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碘克沙醇(270mgI/m1)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432例连续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对比剂的使用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等渗对比剂组,注射碘克沙醇(270mgI/m1),115例;低渗对比剂组,注射碘帕醇(370mgI/m1),317例。搜集同期住院患者中行平扫CT的110例连续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检查前后血清肌酐(Scr)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以及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病率。结果:432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三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等渗对比剂组平均年龄较低渗对比剂组及对照组大(P〈0.017)。三组的性剐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闻CIN危险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等渗对比剂组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较低渗对比剂组及对照组多(P〈0.017);低渗对比剂组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多(P〈0.017)。CT检查后各组Scr和eGFR的变化(与检查前基线值比较):等渗对比剂组Scr下降,eGFR升高(P〈0.05);低渗对比剂组检查后Scr升高(P〈0.05);对照组Scr及eGFR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等渗对比剂组、低渗对比剂组cIN发病率分别为2.6%、7.9%。13.6%的平扫患者出现了符合CIN诊断标准的Scr升高。等渗对比剂组CIN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等渗对比剂组与低渗对比剂组、低渗对比剂组与对照组cIN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1)对肾功能没有影响,静脉注射低渗对比剂碘帕醇(370mgI/m1)后Scr升高,两组的CIN发病率接近。不注射碘对比剂的CT检查患者,在检查后也可能由于其他因素导致肾功能降低,其“CIN”的发病率比注射等渗对比剂组高,与低渗对比剂组接近,因此判断CIN时应除外其他影响因素,避免对CIN的过度诊断。  相似文献   

2.
周宇  刘建新  王霄英   《放射学实践》2014,(3):268-271
目的:研究120kVp条件下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中对比剂的个体化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搜集冠状动脉CTA检查中,个性化注射对比剂的连续患者的资料,共104例,与前期固定给药的连续患者资料进行比较。个性化给药组中,采用碘克沙醇(270mgI/mL),剂量1mL/kg;注射流率根据患者体重设定:%54kg为4.0mL/s,55~64妇为4.5mL/s,65~74蚝为5.0mL/s,〉75kg为5.5mL/S。固定给药组中,采用碘帕醇(370mgI/mL),总量为60mL,注射流率为4.5mL/s。两组病例的cT扫描方案相同。由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测量两组患者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近段、中段、远段的CT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个性化给药组,平均体重为70.2妇,平均碘剂量为17.68gI/人;固定给药组,平均体重为67.6妇,平均碘剂量为22.2gI/人。两组病例,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均达到临床诊断要求。客观评估:两组病例,所有冠状动脉节段CT值均接近或〉300HU。结论:12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在CCTA检查中的个性化应用是可行的。此条件下,图像质量可达到临床诊断要求,同时降低对比剂用量,推荐用于肾功能损害高风险的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使用碘克沙醇(270mgI/mL)行肺动脉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54例连续患者行肺动脉CTA检查,分为两组:100kVp组共27例,使用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120kVp组27例,使用对比剂为碘帕醇(370mgI/mL)。两组使用对比剂的总量均为35mL。记录2组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和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值。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测量每例患者肺动脉各段的CT值,对主观评分和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85、0.416和0.311)。100kVp组使用对比剂的总碘量为9.45g,120kVP组为12.95g。100kVP组CTDI-vol、DLP、ED和ssDE值均低于120k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主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动脉各段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100kVp管电压、碘克沙醇(270mgI/mL)行肺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同时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头颈部CTA检查中碘克沙醇(270mgI/mL)个性化注射方案的成像效果。方法:连续50例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使用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如下:注射总量一体重(kg)×0.5mL/kg;根据注射时间的不同(分别为7、8和9s)将患者分为3组(4g次为A、B、C组);注射流率一注意总量/注射时间,规定最高流率为6mL/s;采用对比剂智能跟踪触发技术,兴趣区置于主动脉弓处,阈值为80HU。由两位阅片者对3组的重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估(5分法),并测量颈部及脑内动脉的CT值。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75±0.41、4.85±0.34和4.29±0.61,A组与B组主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间主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4、0.024)。三组图像上颈动脉及脑内动脉的CT值:A组与B组间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间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37)。结论:碘克沙醇(270mgI/mL)在头颈CTA检查中可进行个性化注射,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主动脉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临床疑诊主动脉病变而行主动脉CTA检查的连续21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CT扫描方案:A组10例,采用管电压120kVp,对比剂为碘帕醇(370mgI/mL);B组共11例,采用管电压100kVP,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mgI/mL)。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来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CT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2、0.151和0.814)。两组的CT辐射剂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接受碘的剂量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O.001)。两组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8)。图像的客观评分:两组的主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CT值均〉300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NR优于B组,2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使用100kVp、碘克沙醇(270mgI/mL)进行主动脉CTA检查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I。)应用于分次团注CT尿路成像(CTU)的可行性。方法:因血尿待查行CTU检查的连续10例患者行双期团注CTU扫描:管电压采用100kVp,平扫后分2次团注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第一期剂量为0.6mL/kg,延时10~15min后行第二期团注,剂量为0.9mL/kg,对比剂第2次开始注射后延时100S行肾实质一肾孟期CTU扫描。使用滤波反投影(FBP)及30%、50%、80%和100%(间隔1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共获得5组CTU图像。记录并计算CTU的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值及有效剂量(ED)。由两位阅片者对2种重建方法共5组图像进行盲法独立阅片,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各组图像的噪声、尿路各段CT值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本研究中平均对比剂碘摄入量为26.39gi/例。SSDE为(15.38±3.34)mGy,ED为(6.45±1.95)mSv。与FBP图像相比,30%~100%ASiR图像噪声逐渐降低,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但各组间多数尿路分段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1.000),80%ASiR相对于其它重建方法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论: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双期团注CTU,可获得符合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此种条件下推荐使用80%ASiR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270mgI/mL)行头颈部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连续4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根据检查方案分为A、B两组进行评价。A组:使用碘帕醇(370mgI/mL),管电压120kVp,噪声指数(NI)13,共20例;B组:使用碘克沙醇(270mgI/mL),管电压100kVp,NI 11,共20例。读取CT剂量报告中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01),计算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值。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用双盲法由两位具有3年以上CT诊断经验的医师采用5分法进行评价。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测量并分析两组中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CT值和标准差(SD)。结果:A、B组中患者年龄[分别为(64.55±8.76)岁和(63.65±14.06)岁]和BMI[(23.92±2.23)和(23.56±2.20)kg/m^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CTDIvol[分别为(33.39±2.53)和(26.76±1.03)mOy]和SSDE[分别为(66.27±4.01)和(53.58±2.06)mGy]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主观评分(分别为4.20±0.62和4.10±0.5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两组间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CT值及S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kVp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270mgI/mL)行头颈部CTA检查,在图像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辐射剂量并减少对比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80kVp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270mgI/mL)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可行性,并评估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的应用价值。方法:招募47例受试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模式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管电压80kVp,管电流600mA。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mgI/mL),总量60mL。对原始图像的重建采用滤波反投影(FBP)、30%~40%、60%、80%及100%ASiR算法。记录所有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由2名心血管系统影像诊断医师分别对冠脉4段主要分支、5组重建图像的诊断信息(冠脉边缘锐利度、斑块与冠脉管腔对比度、图像主观噪声、诊断信心)按5分法进行主观评定,并行统计学分析。将冠脉分为16个节段,测量其CT值及图像背景噪声,并计算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7例受试者入组。分析4个血管节段,冠脉图像质量均可达到临床诊断要求,60%及80%ASiR组的诊断信心高于其它各组,且60%ASiR组冠脉边缘锐利度优于80%ASiR组,并在其它细节评估方面不低于其它各组。共分析16个血管节段,冠脉各节段CT值均〉250HU。随AsIR比例的增加,噪声值逐渐下降,CNR、SNR逐渐增高,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80kVp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270mgI/mL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获得的图像可满足临床需求,推荐使用60%ASiR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i探讨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320mgI/mL)应用于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时,使用不同比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的图像质量,得出最佳重建参数。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冠脉病变、身体质量指数(BMI)20~25kg/m2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64排冠状动脉CTA检查,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模式,管电压100kVp,管电流600mA。增强扫描使用对比剂碘克沙醇(320mgI/mL),共60mL。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及30%~40%、60%、80%、100%ASiR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得到5组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分别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的5组重建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包括整体评分和细节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测量冠脉各节段CT值,定量计算5组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40例受试者入组,共分析4个血管节段,冠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均达到临床诊断要求。30%~40%ASiR组诊断信心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且在冠脉边缘锐利度、斑块与冠脉管腔对比度、图像主观噪声方面评分不低于其它各组。共分析16个血管节段,所有冠脉节段平均CT值均〉300HU。不同比例ASiR组的噪声均低于FBP组,cNR均高于FBP组,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320mgI/mL)应用于CCTA检查,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推荐使用30%~40%As.R进行图像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可行性,比较不同比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冠状动脉病变、身体质量指数(BMI)20~25kg/m。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64排cCTA检查,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模式,管电压100kVp,管电流600mA。使用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共60mL。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及30%~40%、60%、80%、100%ASiR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每位患者得到5组重建图像。由1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分别对5组冠状动脉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测量冠状动脉各节段CT值和图像噪声,计算5组图像的信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45例受试者入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符合诊断要求的比例为95.6%(172/180)。60%和80%ASiR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100%ASi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FBP及ASiR图像质量评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冠脉节段平均cT值均〉300HU。ASiR重建的图像噪声低于FBP重建,且AsiR重建比例越高,噪声越低。ASiR重建图像中血管的SNR和CNR均显著高于FBP重建者(P〈0.001),且ASiR重建比例越高,SNR和CNR越高。结论: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CCTA检查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迭代重建能够提高图像质量,本组条件下推荐使用30%~40%ASiR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1.
Michael  Reed  Pascal  Meier  Umesh  U.  Tamhane  傅强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54-1154
Michael Reed博士在“iodixanol(碘克沙醇,为等渗对比剂)与低渗对比剂对肾脏安全性影响的分析”一文中,搜集了1980年~2008年期间ISI国际药学文摘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资料,采用Meta分析法,对2763例对比剂使用者进行了16项数据的临床对照分析。将“对比剂引发的急性肾损伤”(CI—AKI)需血液透析治疗或死亡者进行了随机效应模式的计算。在接受碘克沙醇的1379例和低渗对比剂1375例患者中,碘克沙醇组肾脏损伤的发病率为128/1379(9.3%);低渗对比剂组为158/1375(11.5%)。  相似文献   

12.
有几种不同碘浓度的对比剂可用于CT检查。该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性地比较胸部CT中不同碘浓度(300、370、400mgI/mL)的对比剂。300例连续的病人被前瞻性地纳入,当地伦理委员会免除知情同意。共3组各100例病人分别接受了300、370、400mgI/mL对比剂。注射方案被调整为所有3组统一的碘流率(1.3mg/s)和总碘剂量(33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接受静脉内对比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病人,应用等渗对比剂相对于低渗对比剂对肾功能[血浆肌酐(SCr)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研究符合HIPAA要求,由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有知情同意书。117例(男83例,女34例;年龄18~86岁,平均64.3岁)肾功能低下的病人接受了对比剂增强CT检查,使用等渗碘克沙醇(n=61)或低渗的碘普罗胺(n=56)。CT检查后3d内检测SCr的增高与GFR的下降,并在30d与90d后随访,记录病人的结果。SCr增高标准:≥0.5mg/dL(44.2umol/L,25%)或≥1.0mg/dL(88.4umol/L,50%);GFR下降标准:≥5mL/m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静脉注射碘克沙醇320与碘普罗胺370对比剂对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搜集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38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注射对比剂不同分为2组,A组采用碘克沙醇320,B组采用碘普罗胺370,记录CT增强扫描前屏气状态下心率(基础心率)、扫描过程中注射对比剂时屏气状态下心率(注射时心率).基础心率<75次/min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25 mg.比较所有患者注射对比剂前后的心率变化并对2组患者的心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注射对比剂后心率变化>10次/min的患者A组有8例(4.4%),B组有10例(4.8%),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静脉内注射对比剂时,2种对比剂均使患者心率减低(碘克沙醇下降4.2次/min、碘普罗胺下降2.7次/min,P>0.05),服用硝酸甘油均减轻对比剂对心率的影响.结论 经静脉注射碘克沙醇320与碘普罗胺370后,均约有4%的患者心率变化>10次/min,2种对比剂对心率的影响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同济指数法结合等渗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优势。方法:131例受检者在东芝Aquilion Vision 320排CT扫描仪上行CCTA检查,根据检查中使用的对比剂浓度不同将受检者分为270组(270mg I/mL碘克沙醇)和370组(370mg I/mL碘克沙醇)两组,其中270组92例,370组39例,并基于同济指数法个性化静脉团注对比剂和生理盐水。比较270组与370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检查前、中、后期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和对比剂的注射压力等指标;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测定相关血管、位点的CT值并对图像进行客观评价。结果:270组与370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中、后期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期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检查中期心率分别为(73.12±16.03)次/min和(79.69±18.90)次/min(P<0.05),检查后期心率分别为(74.27±14.72)次/min和(80.41±18.10)次/min(P<0.05)。两组受检者对比剂的注射压力分别为(84.94±39.95)kPa和(143.05±59.73)kPa,270组显著低于37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和客观评价均符合诊断标准。结论:行CCTA检查时,基于同济指数法使用等渗对比剂(270mg I/mL碘克沙醇)可以在保证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显著减少碘对比剂用量,降低注射压力,并使受检者心率相对降低且平稳,从而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提高受检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双源C T“双低”成像在冠状动脉桥血管检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组3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低管电压结合迭代算法,采用等渗低浓度碘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其中20例患者进行了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AG )检查。两位评价者评价桥血管的CTA图像质量和是否存在显著狭窄(≥50%)和闭塞,以CAG为参照标准,评价CCTA诊断桥血管显著狭窄和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38例患者共评价76支桥血管,按照分段,评价387段桥血管,可诊断的血管段达到99.5%(385/387)。20例造影患者中以CAG为参照标准,CCTA诊断桥血管显著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100%(4/4)、97.6%(40/41)、80.0%(4/5)和100%(40/40)。CCTA准确诊断了9支闭塞的桥血管。结论双源CT“双低”扫描方案对于桥血管检查具有可行性,该扫描方案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的碘负荷而保证诊断所需图像质量。对桥血管显著狭窄和闭塞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CTA“双低”扫描模式(低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于本单位行CTA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A组:100kV,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mgI/ml,B组:120kV,对比剂为碘海醇350mgI/ml;所有患者对比剂用量均为0.9ml/kg体重,注射流率5ml/s,使用智能跟踪触发扫描。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三级评分法对所有CTA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并对照比较两组的碘摄入量、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54例患者被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A组29例,B组25例),所有患者的颈动脉及其分支均可清晰显示,两组患者颈动脉强化程度及对比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低于B组(1.18±0.08)mSv vs(1.58±0.14)mSv,P<0.05;(15.87±4.10)gI vs(19.35±5.14)gI,(P<0.05)。结论使用100kV和碘克沙醇270mgI/ml进行头颈部动脉CTA可获得与120kV、高浓度碘对比剂同样的图像质量,并能较大幅度降低碘摄入量及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性地研究对比剂的浓度及注射速度.以获得使用64层螺旋CT显示根髓动脉的最佳影像。该实验将80例病人平均分为4组:A,100mL对比剂,浓度300mgI/mL,注射速度5.0mL/s;B,100mL对比剂,浓度350mgI/mL,注射速度5.0mL/s;C,100mL对比剂,浓度300mgI/mL,注射速度3.5mL/s;D,100mL对比剂,浓度350mgI/mL,注射速度3.5mL/s。测量胸5~腰3平面主动脉的CT值并计算其平均值,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对比剂(CM)碘克沙醇是否改变外髓直血管降支(DVR)的血管反应及DVR独立微灌注时一氧化氮(NO)的产生。方法动物处理符合机构动物保护委员会所有涉及的政策。单独DVR标本自大鼠中分离,用含有碘克沙醇的缓冲液灌注。选择浓度为每23mg I/mL的碘来模拟通常人类检查的预期用量。使用视屏显微镜确定管腔直径,使用荧光技术检测NO。结果碘克沙醇导致52%DVR管径缩小,在活体这种变窄可能妨碍红细胞通过。碘克沙醇加强了血管紧张素Ⅱ导致的血管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碘离子对比剂对心肌活力评估的影响,在6只兔上用外科手术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45min内,以600mgI/kg体质量的对比剂重复进行心脏多层CT增强检查(64×0.6mm,80kV,680mAs)。动物随机应用碘普罗胺300和碘克沙醇320。测量健康及梗死心肌的衰减值。计算心肌梗死大小,并与四唑硝基兰(nitroblue tetrazolium,NBT)染色的标本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