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们应用巴曲酶治疗急性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 30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6 0例 TIA患者 ,头颅 CT检查未发现病灶 ,均符合 WHO制定的 TIA诊断标准 ,临床排除出血倾向及其他治疗禁忌症。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巴曲酶组 30例 ,男 2 2例、女 8例 ,年龄 38~ 75 (平均 5 2± 3)岁。对照组 30例 ,男 2 4例、女 6例 ,年龄 4 7~ 76 (平均 5 2± 4 )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 (1~ 12小时 )、病情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 ml静滴 ,并采用扩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ABCD2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降纤、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73例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分层。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降纤组93例、抗凝组80例。比较两组7 d内疗效、不同ABCD2评分分层下疗效及随访1年内结局。结果降纤组治疗7 d总有效率为87.10%,抗凝组为70.00%,两组比较P<0.05。ABCD2评分4~5分的TIA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案治疗3~7 d,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两组结局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A发作后3~7 d、ABCD2评分4~5分的患者使用降纤治疗较抗凝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赵建民  高重阳 《山东医药》2003,43(19):14-14
2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们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患者 4 2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76例 TIA患者 ,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 TIA诊断标准 ,近期无大手术及活动性出血 ,未用过抗血小板、抗凝、纤溶药物 ,无出血倾向。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2例 ,男 2 7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5 2 .6± 6 .8)岁。颈内动脉系统 TIA30例 ,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12例。对照组 34例 ,其临床资料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法 :治疗组首次用东菱克栓酶 10 U加生理盐水10 0 ml静滴 ,以后隔日用东菱…  相似文献   

4.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在臣  赵娟 《山东医药》2002,42(7):49-50
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及时进行治疗可减轻脑损伤程度 ,甚至可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1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11月 ,我们对 31例 TIA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TIA患者共 6 4例 ,均符合 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1例 ,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 37~6 8岁 ,平均 5 4岁。对照组 33例 ,男 2 0例 ,女 13例 ,年龄 38~6 7岁 ,平均 5 5 .2岁。 6 4例中入院时 TIA发作 1次者 2 8例 ,2次 11例 ,3次以上 2 5例。两组 TIA发作 2 4小…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持续时间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316例TIA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组,17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127例;分类不明确TIA组,11例。详细记录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发作时(后)行头部CT或MRI检查,部分病例于发作后24~48h内复查。分别记录各TIA组发病持续时间≤60min与>60min患者影像学异常(责任病灶)例数。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及分类不明确TIA,发作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4.6±2.3)min、(8.8±1.7)min及(11.6±2.1)min。TIA发作持续时间≤60min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7/164、4/117及1/10;>60min者为9/14、7/10和1/1,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局灶的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1h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明显低于持续时间>1h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常焕显  刘红军  陈山 《山东医药》2003,43(13):63-63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们应用血塞通静滴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 44例 ,并与同期常规治疗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共 83例TIA患者 ,其中男 5 3例 ,女 3 0例 ;年龄 48~ 70岁 ,平均 ( 5 7 3 8± 6 2 4)岁。均符合WHO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TIA诊断标准 ,并排除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及出血性疾病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 9例 ,给予阿司匹林、肝素、钙拮抗剂常规治疗 ;治疗组 44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将血塞通 5 0 0mg加入对半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2周。用药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脑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IA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小剂量尿激酶及常规治疗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TIA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TIA发作及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蛋白C、蛋白S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 S(PS)与蛋白 C(PC)是体内重要的抗凝物质。近年来发现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 PC、PS活性变化发生率高。2 0 0 0~ 2 0 0 1年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测定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患者血清 PC与PS活性变化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 ,探讨脑缺血与出血时PS、PC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 14 8例 ,其中 ,脑梗死患者 75例 (脑梗死组 ) ,男 4 0例 ,女 35例 ;平均年龄 5 8.85岁 ;均经颅脑 CT或 MRI确诊 ;急性期 5 4例 ,恢复期 2 1例。脑出血患者 2 7例 (脑出…  相似文献   

9.
周艳玲  阎志惠 《山东医药》2009,49(21):34-36
目的探讨巴嗌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血栓索B2(TXB2)、6-酮-前列环素1α(PGF1α)和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影响及近期疗效。方法将120例发病24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根据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以是否使用巴曲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于发病第1、3、7、14天检测各组血浆TXB2、PGF1α和NSE,比较其近期疗效。结果TIA发病后血浆NSE、TXB2即升高,第3天最高,第7天后逐渐下降;治疗组低于常规组,轻症组低于重症组(P均〈0.05)。TIA发病后第3天血浆PGF1α升高,第7、14天继续升高(P〈0.05);重症组低于轻症组,常规组低于治疗组(P均〈0.05)。治疗组、轻症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及重症组(P均〈0.05)。结论巴曲酶可降低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浆NSE、TXB2,升高PGF1α;提高其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血管狭窄导致的TIA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成联合治疗组(血管内支架形成术与药物联合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TIA复发及卒中的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血管狭窄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管狭窄率明显降低[(73.31±12.76)%比(25.01±5.73)%],且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74.33±12.96)%,P均<0.01;在随访的12个月期间,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出现复发TIA(16.0%比2.0%)和脑卒中(12.0%比0)的比例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血管内支架形成术可以明显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有效地改善预后,适宜在一定情况下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间隔时间对后继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到后继脑梗死发生的间隔时间与后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人院脑梗死患者658例,其中有同侧TIA的患者122例,根据TIA与脑梗死间隔时间分为1周、2~4周和4周以上.比较各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病程1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有TIA史且间隔时间小于1周组患者神经功能轻度缺损比率(96%)、I级预后比率为(80%)均明显高于无1IA史组及有TIA史且间隔时间2~4周和4周以上者(P<0.01,<0.05).结论 TIA的神经保护性与TIA发作间隔时间有一定关系,对后继脑梗死有保护作用的TIA与脑梗死的间隔期应该不超过1周.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们采用脑脊液 (CSF)置换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2 5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SAH患者共 43例 ,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治疗组 2 5例 ,男 16例、女 9例 ,年龄2 8~ 6 4岁、平均 5 4.9岁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7例、冠心病 4例、TIA3例。对照组 18例 ,男 10例、女 8例 ,年龄 31~ 6 7岁、平均 5 6 .2岁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4例、冠心病 3例、 TIA发作 1例。病情按 Hunt和 Hess标准分级进行评分 , 级 1分 , 级2分 ,以此类推 ,两组患者在初诊时病情记分均≥ 2分。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2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3次/d口服,血塞通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7d。治疗组31例,加用尿激酶30万U+0.9%氯化钠溶液250 m l静脉滴注,1次/d,疗程7 d。对照组31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 U腹壁皮下注射,1次/12 h,疗程7 d。结果治疗组31例中30例在半个月内发作控制,总有效率为96.7%,1例仍有TIA发作。对照组31例中有25例在半个月内发作控制,总有效率为83.3%,4例仍有TIA发作,2例转为脑梗死。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频发TIA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和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的变化 ,探讨其在TIA和脑梗死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70例发病 <72h的脑梗死患者 ,4 3例最近一次脑缺血发作 <72h的TIA患者 ,4 1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每例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 ,TIA患者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 1水平 ,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IA组和脑梗死组血浆ET 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TIA组血浆ET 1水平低于脑梗死组。颈动脉超声显示 ,有狭窄和斑块的TIA患者血浆ET 1水平与超声正常的患者无差异。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 1水平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的患者。血浆ET 1水平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正相关。结论 TIA和脑梗死的发病与内皮细胞损伤和ET 1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5例TIA病人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治疗组应用丁苯酞200mg,6h1次,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壁皮下注射,12h1次,均连用7d。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54.1%。结论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有积极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6.
王宏心  刘海波 《山东医药》2008,48(17):60-60
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们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0例TIA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46~82岁;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3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22例;  相似文献   

17.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目的 :观察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 ,及对毒鼠强的清除作用。  方法 :18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入院后 ,除给予常规治疗外 ,同时进行序贯性活性炭血液灌流 (HP)治疗 3~ 5h ,随后立即进行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 2 4~ 36h。观察患者血压、脉搏、血常规及血清酶学变化 ,测定HP治疗前、后血浆中毒鼠强浓度 ,及CVVH治疗 2h、12h滤器前、后血浆及超滤液中毒鼠强浓度。 结果 :患者在中毒 12h内即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8例 ) ,死亡 1例 ,其余患者痊愈 ;晚期患者在中毒 12h后才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10例 ) ,2例死亡 ,1例呈去大脑皮层状态 ,1例精神异常。较早治疗患者痊愈率显著高于晚期治疗患者(87 5 %vs 6 0 % ,P <0 0 5 ,χ2 检验 ) ,而痊愈患者平均昏迷时间 5~ 6 0 (2 3 0± 19 9)h ,明显比晚期治疗痊愈患者短[2 0~ 96 (5 9 7± 2 7 7)h ,P <0 0 1,秩和检验 ]。HP治疗后血浆中毒鼠强浓度从 (0 12 4± 0 0 82 )mg/L降至 (0 0 80±0 0 5 5 )mg/L。CVVH治疗 2h及 12h血浆毒鼠强浓度分别为 (0 0 78± 0 0 6 4 )mg/L ,及 (0 0 74± 0 0 5 9)mg/L ,2h及 12h毒鼠强筛选系数分别为 0 839± 0 4 0 9,0 6 86± 0 2 5 3。CVVH治疗 2h 15例患者血浆毒鼠  相似文献   

18.
垂体后叶素联合氯丙嗪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6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 1992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们对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患者 6 5例采用垂体后叶素和氯丙嗪联合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史 ;一次咯血量均超过 2 0 0 ml或 2 4 h内超过 6 0 0 ml;病程 2~ 30年。两肺部可闻及局限性固定湿罗音。经胸片及 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两组 :垂体后叶素 (pitullrinum,PTT)组 3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17~ 76岁 ,平均 (41.2 3± 17.3)岁 ,为对照组。PTT加氯丙嗪组 6 5例 ,男 37例 ,女 2 8例 ;年龄 17~ 74岁 ,平均 (35 .1± 15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微量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频繁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普通肝素12 500 U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以40 mL/h[约合18U/(kg.h)]速度用微电脑输液泵持续泵入。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1次/日;合用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连用14d。观察治疗后TIA发作停止的时间、例数,复查头颅CT有无脑梗死或脑出血发生。监测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及牙龈出血、镜下血尿、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3d内TIA得到完全控制44例,占97.78%,而对照组为34例,占75.56%(χ2=9.615,P=0.002),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控制TIA发作有优势。治疗组发生出血不良事件共6例(13.33%),对照组发生出血不良事件2例(4.44%),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2.195,P=0.138)。结论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抗凝治疗频繁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TIA可以尽快控制发作,降低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出血不良风险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 995年 2月~ 2 0 0 1年 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 46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 1 40例作比较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86例慢性乙型肝炎是根据 1 990年 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的标准进行诊断 ,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乙肝 HBV- DNA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阳性及复制指标 ( HBs Ag、HBe Ag或 HBV-DNA)阳性持续半年以上 ,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T)高于 1 66U/L以上。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 )和单纯西药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1 46例 ,男 82例 ,女 64例 ;年龄 1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