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雷公藤多甙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背景与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甙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为临床将雷公多甙藤作为抗生育剂和治疗药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材料与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共30只,随机分成阴性、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甙抗生育剂量组[10 mg/(kg·d)]、中间剂量组[20 mg/(kg·d)]和治疗剂量组[30 mg/(kg·d)],共5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骨髓微核实验、精子畸形实验、染色体畸变实验和联会复合体技术,研究雷公藤多甙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 结果: 雷公藤多甙20和30 mg/(kg·d)剂量组可产生体细胞遗传毒性,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甙3个剂量组均可致精子畸形并对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损伤,以及具有生殖细胞联会复合体损伤,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雷公藤多甙具有遗传毒性和生殖细胞毒性,生殖细胞对雷公藤多甙的敏感性高于体细胞,作为治疗药物忌大剂量长时间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菁染料五甲川菁(Cy5)的遗传毒性,为其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小鼠5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P)和Cy5不同剂量试验组(2、20、200 mg/kg)。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和Ames试验,检测Cy5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中,Cy5各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以及各试验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各试验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es试验结果亦呈阴性反应。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Cy5对小鼠的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研究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HPO)的急性毒性及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遗传毒性.材料与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先进行LD50试验,然后对高(1/2 LD50)、中(1/4 LD50)、低(1/8 LD50)DHPO剂量组进行外周血和骨髓微核率的观察.结果:DHPO的小鼠经口LD50为562.34 mg/kg.外周血和骨髓微核试验显示,1/8 LD50(70 mg/kg)组、1/4 LD50(140 mg/kg)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LD50(280 mg/kg)组微核率高于阴性对照组、1/8 LD50(140 mg/kg)组和1/4 LD50组(P均<0.05).结论:DHPO属于低毒药物,具有小鼠体内染色体畸变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α-羟基戊基)苯甲酸钾盐(dl-PHPB)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Bliss法,昆明小鼠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按256.0、286.3、320.0、357.8、400.0、447.2 mg/kg静脉注射dl-PHPB,观察注射后至给药后14 d动物的毒性反应性质及程度,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及95%可信限;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预培养法,选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97、TA98、TA100和TA102,每皿0.5~5 000.0 μg浓度范围内,检测加和不加S9条件下对Ames菌的致突变性;微核试验采用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按23.3、70、210 mg/kg单次静脉注射dl-PHPB,注射后24 h计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MNPCEs);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在加和不加S9条件下,检测11.0~88.0 μg/mL dl-PHPB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小鼠静脉注射dl-PHPB后,各剂量动物出现一过性呼吸急促、自发活动减少、俯卧少动等症状,随剂量增加至≥320.0 mg/kg时,部分动物出现濒死症状,并在给药后2~30 min内死亡,死亡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256.0~447.2 mg/kg 6个剂量组死亡率依次为0、0、10%、30%、70%、100%。未死亡动物在给药30 min后逐渐恢复正常。14 d观察期期间动物未见其他异常。其LD50为373.3 mg/kg,95%可信限为355.6~392.0 mg/kg;Ames试验结果显示,在每皿0.5~5 000.0 μg浓度范围内未引起4种测试菌株回复突变数增加;微核试验结果显示,dl-PHPB在23.3~210.0 mg/kg范围内,各组动物MNPCEs均低于4‰;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中,dl-PHPB在 11.0~88.0 μg/mL浓度范围内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鼠静脉注射dl-PHPB的LD50为373.3 mg/kg,致突变性3项试验均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研究福大赛因对小鼠的皮肤光毒性.材料与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0.02 ml/g),溶剂对照组[给予溶剂0.02 ml/g).福大赛因低剂量组(2 mg/kg)和高剂量组(5 mg/kg)以及阳性对照组(给予血卟啉15 mg/kg).均采用静脉注射1次性给药.小鼠于给药后的不同时间接受不同强度模拟太阳光照射60 min.用6 mm打孔器取左、右耳廓各1耳片,并称重,通过小鼠耳片重量和肿胀率的变化评价皮肤光毒性.结果:福大赛因高、低剂量组于给药后1、3及24h接受模拟太阳光(40 mW/cm2)照射后,耳片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而低剂量组于给药后48 h照射后无明显异常,高剂量组则给药后7 d经照射无明显异常.给药后1、3 h不同强度模拟太阳光照射(10、20、30、40 mW/cm2),各组小鼠均出现毒性反应;10 mW/cm2组耳片重量与20、30、40 mW/cm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大赛因2 mg/kg体重给药48 h后光照无明显光毒性反应;5 mg/kg给药7 d后光照无明显光毒性反应.福大赛因产生光毒性的饱和光强度约为20 mW/cm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苑子提取物(Flastem milkvetch seed extract,FMSE)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MMC,2.0mg/kg),FMSE低(20 mg/kg)、中(40 mg/kg)、高(80 mg/kg)剂量组.灌胃给药,连续10 d,每天1次.末次灌胃前12h,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MMC (2.0 mg/kg).用药结束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制备小鼠骨髓细胞悬液,应用彗星电泳、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骨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有丝分裂指数试验,检测FMSE对MMC所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MMC单独作用时可造成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拖尾率及平均尾长、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增加(P均<0.01),有丝分裂指数显著降低(P<0.01).而FMSE低、中、高剂量组与MMC联合作用时,与模型组比较,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拖尾率及平均尾长、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降低(P均<0.01),有丝分裂指数显著提高(P<0.01).结论:FMSE对MMC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观察重组葡激酶有否遗传毒性.材料与方法:分别经 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昆明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其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在5个给药剂量(40、20、5.7、3.5、0.7 mg/皿 )和±S9 mix的情况下 , 重组葡激酶对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株 TA97、TA98、TA100和TA102均无诱发回变作用;CHL细胞经重组葡激酶3个剂量 (5、2.5和1.25mg/ml)作用一定时间,无论在有否活化剂的情况下亦未检测到明显的细胞染色体畸变;昆明种雄性成熟小鼠经3个剂量 (500、250、125mg/kg)的重组葡激酶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股骨骨髓微核检查结果为阴性.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重组葡激酶没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胡桃楸水提物(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extract,JMME)的抗诱变作用,及评价胡桃楸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取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不同JMME剂量的诱变组(6.55、13.09、26.18g/kg,分别为1/8、1/4、1/2 LD_(50)),不同剂量的JMME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0.04g/kg)联合应用的抗诱变组,阴性对照组(NS)和阳性对照组(CP,0.04g/kg),共8组,每组10只。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MNT)检测JMME是否具有遗传毒性及抗诱变作用。结果:阳性对照组微核发生率(28.82‰)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6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JMME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诱变各组的微核发生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除JMME低剂量组(6.55g/kg)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JMME中剂量组(13.09g/kg)和高剂量组(26.18g/kg)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JMME无遗传毒性,JMME对CP诱发的微核率,具有一定抵抗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联合治疗,可使HIV母婴垂直传播(PMTCT)大幅降低。为了评价抗HIV药物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检测联合药物齐夫多定(AZT)、拉夫米定(3TC)和克力芝(LPV/r)的急性经口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 将AZT、3TC和LPV/r 3种药片按2∶1∶2比例混在一起,粉碎成粉末,用纯水将联合药物混合配成有效成分为250 mg/mL的混悬液,然后按0.02 mL/g给小鼠灌胃1次(有效成分为5 000 mg/kg),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联合药物设50、158、500、1 581、5 000 μg/皿5个剂量组进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设500、1 000、2 000 mg/kg剂量组进行小鼠体内微核试验和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其致突变性。结果: 在给予联合药物后,小鼠未出现中毒体征和死亡,LD50>5 000 mg/kg。在加与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两种条件下,该联合药物5个剂量组的5种试验菌株(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的回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的菌落数相接近,回复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该联合药物500、1 000、2 000 mg/kg剂量组雌、雄性小鼠的微核细胞率在4.4‰~5.2‰之间,与阴性对照组(1.2‰~1.4‰)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高出本实验室正常本底值(0.4‰~3.6‰),为阳性试验结果。该联合药物500、1 000、2 000 mg/kg剂量组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为0.4%~0.8%,与阴性对照组(0.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抗HIV联合药物AZT、3TC和LPV/r无急性经口毒性作用,体外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但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阳性,该联合药物的致突变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紫荷植物固体饮料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限量法,设雌雄2组,每组10只SPF级昆明小鼠,累积剂量为10 g/(kg·d)。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设5000、1000、200、40、8μg/皿共5个剂量组;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2000、1000、500 mg/(kg·d)剂量组;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设2000、1000、500 mg/(kg·d)剂量组。3个遗传毒性试验均另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在14 d观察期内受试动物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根据急性毒性分级,属于实际无毒级。Ames试验结果显示,该固体饮料属无致突变性。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小鼠染色体畸变率(0~1.6%),与阴性对照组(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雌雄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固体饮料未见遗传毒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紫荷植物固体饮料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溪黄草袋泡茶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分别对小鼠灌服剂量为21.5、10.0、4.64、2.15 g/kg的溪黄草袋泡茶提取液,采用霍恩氏(Horn)法计算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设每皿5 000、1 000、200、40、8 μg共5个剂量组进行Ames试验;分别按 10.0、5.00、2.50 g/kg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检测溪黄草袋泡茶的遗传毒性。结果:溪黄草袋泡茶对雌雄小鼠LD50>21.5 g/kg;Ames试验中,溪黄草袋泡茶对 TA97、TA98、TA100、TA102这4种试验菌株,在加与不加S9条件下,样品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组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溪黄草袋泡茶属无毒级物质,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2.
莲须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莲须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资料。 方法: 急性毒性:设21.50、10.00、4.64、2.15 g / kg 4剂量组灌胃。 Ames试验:设0.5、 5、 50、 500、 5 000 μg / 皿剂量,观察加或不加S 9混合物对TA 97、TA 98、TA 100、TA 102菌株的影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设10.0、5.0、2.5 g / kg 3剂量组,2次灌胃后,6 h制片,镜检。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设2.50、5.0、10.0 g / kg 3剂量,连续灌胃5 d,第35 d后制片、镜检。 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莲须属于无毒级物质。Ames试验:为阴性结果,未发现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和对小鼠精子有致突变作用。 结论: 莲须毒性较低,未发现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对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4例CCRCC患者的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理结果,分为低级别组(19例)、高级别组(15例)。测量记录不同级别CCRCC的ADC直方图参数,包括ADC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数、偏度值、峰度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级别CCRCC ADC直方图参数的差异。结果 低级别组CCRCC 的ADC直方图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数均高于高级别组 [(1.09±0.23)×10-3 mm2/s vs (0.81±0.09)×10-3 mm2/s、(1.86±0.27)×10-3 mm2/s vs (1.58±0.14)×10-3 mm2/s以及(1.85±0.23)×10-3 mm2/s vs (1.59±0.12)×10-3 mm2/s,P<0.05],且低级别组ADC直方图以负偏态分布为主;两组ADC直方图的最大值、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直方图的最小值鉴别低级别、高级别CCRCC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95,对应的最佳诊断阈值、Youden指数以及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8×10-3 mm2/s、0.761、86.67%、89.47%。结论 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有助于鉴别低级别、高级别CCRCC,ADC最小值诊断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14.
印加果油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印加果油的急性经口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法,24 h内3次给药,合计剂量54 g/kg)、Ames试验(分别为每皿5 000、1 000、200、40、8μg)、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均分别为10、5、2.5 g/kg),检测印加果油的急性毒性与致突变性。结果:印加果油对小鼠的LD_(50)〉54 g/kg,Ames试验各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菌落数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印加果油的急性经口毒性属于无毒级,亦未显示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的遗传毒性。方法:以重组人乳铁蛋白为受试物,按每皿62、185、556、1667、5000μg5个剂量进行Ames试验,按1.88、3.75和7.50g/kg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并设立对照组。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各剂量组PCE百分比均未少于阴性对照组的20%,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重组人乳铁蛋白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腹腔内给药对H22小鼠腹水瘤生长及腹水的抑制作用。方法取110只昆明小鼠腹腔内接种H22细胞(2x106细胞/只),建立小鼠腹水瘤模型,接种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0.9%NS);低剂量血管内皮抑制素组(4mg/kg);中剂量血管内皮抑制素组(8mg/kg);高剂量血管内皮抑制素组(12mg/kg);阳性对照组(顺铂0.6mg/kg)。接种24h后连续10d给予各药物腹腔内注射,停药24h后处死各组小鼠,测量腹水量并取腹水行相关检测;解剖小鼠,观察腹腔脏器及肺脏的转移情况;通过Evan蓝的吸光度值反映小鼠的腹膜渗透性;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血管内皮抑制素组可显著抑制荷H22腹水瘤小鼠腹水的生成,并减少腹腔内及肺脏转移,延长生存时间。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腹腔内用药治疗荷H22腹水瘤小鼠腹水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5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广西26个县区上报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进行汇总,按地区、性别、年龄进行分层,计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粗率、标化率、累积率(0~74 岁)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及构成等。人口标准化率计算采用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结果 2015年纳入分析的26个县区(其中城区19个,县及县级市7个),覆盖人口9 414 305人(其中城市5 679 778人,农村3 734 527人),新发恶性肿瘤病例22 644例,死亡病例13 737例,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40.53/10 万(男性275.63/10万,女性202.99/10 万)和145.92/10 万(男性191.62/10万,女性97.05/10 万),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1.79/10 万和112.83/10 万,世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6.76/10 万和110.91/10 万,累积(0~74 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1.07%和12.52%。城市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4.16/10 万和146.47/10 万,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3.42/10 万和114.47/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19.79/10 万和145.08/10 万,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75.86/10 万和111.80/10万。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胃癌、鼻咽癌、子宫体癌、前列腺癌和脑肿瘤,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6.90%。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和白血病,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报告病例的82.32%。结论 2015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常见发病与死亡恶性肿瘤为肝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和宫颈癌,应将其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前列腺癌和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亦要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