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把粉尘资料转换成可吸入性粉尘与矽肺作相关回归分析,分工种和劳动强度估算出可吸入性粉尘允许浓度。井下采矿允许浓度为0.6mg/m^3,井下辅助为0.75mg/m^3,选矿为1.01mg/m^3,并根据回归方程推算出钨矿出有粉尘浓度下的安全工作年限和今后发病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标准和矽肺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3个聚丙烯腈纤维生产,加工厂的10个岗位进行了粉尘浓度监测,共测得样品71个,平均浓度为1.65mg/m^2(0.27~8.88mg/m^3)对6个岗位进行了个体接触水平测定,监测样品18个,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28mg/m^3(0.27~4.24mg/m^3)并结合我国现有经济,技术情况,动物实验研究和健康体检结果,提出车间空气中聚丙烯腈纤维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4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利用国内外既有毒理学,流行病学和镍卫生标准制订依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四个镍生产厂矿进行了劳动卫生和工人健康状况调查。综合分析所获资料,以镍的一般毒性为主要依据,根据可溶性不同分别规定其职业接触限值。建议车间空气中镍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金属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为1mg/m^3(接Ni计),可溶性镍化合物为0.5mg/m^3(按Ni计)。本建议标准不能保护感受性高的人员受镍的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外资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劳动卫生问题,对某涉外企业不锈钢餐具生产进行了劳动卫生调查。结果表明,清洗工序各测定点空气中三氯乙烯平均浓度为35.6-173.5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0.2-4.8倍,质检、包装工序空气也受到轻度三氯乙烯污染;多数工种(岗位)的8小时噪声接触水平超过90dB(A)。毒物和噪声问题亟待解决。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静电空气离子化集尘箱治理铬酸酐粉尘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厂一氧化碳催化剂车间混料岗位在混料、下料时产生大量铬酸酐粉尘。为了消除粉尘危害,我们设计了超高压静电空气离子化集尘箱,使混料岗位工人操作地点呼吸带粉尘浓度由72.6mg/m^3下降为10.5mg/m^3,除尘率为85.5%;下料口旁1m高处粉尘浓度由148mg/m^3下降为9.7mg/m^3,除尘率为93.4%;未加超高压静电时集尘箱排风口粉尘浓度为263.9mg/m^3,加高压后下降为15.9  相似文献   

6.
对朝阳市营7个机械制造企业的3个车间,6个工种1989-1993年粉尘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铸造车间的浊砂,清砂工种5年平均粉尘浓度最高,分别为79.8mg/m%3和39.8mg/m^3,其粉尘样品合格率也最低。年度平均粉尘度最高的是1989年和1993年,提示机械制造企业粉尘危害比较严重的是铸造车间的混砂和清砂工种。1993年粉尘浓度又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7.
小型蓄电池厂铅危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九江市某小型蓄电池厂劳动卫生状况及铅对工人健康危害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生产性铅尘、铅烟。生产设备简陋、无隔离通风防护措施,造成了各生产工序的交叉污染。车间空气的粉尘浓度较高,铅尘浓度0.93 ̄4.80mg/m^3,铅烟浓度0.05 ̄0.66mg/m^3,球磨工序是主要的铅污染源,粉尘浓度高达4.80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95倍。25名接触铅作业工人中,4人被诊断为轻  相似文献   

8.
交通警察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庆市区8个交通路段空气中的CO浓度为5.85 ̄38.2mg/m^3,NOx为0.26 ̄1.03mg/m^3,SO2为0.19 ̄1.04mg/m^3,均超过国家标准。噪声为60 ̄90dB(A),等效连续声级为70.5 ̄75.7LeqdB(A),亦超过标准。且符合Ⅲ级高温作业。神经衰弱症候群、消化道及呼吸道症状等交警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和P〈0.01)。高血压、心电图描记和B超异常出现率也  相似文献   

9.
某铅冶炼厂铅危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甘肃安西某铅冶炼厂劳动卫生状况及铅对工人健康危害进行调查分析。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生产性铅尘、铅烟。生产设备简陋、无隔离通风防护措施,造成各生产工序的交叉污染。车间空气的粉尘浓度较高,铝尘浓度0.390~1.045mg/m^3,铅烟浓度0.024~0.472mg/m^3,破碎工序是主要的铅污染源,粉尘浓度 1.045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9.9倍。39名接触作业工人中,20人被诊断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含铜粉尘对工人的职业性危害,本文对某电缆厂铜加工车间劳动卫生及职业性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生产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年几何均值为0.73mg/m3,空气中铜尘浓度几何均值为0.022mg/m3,空气中粉尘粒径在5um以下者占84.16%。接尘者除皮肤感觉异常及呼吸道刺激症状较明显外,无其他特殊发现,但血细胞铜、发铜含量及血清溶菌酶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作者认为,上述指标除铜蓝蛋白外,可作为铜尘接触者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1.
1984—1985年在某镍矿的采矿、选矿、冶炼及机修厂(对照)进行了劳动卫生条件和工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生产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表明,空气中钴、砷、铬、锰浓度均很低,二氧化硫浓度仅偶有超标。空气中镍浓度,机修厂低于其余三个厂,采矿、选矿又显著低于冶炼,各主要生产岗位和工种的平均浓度均在1mg/m~3以下。工人健康检查结果(n=348)提示,症状和体征出现率与空气镍浓度之间未见到有规律性的联系;尿镍与空气镍浓度两者之间基本平行。认为车间空气镍低于1mg/m~3对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83~1986年对某厂镍冶炼作业劳动卫生条件和工人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近年粉尘浓度在降低。作业地点空气镍平均浓度波动在0.0095mg/m~3~1.7331m g/m~3,82.56%的样品浓度低于0.5mg/m~3。熔化工序空气中Co、Cd、Cu、Zn、Pb及As浓度很低或低于MAC;但二氧化硫、氯化氢及硫酸雾浓度较高,有些样品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对428名接镍工人和111名机械加工工人(对照)进行了健康检查。除尿镍增高外,检出的临床所见不能完全归因于接触镍。从现场资料分析,车间空气中镍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可考虑订为0.5mg/m~3。  相似文献   

13.
某镍矿作业工人接镍水平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1985年在某镍矿对工人接镍水平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镍生产车间空气镍几何均值处在0.0083mg/m~3至0.3919mg/m~3之间.非职业性接触镍的汽修车间空气镍几何平均浓度为0.0046mg/m~3,居民区大气中为0.0056mg/m~3。用个体采样器测得结果,电炉工平均接镍水平为0.0875mg/m~3,转炉工为0.2294mg/m~3。与美国OSHA的PEL(1mg/m~3)相比,仅熔炼车间有18个样品的浓度超过了此接触限值。用分层抽样法对部分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n=389).除生物材料中镍含量增高外,未检出可归因于接触镍的临床所见。各车间尿镍、发镍水平与空气镍浓度平行。以镍的近期效应为判断依据,当前的镍接触水平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车间空气中难溶性镍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可考虑订为1.0~0.5mg/m~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某甲醇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健康情况,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该厂工龄1年以上,同时接触甲醇和噪声的113名作业人员为接触组,单纯接触噪声的101名作业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体检指标的差异。 结果 作业场所空气中甲醇浓度较低,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9~18.3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1.7~37.2 mg/m3。甲醇作业人员现场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在57.5~86.3 dB (A)之间,非甲醇作业人员现场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在56.9~89.2 dB (A)之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头痛、视物模糊、头晕、多梦、眼痛咽痛、皮肤瘙痒等自觉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部分甲醇作业人员出现手部皮肤粗糙现象。 结论 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醇能对接触人员健康造成损害,但本次调查的作业人员体检结果要好于同类文献报道,这与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相对到位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某镍业公司氧化镍生产厂进行了劳动卫生状况调查,测定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和部分接镍人员指导甲中镍含量。结果表明,该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空气镍浓度高,焙烧车间部分受检工人指甲镍含量全部超过健康成人指甲镍正常上限值。这说明该人群体内镍负荷增高,需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接镍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和作业场所粉尘检测,了解云浮市石材加工行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作业场所粉尘危害分布与危害程度。[方法]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石材加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并根据有关标准对作业场所进行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分析及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大理石、花岗岩、人造石企业粉尘中游离SiO2平均含量分别为8.37%、52.60%、7.85%;总粉尘(简称"总尘")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8h-TWA)分别为(14.11±4.32)、(27.47±8.76)、(17.36±5.12)mg/m3,超标率分别为5.70%、72.00%、14.70%;呼吸性粉尘(简称"呼尘")C8h-TWA分别为(2.29±0.39)、(10.60±3.56)、(2.23±0.32)mg/m3,超标率分别为7.40%、62.96%、5.30%。作业场所切割岗位、磨抛光岗位、再加工岗位总尘C8h-TWA分别为(18.14±5.76)、(26.62±8.12)、(12.22±4.76)mg/m3,超标率分别为31.15%、36.17%、27.59%;呼尘C8h-TWA分别为(5.37±2.01)、(9.02±3.11)、(1.35±0.27)mg/m3,超标率分别为34.38%、20.00%、23.53%。[结论]云浮市石材加工企业工作场所粉尘浓度高,特别是花岗岩加工企业,其粉尘主要为矽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较低,粉尘防护设施落后,作业场所粉尘危害严重,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和接尘工人患尘肺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7.
张诗军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44-2346
目的了解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防护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手工打磨工位空气中木粉尘浓度较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波动幅度为9.5~14.0 mg/m3;表面清洁岗位空气中正己烷浓度全部超标,空气样品中检出正己烷短时间接触浓度最大值为675 mg/m3;在板材存放区域与板材加工车间,空气样品中检出甲醛最高浓度为0.65 mg/m3,合格率仅为27.8%;36个作业点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作业点合格率仅为21.7%。结论木制家具制造业中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因素为木粉尘、正己烷、甲醛、噪声,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某化工厂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及空气中TDI浓度检测,并对作业工人进行使康检查。结果 作业场所通风状况较差,两个车间空气中TDI平均浓度分别为2.8mg/m^3,2.9m6/m^3。部分作业工人出现神经及呼吸系统症状。结论 该厂Ⅲ危害较为严重,需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了解硝基苯法生产4-氨基二苯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苯胺、硝基苯、硫酸、甲醇、甲苯、乙苯、镍、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苯胺短时间接触浓度为0.30~1.46 mg/m3,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30~0.32 mg/m3;硝基苯短时间接触浓度为3.30×10-3~26.67×10-3mg/m3,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3.30×10-3~8.30×10-3mg/m3;各工种接触噪声强度为77.3~84.6 dB(A);工作场所高温测量结果为19.7~21.4℃;苯胺、硝基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企业连续3年的职业健康检查表明肝功异常率较高。结论硝基苯法生产4-氨基二苯胺生产过程对职工健康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塑胶制品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粉尘、噪声均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选择20个采样点测定三甲基氯化锡(TMT)空气中含量,平均0.008 6 mg/m3。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接触粉尘工人29.4%通气功能减退,11.9%小气道功能减退,17.5%双肺纹理增多、增粗,2.4%双肺散在小阴影。接触噪声工人17.9%语频听阈提高,74.4%高频听阈提高。接触TMT工人38.9%尿锡超标,42.1%血钾低。结论塑胶制品行业存在粉尘、噪声、TMT三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