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由多种病毒引起 ,常易发生于儿童。作者通过对 2 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 ,来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作者选择 2 0 0 1- 0 8~ 2 0 0 2 - 0 3,来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 2 6例。本组男性 18例 ,女性 8例 ,年龄 5~ 17岁 ,其中 5~ 10岁 4例 ,10~ 14岁 19例 ,14~ 17岁 3例 ,平均年龄 12 .7岁。诊断标准 :(1)有病毒感染史 ,急性起病 ,发热。 (2 )头痛 ,恶心呕吐 ,少部分有惊厥或昏迷或脑膜刺激征阳性。 (3)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改变。1.2 仪器及…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收集整理了本院1993年1月至2002年4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35例患者的脑电图并进行分析,以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 ,急性、亚急性发病早期的头颅CT扫描和脑电图检查特点。方法 脑电图(EEG)采用国际标准 10 / 2 0系统电极放置法描记 ,单、双极导联 ,平静 /常规描记 ,睁、闭眼及过度换气描记。结果 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11例。其中 ,6例头颅CT扫描无异常者 ,脑电图检查均有轻度或中度异常改变。结论 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无组织细胞学改变时 ,CT扫描无异常 ,而神经生物电改变早于组织形态学改变。所以 ,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 ,对临床易被误诊或漏诊的病例 ,起到了较好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改变与诊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首发症状,脑电图及脑脊液改变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观察209例病毒性脑炎,婴幼儿与年长儿首发症状进行比较,20例异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与自身脑电图改变的比较及年长儿首发症状与脑电图,脑脊液关系,结果 病毒性脑炎早期首发症状婴幼儿以及发热伴惊厥或伴意识障碍为主,年长儿以发热,头疼,呕吐,失语,颈强直,锥体束征阳性居多。脑脊液的变化与病情轻重并无平行关系,脑电图阳性率较高。结论有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是我地区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重者可形成后遗症,甚至死亡。探讨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的改变,了解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治及予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本文自1995—2005年,以脑炎收治的512例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甘欢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73-74,76,161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检测以及动态脑电图检测方案进行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结果应用常规检查方案,76例患者中共检查出异常患者70例,占总患者数的92.1%,其中16例脑脊液异常,11例白细胞数目偏高,25例氯化物含量偏低,9例脑脊液压力偏高,15例MR检查异常。常规检查漏诊6例,占总患者数的7.9%。单独应用动态脑电图检测方案,76例患者中共检查出异常患者75例,占总患者数的98.7%,漏诊1例,占总患者数的1.3%。所有患者均按照病毒性脑炎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30 d有65例患者的脑电图、MR、头颅CT表现正常,其余11例患者均明显好转。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相对于传统方法准确率高、节省诊断时间、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每个拟诊病毒性脑炎的忘者同时做脑电图和脑CT检查.结果 本组病毒性脑炎患者异常率述88.75%,重度异常脑电圈与临床病情密切相关.结论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详细记录87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8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共发现69例异常状况(79.3%),其中轻度异常41例(47.1%),中度异常18例(20.7%),重度异常10例(11.5%)。结论:脑电图检查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以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电图对于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在入院24小时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病人进行脑电图(EEG)、头颅CT、MRI、腰穿脑脊液检查。其中53例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分析病人头颅CT、MRI、脑脊液及中至重度异常脑电图阳性的几率,进行比较,并随访脑电图。结果头颅CT异常率为22.64%(12/53),头颅MRI异常率为37.74%(20/53),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50.94%(27/53),EEG中至重度异常率为71.70%(38/53)。经配对χ^2检验比较EEG、头颅影像学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电图对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较头颅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在脑电图(EEG)中的表现,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6514型14导脑电图机进行常规描记。结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活动背景异常,δ、θ慢波指数、级所改变,其阳必玉继100%,提示脑电图对急性散发性病毒笥脑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指导治疗、观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沟槽状胰腺炎的CT与MRI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例疑诊为胰头肿块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但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沟槽状胰腺炎患者的CT与MRI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沟槽状胰腺炎患者的CT与MRI均在胰头和十二指肠之间见团块影。CT均表现为低密度;MRI T1WI均呈低信号,2例T2WI呈低信号,1例T2WI呈高信号。3例CT与MRI增强后均呈渐进性强化,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十二指肠壁增厚伴有管腔狭窄。结论:沟槽状胰腺炎极易误诊为胰腺癌;但沟槽状胰腺炎患者多有长期饮酒史,黄疸呈波动性,主胰管不受损害,胆总管呈渐进性狭窄,CT与MRI增强扫描肿块呈延迟、渐进性强化、不均匀强化的特征有利于与胰腺癌鉴别。临床及影像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脏CT值测定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脏CT值测定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ANP患者进行腹部螺旋CT扫描,然后对ANP进行CT分级,并同时测量肝脏CT值。结果:130例患者中,肝脏CT值减低者111例,其中Ⅰ级合并肝脏CT值减低者27例;Ⅱ级合并肝脏CT值减低者54例;Ⅲ级合并肝脏CT值减低者21例;Ⅳ级合并肝脏CT值减低者9例;肝脏CT值与ANP的CT分级呈低度负相关(r=-0.279,P=0.008)。结论:肝脏CT值对ANP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总检出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核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总检出数55例,其中鼻骨3例,肩关节6例,腕关节6例,髋关节6例,膝关节12例,踝关节18例,足骨4例;多层螺旋CT总检出数46例,其中鼻骨2例,肩关节5例,腕关节5例,髋关节4例,膝关节11例,踝关节16例,足骨3例,核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94.83%)高于多层螺旋CT阳性(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CT相比,核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显影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脑动静脉畸形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CT、MBI及DS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AVM行MRI检查19例,CT检查30例,DSA检查12例,同时完成2项或3项检查者分别为20例和4例,结果 CT诊断率70%,MRI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4%,DSA诊断率92%,结论 MRI、CT、DSA对AVM诊断均有重要价值。而MRA和DSA优于CT,DSA反映AVM循环时间和盗血情况,并可实施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90-92
目的分析和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70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和探讨CT及MRI检查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现及阳性率。结果 5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经MRI检查发现Ⅰ期30例、Ⅱ期18例、Ⅲ期2例,MRI检查诊断的阳性率为96.00%。CT检查发现Ⅰ、Ⅱ、Ⅲ期分别为17例、19例、14例,检查诊断阳性率为72.00%。MRI检查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检查诊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均为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的检查方法,MRI较CT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25-127+131
目的研究分析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本院接受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各48处。对48例患者实施CT与MRI诊断,且参照关节镜下具体的诊断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关节软骨诊断,其关节镜检出例数为48例,其检出率为100.00%,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83.33%,而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91.67%,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扫描诊断(P0.05);CT检查与MRI检查在Ⅰ期诊断准确率、Ⅱa期诊断准确率、Ⅱb期诊断准确率、Ⅲ期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Ⅳ期诊断中,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MRI扫描)和40.00%(CT扫描),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扫描(P0.05);在半月板诊断中,其关节镜检出例数为48例,其检出率为100.00%,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81.25%,而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扫描(P0.05);CT检查与MRI检查在Ⅱ期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Ⅲ期诊断中,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7%(MRI扫描)和58.33%(CT扫描),MRI准确率高于CT扫描(P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MRI诊断实施于Ⅲ级半月板损伤、Ⅳ期关节软骨损伤,其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高,而使用CT与MRI诊断实施于其他分级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其获取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17.
CT和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的CT、MRI(磁共振)表现,比较CT与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时作了CT及MRI平扫检查。经临床综合诊断的5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经CT平扫检查45例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3%;MRI平扫检查阳性为54例,阳性检出率为100%。结论MRI平扫检查急性胰腺炎检出率与诊断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24例PM/DM患者的肌肉及皮下软组织MR图像,其中PM 16例,DM 8例。检查序列包括FSE T1WI、FSE T2WI、fs T2WI。扫描双侧大腿,常规冠状位、矢状位及横轴位平扫。结果:24例PM/DM中19例大腿肌肉MRI上存在异常,表现为:肌肉炎性水肿16例,肌筋膜炎10例,皮下软组织水肿6例,2例肌肉萎缩。结论:MRI在PM/DM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肌肉和皮下组织炎性水肿是PM/DM患者最常见的MRI表现。MRI fs T2WI序列能更好地检出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双源CT(DSCT)阴性和DSCT阳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临床诊断ACS的40例患者行DSCT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CT阴性组12例,占30.0%,心肌桥1例(8.3%);DSCT阳性组28例,占70.0%,其中心肌桥3例(10.7%);DSCT阴性组与DSCT阳性组比较:DSCT阴性组的ACS患者平均年龄较小,为(53.3±16.8)岁,其中<40岁的患者占33.3%(4例),而DSCT阳性组平均年龄为(66.6±11.8)岁,<40岁的患者仅占3.6%(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性别、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VEF、LV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SCT可以作为ACS的常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非常少见.收集新桥医院及西南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I对本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