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跃文  马俊杰  韩世荣 《陕西中医》2006,27(11):1338-1339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眩晕患者4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78.3%。提示:本剂对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刺五加注射液联合治疗眩晕症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 《陕西中医》2006,27(3):300-300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观察分析探讨纳洛酮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联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纳洛酮注射液0.8mg及刺五加注射液6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1次。同时抽取对照组46例予丹参注射液30ml,利多卡因100mg分别加入5%葡萄糖静滴每日1次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8.4%,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孟娜林  蔡芳丛  张春香  杨秋萍 《陕西中医》2008,29(12):1612-1612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颈性眩晕之疗效。方法: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内含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本病68例。结果:总有效率94.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缓解眩晕等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酸纳洛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眩晕症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年福 《新中医》2004,36(4):62-63
自1998~2003年间,笔者采用盐酸纳洛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眩晕症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3,(2):151-15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治疗组8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2组经Ridit分析,差异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除血细胞比容外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PT凝血酶原时间、BT凝血时间出血时间、CT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未见出血现象。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发病3~48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5):594-596
目的:观察骨坏死区靶点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方法:104例经股骨头坏死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52例,骨坏死区靶点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临床症状、血液动力学和Harri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疗效上,对照组优良率48.07%、总有效率71.15%,研究组优良率67.31%、总有效率86.5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无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坏死区靶点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赵宁建  马坚 《陕西中医》2005,26(12):1325-1326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川芎嗪片配合手法治疗本病50例。结果:总有效率9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魏光杰  何佃菊 《陕西中医》2012,(11):1501-1502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眼底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146例,以盲分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川芎嗪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进行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8%,对照组总有效率60.27%。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改善较为显著。结论:大剂量川芎嗪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改善患者视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注射液等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灯盏花注射液、盐酸培他啶注射液等中西药物结合治疗,以单纯西药和单纯中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比单纯西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天麻素联合尼麦角林治疗颈性眩晕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宪玺  史红逸 《陕西中医》2010,31(10):1327-1328
目的:总结天麻素联合尼麦角林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40例颈性眩晕患者应用天麻素注射液静滴联合尼麦角林口服治疗与40例应用尼麦角林口服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刘冰 《陕西中医》2009,30(8):996-997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川芎嗪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78.1%(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通络蠲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T IA的疗效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后循环T IA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和盐酸川芎嗪加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TCD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用药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的变化,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对照组为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脑血栓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联合光量子治疗脑缺血性疾病42例福建省老年医院(350003)张松梅,任时娜主题词脑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川芎嗪/治疗应用,光化学疗法,@光量子疗法笔者应用川芎嗪联合光量子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其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加丹参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对眩晕患者212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用利多卡因加丹参治疗,B组用利多卡因治疗,C组用丹参治疗)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组较B组恢复时间快,治愈率高。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加丹参较单用利多卡因或丹参治疗眩晕疗效好,有效率高,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张志兰 《陕西中医》2013,34(1):46-47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治疗外科重症患者的效果,以及对于患者细胞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外科重症患者入组研究,给予川芎嗪120mg静滴,1次/d,15d为1个疗程;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的ET-1和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的ET-1含量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ET-1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对重症外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半暗带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罗亚芳 《光明中医》2011,26(8):1702-1703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呈阵发性的外物或本身的旋转、倾倒感、坠落感,症状重者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者数十秒至数小时,长者数天或数周甚至可达数月之久。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牵引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盐酸川芎嗪(川芎中提取物,活性生物碱—四甲基吡嗪)配合牵引手法(点压、弹拨、一指禅、滚法等)治疗本病300例,并观察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调整颈椎异常结构,舒筋通络,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的功效,可促进血循环与血供;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眩晕症蒙医称“陶勒益·额日格胡” ,是指以头目眩晕为主症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前庭神经炎、中枢性眩晕、高血压病等以眩晕为主症的疾病。我院自 2 0 0 2年 8月份以来 ,对收治的 32例眩晕症患者采用蒙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1例 ;发病年龄在 18~ 4 5岁之间 ;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经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病者 2 3例 ,高血压病者 5例 ,前庭神经炎者 3例 ,另有 1例原因不明。2 治疗方法2 .1 蒙医药辨证治疗 :均以额尔敦·乌日勒为主药。偏热者症见头晕目眩、面红目赤、性急 ,…  相似文献   

19.
张芳 《河北中医》2007,29(3):254-254
2005-2006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眩晕52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9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川芎嗪配合针灸在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川芎嗪针灸治疗组为观察组,服用川芎嗪片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服用川芎嗪片,每日两片,每日三次,观察组在服用药片的同时进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耳鸣、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时间维持一个月,两组患者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症状均有明显消减。但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芎嚷配合针灸治疗晕眩症的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