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盐/右旋糖肝液(HSD)、高渗盐/甘露醇液(HSM)及高渗醋酸盐/甘露醇(NAM)对其血气、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HSD和HSM组在治疗后60min动脉血pH,BE-B,HCO进一步下降,醚中毒加重,而HAM组血pH,BE-B,HCO升高,与失血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HAM治疗能减轻失血性休克所致酸中毒,在稳定失血性休克兔内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渗盐/甘露醇液对失血性休克兔心肌收缩能力和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23(3):249-251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氯化钠/甘露醇液(HSM)、高渗醋酸钠/甘露醇液(HAM)、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液(HSD)对其心肌收缩能力,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高渗胶液仅小剂量能在很短时间内升高休克兔的左室内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及动脉血压。HSM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较HSD,HAM更大(P〈0.05),血压升高的时间与心肌收缩能力变化的时间同步,对高渗高胶液抗休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氯化钠/甘露醇液(HSM)、高渗醋酸钠/甘露醇液(HAM)、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液(HSD)对其心肌收缩能力,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高渗胶液仅小剂量能在很短时间内升高休克兔的左室内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及动脉血压。HSM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较HSD,HAM更大(P<0.05),血压升高的时间与心肌收缩能力变化的时间同步,对高渗高胶液抗休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中报道了小剂量7.5%NaCl/5%右旋糖酐-70对模拟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在大型低压舱内经股骨骨折,股动脉放血,5min内使大鼠平均动脉压降至6.00±0.67kPa,维持此血压水平1h后,从股静脉分别输入4ml/kg的生理盐水,7.5%NaCl或HSD,观察5h。 相似文献
5.
6.
高渗甘露醇抢救失血性休克4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渗甘露治疗失血性休克疗效及机制,方法:观察4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主渗甘露醇后血压、脉搏变化。结果:85.7%病例用药后血循环10min内恢复,血压回升,可持续30~90min。结论:高渗甘露醇治疗失血休性效果良好,经济方便,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7.
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抢救 ,传统的大量输注晶、胶体快速扩容纠正休克的方法 ,因现场抢救条件有限 ,而致使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甚至较易出现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我们自 1 995年起在院前抢救中应用小剂量高张高渗液治疗失血性休克 51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接受高张高渗液治疗患者 51例 ,从1 995年至 2 0 0 0年 4月 ,接诊的失血性休克患者 384例中选择年龄、性别、病情严重度相似的 47例患者作为分析对照组 ,两组一般资料见表 1。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用 7.5%氯化钠按 4ml/kg,输注 ,同时加用 6%中分子右… 相似文献
8.
文中报道了小剂量7.5%NaCl/6%右旋糖酐-70(HSD)对模拟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在大型低压舱内经股骨骨折,股动脉放血,5min内使大鼠平均动脉压(MAP)降至6.00±0.67kPa,维持此血压水平1h后,从股静脉分别输入4ml/kg的生理盐水(NS)、7.5%Nacl(HS)或HSD,观察5h。结果显示HSD能明显减轻休克大鼠PO2、pH、HCO下降的程度;HSD治疗后5h肺匀浆丙二醛(MDA)、肺含水量低于NS及HS组,肺组织损害程度较NS及HS组轻。本研究表明HSD对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合并使用高渗盐液、右旋糖酐与山莨菪硷治疗家兔实验性严重失血性休克。结果显示:高渗盐液加右旋糖酐治疗组,平均动脉压、左室内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恢复,显著优于等渗盐液治疗组;高渗盐液、右旋糖酐与山莨菪硷(5mg/kg)联用组,动脉血压回升后维持时间、中心静脉压升高的程度优于高渗盐液加右旋糖酐组。进一步证实联用高渗液与山莨菪硷可短时提高疗效,为抢救休克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高渗NaCl治疗家兔严重失血性休克。结果显示:高渗NaCl治疗组,颈动脉血压明显升高,180min后脱离休克率100%,对肾脏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明显的优于等渗NaCl组,为抢救休克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2.
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淤滞,组织灌注不足和无氧代谢增强.急诊复苏的基本目标是:快速而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恢复血循环,保证组织氧供,防止机体脏器不可逆损伤,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我院采用20%甘露醇溶液急诊复苏失血性休克18例,均获得成功,兹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3例,年龄18~51 相似文献
13.
乳酸林格氏液、高渗盐水和全血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失血性休克犬为研究对象,比较乳酸林格氏液(LR)、高渗盐水(HS)和全血(WB)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经右颈外静脉插入Swan-Ganz飘浮导管,分别在全身氧供(DO2)恢复至休克前水平时,以及液体复苏后5、10、15、30、60和120min时测量动物的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显示,HS仅需要11.83ml/kg的液体量,在4.97min时即可使休克犬的DO2恢复至休克前的水平,而LR组和WB组则分别需要52.08ml/kg和23.33ml/kg的液体量,在20.83min和9.33min时才能使休克犬的DO2恢复至休克前的水平。3组动物在DO2恢复至休克前水平时其血液动力学指标均能恢复至休克前的水平。提示高渗盐水比乳酸林格氏液和全血更适合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紧急液体复苏治疗。 相似文献
14.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粘膜NF-kB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 injection,HSH)对小肠粘膜核因子-Kappa B(NF-kB)的影响,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检测休克前.重度休克后以及以HSH和林格氏液复苏后不同时间点小肠粘膜NF-kB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失血后小肠粘膜内炎细胞浸润增加,并出现糜烂和溃疡.小肠粘膜内炎症细胞和腺细胞NFKB的表达明显增加,给予HSH复苏后,小肠粘膜形态明显改善.表达NF-kB的细胞恢复至休克前水平.给予林格氏液复苏组小肠粘膜损伤进一步加重,NF-kB的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失血性休克发生后,小肠组织中NF-kB的表达迅速增强.其表达程度与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损伤程度一致.RL复苏可增强肠道组织中NF-kB的表达。HSH能快速抑制肠道组织中NF-k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锦忠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4):583-584
总结 3年来应用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 -70 (HDS)治疗失血性休克 40例的经验 ,其中男 2 8例 ,女 12例 ,全部病例复苏成功。方法是应用 7.5 %NaCl/ 6%Dextran -70溶液 2 5 0ml ,采用一次性给药 ,经外周静脉 10~ 15min内输完。结果10min即起作用 ,血压恢复正常 ,脉搏减慢 ,尿量明显增多 ,维持正常血压时间平均为 1.62h。我们认为HDS对失血性休克有良好的复苏效果 ,液体用量小 ,血压恢复快 ,维持时间长 ,有效防止肾衰、肺水肿等并发症 ,提高创伤病人存活率 ,是创伤病人的理想院前复苏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证明高渗高张液(HHS)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运输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双盲随机地用250ml的HHS或250ml乳酸钠林格氏液(LR液)作为初始液体治疗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52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27例用HHS。观察其血压及其电解质变化,以及24h存活率和7天存活率。结果 与LR组比较,HHS组能迅速升高血压(P<0.05),维持时间久。HHS组患者7天的存活率显著高于LR组。HHS组并发症较少,整个液体需求量小。结论 HHS能在小容量(2—4ml/kg)的情况下快速升高创伤性休克患者血压,显著提高存活率,显著降低复苏时晶体和血液的需求量,使患者在院前急救运输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高渗氯化钠溶液对缺氧复合失血性休克山羊血气与酸碱参数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性山羊14只,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组HS(n=8)和生理盐水治疗组NS(n=6).在模拟4000m高原环境停留24h后,经股动脉放血,使动脉平均压降至5.5±0.32kPa,并维持60min.然后夹闭放血管,两组分别经股静脉输入4m1/kg的高渗氯化钠溶液或生理盐水.结果表明,输入高渗氯化钠溶液后心输出量、动脉平均压、CvO_2、AB、BE逐渐恢复并接近对照值.提示HS组动物的存活时间长和存活率高,可能与血浆钠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的氧供应和部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高渗盐水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兔脏器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高渗盐水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兔脏器血流量的影响及机理。健康家兔按20ml/kg体重放血致失血性休克,60min后,分别回输10%放血量的抗凝自体全血、生理盐水及高渗盐水,记录不同时刻颈动脉压,采用放射性微球技术检测动力心、肾、胃及空肠血流量。高渗盐水复苏后,失血性休克家兔平均动脉压迅速提高,脏器血流量增加,显著高于缺血对照组,高渗盐水复苏失血性休克,可迅速提高动物平均动脉压,改善脏器灌流。 相似文献
20.
失血性休克病人高氧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氧液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中对患者脉搏、呼吸频率、血压、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尿量和末梢循环的影响,观察高氧液静脉输注治疗中有无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急诊失血性休克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一般治疗相同,实验组在静脉输液时采用高氧液,对照组则输注等量未处理过的基液。两组病人治疗4小时后进行对照比较。结果Ⅰ组、Ⅱ组患者治疗前PaO2、SaO2、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Ⅰ组PaO2、SaO2、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幅度均明显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性,心率、呼吸率均减慢,差异有显著性。Ⅰ组休克指标改善或恢复所用时间均短于Ⅱ组,差异存在显著性。Ⅰ组未发现胸闷、憋气、四肢麻木、过敏和气栓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输液用气体净化仪进行静脉输入高氧液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时,既扩容又增加了氧供,同时并不增加血液黏稠度,较好地纠正组织灌流,未发现安全性隐患,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