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2岁婴幼儿佝偻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珠海市0-2岁婴幼儿佝偻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珠海市0-2岁婴幼儿40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佝偻病及相关因素调查,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珠海市0-2岁婴幼儿佝偻病患病率为13.3%。佝偻病发生与居住地区、孕末期3个月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孕末期3个月进食虾皮或海带类、孕末期3个月日晒时间、孕周、儿童户外活动时间、补锌及定期检查有关。其OR值分别为0.079、6.225、0.156、3.566、0.417、0.265、5.800和9.364。结论:佝偻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预防应从胎儿期开始。  相似文献   

2.
0~2岁儿童VD营养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析珠海市0~2岁儿童VD营养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市区、农村随机选取0~2岁儿童112例为研究对象,分0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个年龄组。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静脉血25(OH)D3含量测定。结果珠海市0~2岁儿童静脉血25(OH)D3平均水平为31.58±11.88ng/ml,0~岁组25(OH)D3水平最低。佝偻病组25(OH)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孕末期3个月VD营养(服VD制剂、注射VitD3、晒太阳时间)与儿童静脉血25(OH)D3含量呈正相关,儿童少摄入肉、蛋、蔬菜类食物、少晒太阳与静脉血25(OH)D3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半岁小婴儿是VD缺乏的高危人群。佝偻病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从孕期着手保健直至婴幼儿期。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佳木斯地区0~2岁婴幼儿佝偻病的影响因素,为佝偻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0~2岁临床上有活动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和体征的婴幼儿159例,同时随机抽取78例0~2岁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在填写家庭、社会和营养因素调查表的同时进行相应的体格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佝偻病的发生与母孕期每天日照时间、婴幼儿年龄、每天乳制品的摄入量、每天日照时间、是否患有慢性腹泻等疾病、体重、身高等7个变量显著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母孕期每天日照时间、婴幼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后至调查时是否补充维生素D、每天乳制品摄入量及每天日照时间,与佝偻病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母孕期每天日照时间短、婴幼儿年龄小、出生体重重、出生身长短、出生后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每天乳制品摄入量过少及每天日照时间短,是佝偻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兰州市七里河区0~3岁儿童佝偻病患病率,探讨早期佝偻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深入了解佝偻病易感因素现状情况,进一步预防该病的发生.方法 18922例调查对象来自于儿保门诊及幼儿园抽样,抽样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患病率及相关患病因素的调查.结果 兰州市七里河区0~3岁佝偻病总发病率21%,高发年龄0~1岁.结论 我区婴幼儿喂养存在佝偻病的多项致病相关因素,需进一步做好儿童保健相关工作,预防与减少佝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州市0—2岁儿童佝偻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为了解我市 0~ 2岁婴幼儿佝偻病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 ,为佝偻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我们于 1998年 10~ 12月对通州市 0~ 2岁婴幼儿进行了佝偻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按照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通州市市区和农村 0~ 2岁常住婴幼儿共 65 18名 ,男 3 3 4 0例 ,女 3 178人 ;其中 <6个月 163 2人 ,6~ 12个月 13 90人 ,12~ 18个月 12 83人 ,18~ 2 4个月 10 68人 ,2 4~ 3 5个月 114 5人。1.2 方法 佝楼病的调查采用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全血干化学免疫浓…  相似文献   

6.
绵阳市城区0~6岁儿童佝偻病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明绵阳市城区 0~ 6岁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绵阳城区 0~ 6岁儿童 1490例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佝偻病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绵阳城区 0~ 6岁儿童佝偻病患病率为 2 2 .6 %,其中男童 2 2 .7%,女童 2 2 .5 %,该地区佝偻病的发生与富钙食品摄入、 Vit D和钙剂的添加、家庭经济状况、住房朝向、父亲文化程度以及户外活动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 :绵阳市城区 0~ 6岁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居全国中等偏下水平 ;儿童佝偻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坚持早期防治、综合防治的原则是控制和消灭佝偻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佝偻病发生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文献报道 6个月以下小儿佝偻病患病率高达 37.6 %~ 76 .8% [1、2 ] 。婴幼儿期佝偻病的发病诱因很多。为了解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诱因 ,笔者随机抽取在本院门诊就诊的佝偻病患儿及部分非佝偻病患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本文收集 1999年廊坊市医院门诊患者 40 6例。其中最小 3个月 ,最大2岁 10个月 ;男 2 0 8例 ,女 198例 ;患佝偻病者 10 9例 ,非佝偻病者 2 97例。非佝偻病患儿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 15 9例外 ,其余疾病也均不影响骨骼发育。病例组患…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检测血清Ca、P、AKP、拍摄左腕关节、双膝关节X线片.结果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婴幼儿患病率21.42%,3~7岁儿童患病率4.10%.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6个月~2岁婴幼儿患病率最高,6~7岁组最低.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无服用或无规则服用鱼肝油、户外活动每天少于2 h、家庭年人均收入少于1 000元、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常患腹泻和厌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须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青岛市婴幼儿佝偻病患病现状 ,摸清发病特点、规律及相关因素 ,为制订防治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 ,1994年秋季与 1995年春季 ,在青岛市 12个市区进行了 0~ 3岁婴幼儿佝偻病患病情况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在青岛市 7区 5市按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 ,每个市、区于秋季与次年春季儿童查体中随机调查 0~ 3岁婴幼儿 30 0名。1 2 调查方法 市妇幼保健院统一制订调查方案及调查表 ,对参与调查人员统一培训。调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和相关因素 ,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项目检验 ,部分病例拍X光腕片。佝偻病根据 1986年卫生部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市婴幼儿生长健康状况及主要疾病的分布特点 ,探索影响婴幼儿生长健康中的主要因素 ,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1999年对三门峡市 6 74名 0~ 3岁婴幼儿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 ,于 1999年 9月份对辖区 1个村、3个街道居委会的所有 0~ 3岁儿童进行体检 ,按照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儿科学》的诊断标准 ,对各种疾病进行确诊。2 结果2 .1 患病率 共调查婴幼儿 6 74名 ,查出疾病 4种 12 3例 ,患病率为 18.2 5 % ,其中佝偻病患病率最高为 6 .5 2 % ,其次肠炎为4.6 0 % ,呼吸道感染为…  相似文献   

11.
1996年4月~1997年3月对余杭市2243名3岁以下儿童进行了佝偻病发病因素调查和预防措施的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8个乡镇3岁以下儿童2243名.按年龄分成0~6个月,7~12月,13~24个月,25~36个月四个年龄段分别进行调查.诊断标准根据1986年卫生部《小儿四病防治方案》,凋查人员均为经过统一培训的儿保医生.资料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χ~2及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本次共调查0~3岁儿童2243人,佝偻病患病  相似文献   

12.
282例婴幼儿佝偻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 ,也是儿童保健中重点防治的 4大营养性疾病之一 ,它严重地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为了解我市城区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情况 ,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 ,现对我们收集的 2 82例婴幼儿佝偻病的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门诊儿保体检的婴幼儿 15 6 0例 ,对其进行全面的体检 ,记录生产史 ,母亲健康情况 ,喂养情况 ,是否服用维生素 D制剂及钙剂等 ,年龄段分为 0~ ,6~ ,12~ ,2 4~ 36月。母乳喂养指出生 4个月内婴儿仅吃母乳 ,除药物滴剂、少量水果汁外 ,不吃其他任何食物和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0~3岁婴幼儿血清25(OH) D_3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为有效控制并减少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生长发育门诊进行健康管理的1407名0~3岁婴幼儿进行25(OH) D_3定量测定及问卷调查。结果 0~3岁婴幼儿25(OH) D_3不足检出率为14.1%。不同年龄段、不同孕周0~3岁婴幼儿25(OH) D_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季节、父亲文化水平是儿童25(OH) D_3水平影响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出生孕周、季节为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罗湖区0~3岁婴幼儿维生素D总体营养状况相对较好,但应进一步强化3月龄以内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季节、父亲文化水平是儿童25(OH) D_3水平影响因素。出生孕周≥37周、夏秋季节为维生素D缺乏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呈逐年增多趋势 ,已成为医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难题。现将我院 2 0 0 0~ 2 0 0 1年收治的 16 5例佝偻病小儿及 16 3例正常小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进行临床分析。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2 0 0 0~ 2 0 0 1年 ,我院儿科门诊共收治佝偻病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16 5例 ,非佝偻病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16 3例。枸偻病组男 91例 ,女 74例 ,其中 0~ 1岁组 6 4例 ,~ 2岁组 5 7例 ,~ 3岁组 4 4例。非佝偻病组男88例 ,女 75例 ,其中 0~ 1岁组 6 1例 ,~ 2岁组 5 9例 ,~3岁组 4 3例。二组经统计学处理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末梢血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对诊断婴幼儿佝偻病的价值,初步制定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珠海市0~2岁婴幼儿405人,以竞争蛋白结合放射免疫法测定末梢血和部分静脉血血清25(OH)D3水平。【结果】静脉血和末梢血25(OH)D3水平高度相关;佝偻病患儿和正常婴幼儿末梢及静脉血中25(0H)D3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静脉血和末梢血25(OH)聩均能早期诊断佝偻病,可检测末梢血中25(OH)D3以替代静脉血25(OH)D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国6市城乡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睡眠时间及其年代发展趋势,为国内婴幼儿睡眠时间提供新的数据支持.方法 2019年7月至11月在我国6市随机选取1234名0~35月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对受试婴幼儿看护人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婴幼儿白天睡眠时间和24小时总睡眠时间随月龄增加逐渐减少(χ2值分别为479.03、388.84,P<0.01),从出生到3岁前平均分别减少了6.0小时和5.0小时,且在3个月内减少幅度最为明显;3岁前婴幼儿夜间睡眠时间平均为9.0~9.5小时,且不同月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4,P=0.06).夜间睡眠时间占比随月龄增加逐渐增加(χ2=450.63,P<0.01),由0~1月龄的55.6% 增至30~35月龄的81.8%.婴幼儿白天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及24小时总睡眠时间的城乡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004年相比,3岁以下婴幼儿睡眠时间呈减少趋势,且夜间睡眠时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参照我国2017年发布的《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婴幼儿睡眠时间不足中,0~3月龄、4~11月龄及12~35月龄分别占14.4%、21.7% 和13.8%.结论 婴幼儿期为其睡眠时间的快速发展阶段,其睡眠时间有长期减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检测血清Ca、P、AKP、拍摄左腕关节、双膝关节x线片。结果: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婴幼儿患病率21.42%,3~7岁儿童患病率4、10%。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6个月~2岁婴幼儿患病率最高,6~7岁组最低。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无服用或无规则服用鱼肝油、户外活动每天少于2h、家庭年人均收入少于1000元、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常患腹泻和厌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须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0~7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0~7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03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3例为对照组,应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孕妇家庭状况、孕期饮食及生活规律、分娩及婴幼儿的基本情况,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佝偻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期经常吃鱼、孕期户外活动、孕期日照时间、孕期补维生素D或钙、婴儿7个月开始服用含高钙食物、小儿晒太阳暴露皮肤的面积是影响佝偻病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孕期多户外运动、及时补钙、小儿7个月开始服用含高钙食物、日晒暴露皮肤面积大等是佝偻病的保护性因素,应该多进行健康宣教,早期预防、早期诊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0~3岁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12~2019-12期间收治的0~3岁175名婴幼儿,均给予骨密度检查,其中骨密度正常104名,骨密度不足71名,进行婴幼儿骨密度的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骨密度不足婴幼儿中年龄0~6个月、户外活动时间<1 h/d、早产儿、使用激素比例大于骨密度正常婴幼儿,有维生素D补充、居住地为城市比例小于骨密度正常婴幼儿(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0~6个月、户外活动时间<1 h/d、早产儿、使用激素均为婴幼儿骨密度不足的危险因素,有维生素D补充、居住地为城市均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0~3岁婴幼儿易出现骨密度不足,年龄0~6个月、户外活动时间<1 h/d、早产儿、使用激素为其危险因素,有维生素D补充、居住地为城市为其保护因素,据此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儿科及儿保门诊检查的婴幼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体弱儿进行调查,分析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的影响因素。结果:2 120名婴幼儿中,NIDA儿童580例,患病率为27.36%,0~6个月组占38.62%,6~12个月组占26.90%,1~2岁组占21.03%,2~3岁组占13.45%;影响因素:辅食添加不当占60.69%,需求量大占33.62%,先天储铁不足占3.45%,铁吸收障碍占2.24%。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婴幼儿0~6月龄时患病率偏高,辅食添加不合理是造成儿童NIDA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婴幼儿科学正确的喂养指导,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