证:风湿之为病,害人皮肉筋脉最甚,有自外感由口鼻而来者,或坐卧湿地而咸受者,有久患风湿已成  相似文献   

9.
罗世希 《河南中医》2007,27(10):78-79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关节肿大、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痹证的病因病机最早见于《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相似文献   

10.
痹病是一种筋骨、肌肉发生攣痛、重着、酸麻的症侯。古人认为是风、寒、湿三气乘虚侵袭所致,而三气的感受有偏轻偏重不同,故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分,如风偏胜者曰行痹,寒偏胜者白痛痹(亦有偏热者),湿偏胜者曰着痹。它的临床主要表现特征是:行痹牙痛沈重,走注疼痛,痛无定处;痛痹偏于寒者,形寒痛剧,苔白脉肾,偏于热者,痛处喜凉,  相似文献   

11.
痹证是指以肢体及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并对关节红肿疼痛者称为“热痹”。痹症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就临床所见痹证虽常不离风湿之邪,但寒热夹杂之病尤为多见,如常见患者关节疼痛、恶寒,而又兼有咽喉红痛,或关节局部红肿,肢体又感酸冷疼痛。笔者认为,在临床痹证属纯热及纯寒者较为少见,立法处方也须立足寒温并用,方能切合病情。张仲景所曰“诸肢节疼痛”,所谓“诸”即指各种肢节疼痛,确实含义至深。  相似文献   

12.
痹证是中医内科的一大病种,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大多数风湿免疫性疾病.痹证作为一个病被详细论述首先见于《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1 ]33."五脏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1]33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所论之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新陈代谢病的痛风 ,以症状辨之 ,在祖国医学则统于痹门、风门中论及。痹症极为复杂 ,其法甚多 ,含义亦广 ,诸如风寒湿所致之周身及关节疼痛 ,肌肤麻木 ,均以痹症言之。《素问·痹论篇》之“风寒湿之气杂至 ,合而为痹”。又云“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以痹症之证候而言分为行痹 (痛处行而不定 ) ,痛痹 (掣痛苦楚 ) ,着痹 (定而不移 )。以邪侵部位之深浅 ,而分别之 ,则有骨痹 ,筋痹 ,脉痹 ,肌痹 ,皮痹等。以病因辨之则有 ,风痹、湿痹、寒痹、热痹、血痹等…  相似文献   

14.
痛痹之病名出自《内经·痹论》篇,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痛痹多具有肢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拒按、遇寒痛增,苔白,脉可见弦、紧、沉、迟、涩等特点。寒痛乃痛痹之主症,临床辨证则以此为据。治疗痛痹,医者多沿用《金匮》方,以乌头汤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笔者用活血祛淤,通痹止痛之身痛逐淤汤加减治疗痛痹60例,疗效满意。现试举3例,并谈谈我的肤浅体会,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1病因病机《素问·痹证》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其风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前者指出痹证的病因,后者则为痹证的性质。老年痹证,发病时间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久病入络,久病多虚,临证较典型的行痹、痛痹、着痹少见,...  相似文献   

16.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金匮要略》提出“历节”病名属痹证范畴。沈金鳌云:“白虎历节风,痛痹之一症也,以其痛循历节遍身百节,故曰历节,以其痛甚如虎咬,故曰白虎历节。”姜老说:“凡是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部分筋骨、肌肉、关节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以及屈伸不利等疾患的,统称力痹证。”痹证实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姜老又说:  相似文献   

17.
笔者1962年随李公卓先生毕业实习,深得治痹教益。后经多年实践,总结为五型五部十三法,规律如下: 五型五部,指行、痛、着、热、尪痹五型;上肢,下肢、颈椎、腰椎、足踝痹五部。《素问·痹论篇》说:“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若痹证不愈、或郁久化热、或感邪而从热化;或侵害筋骨、深入肝肾、则可形成热痹或桎痹。这便是痹证的五型。除此《内经》还有皮、肌、脉、筋、骨五痹之称,“五型”指原因,“五痹”指部位,皆由风寒湿邪所引起,实属同一范畴。例如,骨痹应寓于痛痹、桎痹之中;筋痹应寓于行痹之中;脉痹应寓于热痹之中;肌痹应寓于着痹之;皮痹应寓于行痹或热痹  相似文献   

18.
重用黄芪治痹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生 《光明中医》2008,23(11):1789-1789
痹证如《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故治疗上多从祛风、散寒、除湿着手。然而,正虚,尤其是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才是发生痹证的内在因素。《济生方·痹》则有明确的论述:“此病皆由于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正是由于阳气不足,  相似文献   

19.
浅谈虫类药物在痹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病的论述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  相似文献   

20.
王涛  胡攸水  周卫国 《新中医》2009,(3):117-11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此即为痹证的发病病因及致病特点。但笔者临证发现,瘀血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致病作用亦不容忽视,就此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