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 MR 表现特点,提高对 MELAS 综合征早期诊断的能力。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的 MELAS 综合征共16例,均由肌肉病理活检证实。所有患者均行 MR 平扫,其中3例行 ASL 扫描,15例行 MRA 检查,14例行 DWI 扫描,3例行 MRS 扫描,并回顾性综合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MRI 检查发现,本组 MELAS 综合征多表现为大脑半球各叶大小不等片状病灶,病变多位于大脑半球后部脑皮质区,向皮层下的白质蔓延,病灶的分布与脑血供分布不一致;自旋回波 T1 WI 呈低信号、T2 WI 呈高信号,FLAIR 呈高信号;DWI 呈高信号;3例行 MRS 分析提示病灶区典型乳酸峰;其中1例 MRA 检查提示病灶区分支血管增多,1例分支血管减少;3例行 ASL 检查提示病灶区高灌注。16例中4例随访病灶具有游走性、多变性、此起彼伏等表现,旧病灶有脑萎缩、脑软化等表现。16例行肌组织活检见破碎样红纤维(RRF);电镜见线粒体体积增大、数量增多,肌纤维粗细不等,少数萎缩变细。3例行线粒体基因测序发现线粒体 DNA(mtDNA)A3243G 点突变。结论DWI、MRS 及 ASL 在 MELAS 综合征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MELAS综合征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特点及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MELAS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基因检测或肌肉活检确诊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21例中9例具有MELAS综合征的典型三联征表现(癫痫发作、乳酸性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其余12例仅有1种或2种症状。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I检查,最常累及部位为颞顶枕叶皮层,其中累及单侧者7例,累及双侧者13例;9例行MRS检查,均可见病变区明显升高的倒置乳酸峰,同时伴NAA峰降低;8例行MRA或CTA检查均未见颅内大血管异常改变;13例行DWI检查,均显示病变部位呈扩散受限改变;7例患者随访复查MRI,可见颅内病灶具有“此消彼长”的特点。结论:颅脑多模态CT和MRI检查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对MELAS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MELAS综合征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ELAS综合征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对13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多位于颞、顶、枕叶皮层,病变形态、大小、范围易变,呈游走性,多灶性,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MRA没有大血管闭塞.常见基底节钙化,伴脑室扩大和脑萎缩.DWI病变多表现为ADC值升高.病灶MRS检查可见Lac峰.结论 MELAS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根据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合肌肉活检可对该病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和连续动脉自旋标记(CASL)灌注成像(CASL PWI)等无创性检查的联合应用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例MELAS患者,除了常规MRI检查序列,补充了DWI、MRS和CASL-PWI.结果 在MELAS急性期,DWI显示病灶呈略低信号,MRS显示乳酸峰升高,在看似正常的脑组织中乳酸峰亦轻度升高.CASL-PWI显示病灶为高灌注.结论 通过DWI、MRS和CASL-PWI等无创性检查联合应用对于MELAS有极大诊断价值,并且可以鉴别MELAS急性期与脑梗死急性期.  相似文献   

5.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及DWI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志群  李坤成  武力勇  赵澄   《放射学实践》2009,24(8):828-831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诊断为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表现为头痛、视物不清,并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生化、脑脊液、血及尿常规检查,行常规MRI、MRA及Dwl扫描。结果:3例PRES患者MRI示双侧顶枕区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多发病灶,在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FLAIR及T2wI上呈高信号,DWI显示部分病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ADC)上呈高信号,部分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上呈等信号。治疗后随访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逐渐减小、消失。结论:PRES好发于顶枕叶皮质及皮层下白质,病变早期为血管源性水肿,晚期可表现为细胞毒性水肿,治疗及时可逆转,采用MRI及DwI成像结合其临床特征可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患者的 MRI、DWI、PWI、MRS 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灶 T1 WI 呈低-等信号,T2 WI 呈等、稍高、高信号,DWI 呈稍高、高信号。增强扫描22例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5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19例病灶可见“蝶翼征”“握拳征”“缺口征”“尖角征”。18例病灶均为低灌注表现。MRS 表现为病灶实质区 NAA 峰明显降低或消失,Cho 峰增高,23例出现高大 Lip 峰,12例出现 Lac 峰。结论磁共振常规及其功能成像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低灌注、肿瘤实质区出现高耸的 Lip 峰是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表现,评价不同MR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11例淋巴瘤均为大B细胞淋巴瘤,4例单发,7例为多发.共有结节24个,其中颞叶8个,顶叶5个,额叶4个,枕叶3个,小脑4个,2个结节灶中央出现坏死,1例伴有脑膜转移.淋巴瘤结节T1WI呈等或略长信号,T2WI以及FLAIR表现为稍高信号,坏死区T2WI以及FLAIR表现为高信号;周围脑白质均有中度水肿,在T2WI以及 FLAIR显示明显;3例有轻度占位效应.淋巴瘤均呈中等强度的均匀增强,1例可见脑膜线样增强.瘤结节在DWI表现为高信号.MRS表现为NAA峰中等程度降低,Cho峰升高,Cr峰降低,并有巨大Lac/Lip复合峰出现.结论 颅内深部单发或多发结节样病灶,在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 或FLAIR为等或稍高信号,中等强度增强,磁共振波谱呈现为巨大Lip/Lac峰,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MSCT和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FNH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及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结果:CT平扫显示病灶均呈稍低密度灶,1例在脂肪肝背景下呈相对高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均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可见扭曲扩张的供血动脉,8例病灶中央可见瘢痕区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示病灶稍高于、等于或低于周围肝实质,中心瘢痕灶延时期强化。MRI检查示病变呈等信号或稍低T1信号及稍高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时期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11例显示病灶中央疤痕呈延迟强化。1例行MRS检查提示Cho峰明显升高。4例行DWI检查,病灶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ADC图上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结论:MRI较CT能更全面地显示FNH的病理特征,DWI和MRS检查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足底硬纤维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足底软组织硬纤维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行MRI常规平扫,14例行增强检查。结果:18例中11例(61%)肿瘤发生于前足,5例(28%)发生于后足,2例(11%)发生于中足;形态上,肿瘤呈片状2例(11%),团块形4例(22%),不规则形12例(67%);边界不清6例(33%),边界尚清12例(67%)。肿块最大径为2.3~10.8cm,中位数为3.7cm。2例(11%)为多发病灶。MRI显示病灶在T1WI上呈等或等~低信号,T2WI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呈稍高或高信号,但均低于脂肪组织的信号;15例(83%)可见病灶内信号不均匀,高信号区内有不同比例的星芒状或条带状低信号,1例(6%)病灶内可见点状出血信号;18例病灶内均未见囊变及钙化。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内于T1WI、T2WI上呈低信号的区域无明显强化,其余部分呈较均匀明显强化。结论:足底硬纤维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和6例MRS影像表现.结果:36例单发21例,多发15例,共检出72个病灶,65个呈实性团块状肿块,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多见,增强后明显均匀增强.3例颅骨受累者均表现为颅骨破坏轻微伴颅板两侧大的软组织肿块.6例MRS表现为Cho明显升高,Cr及NAA消失或明显降低,出现高耸的Lip峰,4例可见Lac峰.结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S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儿童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的多模态影像学特点,探讨功能成像技术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过临床、基因检测证实的MELAS患儿的完整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包括脑MRI平扫、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扩散加权成像(DWI)、波谱成像(MRS)、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结果 ...  相似文献   

12.
The mechanism of neurological disturbances in patients with mitochondrial myopathy, encephalopathy,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 (MELAS) is controversial. We studied 12 patients with MELAS using conventional and diffusion weighted MRI (DWI) and MR spectroscopy (MRS), to look at the physiopathology of the stroke-like events. Although conventional MRI showed lesions in all patients, DWI was more sensitive. One patient did not show high signal on DWI 48 h after a from stroke-like episode, but MRS demonstrated a lactate peak in left occipital lobe; 2 weeks after the attack, high signal was demonstrated on the right frontal lobe where MRS had shown a lactate peak. Our findings suggest a possible predictive ability of 1H-MRS, in showing early MELAS lesions and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mitochondrial metabolic dysfunction may precedes abnormalities on DW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MRI表现.结果:24例小儿脑部病变共69处病灶.病变多发13例,对称性分布10例,非对称性3例;多发病灶以脑白质病变为主,共37处病变;病变单发11例,其中累及丘脑2例,累及基底节区4例,累及脑干2例,累及颞叶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及指导临床早期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6例发病在6 h以内且临床提示处于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均行急诊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DWI及PWI,部分病例行MRA检查。结果 56例患者T1WI均未见异常信号,35例患者T2WI、FLAIR发现有轻微异常信号影。56例DWI和PWI均发现异常,但在DWI上显示的高信号急性脑梗死区域与在PWI上显示的脑灌注延长区域不匹配,PWI显示的病灶范围更大。图像后处理显示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脑血流量(CBF)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急诊MRI,特别是DWI和PWI序列对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可以安全、迅速、有效地指导临床进行早期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30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结论 SWI较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可早期发现脑梗死中的出血灶,明显优于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6.
足月新生儿动脉缺血性脑梗死早期磁共振成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莉  邵肖梅  乔中伟  帕米尔  钱镔  朱珍   《放射学实践》2013,(11):1164-1168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动脉缺血性脑梗死(NAIS)的早期MRI特点及不同MRI序列在NA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例行MRI检查确诊的足月NAIS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15例患儿于出生后2~7d进行了头部MRI扫描,包括常规MRI及DWI检查,7例患儿同时行TOF—MRA检查。结果:15例NAIS患儿常规MRI中,14例T1WI呈异常信号,4例表现为受累区域弥漫低信号,10例稍低信号;15例T2WI呈异常信号,11例受累区域弥漫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且灰白质分界不清。15例患儿首次DWI检查中均出现异常高信号,病灶边缘的较常规MRI清晰,DWI还显示了常规MRI未显示的胼胝体膝部、压部、丘脑及内囊后肢大脑脚等部位受累。7例患儿MRA检查中,6例出现梗死区域大脑中动脉(MCA)皮质分支增多增粗现象。结论:常规MRI可协助了解NAIS病程,DWI检查可早期诊断NAIS,并能清楚显示大脑深部小病灶的受累情况,尤其是皮质脊髓束的受累。NAIS早期MRA大多显示病变区MCA分支增多,与成人脑梗死的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结合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经活体组织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脑胶质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平扫、增强,MRS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RI常规行T1WI、T2WI及FLAIR序列,采用时间飞跃法(TOF)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T1WI增强扫描。氢质子MRS采用单体素STEAM序列,并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等物质峰值改变。结果所有病例均侵犯2个或2个以上脑叶,以颞叶、枕叶、胼胝体、基底节和丘脑等部位侵犯受累常见。病变区T1WI呈低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高信号、FLAIR上为高信号,未见明显坏死、钙化,受累区域脑组织肿胀,占位效应轻。注射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示10例无明显强化、3例斑片状强化、1例结节状强化、1例线状轻度强化。病变区域MRS表现为不同程度NAA降低,NAA/Cr比值降低;Cho上升,Cho/Cr和Cho/NAA的比值上升。结论 MRI结合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是目前诊断大脑胶质瘤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联合多种MRI序列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菁  陈浪  漆剑频  王承缘  夏黎明  冯定义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44-1149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D在MR扩散加权成像,T2加权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T2- FLAIR)及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ESWAN)上的影像学特征及各序列的诊断价值,合理规划DAI患者的MRI检查方案.方法:10例DAI患者在伤后两周内行DWI、T2-FLAIR及ESWAN检查,DWI为3个垂直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联合MR脑血管成像在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例围产期PRES患者,平均年龄为26.5岁,且均于起病后2 d内行常规MRI和MR脑血管成像,MR脑血管成像包括MR脑动脉成像(MRA)和MR脑静脉成像(MRV)。结果:病变均累及双侧顶枕叶,另累及额叶2例,基底节区2例,桥脑1例,病变占位效应不明显。病变主要位于皮层下白质,其中1例累及皮质。病变T1WI呈低、等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3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为高信号,另2例部分病变DWI为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以上病变未见明确强化,MRA、MRV未见明确异常。结论:围产期RPES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常规MRI联合MR脑血管成像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