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最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方法 ,瞳孔膜作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若不及时处理 ,将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就术后不同时期发生的晶状体瞳孔纤维膜 (以下简称瞳孔膜 )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 ,并应用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t-pA)前房内注射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各类白内障 3 42例 (3 5 6)眼 ,瞳孔膜形成90例 (97)眼占 2 7.2 3 %。老年性白内障 2 5 7眼形成膜 5 8眼占2 2 .5 7% ;外伤性白内障 3 8眼形成膜 16眼占 42 .11% ;先天性白内障 3 8眼形成膜 15眼占 3 9.47% ;并发性白…  相似文献   

2.
后囊混浊是儿童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的主要并发症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防治办法 ,作者对近年来 1 4例2 2眼儿童白内障施行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开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1 4例 2 2眼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4~ 1 2岁。其中先天性白内障 8例 1 6眼 ,外伤性白内障 6例 6眼。先天性白内障中核性 6眼 ,全混浊 1 0眼 ;外伤性白内障为穿通伤及钝挫伤所致 ,受伤时间为 1天~3月。术前视力光感~ 0 1。选用一体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前术中术后用药同常规人工晶体植…  相似文献   

3.
超声乳化术中前囊膜抛光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伊  史建生  罗维彬 《眼科》2001,10(4):207-209
目的探讨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前囊膜抛光处理减少后发障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78例(235只眼)白内障患者在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进行前囊膜抛光,术后对其视力、眼前节反应及后囊膜情况进行临床观察,随访1个月~1年,选择同期未行前囊膜抛光者220例(230只眼),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术中无并发症发生;(2)术后视力恢复快而良好;(3)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8只眼(3.5%),均为轻度纤维型混浊,对视力无显著影响,而对照组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23只眼(10.2%).对照组显著高于抛光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前囊膜抛光处理可以减少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作用机制可能是前囊膜抛光可大幅度地减少残留于前囊下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数量,阻止了上皮细胞的增殖及化生的来源,从而起到防止后囊膜混浊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易被病人接受、安全、有效的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超声乳化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后囊混浊的防治措施。方法对86例(103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均于术后d7开始服用中药,全程共服30副,0.5a后随诊,按后囊混浊分级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03眼中0级91眼占88.3%,Ⅰ级5眼占4.9%,Ⅱ级7眼占6.8%,后囊混浊的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其他报道(15%~50%),有效防治率93.2%。结论口服中药结合0.5g·L-1地塞米松滴眼是一种易于被病人接受、安全、有效的防治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术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合并轴性高度近视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膜混浊状况。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3年 5月于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合并轴性高度近视眼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89例 ( 1. 35眼 )和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90例 ( 1. 36眼 ) ,平均随访时间 1 2 6 5± 8. 73( 3~ 34)个月 ,比较两组囊膜混浊程度、囊膜混浊及YAG激光后囊切开百分率。结果 合并轴性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组及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组囊膜混浊百分率分别为 2 3. 70 %、 9. 56 % ;YAG激光后囊切开百分率分别为 1 0 .37%、1 .4 7% ,两种百分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 0 1 )。两组囊膜混浊程度分级后行秩和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 0 1 )。结论 轴性高度近视是影响白内障术后囊膜混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晶状体囊膜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Liu YZ  Cheng B  Liu YH  En GL  Li SZ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5):283-285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晶状体囊膜的变化及其对人工晶状体位置的影响 ,探讨术后晶状体前囊膜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的最佳位置关系。方法 散大瞳孔 ,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 12 7例 (14 1只眼 )以约 5mm直径连续环形撕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 3个月后晶状体前、后囊膜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的变化。结果 全部术眼晶状体前囊膜撕囊口边缘均形成白色环状Soemmering环 ,晶状体囊袋塌陷 ,前囊膜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形成无夹持 (6 8只眼 )、部分夹持 (5 2只眼 )及完全夹持 (2 1只眼 ) 3种位置关系。其中完全夹持术眼晶状体后囊膜中央视轴区混浊的发生率 (47 6 % )明显高于无夹持术眼 (11 7% )和部分夹持术眼 (2 1 2 % )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 0 5 ) ;无夹持术眼 (91 2 % )和完全夹持术眼 (81 0 % )人工晶状体正位率明显高于部分夹持术眼(42 3% )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囊膜可发生不同变化 ,其中晶状体前囊膜撕囊口边缘全部位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上 ,是保证术后晶状体后囊膜透明和人工晶状体正位的最佳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者复习了1974~1986年婴儿先天性白内障的病例,并对其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和发生率进行回顾性研究。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包括生后30个月内接受白内障手术的78例患儿,共128眼。其中92眼经角巩膜缘切口、13眼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进行晶体切除和前玻璃体切除术;20眼行白内障针吸术,未作后囊切除;3眼行晶体吸出及后囊切开。术后随访期1~158个月(平均44.8个月)。结果:术后30例38眼发生了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膜形成和后囊混浊使视轴模  相似文献   

8.
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穿透巩膜睫状沟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峰  合雄  朱鸿勋  刘彬  唐燕 《眼科新进展》2000,20(6):434-435
由于一部分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无晶状体眼 ,后囊膜缺损或无后囊膜 ,需行人工晶状体单襻或双襻穿透巩膜睫状沟固定。我们对 42例 42眼无晶状体眼进行了这种手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 42眼无晶状体眼 ,男 2 9例 ,女13例。年龄 6~ 79a,平均 6 5 a。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 19眼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 12眼 ,外伤性白内障术后 5眼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 6眼。其中 ,无后囊膜者 2 2眼 ,后囊膜缺损大于1/ 2象限者 5眼 ,鼻侧或下方存在部分后囊膜、缺损小于 1/ 2象限者 15眼 ,虹膜后粘连者 8眼。所有患者均行二期…  相似文献   

9.
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预防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对59例65眼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行一期连续环形后囊撕囊联合术后球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乙组单纯行一期连续环形后囊撕囊.结果术后随访3年Ⅱ级以上后囊混浊甲组5眼,乙组13眼,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27,P<0.05).视力≥1.0甲组16眼,乙组6眼,两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χ2=6.42,P<0.05).结论一期连续环形后囊撕囊术后联合球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能有效防止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42个月.结果 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中共13只眼囊膜后嵌顿成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0,嵌顿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IOL位置稳定;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渗出物、虹膜后粘连、IOL表面沉积物,仅1例患儿出现IOL襻异位.结论 IOL睫状沟植入、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42个月.结果 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中共13只眼囊膜后嵌顿成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0,嵌顿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IOL位置稳定;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渗出物、虹膜后粘连、IOL表面沉积物,仅1例患儿出现IOL襻异位.结论 IOL睫状沟植入、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眼内炎是一种慢性、局限性、感染性眼内炎 ,常发生于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眼。现将我院所遇 6例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6眼 ,男性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5 6~81岁 ,均为老年性白内障 ,其中 1例患糖尿病 ,白内障囊外摘除4例 ,小切口超声乳化 2例 ,6例后囊膜完整 ,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就诊时间 :白内障术后 10天 1例 ,术后 4周 1例 ,术后9周 1例 ,术后 16周 1例 ,术后 12月 1例 ,术后 17月 1例。诊断依据 :1角膜后壁羊脂状 KP;2前房絮状渗出或积脓 ;3晶体后囊斑块状混浊 ;4玻璃体混浊。本组 6例均出现视力下降 ,畏…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360眼IOL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2.5年的结果,有87眼发现后囊混浊(24.17%);但其中仅14眼(3.89%)影响视力.先天性白内障IOL术后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占47.37%,老年性白内障IOL术后后囊混浊未发现明显影响视力.IOL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的高峰时间是术后3~6月,并无随时间延长混浊率增加的趋势,术后后囊混浊的防治关键应放在术后3个月内.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弱视和失明的主要原因.手术后的视力恢复与手术时机及术后处理密切相关,手术成功的主要问题是弱视的治疗.本文报告6例术后远期随访情况.临床资料:6例中双眼4例,单眼2例.手术时年龄自1岁到4岁4例,5岁1例,14岁1例.患眼晶体均完全混浊.术式全部采用截囊加冲吸术.术后戴镜者3例,开始戴镜时间为术后1~5年.术后随访时间为3~16年.随访视力(矫正视力):3例双眼者0.1~0.3,另1例14岁才发病者矫正视力达0.7.但单眼白内障术后视力均较差;1眼为0.01,另1眼0.02.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8年 11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们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共 39例 (6 8只眼 ) ,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39例 (6 8只眼 ) ,其中男 18例 (30只眼 ) ,女 2 1例 (38只眼 ) ,年龄 43~ 71岁 ,平均 5 8.7岁。核性混浊 43只眼 ,后囊下混浊及皮质性混浊 2 5只眼 ,均为成熟期。术前矫正视力为光感~ 0 .0 6。眼轴平均 2 7.5 mm ,最大为 31mm。应用 SRK- 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 ,均选用光学部分为 5 .5 m m的 PMMA一体型人工晶状体。随访 3~18月 ,平均 8.5月。2 .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 期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预防性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5 3例 (197只眼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且在术中应用玻切头对后囊行 期环形切除加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随访一年以上 ,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 最佳矫正视力 :1.0以上者 73只眼 (37.1%) ,0 .5~ 0 .9者 81只眼 (41.1%) ,0 .1~ 0 .4者 40只眼 (2 0 .3%) ,小于 0 .1者 3只眼 (1.5 %)。手术主要并发症为出现新生膜性混浊。结论  期行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是处理和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混浊的有效方法 ,方法简便 ,安全有效 ,对无明显视网膜脱离高危因素者 ,疗效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肝素联合地塞米松抑制术后晶体后囊混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晶体后囊混浊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 6个月~ 2年内后囊混浊的发生率为 2 0~ 40 % ,甚至高达 60 %。我们发现用 2 5单位 /ml的肝素溶液能够抑制后囊混浊 ,但是术后前房出血的发生率较高(2 6 8%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较低浓度的肝素和地塞米松加入术中皮质冲吸液中 ,观察其对后囊混浊的抑制效果。对象 :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随机配对设计方法分成 2组 ,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3 7例 ,男 18例、女 19例 ,平均年龄 65岁 (5 5~ 78岁 ) ;对照组 3 6例 ,男 17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67…  相似文献   

18.
儿童白内障I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I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的应用价值。方法127例179眼儿童白内障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术,术后随访2个月~2a。结果术后除42例57眼(占31·8%)不合作未能测视力外,其余矫正视力≥0.5者69眼(39·1%)。随访期间160眼(89.4%)中央视轴区保持透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I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预防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儿童自内障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广森  刘平 《眼科新进展》2006,26(3):208-209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的应用价值。方法127例179眼儿童白内障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术,术后随访2个月~2a。结果术后除42例57眼(占31.8%)不合作未能测视力外,其余矫正视力≥0.5者69眼(39.1%)。随访期间160眼(89.4%)中央视轴区保持透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预防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可行方法。[眼科新进展2006;26(3):208—209]  相似文献   

20.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并发角膜混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敏政 《眼科新进展》2001,21(4):264-264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角膜水肿混浊是较常见并发症之一。我科自 1997年 2月~ 1999年 2月共施该手术 98例10 7眼 ,并发角膜混浊 33眼 ,占 30 .83%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8例中 ,男 38例 41眼 ,女 6 0例 6 6眼 ,平均年龄 10个月~ 87岁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72例 76眼 ;外伤性白内障 7例 7眼 ,先天性白内障 19例 2 4眼。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显微镜下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术前散瞳 ,球周麻醉 ,71眼采用压球法 ,36眼采用指压法软化眼球 ,作上方球结膜瓣 ,半层切开角巩缘 12 0°,开罐式截囊 ,全层切开 ,娩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