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随访、病理复查、单变量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探讨52例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的转移、复发及死亡率,判断其恶性程度和预后。结果显示:颗粒细胞瘤39例,术后转移复发死亡率低于其它类卵巢恶性肿瘤。早期预后好,晚期预后类似其它类卵巢恶性肿瘤。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其分级、病程、手术种类及化疗均有关。卵泡膜细胞瘤13例无复发死亡。  相似文献   

2.
周静芬  马晓艳 《吉林医学》1990,11(5):310-311
<正> 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属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部分恶性度高。现将白求恩医大二院随机抽样的68例卵巢颗粒细胞瘤(30)例及卵泡膜细胞瘤(36例)(混合型2例)进行回顾性的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32例病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均属性腺间质肿瘤,为功能性肿瘤之一,常产生甾体激素,并具有生长缓慢、局部扩散、恶性度低、晚期复发之特点。现将我院收治的32例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病理临床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24例分析赵方欣荣抗美黄伟华尹秀琴(附属医院妇产科,滨州市256603)关键词肿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临床分析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属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能产生雌激素,亦称卵巢功能性肿瘤。现将我院自1984...  相似文献   

5.
卵巢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均来自卵巢的间叶组织,由成熟程度不同的卵巢滤泡的细胞成分组成。如单纯由颗粒细胞组成则称为颗粒细胞瘤,单纯由卵泡膜细胞组成则称为卵泡膜细胞瘤,两种细胞也可以混合存在。此类肿瘤约占卵巢实性恶性肿瘤的10%,好发于40岁以上妇女,发病高峰年龄为45~55岁。由于此类肿瘤能产生女性激素,引起女性化的症状和体征,故也称为女性化肿瘤。本院自1964~1980年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374例中,此类肿瘤30例,占8.02%。其中颗粒细胞瘤26例,卵泡膜细胞瘤1例,混合型3例。现报告如下,并就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及卵泡膜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卵泡膜纤维瘤3例及卵泡膜细胞瘤3例的CT影像资料,结合文献进一步复习卵巢肿瘤的CT诊断。结果:14例中,单纯肿瘤4例,伴子宫内膜增厚4例、子宫肌瘤2例、卵巢畸胎瘤1例及腹腔积液3例。肿瘤均为囊实性,边界清楚,形态多规则。平扫肿瘤实性成分密度与子宫肌层相仿,增强后呈轻度强化,略低于子宫肌层。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与卵泡膜细胞瘤三者同为卵巢性索间质来源肿瘤,,临床表现相仿,CT影像表现相似,术前鉴别有一定难度,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我院1975年1月至1984年12月2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及16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其中Ⅰ期19例(48.7%),Ⅱ期3例(7.7%),Ⅲ期11例(28.2%)及Ⅳ期6例(15.4%)。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颗粒细胞瘤的矫正5年存活率为56.3%,卵泡膜细胞瘤为81.8%。文中讨论了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分析研究53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临床资料、病理常规检查并随访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53例患者,包括1例恶性卵泡膜细胞瘤(已随访6年)均健在。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属良性肿瘤,预后良好。其恶变率为1.9%,应注意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病理诊断为卵巢颗粒细胞瘤23例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中,Ⅰ期21例,Ⅱ期2例;保守性手术治疗4例,均为Ⅰ期患者;根治性手术治疗19例。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11年,3例复发(包括1例Ⅱ期患者和2例Ⅰ期患者),1例死亡(为Ⅱ期患者,术后2年复发,复发1年内死亡)。结论卵巢颗粒细胞是低度恶性肿瘤,临床分期是最重要预后因素,Ⅰ期预后较好,Ⅱ期以上预后较差,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式,化疗是否有益尚有争议,随访是发现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5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通过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病理检查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分析,指出该肿瘤恶变时与其他卵巢恶性肿瘤有相似的恶性行为,易发生淋巴及血运转移。  相似文献   

11.
<正> 女性化卵巢间叶瘤包括具有分泌卵泡素机能之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及颗粒与卵泡膜细胞混合瘤三种。卵泡膜细胞瘤比较少见,1955年国内3266例卵巢肿瘤的分析中仅发现6例占0.18%,1956年傅佑芳报告2例,1957年林崧报告的女性化卵巢间叶瘤16例中,卵泡膜细胞瘤仅2例,1964年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图像特征,提高卵泡膜细胞瘤术前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搜集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卵泡膜细胞瘤CT表现多为单侧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软组织占位,强化不明显,有延迟强化,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常需与浆膜下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腺类肿瘤相鉴别。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特征,熟悉其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来自卵巢性索一间质的低度恶性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3%-6%,而异位到输卵管颗粒细胞瘤更是罕见,仅为病理检查中偶然发现。本文报道右输卵管系膜颗粒细胞瘤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wT-1蛋白在卵巢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wT-1蛋白在3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GCT)和32例卵泡膜细胞瘤(TCT)及10份健康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卵巢GCT和TCT组织中,wT-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且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I期、Ⅱ期与Ⅲ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组织学分级与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wT-1蛋白阳性表达的病例10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wT-1蛋白有望作为卵巢GCT和TCT的辅助标记物和影响预后的因素,能为病理诊断和判定预后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翁志蓬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5):721-722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特点,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卵泡膜细胞瘤的CT征象,分析其特点。结果肿瘤形态呈类圆形、卵圆形3例,分叶状2例。肿瘤最大径范围在4.0cm~18.0cm之间。CT平扫密度均匀,CT值23~46Hu,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特征,增强扫描后仅轻度强化,CT能很好地显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各种特征,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发腹水和高水平糖类抗原125(CA125)的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CA125水平升高的原因及其在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方面的意义。方法:收集1例并发腹水及高水平血清CA125的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血清CA125水平在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意义。结果:患者因阴道流血4个月,检查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入院,结合术前彩超、增强CT、血清CA125水平及查体诊断为盆腹腔肿物,考虑为卵巢来源,高度怀疑为卵巢恶性肿瘤。给予手术治疗,术中快速病理和术后慢病理明确诊断为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血清CA125水平已降至正常范围。结论:对不同来源CA125糖基化修饰和特异性糖链结构的鉴定以及定量分析,可以明显提高CA125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卵巢颗粒细胞肿瘤是性索间质肿瘤的主要类型,起源于卵巢间叶组织或生殖腺基质,绝大多数分泌雌激素,偶有分泌雄激素,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症状。一般恶性度较低,复发晚,但极少数患者临床过程类似卵巢上皮癌,可在短期内死于癌灶广泛转移。正确判断预后较为困难。现将我院19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顶后的因素及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手术后病理分析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78例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上皮性肿瘤,占51.28%,其次是性索间质肿瘤.结论 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的比例较高达50%,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肿瘤,与分泌雌激素的卵泡膜细胞瘤相当.绝经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恃点不同于绝经前的患者,颗粒细胞瘤的发生低于卵泡膜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卵巢颗粒细胞瘤现在被认为是一咱恶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因为它的特点是晚期复发,所以人们对其预的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确定罗为困难。本文将我院近20年来1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与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可做为判断预后的标准,并有利于指导人们制定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刘秀兰  黄金华  陈世杰 《海南医学》2010,21(15):102-104
目的探讨弥漫型颗粒细胞瘤的组织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误诊原因和预防。方法报道1例弥漫型颗粒细胞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弥漫型颗粒细胞瘤组织病理检查兼具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肿瘤的特点,需与恶性卵泡膜瘤、富于细胞的卵泡膜瘤、富于细胞的纤维瘤及纤维肉瘤等鉴别,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结论弥漫型颗粒细胞瘤少见,易被误诊为恶性卵泡膜瘤,需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Foot网织纤维染色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