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CCN5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乳腺正常组织(NBT),110例乳腺增生性病变包括2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30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60例导管原位癌(DCIS),以及90例浸润性病变(IL)包括60例浸润性导管癌(IDC)、3...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图像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1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资料完整.采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p53、Ki67、p63、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超声图像观察显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组织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内部回声为混合性回声,无回声区中见强回声,呈乳头状突起,后方回声增强,未见钙化灶,可见血流信号;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可见导管扩张或扩张的导管内见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后方回声未增强,可见钙化灶和血流信号.HE染色后显微镜下显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组织中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衬覆的肿瘤上皮细胞核为低或中等级别,外裹纤维囊;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可见上皮细胞呈肿瘤性增生和异型,其中乳头型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无纤维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组织的上皮细胞中ER和PR均呈强阳性表达,p53、Ki67和CerbB-2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乳头内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中p63均呈阴性表达;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乳头内肌上皮细胞中p63呈阴性表达,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中p63呈阳性表达.结论 超声图像和病理学独特表现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女性乳腺癌与各种乳腺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乳腺手术后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乳腺非典型增生78例(其中轻度非典型增生28例、中度非典型增生30例、重度非典型增生20例),另选乳腺普通型增生19例、乳腺原位癌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做为对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RP-1的表达.结果 在乳腺普通型增生、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ARP-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6.3%、28.5%、66.7%、75.0%、80.0%和95.0%.乳腺普通型增生和轻度非典型增生与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ARP-1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PARP-1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非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ARP-1的阳性表达率升高,且表达强度也逐级增高.结论 对乳腺增生性疾病行PARP-1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根据PARP-1的检测结果判断病变向乳腺癌发展的风险性.PARP-1抑制剂可能会对乳腺增生性疾病的治疗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肿瘤抑制基因突变是浸润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常见事件,而其与包括普通型增生(UDH),不典型增生(ADH)及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关系不明。探讨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外显子突变情况,以期了解突变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和测序研究122 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外显子5~8 的突变情况。结果经HRM筛选,14 例患者DNA熔解曲线与野生型标准品熔解曲线大于阈值,经测序分析,其中13例出现外显子突变。35例UDH 中均未发现突变,10.7%(6/56)ADH 和22.6%(7/31)DCIS 发现至少1 个位点的点突变,其中1 例DCIS 发现2 个位点的突变。结论突变发生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ADH与DCIS,其可能为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高频彩超进行乳腺健康体检,筛查出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并选择3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病例作为对照组,对超声检出的高度可疑病灶积极行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分析比较各组超声声像的差异性,并从病理学上分析特征性声像形成的组织细胞学构成。结果 3组患者高频彩超声像多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腺癌和不典型增生彩色血流情况与普通增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患者超声特征性声像与病理学构成基本一致。结论高频彩超声像与病理学组织类型对照分析大大提高了对乳腺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导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应用乳腺纤维导管镜对10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诊断,直接观察乳腺导管内的情况,初步判断其疾病性质并准确定位.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乳管炎35例,乳管扩张症26例,乳管内占位性病变39例(乳管内乳头状瘤3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4例,乳腺导管浸润癌3例).病理检查结果与镜下诊断符合率为87.18% (34/39).乳管炎和乳管扩张症患者于检查后直接进行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治愈或好转率为89.09%.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可以明确乳头溢液病因,直接、安全、有效.且在其协助下经溢液乳孔放置乳腺定位针进行手术,可避免手术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基因编码蛋白和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柱状上皮病变(CCL)、非典型导管增生(ADH)和导管原位癌(DCIS)组织中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3、cyclin D1、P53、Ki-67蛋白在UDH中均少量表达;在CCL、ADH和DCIS中均明显表达,且随着病变的级别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在CCL、ADH和DCIS中着色强阳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成像(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Imaging,DCE-MRI)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7例共38个乳腺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对比分析动态增强参数: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max(%.s-1)]、增强峰值(Peak High,PH)、增强峰值时间(Time-to-Peak,Tpeak)。结果导管原位癌(2.285±0.764)与终末导管-小叶上皮增生(1.139±0.587)、不典型增生(1.840±1.103)与终末导管-小叶上皮增生之间S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导管原位癌、不典型增生、终末导管-小叶上皮增生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Ⅰ型2/8(25.0%)、5/12(41.7%)、13/18(72.2%);Ⅱ型分别为4/8(50.0%)、Ⅱ型4/12(33.3%)、5/18(27.8%);Ⅲ型分别为2/8(25.0%)、3/12(25.0%)、0/18(0%);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TIC 52.63%表现为I型,I型曲线无PH、Tpeak。结论①病灶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max%.s-1)值越大,病灶越趋于恶性;根据Smax值结合TIC类型,可提高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②PH、Tpeak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
郑国文  王俊安  何磊  魏士雄 《西部医学》2020,32(9):1337-1341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cyclin D1蛋白表达与浸润性癌的关系。 方法 选取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2006年7月~2014年7月期间首诊确诊存档的乳腺组织石蜡标本,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样本共180例,其中癌旁组织24例(癌旁组)、浸润性癌组织74例(浸润性癌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组织82例[包括普通型导管增生(UDH)20例(UDH组)、柱状细胞病变(CCL)15例 (CCL组)、非典型导管增生(ADH)22例(ADH组)、导管原位癌(DCIS)25例(DCIS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yclin D1阳性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各组组织中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与DCIS组和浸润性癌组相比,癌旁组、UDH组、CCL组的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肿瘤直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0.05);cyclin D1阴性组5年总生存率高于cyclin D1阳性组,两组Kaplan Meri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yclin D1阳性是影响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yclin D1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表达水平高可能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cyclin D1表达水平越高,浸润性癌风险越大,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导管内镜诊断乳头溢液2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导管内镜观察乳头溢液病人乳腺导管内的特征,为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同时用定位针对发现的占位性病变进行定位,以指导手术治疗.方法 用乳腺导管内镜对216例乳头溢液的病人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占位性病变用定位针定位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216例病人中, 乳腺癌10例,术后经病理证实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4例,导管原位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癌变4例;良性疾病206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54例,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伴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导管扩张及慢性炎症152例.所有导管内占位性病变均在定位针引导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定位针的准确率为96.29%.结论 乳腺导管内镜检查是诊断乳头溢液病因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定位针定位指导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疾病诊断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 本文对三所院校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1.0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目的:了解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生源状况以及培养目标、培养能力与研究课程体系改革的需求,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03例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脂联素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研究背景 创伤后严重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直是外科治疗的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局部皮瓣及Ilizarov成骨技术修复小腿创伤后胫骨及软组织缺损。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2月收治16例患者,男14例,女2例,平均年龄31.5岁,创伤后至入住本院行第一次手术平均时间为14.4周,清创后平均软组织缺损和胫骨缺损分布为为92.9 cm2和8.7cm。所有患者均以局部皮瓣修复创面,二期应用压缩-牵引成骨技术修复胫骨缺损。结果 2个肌皮瓣、14个逆行岛状皮瓣用于修复创面,所有皮瓣均成活。15例患者愈合后双侧下肢等长,1例患者患肢差异1.5cm。1例应用Ilizarov环形外架患者针道感染、踝关节僵硬。所有患者均能自行行走。15例患者重返工作,1例失业。所有患者均按照Paley方法进行骨及功能评分,骨评分结果为14例优秀、2例良好;功能评分13例优秀、2例良好、1例较差。结论 结果提示,局部皮瓣 压缩-牵引成骨技术可用以修复小腿创伤后胫骨合并软组织缺损,局部皮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所造成的患者心理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1])。研究~([2-3])显示,COPD患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高达50%,是普通人群患病率的3~5倍以上,对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诊疗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以王琦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中医体质学说~([4]),该学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  相似文献   

15.
肺曲菌感染分为侵袭性曲霉病、半侵袭性曲霉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和曲菌球4型[1]。肺曲菌球是寄生型的肺曲霉菌感染,其发病逐年上升,近年来有较多病例报道[2]。曲霉生长于洞壁,好侵犯血管,引起咯血甚至是致命性大咯血,威胁患者生命。肺曲菌球一旦在肺内空腔形成,局部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往往无效,手术切除病灶被认为是治疗该病的惟一有效手段。2012年-2013年我科为3例拒绝行手术治疗的肺曲菌球患者进行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伏立康唑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同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现将3例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讨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苷受体A3(A3AR)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IIMs患者骨骼肌活检组织标本30例,其中皮肌炎(DM)患者15例、多发性肌炎(PM)患者11例、包涵体肌炎(IBM)患者4例;正常对照标本12例。在冰冻切片上行组织化学染色和A3AR抗体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A3AR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见于骨骼肌2型肌纤维胞浆,1型肌纤维胞浆呈阴性;与正常对照比较,30例IIMs患者中22例2型肌纤维胞浆荧光增强。肌纤维膜荧光染色在正常对照呈阴性,而19例IIMs患者呈阳性。血管平滑肌和部分坏死肌纤维A3AR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呈强阳性。结论人骨骼肌2型肌纤维表达A3AR;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者A3AR表达增加,可能对肌纤维的修复和凋亡起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型在浸润性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011年St.Gallen乳腺癌分型标准,复检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表达水平,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三阴型四个亚型,并分析各亚型与TNM分期、病理组织分级的关系。结果 共213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人入组,其中Luminal A型53例(24.9%),Luminal B型112例(52.6%),HER-2阳性型22例(10.3%),三阴型26例(12.2%)。Luminal A型病人中病理组织学分级I级39例,占同型病人73.6% (39/53),III级病人0例;Luminal B型病人中I级24例,占同型病人21.4%(24/112),III级25例,占同型病人22.3%(25/112);三阴型病人中I级2例,占同型病人7.7%(2/26),III级17例,占同型病人65.4%(17/26);HER-2阳性型病人I级仅1例,占同型病人4.5%(1/22),III级11例,占同型病人50.0%(11/22)。各亚型间病理组织分级存在差异(P﹤0.001)。分析各亚型TNM分期发现,Luminal A型病人I期比例最高,占同型病人54.7%(29/53)。HER-2阳性型III期病例比例最高,占同型病例27.3%(6/22)。不同亚型TNM分期分布具有差异性(P﹤0.001)。结论 不同亚型乳腺癌其病理组织分级及TNM分期具有差异性, 在TNM分期及病理组织分级基础上联合临床病理分型分析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脑死急性期证侯要素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49例受试者,入院时进行证候要素归类,NIHSS评分,并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 ,载脂蛋白B(APOB)等。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证候风证得分与载脂蛋白A1有一定的相关性(P=0.033,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气虚证成立有一定的相关性(P=0.049,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证、气虚证与与血脂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有关。HP胃炎京都共识提出除非有抗衡因素(如伴存疾病的限制、社区高再感染率、医疗资源优先度安排等),否则所有HP感染者都应该接受根除治疗[1]。我国成年人HP感染率达到40~60%。本研究在胃镜  相似文献   

20.
视神经炎是导致视觉损害的一种常见重要眼病。其中典型性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相关联,在急性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有助于加快视力的恢复,并能降低多发性硬化发生的风险。非典型性视神经炎常与中枢神经系统非多发性硬化炎症性疾病有关,该类病人需依靠及时的免疫抑制疗法以促进视力的改善。然而,全身应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即使在短时间内应用,具有较大毒副作用;此外,视神经炎治疗中有时使用的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价格也十分昂贵,因此在治疗前明确球后视神经炎诊断是尤为重要的。由于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在发病初期眼底表现正常,临床医生时常将眼底表现正常或有微小改变的视网膜或黄斑疾病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回顾分析曾被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的视网膜或黄斑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发现误诊为视神经疾病的视网膜或黄斑疾病主要病变有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视锥和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和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与球后视神经炎存在一些相似的临床特征,也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单眼或双眼急性或进行性视功能损伤,眼底表现正常或改变轻微,视野和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等。这些视网膜或黄斑疾病往往不需激素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当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仅给患者带来全身毒副作用,而无治疗效果。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主要通过视网膜形态及功能学检查方法进行判断。因此,临床诊疗中,明确球后视神经炎诊断前,进行相关的视网膜形态与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