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2例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患儿的x线改变为累及四肢长骨的多发对称性及广泛性软组织肿胀、骨膜炎、干骺端炎及骨髓炎。临时钙化带增宽及其下方出现透亮带与干骺端骨质破坏、碎裂、局灶性骨质缺损为本病特征性的X线表现。  相似文献   

2.
林剑军  李世旺 《广西医学》2003,25(11):2146-2147
目的:探讨早期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年来经临床已证实,均有四肢长骨X线资料的16例早期先天性骨梅毒患进行分析。结果:其X线表现均有干骺端炎,其中13例表现为先期钙化带增厚及其下方宽带状低密度影;3例为干骺端不规则骨质破坏。骨膜炎5例,均伴有干骺端炎,显示葱皮状骨膜增厚。骨干炎2例,表现为斑点状骨质破坏及骨皮质增厚。16例患儿均有多骨受累、对称性分布、侵犯长骨为主、早期干骺端炎、骨骺不受侵犯等特点。结论:X线检查能确定病变范围及程度,给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及特点,评价X线照片检查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5年25例早发型骨梅毒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结果:25例四肢长骨均有骨骼异常改变,按照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干骺端炎、骨膜炎、骨干(或骨髓炎)。全部病例均有干骺端炎,主要表现是先期钙化带增厚,部分呈锯齿状改变,钙化带下方出现横行透亮带。骨膜炎20例,表现单层或数层骨膜增生。骨干炎13例,部分骨干呈虫噬状骨质破坏,骨质内层增生,一般骨干不增粗,尺桡骨受累较多见。结论:本病四肢长骨具有病变多发、广泛、对称的特点,凡疑有先天性早发型骨梅毒病孩,应及早进行四肢长骨X线照片检查。  相似文献   

4.
骨梅毒的临床特点与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梅毒的临床特点与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7例和后天性骨梅毒2例,全部病例经血清学证实并摄四肢长骨X线片。结果 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临床特点为受累肢体活动障碍、肿胀,但无红热,主要X线表现为累及四肢长骨的干骺端炎、骨膜炎或骨髓炎,具有多发性、对称性,临时钙化带增宽及其下方出现透亮带与干骺端边缘锯齿状骨质破坏是其特征性表现;后天性骨梅毒临床表现为受累肢体疼痛,休息时加重的特点,X线表现为长骨(胫骨为主)骨干骨膜增生和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密度增高。结论 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和后天性骨梅毒的临床和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只要提高认识,并结合血清学检查,不难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征象,为临床及时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15例经临床证实的15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5例四肢长骨均见受累,多发性、对称性病变14例,局限性1例;干骺端炎13例,骨膜炎12例,伴骨髓炎2例.干骺端炎主要表现干骺端临时钙化带稍增厚、密度增高,其下方宽窄不一的透亮带,相邻骨干水平状致密白线,呈“夹心饼征;以及骨质破坏和尖角样突起.骨膜炎表现为两侧对称性沿骨干两侧呈层状、葱皮样骨膜增生.5例包括相邻手掌骨4例受累,其中多发对称性3例,病灶与长骨表现相似.髂骨沿骨皮质下透亮影6例.结论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及时诊断,并能提供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早发型骨梅毒X线表现及其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评价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9年间诊治的21例先天性早发型骨梅毒的病例,全部病例经血清学证实并均摄取四肢长骨X线片.结果 21例四肢长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异常改变,X线表现为:干骺端炎21例,主要表现为先期钙化带致密增厚,其下方可见横行透亮带;2例双胫骨近端内侧对称性骨破坏,称Wimberger征,相对应股骨远端内侧骨质可见骨稀疏或破坏改变;骨干炎4例,主要累及尺桡骨,显示轻度的斑片状和虫蚀状破坏,骨皮质增厚;骨膜炎9例,表现为层状骨膜增厚,其中2例伴有骨干炎,9例伴有干骺端炎.结论 先天性早发型骨梅毒的病变具有多发、广泛,几乎累及所有四肢长骨,且呈对称分布的干骺端炎、骨干炎、骨膜炎,骨骺几乎不受侵犯的特点.X线检查在先天性早发型骨梅毒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有助于诊断,还能发现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的影像学资料,6例均行x线检查,CT检查4例,MRI检查2例。结果6例均位于长骨干骺端,包括胫骨3例,股骨2例,肱骨1例,其中5例病灶位于骨皮质内及皮质下,x线、CT表现为偏心性的骨质破坏区,1例病灶累及骨皮质及骨髓腔,x线、CT表现为中心性的骨质破坏区。1例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结论典型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病例单凭x线平片即可诊断;CT较x线平片更清楚显示病灶的位置,病灶内及周围骨质结构情况;MIKI在显示骨髓腔及软组织方面明显优于X线、CT。干骺端纤维性缺损具有明显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诊疗(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例低血磷抗D佝偻病均从婴幼儿时期发病,曾用大剂量VitD治疗无效,至2~3岁后仍表现活动期佝偻病。患儿身材矮小,下肢严重畸形,髋关节外翻,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X线表现长骨骨质普遍稀疏,干骺端毛糙,呈杯口状,钙化带消失。血生化检查血钙正常,低血磷,AKP增高,尿磷增高,尿钙正常。经用双氢速固醇(Dihydrotachysterol,DHT,AT10,德国产)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骨质增浓,干骺端出现明显钙化影。治疗效果良好。本文还指出,对迁延性佝偻病病人应注意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各种原因引起的干骺端致密带征X线及临床表现。方法 在 10 0 0例儿童腕、膝关节X线片中寻找具有干骺端致密带征的病例 ,并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 31例有干骺端致密带征 ,根据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分析由 7种原因所致。结论 干骺端致密带征缺乏特异性 ,其原因的确定要借助X线表现和密切结合临床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对新生儿骨梅毒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8例新生儿先天性骨梅毒患儿的病理基础、骨骼X线征象和实验室检查。8例新生儿骨梅毒的病例均摄四肢长骨、胸、腹部正位片,5例摄头颅正侧位片。结果:8例病例四肢长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改变,其特点为多发、广泛、对称性改变。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干骺端炎7例,骨髓炎3例,骨膜炎6例。结论:X线及实验室检查是目前诊断新生儿先天性骨梅毒的丛要方法。可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诊断。  相似文献   

11.
结合10例临床资料分析,认为小儿急性白血病浸润骨骼的主要X线表现为骨质稀疏、干骺端横行透明线,溶骨性破坏,骨膜反应及病理骨折等。上述表现可出现于临床症状之前,对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2岁以上患儿长骨干骺端白血病线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梅毒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男性 ,5 0天。全身紫红色斑丘疹 2 0天 ,其父母有性病史。查体 :发育营养差 ,消瘦 ,全身可见紫红色斑丘疹 ,以臀部和四肢多见 ,耳后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 ,前囟平坦 ,张力不高 ,巩膜无黄染。鼻腔分泌物较多 ,口唇苍白。两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音。心律齐 ,心音有力。肝肋下 3cm ,脾肋下 2 .5cm ,质中等 ,边钝。神经系统无异常。X线胸片 :右肺下野点片状阴影。下肢X线 :两侧胫骨骨质破坏 ,骨膜增厚。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 (+)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 ,梅毒螺旋体间接血凝试验 (+)。确诊梅毒后自动出院。例 2 ,男性 …  相似文献   

13.
金冬泉 《上海医学》1998,21(9):547-548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是小儿罕见的损伤[1,2]。骨折部位于肱骨远端骨骺软骨与干骺端连接处,有的带一侧干骺端的三角形或薄层骨片移向一侧。由于小儿骨骺未骨化,在X线上直接征象少,故易误诊为肘部其他损伤,以致处理不当。为进一步认识此损伤,本文结合作者治疗的21...  相似文献   

14.
痛风的X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最常受累的部位为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 ,其次为肾脏 ,痛风的X线表现中最具特点的即为软组织和骨内破坏 ,依据其破坏程度不同可分为早、中、晚三期。X线早期表现较临床的早期改变出现晚 ,在起病 5~ 10年内常无任何X线征象出现 ,特别是骨质破坏大约在起病 10年以后才出现 ,因此 ,X线检查如发现有骨质破坏 ,则说明病变已不是早期。X线的早期诊断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根据临床观察及学者报道早、中期痛风性关节炎如经过适当治疗 ,骨缺损可以恢复。1 骨关节X线早期改变 :痛风的早期X线仅有软组织肿胀 ,肿胀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梭形…  相似文献   

15.
抗D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的X线诊断(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徐万锋,张丽娜,宋健华,徐茜健(蒙阴县人民医院,日照市东港区医院)关键词抗D佝偻病,骨质软化症,X线影象学,肾性骨病,遗传学抗D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为肾近曲小管对磷酸盐回吸收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肾性骨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4例少见部位骨肉瘤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X线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发生于锁骨骨干1例,肩峰及下颌骨各1例,多发性骨肉瘤1例,共6个部位,每例均具有较为特殊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论骨肉瘤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亦可发生于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病灶多为单发,亦可为多发。  相似文献   

17.
经X线确诊8例胫内翻(Blount病)。婴儿型3例,青少年型5例,其特征胫骨近端内侧骨骺软骨,干骺端及骨骺局限性生长障碍成胫骨内翻成角畸形,着重讨论了机理和鉴别诊断及胫内翻,X线征象与其它胫骨畸形相区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苯丙酮尿症患者的骨骼X线学表现,方法:37例苯丙酮尿症,其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6个月-9岁。所有病例都作手、腕和腕关节X线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苯丙酮尿症骨骼改变为6种情况;未见异常,脱钙、干骺端改变,特殊改变,骨年龄滞后和其它,特异性改变包括骨博士方状改变(12例)和干骺端鸟嘴状突起(21例)。结论:苯丙酮尿平特异性的骨骼改变是诊断苯丙酮尿症的重要X线征。  相似文献   

19.
1.报告了在用硒、维生素E治疗大骨节病的过程中,指骨干骺端先期钙化带三种类型的X线变化; 2.X线动态观察进一步证实了干骺端增宽硬化现象,主要是由于横行骨梁形成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原已硬化的先期钙化带的进一步增宽,仅意味着骨骼的纵向生长开始恢复,而不应作为病情进展的标志; 3.某些大骨节病患儿存在较严重的钙质沉着障碍,X线上,干骺端先期钙化带不出现硬化现象。在治疗过程中,钙盐开始沉着,于是干骺端先期钙化带首先出现增宽硬化现象。此时,不可误作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近端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ons Dysplasia,FFCD)的影像表现。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 FFCD,对 X 线及 MRI 表现进行分析,总结 FFCD 的 X 线及 MRI 特点。6例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1例,4例位于左侧胫骨近段干骺端内侧,2例位于左侧胫骨近段干骺端内侧。结果:6例患儿 X线均表现为患侧胫骨近端呈内翻改变,内侧骨皮质局部凹陷,可见条带状斜行透亮区,边界清晰,内侧骨质均可见明显硬化。在 MRI 上表现,6例患儿表现为胫骨近端条带状异常信号影,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边界清晰,与 X 线上骨质缺损区对应;胫骨内侧可见带状长 T1中等 T2信号,与 X 线上骨质硬化对应;其中2例病变周围骨髓出现水肿。3例行增强扫描患儿病变未见强化。结论:FFCD 是罕见的良性病变,以儿童多见,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长骨,尤其是胫骨近端干骺端内侧,FFCD 在 X 线及 MRI 上具有特征性,依据这些特点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